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人的文化心态和性格特征的表现与成因,受到经济、文化、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文化结构,都被规定在了城市文化的共同框架之中。他们成了城市文化的创造者,成了中西文化融汇发展影响下的国际大都市人。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的都市化进程中,受地域文化、西方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上海女性文化突出表现为崇尚知识、追求时尚和富于创造等特点.上海女性文化特质的形成.直接得益于上海的都市化进程,而上海女性文化特质的发展,又推动了上海都市化的进程.随着上海城市的深刻都市化进程,"上海女性"的符号意义,不仅不会停留在怀旧的意义上.而且还会在原来的意义上增添新的带有时代印记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图形分析法分析了1980年以来上海市南京西路片区各个街区城市肌理和城市空间特征值的演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空间拓扑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值对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以商业化为主导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运动使街区空间形态向肌理粗糙、街巷稀松、高强度和相对孤立特征演变,并且不同的更新程度对街区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不甚相同.最后,提出在城市中心区更新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多样性建设和对城市传统文化和传统业态的保育.  相似文献   

4.
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直接影响着全球事务.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引领者,提高宜居性是其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参考已有的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对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结合全球城市纽约和东京的发展历程,验证了全球城市宜居性发展的N型曲线假说:即随着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宜居性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发展阶段.通过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采用指数平滑法和Logistic增长模型对上海市未来30年宜居性进行了四种情景预测.以东京为参照,得出了未来30年上海能达到最高宜居性的结论,可为上海全球城市的宜居环境建设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上海暴雨灾害的系统特征与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暴雨和灾害资料,对上海城市系统受暴雨灾害影响下的暴露程度和敏感性等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了该系统受暴雨灾害的脆弱性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近30年来暴雨的数量和强度均有明显增加趋势,城市多强暴雨天气增加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程度.低强度暴雨造成的城市水情灾害影响已很小,但极端强度暴雨仍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地面排水能力的设计和提高、旧区改造和房屋建筑标准的提高等社会系统的变迁,会影响不同暴雨类型所造成的灾害程度与脆弱性;而城市在发展中又会出现新的薄弱和危险区域.因此,必须对灾害脆弱性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中具有非常独特个性和世界影响的城市。由于它的特殊形成和它的发展个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海派”已不仅是上海人代名词,而且成了中西文化交融、不同移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代名词。本文所说的上海人,就是在这样一种中国近代史的特殊历程和上海城市文化畸形发展,以及上海人移民的大汇聚的历史背景下铸就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上,形成时间距离地图.结果发现:福州、上海间的铁路客运可分为联系偶然型阶段、联系起步型阶段、联系经常型阶段、联系密切型阶段、联系紧密型阶段.其中,温福铁路的开通极大地压缩了福州、上海间的时间距离;铁路客运不断提速,铁路客运的及时性得到加强,影响城市、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区际分工和联系、人的活动空间和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两地间进一步压缩时问距离仍有很大余地.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是戏剧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大都成为元曲中心的重要原因。大都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全方位影响,城市开放式的发展格局与理念,造就了大都特殊的市民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决定了杂剧题材、内容、样式的形成和基本面貌,并对其发展、繁荣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旨在探寻首都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部分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地铁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地铁展示出来的文化个性甚至使它成为一个旅游观光的景点. 独特的地铁文化,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它,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地铁文化.地铁是大家共享的工具和场所,每一个享用者的行为都可能对其他享用者构成影响,因此大家必须受程序或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地铁也是一个窗口,它不仅能向社会展现城市的文化,而且还能向他们传递商业,文化,娱乐等信息.比如巴黎地铁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的范式是使市区变成金融、商贸、娱乐中心,城市变成一座花园式城市.而传统建筑似乎成了障碍。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个性和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运用多种媒体传播城市历史文化,其多媒体传播流程可以作为其他城市传播历史文化的一个模板。以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多媒体传播为例,解析城市历史文化"顶层策划→系列展现→延伸拓展"的传播流程,以便使其他城市能够以更加简洁有效的方式传播城市历史文化,进而普及城市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南宁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南宁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与本地城市文化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文化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吸引源,是城市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整合山水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镇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建设中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各种专门人才,理应为城市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以城市文化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文化为切入点,强调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忽略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文章认为,公共文化与城市传播能力关系密切,不仅传递城市内在精神,还能传递城市活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最后,文章提出了发展城市公共文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强化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及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等4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对城市文化繁荣的促进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城市文化和公共图书馆的关系,提出了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理清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传媒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格林威治村与纽约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纽约都市的“主流文化”与格林威治村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格林威治村的历史和现实见证了纽约都市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