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γ-丁内酯需求及合成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  唐亚文  李刚  周涛 《甘肃科技》2007,23(11):95-97
文章综述了γ-丁内酯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合成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动态,并对具有竞争力的三种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掺杂聚苯胺(PAn)催化剂H4SiW6Mo6O40/PAn。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1%。  相似文献   

3.
SO42-/TiO2-MoO3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SO4^2-/TiO2-MoO3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4^2-/TiO2-MoO3是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酮):n(醇)=1:1.2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2.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迭92.5%。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以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MoO_3-La_2O_3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SO_4~(2-)/TiO_2-MoO_3-La_2O_3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实验表明:在n(丁酮):n(1,2-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6.4%,由此可见,SO_4~(2-)/TiO_2-MoO_3-La_2O_3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乙酰丙酮又名2,4一戊二酮,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介绍乙酰丙酮的物性、用途和几种制备工艺,概述了国内外乙酰丙酮的生产现状和市场需要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以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丁酮与乙二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丁酮):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带水剂环己烷10 mL,反应时间75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2.0%.  相似文献   

7.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以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丁酮与乙二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丁酮):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带水剂环己烷10 mL,反应时间75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2.0%.  相似文献   

8.
o—,m—,p—二甲苯或乙苯加丁酮体系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99.992kPa压力下用Elis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丁酮+乙苯、丁酮+o-二甲苯、丁酮+m-二甲苯、丁酮+p-二甲苯4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恒压下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拟合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正交实验筛选出适宜反应条件为:丁酮=0.2mol,n(丁酮):n(1,2-丙二醇)=1.0:1.6,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3%,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5mL,反应时间为6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2.98%.  相似文献   

10.
γ-丁内酯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γ-丁内酯的性质和用途,总结了γ-丁内酯合成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我国γ-丁内酯的市场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丁酮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精细化学品,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丁酮(MEK)氨氧化是合成丁酮肟的绿色工艺。本文研究了TS-1催化丁酮氨氧化直接合成丁酮肟的动力学。在实验条件下,当搅拌速率大于600 r/min时,外扩散的影响基本消除;TS-1催化剂的平均粒径约为170 nm,其内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本征动力学方程中丁酮、NH_3和H_2O_2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807、1.151和0.391,反应活化能为67.45 k J/mol,反应指前因子为9.392×107L1.349/(mol1.349·min)。研究结果可为TS-1催化丁酮氨氧化合成丁酮肟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铜为催化剂,通过丁酮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丁酮)∶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5.4%,环己烷作带水剂20mL,反应时间3.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60.8%.  相似文献   

13.
N-甲基吡咯烷酮(NMP)最新生产技术和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NMP)属于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近年来其生产、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最新生产技术、国内外生产消费现状和市场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国内N-甲基吡咯烷酮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甲醇工业发展的方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甲醇工业发展的方向及应用情况,从大力生产和发展甲醇下游产品、积极开发甲醇能源技术、加快甲醇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建议对甲醇进行规模生产以迅速占领市场,做好甲醇产品的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种新型的热解析仪/化学发光联用的仪器系统,采用Tenax-TA (2, 6- 二苯基对苯醚的多孔聚合物)作为空气中低浓度丁酮的吸附剂,实验发现,当从吸附剂解吸的丁酮蒸汽通过氧化钇(Y2O3)粉体表面(温度175 ℃)时,其催化发光强度与丁酮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热解析仪/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空气中痕量丁酮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25~201.25 mg/m3 (r =0.9978, n =10);检出限为1.3mg/m3,对浓度为8.05 mg/m3的丁酮蒸汽平行测定了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5.36 %;本法耗时短、简便快速,成功实现了对丁酮的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通过改良的Meerwein芳基化反应由芳胺合成1—萘丁酮,2—萘丁酮和联苯二丁酮,并且讨论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特征。结果表明:由芳胺重氮化经改良的Meerwein芳基化反应能直接高产率地制得相应的多环芳丁酮,并且根据它们的波谱可以判断其取代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乙二醇和丁酮为原料,NH4Fe(SO4)2.12H2O为催化剂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固定丁酮的物质的量0.2mol,丁酮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6,NH4Fe(SO4)2.12H2O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4.3%,反应时间为2.5h,带水剂环己烷用量20mL.在此反应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68.1%.  相似文献   

18.
以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1.0%.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真     
优先发展、适当限制、严格淘汰产品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机械装备工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机械工业按照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和传统产品的高技术化、逐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扶优限劣、制止重复建设,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发展新领域,开拓新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总体思路,国家机械局组织行业力量,研究编制了《机械工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酸度、钼酸铵用量、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萃取时间、乙酸丁酯萃取次数以及酸洗用酸量与洗涤时间等对分离、萃取和测定砷的影响,提出在硝酸介质和钼酸铵存在下,用乙酸丁酯萃取硅和磷后,再用甲基异丁酮萃取砷,萃取砷的有机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在1.5 mol/LHNO3介质中,钼酸铵(50 g/L)、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的用量分别为10 mL,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的萃取时间分别为1 min,乙酸丁酯萃取为2次,硅、磷和砷能分别被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完全萃取。硝酸(1+10)洗涤甲基异丁酮萃砷液,用量为10 mL、洗涤时间为30 s对砷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