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玉善  李永刚 《科技资讯》2006,(29):184-184
樟子松是常绿乔木,它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沙壤土、黑钙土、栗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它耐寒性强,能耐-50℃的低温,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固沙、固士效果良好,是营造速生用材林、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现得到广泛得应用,据此,本文针对樟子松的营造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 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cv. Salvador)为乔木型,是具有多用途的优良能源树种,能提供燃料、木材,饲料和肥料,且可作食用、装饰、庭园与营造行道树、防火林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及固沙之用。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广泛栽培,遍布于北纬30°和南纬30°之间。菲律宾用栽植新银合欢解决能源,已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何敬真教授于1962年从东南亚引进此树种,并在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试种,此后在广东海南和湛江地区进行栽植试验,但因“文革”干扰破坏,未能推广发展。徐燕千教授和本文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沙区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成活与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区土壤水分的调查分析表明, 不同植物种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沙区地下水位深, 土壤水分主要依靠降雨补充, 固沙植物的生长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水分供给量, 乔木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差,灌木树种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少. 荒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最好.在半干旱沙地建立人工植被过程中, 应依照土壤水分状况配置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造林绿化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防护林树种优化及营造技术,提出了防护林树种优化营造技术标准和农防林接班林带营造技术标准,对当前开展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沙质地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泥炭性风积沙土最适宜这3个树种生长,水化性风积沙土和不均一性风积沙土相对不利于这3个树种生长。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地的生长表现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优劣,林木生长速度表现为厚荚相思最快,木麻黄次之,湿地松较慢;抗强风能力则是湿地松最好,木麻黄次之,厚荚相思较弱;海岸前沿耐潮湿海风能力表现为木麻黄最好,厚荚相思次之,湿地松较差。木麻黄目前仍然是沿海防护林海岸前沿不可替代的造林树种,湿地松抗风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最能适应沿海沙质地干旱瘠薄的恶劣立地条件且生长迅速,对土壤改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可综合反映不同立地因子对各防护林树种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护林树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USEM模型,以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调查数据为基础,以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DEM数据为辅助数据,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受地貌因子影响较大的树种有26种,土壤类型对各优势树种的影响相对敏感,不同林种条件下各优势树种的适宜性差异较大。7种因素对49种优势树种影响的平均相对权重分别为地貌(0.19)>土壤类型(0.15)=坡度(0.15)=土层厚度(0.15)>林种(0.14)>坡位(0.13)>坡向(0.09)。目前在以黑松、赤松和刺槐为优势树种的防护林中,黑松、赤松分布的相对适宜度较高,90.48%的刺槐林分布不适宜或临界适宜。建议在刺槐林分布适宜性较差的低山丘陵区种植黑松、油松、麻栎、山楂、杜仲、蒙古栎、栎类、樱桃、酸枣等树种与其混交,提升刺槐林的生态效益。【结论】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整体较好,利用LandUSEM模型进行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杨树造林技术和有害生物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怀军 《科技资讯》2011,(35):143-143
杨树的分布很广,不论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尤其十年来,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杨树迅速成林,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同时杨树树干高大、整齐,常做"四旁"绿化及道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农田防护林树种优化及营造技术,给出了农田防护林更新林带设置、造林树种选择、更新林带结构、整地时间及标准、造林时间及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和生产力因子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量化模型Ⅲ对影响农田防护林生产力水平的树种、立地条件、结构配置及林带栽植方向等进行了评价,为今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防护林的建设及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沿海前沿林带更新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大多已达40~50年,生长量及防护功能均下降,需要通过更新来保证防护林效益的持续发挥。而现有的防护林以木麻黄单一树种为主,林带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性较差且生态景观单调。为此,我们结合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开展了不同树种造林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尾细桉、巨桉、粗皮桉和木麻黄无性系A13、平2在基干林带更新造林中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可作为前沿保留少量老林带下基干林带更新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任涛  王晓龙 《科技信息》2012,(24):490-490
白皮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属国家二级珍惜保护树种。也是宝鸡市的市树。产地为我国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南部,白皮松其树形优美,雄壮,苍劲挺拔,四季常绿,其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病虫害少。管理粗放,能够适合我国南北方不同区域种植,是园林植物配置中不可缺少的首选树种,可作行道树,也可作为风景区造林树种。生理特性:白皮松属慢生植物,温度适应性很强,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耐贫脊,以沙壤土质为最宜,纯土或不含沙的土壤不太适宜。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F0002-F0002
王继和,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30年来,一直在风沙第一线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他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主要造林固沙树种和沙地水分平衡,引种选育成功了数十种固沙造林植物,为荒漠区大面积固沙造林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1993年,首次将持续农业理论体系引入到我国沙漠综合治理中,  相似文献   

14.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分是沙坡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的现实,对混播油蒿、柠条种间竞争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于优化防护林的布置格局,建立相对稳定的防风固沙人工群落,具有现实意义;对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设计防护林,稳定人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上海市主要沿海防护林树种为对象,调查了2年生林分32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应性,建立涵盖生长适应性、抗逆性、景观价值等多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该区域防护林树种进行了评价筛选。结果表明:试验树种分为4类,表现良好的树种4种,表现尚好的树种5种,表现一般的树种5种,不适宜树种18种。在水盐协同胁迫逆境下,推荐黄连木、侧柏、乌桕、中山杉、弗吉尼亚栎、墨西哥落羽杉、红叶椿、美国皂荚8个乔木树种,胡颓子和海滨木槿2个灌木树种,以期为上海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适宜的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水田防护林建设区正处于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区,适宜栽植且能起到防护作用的树种极少。通过对耐盐碱树种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在盐碱、低湿条件下水田防护林建设系统的探讨,以水田防护林防护效果永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水田防护林结构配置、苗木方案、抚育管理等总体规划,取得了较高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造林效果,丰富了吉林省西部水田区造林树种资源,填补了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田防护林无主栽乔木造林树种的空白。同时探讨了造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植被体系的稳定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法,对不同类型(油蒿、羊柴、紫穗槐、沙地柏)固沙灌木生长季潜在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固沙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生长旺季显著高于其他两时期。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旺季,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生长季末期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或有所减少;(2)不同类型固沙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和植物样中δD值差异明显,表层土壤水中δD值较集中,而深层土壤水中其含量之间差异比较大;(3)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比例的分析表明,油蒿生长季水分利用来源比较均匀,在生长旺盛期偏重于利用浅表层土壤水;紫穗槐和沙地柏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羊柴对深层和浅层土壤水分均有利用。为避免固沙植物水分利用之间发生竞争,紫穗槐和沙地柏不宜混合搭配,而油蒿和上述两个植物之间可以考虑进行混合搭配。  相似文献   

18.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嘱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世成  许雪妮 《甘肃科技》2022,(11):145-148
梭梭属藜科梭梭属,抗旱、耐热、耐寒、耐盐碱、耐贫瘠、抗风沙。在民勤,被大量应用于“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公益林补植补造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是当地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和生态保护神。通过总结梭梭种子采集与调制、苗圃地准备、播种、苗期抚育管理、苗木出圃等育苗技术,沙丘、丘间低地、沙化土地、假砾石戈壁等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技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勤干旱荒漠区梭梭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规模浩大的生物治理工程,经20多年的努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的是有关我省防护林建设树种的应用情况,为我省后续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