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相量形式的电路起振条件中,在谐振频率■处环路增益的幅角对频率的偏导■符号是电路的一个关键特征.对于内含RLC串联结构或RLC并联结构作为谐振选频环节的电路,一般性地推导出了谐振选频环节中电阻元件的参量(电阻值或电导值)变化或频率变化所引起的环路增益模变化和幅角变化之间的关系.据此得到了判断这一偏导符号的严谨而方便的定性方法,此方法简单到只需分析谐振选频环节中电阻元件的参量(电阻值或电导值)变化对于环路增益的定性影响效用即可.论证了电路中同一位置处选取RLC串联结构或RLC并联结构作为谐振选频环节时,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这一偏导符号相反.这一偏导的符号对于定性判断采用常规放大器件的电路是否具备依赖于内稳幅的可稳定振荡性起着重要作用.当这一偏导的符号不满足可稳定振荡的要求,则只需要将谐振选频环节的内部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变更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定性分析也为新型LC振荡器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杨秀华 《松辽学刊》2003,24(4):79-80
设计出一种LC正弦波振荡演示电路,既能演示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振幅、波形等特性,又能从调频、无线发射等多角度演示正弦波振荡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滑忆阻器模型,设计了一个五阶MLC振荡电路,并建立了系统微分方程组.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一个二维平衡点集,其稳定性与忆阻器初始状态和电路参数有关.采用常规动力学分析手段研究了系统随电路参数和忆阻器初始状态变化时的动力学特性,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就高阶MLC振荡电路设计进行了讨论,总结出初步设计规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RC电路相应工作条件下的微分、积分特性及其应用和RC电路不同输出端口表现出的不同频率特性,介绍了应用其幅频特性的高通、低通有源滤波器,应用其相频特性的RC移相集成振荡器,并应用Multisim软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光电理疗仪的电路故障排除及光辐射污染控制.基于各类光电理疗仪型号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以及其电源部分与电路部分的工作原理,并且根据振荡电路的构成与集成块的振荡频率,对相关管脚的频率信号进行求解,在静态检测下采用万用表来测量各元件的输入、输出阻值,完成电路故障排除;通过光辐射污染的形成因素,提出改变照射形式与架构合理...  相似文献   

6.
李伟龙 《河南科技》2013,(10):83-84
本系统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式低频信号发生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外围采用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0832)、运放电路(LM324)、按键和6位数码管等。通过按键控制可产生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等以及其频率,同时用数码管指示其对应的频率。系统设计简单、性能良好,可用于多种需要低频信号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作为芯片内部时钟源的环形压控振荡器(VCO),采用恒流源反相器为核心,应用互补型开关作为可变电阻器,并通过控制电压来调节电阻值,从而达到频率可调谐的目的.在Cadence Spectre下采用CSMC 0.6μm CMOS工艺进行仿真模拟,得到调谐范围为3-1.0 MHz波形较好的信号.该电路易于集成、功耗低.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设计的由运算放大器构建的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采用方框图分析法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闭环增益与开环增益满足基本关系式;引入负反馈后稳定性得以提高,输出电阻增大;同时使用EWB对开环与闭环增益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从而定量地验证了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结论与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中,微弱信号转换精度、稳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为了对极微弱信号进行高精度模数转换,本文设计了以传感器为信号源,仪表放大、低通滤波,运算放大和AD7705芯片为主要结构的转换电路.该电路能够完成对传感器产生的极微弱低频信号进行放大、去噪和模数转换,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电路能够有效转换极微弱电信号,为极微弱信号传感器在智能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农村电力紧张,这里介绍一种易于自制或个体户生产的备用电源—逆变电源。该电源可用于黑白电视机、彩电及电扇等功率在150 w以内的用电器。其特点是:电路简单、所需元器件少,只要安装无误,通电就能起振,且输出频率非常稳定。电路原理全部电路如图所示,其原理简述于下。直流变交流原理:直流电源用12V、60安时的蓄电池。图中非门1、2和电阻R_1,R_2电容G_1、C_2组成双稳态振荡器,输出50H_z的方波信号。该信号的正、负半周分别经非门3、4整形后,经保护电阻R_3、R_4输至推级BG_1、BG_2、BG_3、BG_4,为了提供足够大的电流这四只管子分别组成达林顿电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Proteus和STC89C51设计了一个频率测量系统,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T_1产生1_s的闸门信号,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频率和周期.在测量方波及正弦波时,利用放大整形电路将信号变换为单片机能采集到的矩形波,再提供给单片机控制模块.