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山高坡陡、河谷幽深,相对高差3000多米、平均坡度30度以上。长期以米,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加上人为活动造成森林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垦荒,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30%下降到八十年代中期的18.5%左右。该区岩体破碎,土层瘠薄,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mm且分布不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三倍以上,植被稀疏低矮,部分地区已形成荒漠、半荒漠现象,使十分脆弱的干旱河谷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为恢复和重建该区生态,干旱河谷造林走节水抗旱之路,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干旱河谷区与石漠化荒地、沙化区等同属困难立地区,其植被恢复已成为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川西干旱河谷区地形和气候环境复杂,植被恢复限制因子多,关键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已是瓶颈问题,急需得到进一步解决.本文通过对川西干旱河谷区的形成过程、立地条件、植被演替趋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历史上该区域植被恢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恢复植被物种选择、灌溉方式、整地方法、栽植技术、管护等角度提出该区植被恢复适宜模式,为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了德 《甘肃科技》2012,28(3):152-153,59
由于舟曲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5·12”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地形破碎、植被不连续,严重影响造林成本.为了迅速恢复该区域的森林植被,在对当地立地条件分析和乡土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的造林试验,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通过应用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季节、方法和新技术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试验,可很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境内有80%以上的面积为沟壑切割的岭梁山地和高寒山地,沟壑密度多在1.5—2.5km/km^2之间,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干旱少雨。全年总降水量的65—69%集中在6—9月,常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强度大。致使境内水土流失严重。该区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脆弱。在这里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建设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牧业及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大力发展灌木林显得尤为重要,沙棘又是首选的优良灌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干旱陕北赤壤土是浅山地带或半浅山地带的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表蒸发量大的情况下,于第三纪红土上发育的土壤.风化厚度往往不足一米,土壤最大的特征是干时龟裂,湿时泥泞,土质干燥坚硬,渗水性差,植物适应性也差,全剖面质地为粘土,碎块状或大块状结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陕西甘泉县有宜林荒山荒坡25593公顷,其中干旱陕北赤壤土有4837公顷,占宜林荒山的18.9%,多为荒山秃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寸草不生的裸露地.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赤壤土上用柠条苗,柠条种子,沙棘苗三种材料造林,通过成活率、保存率和干物质合成量选择出最适地树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及恢复重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生态类型,元谋干热河谷是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典型代表。该区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1992年以来,我们对该区的生态环境退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复合生态模式、岩土性质与土壤水分、植被恢复、农(林)业节水技术试验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风险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3个方面探究干旱风险与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关系,分析表明在风险发生前干旱风险和水资源短缺风险存在着共同的致险因子——降水量和蒸发量,当降水量持续偏少或者蒸发量持续偏高时,两者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干旱风险有可能引起水资源短缺风险;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是属于不同的现象;而在风险发生后2种风险在损失预估方面也有所不同,干旱风险侧重于农业损失,水资源短缺风险不仅对农业,对其他产业都带来损失,两者同时发生后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提升了风险发生后的等级程度.  相似文献   

8.
丁肖兰 《科技信息》2007,(17):266-267
引言崇左市城区范围内有不少石山地,石山地因石头多,加上崇左地处左江河谷,气温高,降雨少,干旱比较严重,造林绿化困难,常规的造林比较难以取得实效。几年来,林业部门克服种种困难,采取造、封、管、育等一系列造林营林护林措施,运用各种现代林业技术,分别在市城区龙峡山、那桐山、拦怀山等石山地实施石山地造林绿化,面积3500多亩,目前所栽植苗木长势良好,昔日的石山披上了绿装,市城区石山地绿化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对市城区山地绿化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石山地造林难题。1、城区石山地造林绿化面临的困难1.1立地条件差,…  相似文献   

9.
