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系统建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航空发动机导线插头支座用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具体需求为背景,对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进行了建模与实验研究.借助于动力学原理和迟滞理论,建立了隔振器的振动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动态频响特性.利用静态实验对不同初始变形时环形隔振器的局部刚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动态实验对环形隔振器的动态频响特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隔振器具有独特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其初始变形对隔振器固有频率和传递率具有较大影响.图7,表1,参11.  相似文献   

2.
针对本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即FeAl多孔材料,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建立六边形多孔结构模型,利用微极理论和能量法推导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的相对弹性模量E_1/E_s随相对密度ρ~*/ρ_s增加而增大,且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故中、高密度的多孔材料必须考虑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采用能量法精确计算微极弹性连续介质的结构位移,且考虑弯曲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理论公式计算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于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弹性模量理论公式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态的分形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城市形态的分维平均而言约为D=1.71,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提出,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具有DLA性质,其分信的理论值应为D=1.67;城市交通网络具有DBM性质,其分维的理论值应为D=1.75左右,城市形态演化具有DLA和DBM双重机理,故其分维总体而言介于1.67-1.75之间,平均值取其中值恰为1.71,这就从理论上解释了城市形态的分维数值。另一方面,借助回转半径r与r范围内城市土地利用面程S(r)的标度关系定义分维D,可得S(r)=kr^D,由此定义了城市活动强度指数ρa=Dk/2π和ρr=paR^D-2,式中k为比例系数,R为城区半径,ρa,ρr连同分维D值可以作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结构分形优化的有关指数。在实践上,城市形态的分维可取D≤1.71,城市活动密度指数以不超过0.272k为佳。  相似文献   

4.
利用美国Lord公司生产的MR-132D磁流变液体,设计了一种小孔节流型阻尼器.该阻尼器通过在MTS实验机上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磁滞曲线.但当振幅较小或频率较高时,阻尼特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0℃下,采用阳极氧化法分别在15%wt的硫酸水溶液、0.3mol/L的草酸水溶液和0.3mol/L的磷酸水溶液中制备了多孔氧化铝薄膜.电压分别为18V、40V和90V,氧化时间是1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多孔氧化铝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Al/Al2O3界面的电流电压(I-U)特性曲线,并对多孔铝整流特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很好地解释了交流电沉积的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通过利用多孔铝的整流特性制备出各种各样的性能优良的材料和器件.  相似文献   

6.
上游单90°弯头对内锥流量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对内锥流量计安装与使用条件的认识,设计100mm口径的样机一台,开展了上游单个90。弯头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介质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为0.13×10^5~5.1×10^5.实验方案分基线实验和上游不同直管段长度的单弯头实验,节流比分别为0.45、0.55、0.65和0.85,累计进行了15组实验.利用平均流出系数相对误差及附加不确定度作为安装条件的主要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单个90°弯头实验的直管段建议长度,并与国外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得出节流比分别为0.45、0.55和0.65时,前直管段建议长度分别为2D、1D和3D;节流比为0.85时,前直管段长度为0D、1D、2D和5D时,弯头的影响均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NW-PMS-PZT四元系压电陶瓷,分析了其粉体的相结构组成,研究了室温下烧结温度和组分对表观密度ρ、相对介电常数εr、介电损耗tan δ,居里温度Tc和压电常数d33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室温下随着PZT含量的增加εr、Tc、d33逐渐增大,tan δ逐渐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ρ总体增大,εr、d33增大,tan δ逐渐减少,Tc变化不明显。制得了εr=2200,tan δ=0.0062,d33=390pC/N,Tc=235℃的压电材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阳极氧化技术在单晶硅片上生长一层多孔硅(PS)薄膜,用真空镀膜方法分别在其上下两面蒸发一层适当厚度的金属铝作为电极,设计了两种电极图形,制成二端结构的敏感元件.在不同湿度环境下,测出其电容值,得到了多孔硅RH-C湿敏特性曲线.通过不同材料、不同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发现:多孔硅湿敏元件的湿敏特性、响应时间与其孔隙率、膜厚等参数有关.从而,确定了适合于敏感应用的材料导电类型、电导率、工艺条件和元件结构  相似文献   

9.
根据“π定理”和“相似三原理”,利用因次分析和方程推导两种方法初步求解了各向同性的饱和弹性和非饱和弹塑性降雨型滑坡模型相似判据,并把两者的结论进行对照,这对整个滑坡仿真模型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有机物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支撑结构,利用膨胀石墨的多孔吸附特性,制备出了石蜡含量分别为50%(质量分数,下同),60%,70%和80%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吸附石蜡后仍然保持了原来疏松多孔的蠕虫状形态,石蜡被膨胀石墨微孔所吸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相似,其相变潜热与基于复合材料中石蜡含量的潜热计算值相当.储(放)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含80%石蜡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其储热时间比石蜡减少69.7%,放热时间减少80.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5.
电荷守恒定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推导电荷守恒定律,并研讨与电荷守恒定律有关的物理问题:恒定电场、基尔霍夫定律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对于给定的互素的整数 p和 q,以 T(e,n)表示方程 xe≡ 1 (mod pq)的解的个数 ,当整数 e在某个集合上变化时 ,给出了 1|A|∑e∈ Alog T(e,n)的上界估计 .  相似文献   

19.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引入研究性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博专并重的高素质人才。研究性理念要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正确认识法学本科教学中研究和实践的关系,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性理念指导下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创新应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