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人体的某种器官遭受严重病变,器官移植往往是唯一延续生命的方法。但是器官的合法来源只能依靠志愿者捐献,全世界大约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等到合适的器官,而大多数患者只能在排队等待器官的过程中绝望而逝。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既然人体器官如此稀缺,能否用动物的器官代替?别说,还真有科学家打起了猪器官的主意,不过要将猪器官成功移植到人体内,并让其长期存活,面临着重重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就  相似文献   

2.
资讯     
韩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605亿韩元培植大量可供人类移植使用的猪器官。韩国农林部表示,将有90名科学家投身这项十年计划,目标是培植经过基因改造的猪器官,以满足人类对器官移植的需求。猪的生理结构比起灵长类动物反而更接近人类,且繁殖力较强,因此是绝佳的移植器官来源。目前科学家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消除人体移入外来器官时产生的排斥反应。依照计划,韩国政府希望在2005年复制出与人一般大小的猪;到了2007年,更要培育出脏器是经过基因改造的复制猪,以便人体接受这些猪器官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此外,这批生物学家为配合可…  相似文献   

3.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猪的胚胎干细胞将有可能被移植到人体内,用以生成新的人类器官。此前科学家就已提出过类似的构想。20多年前,科学家指出,猪的胚胎组织可以被用做人类移植的“源器官”。但在过去,这类研究很少有成功的先例,原因在于在移植时选择的时间点在猪胚胎发育阶段处在了一个较晚时期。最新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医生探索成功一种器官移植新途径,即利用动物自身的细胞来培养需要的移植器官,等这些器官长成后再将其移植进动物体内。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目前器官移植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人本对外来组织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一科研团队将一个从成年猪身上移除的肺植入一只6岁狒狒的胸腔内。幸运的话,狒狒将很快恢复生命。不过,这一持续了5小时的手术,只是一项时间更长试验中的一个数据点。后者涉及数十家实验室和数十年的免疫学研究以及基因工程,以产生人类移植的稳定且安全的器官来源。该团队已开展了约50例类似的移植手术,但从未让任何一只灵长类动物的生存时间超过数周——通常是因为免疫系统攻击并排斥移植的器官。  相似文献   

6.
克隆猪可以提供用于人体移植的器官吗 ?近期研究又有进展 ,一头取名埃克纳的新生克隆猪崽已经使这种猪的复制品成为未来生物医学市场上一种炙手可热商品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猪与人体生理上的相似性 ,所以极有希望成为人体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的替代物的来源。不过这种跨物种移植的希望前不久又被泼了盆冷水———另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实际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存在诸多隐患。对人体器官新的供应来源的迫切需求历来都是无可非议的。美国现在等待新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移植的人达 7万之多 ,而实际上仅有不足 2万人可实现这种愿望。猪的上述脏器与人…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器官工厂饶新华编译随着为人类急需时可提供各种替代器官的动物诞生,总有一天,进行“人化猪”的生产是一种具有全新意义的事业。在剑桥郡的一处秘密场所,几位科研工作者为一只猎胚导入了人的基因。6个月过后的圣诞节前夕,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猪在无菌棚里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梅奥诊所,以克里斯托夫&#183;麦格雷戈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声称,他们有可能在2010年实施人类移植猪心脏的技术。目前他们已经成功为一只狒狒移植了猪的心脏,并创下了移植猪心脏100天后狒狒仍然存活的纪录。为此,研究人员将争取在两年内为人类心脏病患者移植猪心脏。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4,(11):12
韩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605亿韩元培植大量可供人类移植使用的猪器官。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3月8日,世界首例接受猪心移植的心脏病患者大卫·贝内特(David Bennet)在术后两个月去世。尽管令人遗憾,但给异种器官移植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围绕着异种移植的种种争议与讨论也并未随他的去世而终止。那么异种移植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在医学界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进行揭秘。为什么要研究异种移植?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但全球移植器官供体严重短缺,每天都有人在等待中离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的器官捐献者仅约1万人,最终能够得到移植器官的人数远远低于需要治疗的人数。人类器官来源严重短缺,极大限制了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而异种移植成为解决“移植器官荒”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8):62-63
异种移植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7世纪就有医生进行过这方面的零星尝试,只不过都未成功,猪的胰岛素被用于治疗人类的糖尿病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而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跨种器官的整形移植实验则开始得更早,猪的心血管被用于人体已有数十年时间,不过它们在被用于人体之前都被进行过化学处理,以杀死所有的猪细胞,以下是异种移植实验的简要的近期历史。  相似文献   

