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了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给亚洲这个次大陆的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巴基斯坦举国一致,奋起抗战,给印度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次印巴冲突是由克什米尔争端引起的。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原则上早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七年十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同年年底,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到联合国。一九四八年七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赴印度同印、巴代表会谈,并通过了关于双方在克什米尔停火与克什米尔非军事化的决议。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双方在克什米尔正式停火。同年七月十  相似文献   

3.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针对英属印度帝国体系的政策建构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以教派分化为手段,达到对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的"分而治之"之目的;二是以地缘分割为手段,达到对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的"分而治之"之目的.前者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立",后者导致了分立后的印巴对土邦归属之争.分别选举制度及相关的政治文件是印巴分治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是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根源.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是英印殖民当局二元政策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印度和巴基斯坦去年5月进行的核爆尘埃尚未落定,从克什米尔传来的枪炮声又再次打破了两国因“巴士外交”而出现的短暂缓和气氛。克什米尔,这块显示印巴关系的晴雨表,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卡吉尔——印巴争夺的焦点开始于今年5月26目的这次印巴冲突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尔一带,而在1971年之前,这里还是巴控区。卡吉尔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是印军通往列城、那达克地区战略公路的必经之处。每年6~10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表面上南亚地区的安全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是以印度为中心,以印度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并由美国、俄罗斯、中国作为外部力量积极参与的安全结构。但实际上其本质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冷战时期形成的以美巴为一方、苏(俄)印为另一方的“四国双对抗”的稳定态势已不复存在,整个安全结构开始失衡。其主要表现为:印巴这一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优势已明显地偏向印方,并成为导致地区冲突、特别是作为印巴矛盾焦点的克什米尔问题大幅升温的直接原因。而印巴力量对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美国南亚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林一鸣 《世界知识》2023,(11):36-37
5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会在印度果阿邦举行。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2017年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后,印度首次作为轮值主席国举行这一会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也是巴基斯坦外长12年来首次访问印度。一些国际舆论期待此访成为印巴关系的“破冰之旅”,但由于内外环境限制,印巴关系的“冻结”状态恐怕还将延续。  相似文献   

7.
极端主义是巴基斯坦面临的真正威胁。而印巴关系的缓和与克什米尔问题解决的进展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穆沙拉夫的综合整治战略。  相似文献   

8.
希望:从谈判桌前“升起”南亚传来了好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第二轮外交秘书级会谈6月23日结束,从而为第一阶段的和平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印巴和谈”的难度与艰巨性可以与“巴以和谈”相比,特别是关于克什米尔问题。因此,人们对此次和谈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给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进行了一系列核试验。一时间,南亚局势骤然紧张,世界舆论也为之哗然。但今年年初,双方政府努力促成了“板球外交”,2月,两国总理又展开一场“巴士外交”。一度出现的缓和势头似乎印证了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的一番议论,他声称,印度核试验有助于给南亚带来和平和正常的状态,因为在这里出现了核威慑的局面,就像当年美苏之间的核威慑使美苏保持了和平一样。但没过多久,随着今年4月两国相继试射导弹,印巴之间新一轮军备竞赛又开始了;从5月底开始,两国又在克什米尔发生激烈冲突。南亚的“核威慑”失灵了吗?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这就使原来是印巴局部纠纷的克什米尔问题变成了国际争端。十八年来,联合国在美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下,以“调解”为名,对克什米尔问题进行了横暴的干涉。  相似文献   

11.
克什米尔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与印巴两国的立国原则 ,安全战略密切相连 ,导致印巴两国对克什米尔地区争夺不休。大国插手 ,增加了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的难度。克什米尔问题对南亚安全形势、南亚区域经济发展及印巴两国国内政局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谁挑起了这场冲突? 目前,印度强加于巴基斯坦的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正在进行。一个多月来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印度是侵略者,巴基斯坦是被侵略者,正义是在巴基斯坦一边。今年八月初,克什米尔印度占领区的人民,由于受不了印度反动派的残暴统治和教族迫害,爆发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踏上巴基斯坦土地,成为11年来首位访问巴基斯坦的印度总理。一时间,国内外媒体反响强烈,将此举视为印巴关系转暖的积极信号。印巴关系能否真正"柳暗花明"?莫迪的访问能否开启印巴关系的新篇章呢?莫迪突访现曙光12月25日,在阿富汗喀布尔访问期间,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布留言称,"期待今天下午与纳瓦兹·谢里夫总理在拉合尔会面。"当天恰逢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生日,莫迪在另一条推文中写道,"和谢里夫总理通了话并祝他生日  相似文献   