干旱河谷草地,广布于四川境内的岷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由于水热、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特点的不同而表现多样。研究干旱河谷草地植被的类型,对于揭露干旱河谷草地植被的各项自然经济特点,并依据其植被类型的划分,正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们以收集和利用径流造林为目的,对集流造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简介整理如下。1 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省干旱造林研究中心以北的后山上,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52′。该地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淡灰钙土,坡度25°—45°。多年平均降水327.9mm,多集中在7、8、9月,年平均土壤蒸发量376mm,干燥度1.2—2.6,试验区植被稀疏,种类贫乏,主要由旱生和盐生植物类型组成。2 试验方法与试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干旱脆弱立地条件下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仲福 《甘肃科技》1998,14(6):28-28
干旱脆弱立地造林绿化,这是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造林成功的一大难题。近两年,我们根据地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这一自然规律和现象,在平凉市北部西山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技术,进行油松、云杉植苗造林120多亩,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1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是典型的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山地生态系统,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选取岷江上游的理县熊耳山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其上的植被退化特征,并以此次本底调查资料为基础,探索研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些措施,以期能为完善交错带生态演替过程理论和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及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在地下水较浅区域,由于蒸发致使土壤表层聚盐,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恶,不利于农业生产。通过研究各种耕种方式下土壤表层盐分变化情况,总结出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影响是暂时和轻微的结论。只有控制土体中的蒸发量,才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利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榆林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榆林科技》2005,(2):57-58
榆林市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降水地域分布不均,风沙区一般在325—425毫米之间,丘陵区在400-500毫米之间。市内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干旱指数为3.08。全市水资源特别匮乏。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市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很大,农业干旱频繁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5.
对内蒙古盛乐经济开发区影响植物生长供水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降水量随时间分配不均匀,蒸发量较大;其土壤性质为砂壤。蓄水能力较差;降水补给较少,对植物生长不利.特别是生长季降水较少.很难满足种植植物的需水量.指出在该区今后的绿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挖掘灌溉水源,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耐旱植物品种,以降低降水不足、蒸发量大、土壤保水性能差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在华北平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华北平原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MODIS多时段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计算和反演,应用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对研究区域2003-2006年每年5月上旬的干旱进行了监测.以监测结果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旱情.应用降水量数据和土壤表层含水量数据对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TCI与最近1个月的降水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VTCI与土壤表层含水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验证了VTCI是一种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针对山西省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结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水蚀模数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山西省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原因与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以横断山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2001—2019年基于 MODIS获取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反演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N、TVDIE)及潜在蒸散量(PET)和实际蒸散量(ET)反演的作物缺水指数(CWSI),与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适用于横断山区干旱监测指标,采用Mann-Kendall 检验等统计方法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干旱在不同土地类型、海拔和气象要素影响下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EVI反演的TVDIE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高,更适合于监测横断山区的干旱情况.2)TVDIE监测结果表明横断山区近19 年来干旱变化情况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严重干旱主要集中分布在攀枝花市附近及湿热地带;北部则集中于三江流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附近及红原草原地区;干旱程度最严重的阶段是夏季,由春季逐渐向夏季过渡期阶段干旱面积明显增加.3)随海拔的增加,耕地分布多集中于海拔<3 000 m的地区,林地分布海拔为1 000~5 000 m的地区,草地主要生长于海拔>5 000 m的地区;19年来耕地、林地和草地中TVDIE总体呈减弱趋势,但处在高原过渡带及干热河谷周围的植被的干旱呈增加趋势.在生长季缺水期时,南部地区的植被、高原过渡带林地和北部高原的草地受干旱影响严重.4)TVDIE与日照时间的正相关性最高,与相对湿度的负相关性最高.气象因子对春初和秋末的TVDIE复合作用最强,大部分区域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旭  姬广兴  杨元达  王超 《河南科学》2021,39(12):2007-2013
黄河中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有重要影响,为查明黄河中游区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首先分析降水量、参考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累积距平值方法分析径流量的突变年份,最后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方法估算了降水量、参考蒸发量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区间年径流量在1961—2016年间表现为明显减少.②黄河中游区间径流量在1961—2016年间存在1个突变年份,为1985年.③黄河中游区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其贡献率接近90%,降水量和参考蒸发量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2.70%和-1.73%.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需制定措施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高降水利用率是现阶段会宁县农业发展的关键李明达(兰州农业学校作栽教研室730020)会宁县地处我省中部干旱区。全县总耕地面积313.13万亩,其中,无灌溉条件的旱坡地占94.8%,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该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高,水土流失严重,作物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