12.
赵尚吉 《科学通报》1991,36(23):1839-1839
动物对内脏痛疼刺激是很不敏感的。从而对正常清醒动物腹腔器官,进行触创较大的生物学观察和采集,有了可能。 我们从1982年底开始,在猪腹壁切口安拉链,制备成持久性创口,腹腔门,给这种可能的兑现打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家研究人兽嵌合胚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异种器官移植,即将动物的组织器官移植到人类病患身上,挽救生命。当然,这种移植了动物组织器官的人类也属于嵌合体。其实,异种移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其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这其中曾充斥过勇敢与狂热、欺骗与无知,最后才渐渐走上了科学的正途。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动物应用的巨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基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通过显微注射、电转移、病毒传染、胚胎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使之与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形成转基因动物。目前已获得转基因猪、转基因牛、转基因羊、转基因兔等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在生产性能、抗病性、生产生物医学产品诸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研究和征服人类遗传疾病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正在竞相把猪变成器官供体;这番努力或许带来很大好处,但也具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叶永明 《世界科学》1989,11(4):28-28
美国生理学家克莱·麦斯1935年就发现,在对白鼠的食量严格加以限制后,其寿命比食量不加限制的白鼠的寿命延长一倍左右。自那时起到现在的50多年中,研究衰老机制的科学家们曾对各种动物尝试过许多种可能延长动物寿命的方法,其中包括器官的移植,严格的锻炼、操纵激素水平等,然而,没有一种方法在延长动物的寿命方面,比减少食量的效果好。减少食量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4,(6):F0004-F0004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8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附属皇家自由医院正在进行一项跨时代意义的研究,他们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制作各类人体器官,已初步制成包括鼻子、耳朵、气管以及血管等人体器官雏形。伦敦皇家自由医院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研究"订做"人体器官的机构之一。迄今,有少数患者已接受了医院实验室制作的器官,包含有泪管、血管和气管。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移植出一只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只由干细胞制作的鼻子。如果移植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国青年博士王翔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地实现了动物器官冷冻保存“零”的突破。这一成果使人类器官移植朝前跨出了一大步。他们在最新一期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刊载的一项研究结果称 他们将大鼠的卵巢置于-196℃液氮中深低温冷冻保存,冻融后再进行带血管蒂移植。使卵巢能恢复排卵及内分泌功能,并有1例成功受孕。  相似文献   

19.
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动物制作路线是目前生产转基因家畜的最佳方法.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转基因猪研究可以为转基因家猪育种、人类疾病模型和人类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对脂质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技术程序进行了筛选, 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后的阳性细胞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核供体, 以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 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胚胎, 并对重构胚在体外和体内发育情况以及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 结果显示, 采用4.0 μL/mL脂质体转染试剂, 1.6 μg/mL质粒DNA, 转染6 h可以获得最佳的转染效果, 转染效率达3.61%; GFP转基因体细胞重构胚体外囊胚发育率为10%, GFP阳性胚胎率为48%; 重构胚移植于10头受体后, 有5头妊娠, 3头受体发育到期, 共出生克隆猪6头, 其中4头为GFP阳性, 经DNA检测确认为GFP转基因猪; 转基因克隆胚胎移植出生率为1.0%, 阳性个体出生率为0.7%. 结果表明, 脂质体转染试剂可以高效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获得的阳性细胞具有支持猪全程发育的潜能. 本研究对我国体细胞克隆转基因猪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Schm.  HM 余志平 《世界科学》1991,13(1):49-49,14
美国每年大约有3万人死于目前医学难以救治的肝脏疾病.因肝脏移植而获得新生的病人最多只有15,000人左右.病人数字方面的这一巨大差距正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及肝病专家们正在研究肝脏十分惊人的再生能力的原因.肝脏在严重丧失后的再生能力比人类或哺乳动物的任何其它器官都要强.在动物实验中,几乎可以切除肝脏的四分之三,而它又能很快地再生到正常大小.然后,在同样明显和神秘的过程中这种生长停止.人体肝脏也具有很强的再生和控制能力,在一个月之内可以再生很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