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鹏  黄瑛 《大自然》1989,(2):26-27
甘草(G.Uralensis)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讲,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人类对甘草的利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我国甘草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甘草的需要量与日俱增.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甘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带来的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平衡失调,甚至引发了一场"甘草官司",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甘草问题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富含甘草甜素 ,可入药 ,素称中草药之王。甘草除药用外 ,还是高级的食品、糖果、烟草工业中的调味和香料 ,纺织、制革工业中的辅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资源植物。为使甘草资源代代繁衍 ,永远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人工种植甘草 ,扩大甘草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甘草种植方式包括根茎营养繁殖、直播法和育苗移植 3种 ,后两种方式已见不少报道 ,目前 ,有关甘草根茎繁殖技术的研究还很少。我们试图通过对几种生根激素的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根茎不定根的形成与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 ,找出适合加快根茎繁…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我国历代记载的药用甘草产地进行了考证与澄清,并对甘草药材商品的原植物进行了研究、最后确认我国东北甘草。西北甘草为乌拉尔甘草,新疆甘草为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黄甘草和少量的石河子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几个变种,西班牙甘草是光果甘草,伊朗和伊拉克甘草是光果甘草的变种蓝花甘草;苏联甘草为乌拉甘草及光果甘草的变腺种毛甘草。中国产的粗毛甘草、刺果甘草、云南甘草,苏联产的刺毛甘草,美国的鳞片甘草都不作药用。最后作者阐叙了甘草资源的枯竭与人工栽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我国利用甘草的历史,分析了近代甘草资源分布面积缩小、蕴藏量减少的原因。作者提出应用生态学原理,坚持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提出保护野生资源的途径;作者认为保护野生资源必须树立保护大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西北不同区域商品甘草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方法:文献考证、信访调查、实地采样、有效成分质量评价.结论:西北不同区域的商品甘草主要有乌拉尔甘草、黄甘草和胀果甘草3个品种,以乌拉尔甘草为主流品种;以甘草酸、甘草苷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出:不同品种间有效成分含量不尽相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本研究为甘草品质的规范化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西北地区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疆分布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五种:甘草(G.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粗毛甘草(G.aspera)、科氏甘草(G.korshin-skyi)。本文用一元处理方法,首先分析了各种甘草分布区与其邻近地区的分布关系。研究了各种甘草对年均温度、年积温、无霜期、年均相对湿度等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其序列是:甘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科氏甘草;各种甘草分布区的海拔高度与干燥度的幅度,其序列是;甘草>胀果甘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科氏甘草。分析了各种甘草在各群落中的形态特性与生长发育状况。还绘制了新疆甘草地理分布图,提出三项合理开发利用新疆甘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我国北部药用甘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群落学分类系统.目的是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生态学依据,并为甘草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甘草是重要的药材,随著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野生资源的利用已十分有限,甘草育苗移栽技术已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宁夏中部干旱区甘草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宁夏干旱区甘草群落的多样性,为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优势度指数综合分析甘草群落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甘草群落可划分为11个群丛,群丛间种群个体数量具有明显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丛间的变化;②生境异质性引起甘草群落多样性出现复杂的变化;人为无序采挖是造成甘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减少最直接的原因,而放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作用不一,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在干旱荒漠生境条件下.有效控制人为的滥采乱挖是恢复和维持甘草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草是我国最著名的药材之一,在不产甘草的广大区域,“土甘草”在某些情况下代替甘草使用。一般认为,土甘草是豆科植物毛果鱼藤(Derris eriocarpa How.)的干燥藤茎,为广西壮族民间常用草药。但由于物种分布和地域文化等原因,土甘草药材指代的基原植物物种不一,在论著记载及民间使用时出现的同名异物现象较多,容易引起混淆和误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15种同名异物的土甘草药材的药材性质、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民间利用方式和化学成分及相应基原植物的系统分类、生活习性、分布地区、生境特征进行归纳、对比,并从语言学及民间生物命名视角探讨“土甘草”之名的来由。建议认定壮药土甘草的正品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Derris eriocarpa)。研究结果有利于土甘草药材的真伪鉴定、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民间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中药材市场,藏药、芦苦、甘草等品种发展前景看好,有待于加大开发力度。由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尘埃少,药用植物如沙棘、冬虫夏草、青贝母等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药品。芦苦的防癌、美容、消炎等药性功能将逐渐被人们重视,我国对其开发尚属初级阶段,开发潜力很大。甘草是我国传统四大草药之二需求量大,但大量的采挖!使甘草资源濒临枯竭,人工种植甘草需干旱少雨等多种自然条件。有关人士认为,种植甘草经济效益可观,前景广阔。藏药芦荟甘草有发展潜力@沈季  相似文献   

12.
