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王海泉 《太原科技》2015,(3):109-111
本文结合渝怀铁路龙桥河大桥墩柱施工的特点,阐述了翻模设计的优越性,叙述了翻模的设计过程和结构原理及结构形式;同时,就山区薄壁空心高墩翻模施工时质量控制技术措施以及对高墩翻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薄壁空心墩作为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在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特大高架桥梁施工中尤为常见。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法多样、施工工艺复杂。但利用翻模施工法施工薄壁空心墩,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投资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简单概述了空心薄壁墩翻模施工的原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姚帅  姚亮  苗海慧 《科技信息》2008,(33):133-134
一、前言 简易自升平台式大模板翻模是在总结了滑模、爬模、普通翻模、组合模板和大模板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依照成本低廉、加工安装简捷、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适用性广泛的设计原则开发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该工艺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叶生春 《科技信息》2010,(22):I0318-I0319
薄壁空心高墩的施工方法很多,有滑模施工法、爬模施工法、翻模施工法等,每种方法适应的实际情况不同,各有各自的优缺点。文章对郭家沟大桥的薄壁高墩施工所能采用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比较后选择了塔吊提升翻模施工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于高墩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济邵高速公路逢石河特大桥的工程实践。本文从施工角度认真分析了薄壁空心墩柱外挂托架式翻模施工中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控制方法、保障措施等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多属性决策工作,主要通过收集专家的定性描述来确定其指标权重做出风险评估。为了更好的把专家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更为客观的定量化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熵权法和修正证据理论的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案。该方案结合高耸结构翻模施工特点,以模板安设、钢筋安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提升、模板拆除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贝叶斯近似法修正的证据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多层递阶评价,得到了风险评价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有效的反映出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对高耸结构翻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可靠的,为类似工程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刘家寨大桥高墩柱的施工实际,从高墩柱翻模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对高墩柱翻模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结合重庆桐子坪1号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采用塔吊翻模施工技术进行薄壁空心高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庄立群 《甘肃科技》2004,20(4):113-115,149
空心薄壁墩等较高的墩台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 ,有滑模施工法、爬模施工法、翻模施工法等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对其研究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王家口特大桥下部构造空心薄壁墩施工所采用的塔吊提升翻模施工法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对高墩台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翻动模板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从组装翻模、平台提升、模板翻升、钢筋制作与绑扎、砼的浇注与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特大桥墩翻板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南高特大桥墩柱采用翻模施工,上构箱梁边跨现浇段采用满堂落地式支架进行现浇,边跨及中跨合拢段采用吊架施工,其余节段采用悬臂浇筑。合拢段通过焊接型钢劲性骨架和张拉相应预应力钢束实现相邻两个T构之间的对接,从而完成结构体系转换。严格对预应力体系进行控制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桥墩横向变形是曲线连续刚构桥产生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预应力斜墩对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矩形斜墩在曲梁偏压和桥墩预应力作用下墩顶横向位移和转角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阐释了预应力斜墩在曲线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变形的主要规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连续刚构桥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曲率半径对该类桥梁各施工荷载作用下空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墩的斜腿构造和预应力对减小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作用明显;最大悬臂状态曲梁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由悬臂根部向悬臂端先增大后减小,且峰值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向桥墩靠近;直线连续刚构桥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产生于桥墩的横向变形,而曲线连续刚构桥还包含了曲梁自身的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预应力斜墩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变形复杂,桥梁施工控制尤其需要关注其径向变形和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13.
桥梁施工控制网精度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估算问题,提出了利用桥墩定位的精度作为控制网设计的精度准则。指出,应根据所设计的控制网、桥梁设计图、每个桥墩的施工放样的方法,用间接平差模型计算桥墩放样精度。这时桥梁控制网的设计、精度分析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沟谷地区格构式高墩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墩身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位。为研究其偏位对墩身受力以及损伤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河沟大桥4#高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和ABAQUS研究分析了高墩在最不利荷载状态下墩顶的最大偏位值以及偏位后的墩身的受力性能和损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墩顶最大偏位为35 cm;当墩顶偏位最大时,墩顶水平推力小于混凝土破坏时的水平推力临界值,此时,墩身受压侧混凝土压应力之比与墩体受拉侧钢筋拉应力之比均小于规范允许上限值,墩身混凝土未发生完全破坏;在墩顶最大偏位位移下,墩身受拉损伤因子相比墩身受压损伤因子较大,墩身受拉损伤比较严重。可见黄土沟谷地区格构式高墩施工应控制墩顶偏位,降低对墩体承载力的消弱。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现有桥梁快速施工技术中的盖梁快速施工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出9类预制拼装盖梁施工方法并说明其施工步骤。参考美国NCHRP报告标准,从时效性、功能性、操作性三方面,对预制拼装盖梁工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并给出各种快速施工方式实际应用条件方面的建议。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横桥向的分割拼装方式是最佳施工方案,对特殊要求的施工环境,需要参考给出的评价建议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桥梁及其临时支护体系进行施工监测。桥梁合龙阶段涉及体系转换,需着重考虑悬臂施工过程中不平衡荷载对桥梁的影响。本文依托广州复建高增大桥,对薄壁墩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体系进行监测,并建立薄壁墩桥梁的MIDAS模型,对连续梁悬臂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理论和仿真对薄壁墩施工过程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最危险工况下,薄壁墩所承受的应力也在安全范围内,临时支护体系的施工监测保证了桥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某市双地道基坑开挖对既有高架桥桥墩变形影响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在轻轨高架桥正常运营情况下利用数值模拟对不同施工方案造成高架桥桥墩位移变形以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收集桥墩变形数据总结相关规律。运用MIDAS-GTS建立三维整体计算模型来模拟地道基坑施工开挖次序,进而动态预测基坑支护结构及高架桥桥墩的位移变形状态,分析了双地道开挖在两种不同施工方案下的数据,得出更有利于施工安全建设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地道基坑开挖高架桥桥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3.68 mm,竖向位移最大值为2.14 mm;地道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1.89 mm。数值模拟结果与主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地道基坑开挖在各个阶段对高架桥桥墩的变形影响均在规范限值以内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走向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数值模拟施工过程中优先施工距桥墩较远的基坑对桥墩产生的扰动较小;较好的体现实际施工过程中桥墩的变形趋势以及变形程度;基坑施工至承台位置时对桥墩变形增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最小合理承插深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制桥墩和承台采用承插式连接即直接将预制桥墩插入承台预留槽中,并用灌浆料填缝形成整体的桥墩-承台连接构造,这种连接的特点在于施工精度要求相对低,施工工序简单,现场作业量少.其力学性能取决于桥墩的插入深度和接缝灌浆料的粘结性能.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采用不同承插深度的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及基于OpenSEES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和比较,研究承插深度对整个桥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公式推导提出最小合理承插深度建议值,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三塔斜拉桥的工程问题,通过三维风致响应数值分析和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别对该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在设计基准风速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结构抖振响应较为接近,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悬臂端部竖向抖振响应较大,应采用设置临时墩方法对其进行控制.通过三维风致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对该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下不同临时墩布置位置对抖振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同无临时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临时墩使长悬臂端部竖向抖振极值响应大幅度下降,扭转位移略有降低,侧向位移却有增大;随着临时墩位置的改变,双悬臂结构的竖向和侧向抖振极值响应变化均很小,扭转位移的波动幅度为27%,但扭转位移均值不大,最大双悬臂结构抖振极值响应对临时墩布置位置不敏感,当临时墩距桥塔达到一定距离时,可参考结构抗风之外如河床地貌、经济等因素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