整个系统结合Proteus进行了效果的仿真.基于此的教学案例生动、直观,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的侧重点,又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共射复合管放大电路静态电流基础上,得到相应的高频小信号简化等效电路,交流分析下的源电压增益、幅频特性曲线及截止频率,结果与MATLAB相一致.采用分析电容电路的理想化处理方法,仿真和计算了不同结电容所在回路的时间常数.结果表明,尽管T1管集电结电容数值很小,但受两级放大高密勒效应的影响,所在回路等效电阻很大,造成小电容条件下时间常数仍较其它大,表现为截止频率对其变化极为敏感,影响着截止频率.这些方法为分析各种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去噪算法对低频振荡信号进行预处理.针对传统EMD去噪时混叠噪声严重和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区间阈值处理的基础上向信号叠加余弦波并进行二次分解,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信噪分离.随后再利用矩阵束(matrix pencil,MP)算法提取模态参数.对于MP算法的关键定阶问题,引入奇异值的相对差值作为定阶指标,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阶数估计.最后对数值信号、系统仿真信号和电网实测信号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抗噪能力、参数精度和计算速度等方面都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用System View仿真软件对PCM30/32路数字电话传输系统进行仿真,根据PCM30/32路数字电话传输系统的组成框图,设计了TS8路语音信号抽样量化编码并/串转换仿真电路、32路PCM语音信号时分复用仿真电路、TS8路信号分路及数模转换电路和TS8路时隙选通脉冲产生仿真电路,对各种仿真电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实验给出了TS8路仿真语音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波形,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OFDM中导频模式对信道估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重点研究块状导频和梳状导频的设置模式和在2种导频模式下信道估计的算法.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对2种导频模式进行信道估计性能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块状导频对信道衰落的快慢比较敏感,对频率选择性不敏感;梳状导频对信道衰落的快慢不敏感,但对频率选择性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压控振荡器用自动幅度控制电路:电荷泵式自动幅度控制电路.该电路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它具有比模拟稳幅电路更好的相位噪声性能.文章基于S域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该电路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仿真比较了电荷泵式AAC和模拟AAC的相位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焊接过程中全桥式逆变主电路的工作过程,应用MatLab的powerlib模块库搭建了逆变主电路模型和电弧非线性负载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占空比、直流电抗器、RC吸收参数、变压器漏感、IGBT开关速度、短路频率以及焊接过程中燃弧和短路的时间等参数进行设置.模型运行后,可以得到在焊接过程中IGBT的Uce、Ic,变压器原副边的电压、电流,以及电弧电压、电流的仿真波形.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仿真波形与实测波形基本符合,证明所建的主电路仿真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芯片集成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信号频率的不断提高,互连寄生成为限制芯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通用的互连线等效RLC模型,采用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和SPICE软件首先分析了频率及互连线长度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互连线对环形振荡器及传输门两种CMOS电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及较长的互连线更容易导致信号质量的恶化,包括幅值的衰减及相移的产生。而且,在尺寸小于0.25μm的工艺条件下,互连线明显恶化了电路性能,说明在更微小尺寸的工艺下,在电路设计仿真时要考虑互连线的寄生效应。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了在精度有限的实际系统中影响自适应陷波器性能的因素,证明了将信号通过下变频,进行低频化处理的优越性.据此提出了将信号插入低频段后进行自适应陷波的低频化方案,并与在较高频直接进行自适应陷波的方案进行性能比较.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的硬件实验均说明,使用低频化方案可降低对芯片的速度要求,接收信号的幅度范围则扩大25倍,允许的发信频率误差也提高约一倍.  相似文献   

20.
针对雷达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中的时频分布选择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微多普勒信号的时频分布特点. 对于多分量微多普勒信号,通过引入性能评价准则给出了时频分布的性能评价指标,并进一步提出微多普勒信号的时频分布优化选择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具有最优的时频性能. 该结论对微多普勒提取的时频算法选择及高精度的瞬时频率估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