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显微观察和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 L.)枝条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蛋白质含量在银杏越冬期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翌年春季芽萌发时,贮藏蛋白质迅速转移再利用;新梢生长到了夏末秋初,又重新开始积累贮藏蛋白质。银杏枝条贮藏蛋白质组分可分为高分子量、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3类;变化最明显的是高分子量的45kD蛋白,其在芽萌发前可以清晰地辨认,展叶后逐渐消失,因此,45kD蛋白可能是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杨树新梢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1年生杨树无性系797杨春季芽萌发阶段皮层、木质部和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及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体内(木质部、皮层、根部)蛋白质含量在芽萌发期间处于最低水平;木质部和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贮藏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杨树新梢萌发期间贮藏蛋白质组分变化最明显的是36、32、181、6 kD等蛋白,其中36、32 kD蛋白在萌发前均可以清晰地辨认,叶子展开4周以后逐渐消失,而18、16 kD两种蛋白仅在发叶期间出现,之后完全消失,36、32 kD蛋白是杨树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3.
青葙种子蛋白质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葙种子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进行了研究,测得其粗蛋白的含量为20.8%,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营养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根据模式蛋白质,应用模糊识别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对青葙种子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晋 《甘肃科技》1996,(5):13-13,10
营养因素与老年人常见疾病关系的调查研究李晋(兰州医学院营养卫生学教研室730000)本文对兰州地区238名老年人进行了营养因素与常见疾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脂肪摄入量过高(36%—38%);肥胖发生率男性19.6%,女性22...  相似文献   

5.
板栗矿质营养是板栗生长结实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当年板栗树体矿质营养的贮藏对于来年板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施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板栗矿质营养的贮藏;配方施肥+喷肥的施肥时最理想的增加板栗枝条N、P、K贮藏营养的方法。通过此研究对板栗合理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品种营养成分分析测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试验对云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6个马铃薯品种中的干物质、淀粉、蛋白质、还原糖和维生素C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CFK69.1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好的品种,且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CIP-24是高蛋白质品种,且还原糖含量最低;可油炸加工和药食兼宜。  相似文献   

7.
芹菜茎叶的营养成份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芹菜茎和叶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叶的脂肪,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都明显高于芹菜茎的含量,提示芹菜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豆多肽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雄辉  黄晓萍  赵萍 《江西科学》2004,22(4):311-316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酶解后的降解产物,它是由不同氨基酸排列的低分子肽混合物组成,其营养功能及应用领域均优于大豆蛋白质,是大豆蛋白质的最佳营养方式。本文着重介绍大豆多肽的生产及各种特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体育专业女生营养状况与体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部分体育专业女生为对象,对他们的营养状况和体力进行了调查和测定。调查发现他们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除蛋白质外,大部分营养素的摄入量没有达到国家营养学会推荐量的标准,特别是能量的摄入量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概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对虾幼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不同蛋白源的营养价值,添加氨基酸的利用;必需脂肪酸营养需要,对磷脂、固醇的需要;对维生素的需求和亲虾卵巢发育期对必需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的营养需要的研究结果,以及对虾幼体的消化酶和消化,益生素对幼体的营养效果和功效的研究.并对比了对虾幼体和幼虾对一些营养素的利用和代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木本植物氨同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同化作用是植物将无机氮转化成有机氮的一个重要过程。笔者对木本植物的氨同化进程、氨同化作用的关键酶、氨同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几种木本植物氨同化关键酶的定位、生化特性、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氨同化作用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对提高木本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东部森林养分添加实验平台, 测定18种优势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气孔特征有显著的差异(P<0.05), 我国东部优势木本植物的气孔特征具有明显的纬度格局, MAT, MAP和PET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各优势树种气孔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显著负相关, 气孔导度则随着气孔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气孔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氮添加对不同物种气孔特征的影响不同, 不同温度带和生活型木本植物的气孔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南范围内栽培早春开花木本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园林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采集,并记录野生早春开花木本植物资源的分布、花期、花色等.结果表明,河南栽培早春开花木本植物共计有9科、24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野生早春开花木本植物共计18科,41种.最后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208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属32科66属.其中,乔木类占比17.79%,灌木类占比74.04%;科属分布集中在少种科(37.50%)、单种科(31.25%)以及单种属(50.00%)、少种属(33.33%)中,说明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科属分布具有狭窄性;在属的区系分布中,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具北温带特性(50.00%).在用途分类中,观赏类占总种数比最高(35.10%),其次为药用类(31.25%)和食用类(12.98%).观赏类中灌木占比87.67%,乔木占比12.33%,观赏部位主要是株形;药用类资源中,叶入药(30.77%)、寒性(32.31%)、苦味(44.62%)、清热类药(18.46%)占优势;食用植物以果实类(77.78%)为主.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植物落叶前将养分转移到其他活组织中保存或直接利用的一种现象。对养分重吸收控制机制进行的系统了解,可为完善植物养分循环模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全面比较不同生活型、林龄以及外界的环境(气候和土壤肥力)对植物的养分重吸收的影响。【结果】①木本植物茎、根的养分重吸收要小于非木本植物,非木本植物养分重吸收对不同的土壤肥力表现出更强的可塑性; 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重吸收更多的养分; ②幼龄林有更高的氮元素重吸收率; 老龄林能重吸收更多的磷元素; ③随着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升高,磷元素重吸收率增加,氮元素重吸收率下降; ④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都会显著影响养分重吸收; ⑤土壤肥力与养分重吸收呈负相关。相对于叶片,木本植物根、茎养分以及微量元素重吸收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养分吸收和重吸收对能量的消耗也缺乏了解。此外,长期气候变化对养分重吸收的影响也有待研究。【结论】养分重吸收是植物养分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它的精确估计将有利于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进一步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天童常绿木本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及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59种常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其叶片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差异,揭示该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常绿植物的抗寒性,旨在为营建具有较强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人工林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各植物叶片对0℃低温普遍具有较好的抗性,未产生显著伤害;在-5℃低温处理下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中国东部样带9个城市27个公园,在生长季使用叶绿素仪(SPAD-502 Plus)测定了主要阔叶树种新叶与成熟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探究了城市阔叶树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城市阔叶树种成熟叶SPAD值显著高于新叶,常绿阔叶树种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树种.中国东部城市阔叶树种新叶和成熟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随纬度降低而升高,主要是由树种组成(以常绿树种比例为指标)变化导致的.本研究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城市环境中阔叶树种叶片属性大尺度空间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校园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本校园观赏类型丰富,均具观形特性,观花植物有24种,观叶树种有41种,观果树种有13种,且春、夏两季以观花为主,秋季以观叶、观果为主,冬季相对冷清.并就本校园木本观赏植物的选择及养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木本植物育种周期长、种质资源匮乏,已成为限制木本植物种质创新的主要因素。CRISPR/Cas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能够实现对基因组进行精准定点编辑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可实现基因的敲除、插入、替换等目的,从而精确地引入目标性状。目前,该技术已在多种家畜、昆虫、作物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对大量性状进行了改良,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CRISPR/Cas技术的产生为木本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契机。笔者对CRISPR/Cas技术在杨树(Populus spp.)、苹果(Malus spp.)、柑橘(Citrus spp.)、葡萄(Vitis vinifera)、木薯(Cassava spp.)等木本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该技术实现了T0代木本植物优良基因型的固定,在生长、材性、抗病性、抗旱性等性状上得到了明显改善,加快了木本植物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但该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脱靶率高、编辑效率低、纯合突变少等问题。基于此,对CRISPR/Cas技术在木本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木本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品种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