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唐天才诗人李贺是以鬼诗而不是以游仙诗著称于世的.其实,李贺的游仙诗无论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都不在其鬼诗之下.这两类作品虽然都以虚幻的彼岸世界为描写对象,但两者的形象特征和审美情趣都迥然有别.其游仙诗更是积淀了深厚的现实内容——它是诗人代偿自身生命、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最重要的一位诗人。他在前辈作家已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千余年来在批评家和读者群中赢得了广泛声誉。也许是由于他在唐诗盛况难继的局面下有意识地在诗歌表现手法上做了多方探索的缘故,于是义山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便吸引了众多专注的目光。十一世纪初的西昆体诗人专门效仿李商隐作诗,看重的是其诗的语精典博(“西昆”有“玉山秘册”的  相似文献   

3.
李贺的咏马诗蕴含着诗人浓郁的“宝马”情结,诗中的“宝马”意象异彩纷呈,凝聚着诗人强烈的身世之感,流露出浓重的孤独情调,是诗人一生心志、理想、乃至生存状况的典型写照,也是诗人寂寞哀怨、困顿躁动灵魂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被冠以“童话诗人”称号的顾城尽其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他的人生信仰——童心、自然。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顾城身上特有的童心与对自然超常的悟性,并把这一人生信仰贯穿其生命的始末——他的生活、创作以及爱情。他固守着那座纯明的“童话王国”,偏执地拒绝成长。顾城这个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的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他的“诗法童心”。  相似文献   

5.
苦闷诗人——性格上的悲剧在我国历史上为数很多的文学天才中,李贺也许是最早熟、最能敏感地体味人生苦难的诗人,这决定了他诗歌基调的忧郁悲愤。他是一个苦闷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就是抒写内心的苦闷,作品情调阴郁低沉,奇崛冷艳,李贺卓异的诗歌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说亦得力于他的反常性格。“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李贺“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说尽管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尚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厂,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  相似文献   

6.
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心理的阴霾在其诗歌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诗风的急剧转变也是畏惧死亡的某种心理折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构建,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体现了李贺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儒家中庸生死观在唐人思想中有表现,唐朝诗人追求精神超越,说明李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品读李贺的诗歌,既能深刻地体悟到李贺本人的生死观,又能进而理解唐人对生死的各种诠释。  相似文献   

7.
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心理的阴霾在其诗歌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诗风的急剧转变也是畏惧死亡的某种心理折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构建,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体现了李贺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儒家中庸生死观在唐人思想中有表现,唐朝诗人追求精神超越,说明李贺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品读李贺的诗歌.既能深刻地体悟到李贺本人的生死观,又能进而理解唐人对生死的各种诠释.  相似文献   

8.
吴彦 《科技资讯》2014,12(17):235-236
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李贺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是诗歌苑囿中一朵奇葩。李贺的诗在语言、构思、主题的表现等方面都惊人耳目,外在的语言实际上折射的是他苦楚的心。当然出有诗篇以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他远大理想抱负的一面。多舛的命运与建功立业的欲望猛烈碰撞使他的诗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从李贺诗集中《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四十兄》《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等诗,我们得知李贺曾经有潞州之行。朱自清先生《李贺年谱》、王礼锡先生《李长吉评传》、周阆风先生《诗人李贺》等著作以及今人的许多著述,均以为是“至潞州依张彻”。这种说法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因为我们知道韩愈在《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誌铭》一文中说张彻“家贫,妻子常有饥色”。大家都知道,张彻到潞州是为人作幕僚;作幕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唐皇室后裔,才华横溢,其诗继承《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南朝乐府弦歌的传统,形成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独待风格。不幸,他英年早逝。或说他活了二十四岁,见李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生二十四年”)、《旧唐书·李贺传》(“卒时年二十四”);或说他二十七岁死,见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贺名溢天下,年二十七官卒奉常”),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贺生二十七年死矣”)、《新唐书·李贺传》(“年二十七”)。沈亚之为李贺好友,所说当为可信。且李贺所作《南园十三首》之四诗有“二十未有二十余”之句,窥其意,亦可证明他超了二十四岁。《旧唐书》误袭《李长吉小传》之说,而至《新唐书》时已订正。关于李贺之死,《李长吉小传》有一段记述: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诗坛曾升起一颗耀眼但却短暂的流星,这便是天才而又短命的诗人——李贺,他以独特的创造风貌被诗坛誉为“鬼才”,对于他独特创造风貌的具体表现论述颇多,本文在这不再赘述,本文试图从个人心理,审美心理以及诗坛风尚这三个方面探讨一下李贺这一独特创作风貌的成因。一、变异心态文学是充满主体生命的审美创造,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其特殊的心态对作品风格的显现有很大的影响,李贺诗歌反映出的心态可用“心如死灰”四字概括。请看他的真实剖自:“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恕谢如枯兰”(《…  相似文献   