乌拉尔甘草与刺果甘草茎叶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和刺果甘草(C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茎叶进行了氨基酸,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糖,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茎叶氨基酸含量为26.96%(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23.56%,总糖含量为14.05%。粗纤维含量为19.6%,刺果甘草氨基酸,钙、钾含量较高,分别为28.24%(干物质),1.41mg/g,1.47mg/g,从而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的野生资源逐年减少,面临枯竭的危机,本文为人工驯化变野生为家种,为开拓新种植业提供了资料。本文介绍了人工栽培技术措施,种子处理方法和田间管理。作者还提出种植甘草不要与作物争地,要充分利用荒滩地、弃荒地、林下地,以及与作物间作的建议。最后提出种植甘草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当地的种,与引种的成功和取得高产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前准确地对资源型产业体系进行评估,已成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前期工作的关键所在。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在产业、市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法律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动态评估的贝叶斯模型,不仅能够评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风险,还可以分别评估各个产业可能引起风险的程度,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北的甘草——西北资源植物资料之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草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资源植物。它不但在医药上应用极广,而且在食品和轻工业上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品质中等的牧草。应深入研究,综合利用。甘草属植物我国共有9—10种。西北分布有7种,其中刺果甘草仅见于陕西渭河流域的滩地,故未加研究。本文只讲座了六张,即光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甜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inflata),黄甘草(G.sp.),粗毛甘草(G.aspera)和园果甘草(G.squamul-osa)。其中以甜甘草分布最广,药用价值最大。粗毛甘草仅见于新疆,常为田间杂草,可用作牧草。甘草是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是暖温、温和的干燥、半干燥区域,草原,草原化草甸和荒漠草甸上的植物,也是一种喜光植物。它的分布也和一定盼温度及地下水位有关。甘草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蘖繁殖,有发达的地下根茎及根系。根茎有水分及垂直根茎之分。由于水平根茎在地下蔓延,重生新株,故甘草每多数丛集成一片。为了改善和恢复甘草天然植物群落,提高天然植物群落产量,应进行深入的生物学研究,藉以规定利角现有群落的利用制度和顺序,并给天然群落以农业技术上的帮助。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草产量,合理利用荒地,变野生为家种,也应该进行甘草的引种栽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牛艳华 《河南科学》2019,37(10):1700-1707
新经济改变了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组织模式及竞争方式,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新经济时代区域产业竞争特征,从结构转换、创新能力、环境可持续及软性资源四个维度构建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求和模型对河南省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跟其他几个资源型城市相比,三门峡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有限,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较弱,环境可持续竞争指数偏低,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软性资源利用不足.针对三门峡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及内外部环境,从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提出推动其产业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和筛选甘草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采用超滤质谱法(UF-MS)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和5种甘草提取物(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甘草呋喃酮和甘草利酮)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5种甘草提取物均与人血清白蛋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其中甘草酸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甘草苷、甘草素、甘草呋喃酮和甘草利酮.说明超滤质谱法可准确识别与受体蛋白质结合的活性小分子配体,实现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8.
王根旺 《甘肃科技》2005,21(10):18-19,29
本文介绍了庆阳市药用生物资源分布,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虽然庆阳市的药用资源较为丰富,但不少种类资源贮量有限,如鳖、穿山甲、豹、蛇、甘草、柴胡等可以通过种养结合,走综合利用之路,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陇东地区的中药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科学家又回到大自然的资源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糖源,于是乎甜味剂、甜调料、增甜物、代用糖……应运而生。这是因为,在软饮料和保健食品中,使用新的植物增甜剂,是食品生产的新趋势。古老的甘草可以说,甘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甜味剂。这种植物的根嚼在嘴里有一种清甜的味道。民间在梅季做酱的时候,也往往放几段甘草,晒出的酱不但甘饴可口,据说还有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的7个种及2个变种(甘草、无腺毛甘草(变种)、光果甘草、腺甘草(变种)、胀果甘草、科氏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和刺果甘草)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而各种间的酶谱具有明显差异,2个变种和原种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前人对甘草属种闻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