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本文全面论述了周恩来同志在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顺应了西藏地方与祖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平解放的方略,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西藏和平解放中的实践;在解决民族地区相关问题时“慎重稳进”的方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政策的实践;涉藏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思想,彻底粉碎了外国势力对西藏的控制与干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处处为西藏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在和平解放西藏进程中的战略决策对当代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高等教育破胚发芽、蹒跚起步,并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历史跨越,为西藏经济的新一轮腾飞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文章回顾了现代教育制度在西藏的建立、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成果,总结了发展西藏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展望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各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文章结合西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成就,概述西藏和平解放60年变迁的恢弘历程和中共中央治理西藏、发展西藏的历史,论述60年变迁的启迪,以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5.
自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以来,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西藏已由一个政教合一的、落后封闭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章以1989年、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视角出发,就西藏和平解放6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历史梳理与学理分析,以深化认识西藏经济社会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发展规律.进而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西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改造、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多个方面论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构建和谐西藏所作出的探索,奠定了当今建设和谐西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革命和西藏人民解放史上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西藏和平解放时期,朱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重要成员和中国革命中军事上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西藏和平解放的决策,又具体指挥了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的事务。文章主要通过朱德长征时期与藏族活佛建立的友谊及其在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其个人魅力对西藏和平进程的深远影响,颂扬其对西藏和平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要开拓者,尤其是对西藏民族工作付出甚巨。毛泽东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及时确定进军和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精心指导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提出并切实执行慎重稳进的西藏工作方针,为争取西藏和平改革尽了最大努力,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再研读当年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审定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深感这一协议对于西藏的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七条协议”中闪烁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展现了毛泽东对新中国建国的政治主张,体现了毛泽东解决西藏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来”效果的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0.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和平解放西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种种阻力,全面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平解放西藏,完成了祖国大陆统一的壮举。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改革前,西藏的法律表现了地方法律和中央王朝立法两套并行的特点,随着中央政权对藏政策和立法的逐步成熟和深入,最终对西藏的官员任命、管理体制、活佛转世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从而实现了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统一立法。文章认为,梳理并总结这些法律制定的经过、内容、特点及启示,在今天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对有效处理涉藏问题及宗教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扎什伦布寺格西安钦呼图克图在内地倡办并参与启建时轮金刚法会,前往汉地佛教团体和寺院讲授格鲁派历史与显密经典,后经由汉地僧侣和居士弟子翻译刊行,传承影响至今;与太虚法师共同参与组建佛教同愿会,推进汉藏两地佛学交流研究与文化联系。安钦呼图克图先后两次往返西藏与内地之间商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转告中央政府的涉藏政策及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立场,国民政府封授其“普静禅师”名号。安钦呼图克图以非官方身份弘法讲经沟通汉藏文化,为汉藏双方意见立场的直接表达奔走往返两地之间,成为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依托的僧侣使者。  相似文献   

13.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西藏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肩负着继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任务,在培养藏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现代人才、建立西藏传统学科教学研究体系、抢救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拓藏学研究的新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西藏大学在藏学研究领域所取得成果,成为我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提高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主改革前,川铸藏元是藏区货币流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银钱。它是19世纪帝国主义觊觎西藏,并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清中央政府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保护藏汉商民的经济利益,并有效抵制英印卢比在中国货币流通领域中的再扩展而铸造的国家法定货币,摧毁了英国企图以经济为先导,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  相似文献   

15.
西藏的近现代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清朝中央政府为挽救西藏首先发起了近代化改革,接着以十三世达赖喇嘛和龙夏以及西藏革命党进行的近代化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民族解放,而且还摧毁了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西藏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总结和评述这一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政教分离是民主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20世纪中叶西藏社会发生的一次历史性进步。西藏的社会生产力由此得到解放,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的实行也由此具备了条件。民主改革以来,藏传佛教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僧人不能与达赖集团在政治上划清界限、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等等。正确认识和有针对性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坚持政教分离,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公共医疗卫生是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一种,大力发展藏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对于保护农牧区生产力、振兴经济、维护藏区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西藏及青、川、滇、甘四省藏区公共服务等相关民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以同仁和泽库两县农牧民的调查为例,对青海藏区农牧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全国形成了共同关心和支援西藏的局面,促进了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西藏、繁荣西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珠峰文化”在西藏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由日喀则地委、行署组织发起的“珠峰文化”活动是寻求民族地区发展路径与范式的创新性尝试,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远远超乎了一个地区的范围,其价值功效将逐步体现在西藏和谐社会构建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20.
藏兵营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藏军的发展和西藏地方的稳定,因此在清代西藏地方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藏兵营制经过乾隆(1736—1795)末年福康安的建立和道光年间(1821—1850)琦善的进一步变革后成为清廷治藏的基本制度之一,为藏军的日常运行提供了基本的制度规范。藏兵营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构成了清代治藏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大加强了清代中央政府维护西藏地方稳定和安全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