12.
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他的诗寄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构思新巧,通俗明畅,自成一家。当年力主抗金而遭贬的张浚,勉励杨万里凡事须正心诚意。杨万里据此意将其书斋取名“诚斋”,文学史中的“诚斋体”也源于此。他撰的133卷诗文集也曰《诚斋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为了编撰《资治通鉴》这部洋洋巨著,他和他的助手们,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我国中唐一位具有独特个性、气质、心理和艺术才华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奇丽诡怪,“虚荒诞幻”,呈现出“奇诡”的艺术风格。在探讨李贺“奇诡”诗风成因时.古今不少论者大都从文学艺术承传的角度加以论析,这是欠全面的。形成李贺“奇诡”诗风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生理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心态和在这种心态作用下那一系列与众迥异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李贺的诗因其风格瑰丽奇诡,自成一家,很为当时和后代人们所称赞。尤其是他的哑谜诗,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是后代许多文人研究的范本。围绕李贺哑谜诗,说明其写作意图、诞生原因,阐述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中的双关在诗中的运用,揭示李贺哑谜诗上面掩盖的面纱,显露其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5.
重吟《昌谷集》,深知“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特,气势磅礴。李贺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瑰丽的诗境,很有浪漫主义色彩;又特别善于运用史实典故讽刺抨击时政,极富现实主义气氛。李贺诗歌有独到的比喻,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诗人郭小川离开我们20多年了。在他57年的生命旅途中,正当他的生命和创作如日中天之际,他艰难而又实在地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度过了断断续续的六个年头。他在这里劳动生息,辛勤耕耘,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令人刻骨铭心的一页。一郭小川是个诗人,他有一颗诗人永远年轻的心。早在建国之初,诗人曾以澎湃的激情写下一首首燃烧着年轻诗人火热的心的壮丽诗歌,鼓舞和感染了当时多少年轻人!《致青年公民》、《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让生活更加美好》、《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这些闪烁着生命火花的诗…  相似文献   

17.
:“九叶诗人”穆旦因其创作实绩深厚而成为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丽的星宿。近年来诗界对他进行了严肃、认真、虔诚的研究 ,从多方面考察了他的诗歌艺术。穆旦生命中的独特的品质由他生命的高蹈意志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构成 ,正是这两者共同演绎了诗人丰富而痛苦的一生 ,以及形成了他那独具个性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在《冬夜评论》中曾赞美过“意象奇警”“思想隽远,耐人咀嚼”的诗。赞赏过外国诗人华茨活提出的诗人“主观的渲染”“渗透物象底生命里去了”的写景状物法。这些都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相吻合。从闻一多的创作实践看,他也是深谙此中真谛的。  相似文献   

19.
诗是诗人用生命创造的艺术生灵,诗的创造过程就是诗人内在生命运动和升华的过程。没有诗人的生命灌注,就没有诗。人类的诗歌史便是人类的生命史。诗直写生命,但更多的是通过诗人的生命体验,使生命外化于物。这是诗人要创造生命整体的需要,是诗人生命欲求,宣泄生命欲望使然。  相似文献   

20.
周馨璐 《科技信息》2009,(32):156-157
李贺是中唐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是一位夭折的天才。他的诗在中唐诗坛上异军突起,在元白的坦易、韩孟的奇险、韦柳的冲淡等等之外,另辟蹊径,独放异彩,表现出超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