14.
11月1日,印度总理英·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在新德里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会谈,双方同意设立联合委员会,来审议巴方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和印方提出的和平友好条约草案。这是十年来巴基斯坦领导人首次踏上印度领土,举行两国首脑会晤。哈克总统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他希望这次会谈将为改善两国关系铺平道路。印巴于1947年8月脱离英国殖民枷锁后分治独立,但两国间存在不少争端,其中最突出的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其他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河水分配、边界和飞地、难民迁移后的财产等问题,两国在1947、1965、1971年曾三次兵戎相见,其间断绝外交关系近5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杜冰 《世界知识》2013,(4):32-33
新年伊始,巴基斯坦局势再次动荡:1月6日至16日,印巴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连续发生交火事件,互有死伤;1月10日,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个什叶派台球俱乐部遭两起自杀式袭击,伤亡上百人。  相似文献   

16.
认同印度的地区大国和核大国地位;对巴基斯坦实施接触政策;借印抑华坐收渔利。近两年来,美国一直以不安的目光注视着南亚次大陆。腾空升起的蘑菇云、克什米尔冰川的枪炮声、巴基斯坦的军人政权,这三件事哪一件都不省心。美国  相似文献   

17.
提起克什米尔,人们自然将它与印巴之间无休止的民族和宗教冲突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太多的结在这里缠绕,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魏渭康,曾任中国驻新加坡、爱沙尼亚使馆参赞,在巴基斯坦工作多年。本期我们既编辑了魏渭康参赞亲自撰写的《亲历克什米尔战火》,也采写了一篇与之略有不同的文章。在采访中魏参赞描述的克什米尔有着另一番景象:自然、纯朴的生存状态,绮丽的风光,貌美的女子,宁静的湖泊和湖边的“蜜月小屋”……魏参赞对克什米尔的认知和感受,是靠中巴喀喇昆仑公路连接的。经年累月,路修好了,魏参赞也沿着这条路走到了巴控克什米尔的腹地斯卡杜。  相似文献   

18.
试析克什米尔问题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克什米尔问题(Kashmir QuestiDn)的性质,学术界有殖民主义问题、霸权主义问题、宗教冲突、文明冲突、恐怖主义问题、民族主义问题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其实是地缘政治紧张下的双重冲突,即印巴之间对整个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领土的控制权之争。以及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民族整合。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进入国际和地区事务的主要议程。作为印巴对峙的最前沿,克什米尔是当今世界热点地区之一。伊斯兰圣战运动在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勃兴是影响印巴关系、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变量。2004年,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东地中海大学伊斯蒂亚克·艾哈迈德教授在土耳其《国际事务观察》杂志撰文指出,在“后9·11”时代,随着印巴和平进程的启动,超越国家利益观与认同观差异,调和双方对伊斯兰圣战运动的认知分歧,成为克什米尔和解,进而实现印巴全面和平,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步骤。这有赖印巴双方做出战略调整,同时,持续而有效的国际介入亦不可或缺。文章发表十多年来,长期影响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本因素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由于克什米尔问题事关双方核心战略利益,自2004年开启的印巴和平进程举步维艰,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综观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关系和南亚局势的发展走势,作者的理论观点在当前形势下,直至克什米尔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为此,笔者将原文翻译发表,以供中国学者参考。——译者。  相似文献   

20.
回想起我在巴基斯坦生活的岁月,曾几次出入过克什米尔,既享受了那里的阳光和清冽的空气,也经历过有惊无险的战火。第一次是1965年9月,印巴两国之间爆发陆、海、空全面战争。当时我正在卡拉奇大学文学院进修。9月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