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正《自然·方法》杂志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报道关于单细胞分析的方法,但是直至2018年4月HCA第一批研究数据集发表,人们才发现它推动了雄心勃勃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HCA)"的建立与不断发展。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意在对人体的细胞类型进行作图。这项计划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单细胞RNA测序方法的驱动,已经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图谱。分子作图可以产生某种细胞类型的转录本、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清楚人类的生殖过程:精子结合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变为胚胎,然后又长成胎儿,最终成为婴儿.但如果两性结合并非胚胎形成的唯一方式呢? 不久前,《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两项重磅研究用开创性的方式颠覆了科学对生命初始的传统叙事.两个独立的科研小组各自都实现了将普通皮肤细胞诱导为一个类似受精卵的活体细胞...  相似文献   

3.
韦林巴赫(Weissenbach)及其同事,在本期《自然》杂志上介绍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二代连锁图”。此文的发表时间,是在另一个完整的基因连锁图在《科学》上公开后不足一月。这说明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发展,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0,(3):52-53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依据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报告,8%现代人类遗传基因物质来源于一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人类早期祖先。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塞德瑞克·费索特(Cedric Feschotte)负责的,他将这篇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研究报告显示,人类和其他几种哺乳动物的DNA基因来源于插入式博那病毒(BDV),  相似文献   

5.
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研究人员在不久前发表于《细胞》杂志上的文章称,他们在一个观测到的足够清晰的原子的分辨率上实现了细胞结构成像,这是首次发表在这一分辨率上对生物复杂体的成像。  相似文献   

6.
细胞内免疫     
Ⅰ.黑尔斯考兹(Ira Herskowitz)在去年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研究克隆基因功能的最好途径是刨制那些能够提供一种显性负表型的突变体,当能表达这种突变基因的质粒在细胞内稳定下来时,它的产物就能显性地干扰宿主基因产物所表现的功能。这将有助于阐明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功能。在本期《自然》杂志上,A·弗里德曼等(Alan Friedman)的工作通过向细胞内移植一个编码疱疹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7.
正此类基因疗法的简便性和高效率使其极具潜力,有望治疗像帕金森病这样的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付向东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文章表示,通过消解特定蛋白质,可使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细胞转变,从而逆转帕金森病小鼠的病例症状。而在更早些时候,来自中国科学院杨辉团队也以相似的思路完成了神经元转变,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Cell)。毫无疑问,这两大重磅研究为人类攻克帕  相似文献   

8.
<正>展望2014年将实现或有望实现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去年末,英国《自然》杂志就相关领域的这些技术作了如下介绍。转基因猴子多个研究团队都希望创造出有免疫系统缺陷或脑部疾病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尽管这可能引起伦理方面的忧虑,但也将令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疗法(小鼠模型可能并不适合这一类型的人类疾病研究)。这一研究或会用  相似文献   

9.
王国燕 《科学》2013,65(2):42-44,4,63
正中国的科研能力正在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学术期刊封面是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科研成果艺术化可大幅提升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带动科技传播与扩散效应,从而推动科研成果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2012年5月,英国《自然》周刊发布名为《〈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1China)的报告:2011年全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量为3425篇,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225篇(比率为6.6%)。其中基础科研成果最多的前5家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0.
<正>十年前,《自然》杂志刊登了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洞穴中发现的被称为"霍比特人"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的史前人类文章;十年后的今天,"霍比特人"事件仍然在引发对许多重大问题的争论。《自然》杂志近期登载的一组相关报告,围绕争议物种的发现和论证进行了讨论,包括它是否属于我们的属类——人类。  相似文献   

11.
章颖理 《世界科学》2010,(5):18-18,17
<正>生物学家向来都把涉及量子理论的议题交给物理学家去处理。不过,不久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物质与能量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会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形成是由间质-上皮细胞转换(MET)来启动的假说。该假说的证实论文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并被《科技日报》评为我国"2010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后该研究团队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将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的i PS细胞植入实验小鼠体内,成功诱导生长出一颗牙齿。利用这第一颗i PS细胞生长出的牙齿,研究其规律,或许可以指导科学家用i PS细胞诱导生长出其他的人类组织与器官。  相似文献   

13.
2020年9月14日,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天文学教授简·格里弗斯团队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萨拉·西格尔团队联合发布的研究论文,宣布首次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虽然这无法作为存在微生物生命的有力证据,但意味着金星上可能发生着未知的光化学或地球化学过程,金星大气层中或许存在着某...  相似文献   

14.
正展望2014年将实现或有望实现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去年末,英国《自然》杂志就相关领域的这些技术作了如下介绍。转基因猴子多个研究团队都希望创造出有免疫系统缺陷或脑部疾病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尽管这可能引起伦理方面的忧虑,但也将令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疗法(小鼠模型可能并不适合这一类型的人类疾病研究)。这一研究或会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利学家研究后认为,“写信”而非“打电话”可能是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联络的更佳方式。这一结论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组织和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今年 2月分别在《自然》与《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各自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尽管两者之间团队合作存有争议 ,但使人们朝着正确理解人类生命机制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7日,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肿瘤可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于染色体的一次灾难性事件——涉及到偶然发生的一次成百上千个DNA断裂后的重组可能会导致癌症突发。  相似文献   

18.
也是初探     
打开这期《自然杂志》,就会发现比往常多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栏目——“形象思维探索”,其中刊登了两篇文章,一是《自然语言中惯用法现象的数学解释》,另一是《突变模型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初探》,或许你会感到奇怪:历来似乎是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形象思维,怎么会出现在《自然杂志》上?而这一栏目中所发表的两篇文章,与形象思维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作为人类基本思维方法之一的形象思  相似文献   

19.
备受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全世界科学家合作进行的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其目标是破译人类细胞中的全都遗传密码。现在,这项跨世纪工程到达了它的第一个里程碑:第22号人类染色体被全部破译!这是迄今为止被完全破译的第一条人类染色体,英国剑桥大学桑格中心的伊安·敦汉姆及其同事在1999年12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该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序列,《自然》杂志还以封面放事形式予以介绍。染色体是由DNA团块组成的,存在于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第22号染色体是23对、杨条人类染色体中仅次于第2条染色体的最小的染色体,其DNA…  相似文献   

20.
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同时发表了沃森和克里克、弗兰克林、维尔金斯的3篇实验报告,这3篇报告是人类首次对遗传基因DNA的揭示。也正是由此,生命科学才得以飞速的发展。让我们回顾一下DNA的发现吧。 为什么种瓜得瓜?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多少年来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