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科技界,既有在学术研究上颇有造诣的科学家,也有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很有建树的科技实业家,但将这两者成功地结合起来并卓有建树的,恐为数不多,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奚同庚教授正是他们中的一个佼佼者.采访奚老师是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20,(8):34-36
<正>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有特定的生物节律。睡眠是生物节律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特别是未成年人群的生物节律,以及睡眠对身体和大脑的恢复、补充和重建作用。2017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节律分子机制领域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哺育了人类,自然灾害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全世界仅在过去的20年中从保险业方面统计的自然灾害损失已高达上千亿美元,造成300多万人死亡,受灾影响的人口有8亿多人。而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一般年份直接经济损失约上百亿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您一定不会忘记1991年举国上下的救灾募捐活动,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仅是一台台盛大的募捐晚会、全社会齐动员的感人场面,还有那天地一色的汪洋和流离失所的人群……。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和破坏到人类的发展,望着肆掠一  相似文献   

4.
正郑月娟是2014级的启明星,得知她两个多月前完成了在英国牛津大学两年的访学归来,即与她相约采访。其实早在她去牛津访学前我们就有采访约定,在她留英期间我们也多有联系。之前几次与启明星有关的活动中,笔者当时就对她在国内一流免疫学团队深造过的背景和她立足中医药对免疫反应的探索很感兴趣。也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很快就约定了这  相似文献   

5.
记者本想正式采访王汝宽研究员,但采访变成了"闲聊",于是摸到了未来生物医学发展的脉络.王汝宽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可谓把握医学"行情"的专家.谈到医学,他首先认为要以生物学为  相似文献   

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0,(10):30-32
<正>人生中的很多时候都可能是患者,而患者最希望的是能找到医术高明的医生,特别是在现今医疗硬件设施不断进步,但各种疑难病仍在不断增多的时代。但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问题似乎想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7.
<正>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闫致强(见图)教授因果蝇听觉传导机制的研究入选本年度启明星计划,成为今年启明星A类50位入选者之一。通常我要到每年第四季度启明星入选人授证会后才会开始对入选者的采访报道,今年抢先了一点时间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二周前我参加了上海科教出版社为《饶议科学Ⅱ》在上海书展的首发搞得一个饶毅、江晓原对话活动。与我邻座是一位帅气的年轻人,一交谈得知他是饶教授的学生兼好友,进一步交流知道他是本年度的新科启明星,今年刚32岁的闫致强已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就这样因为饶毅的原因,我和小闫有缘相识,当下我们就约定几  相似文献   

8.
资剑是我最近访问的一位“启明星” ,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采访资剑 (见图 )并不容易。现今不少在第一线工作的科学家对媒体的访问报道都持低调态度。出现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 ,如这些科学家正全身心投入某项研究 ,不希望有人来打搅 ;也有一部分是新闻媒体的 ,国内新闻媒体的不少报道在叙述、介绍某些事实或背景材料时 ,出现了各种偏差 ,客观上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不少科学家对媒体采访之类的事采取低调和拒绝的态度。当我初与资剑接触 ,约定采访时间、题目时出现的一些低调的情况 ,我在非常理解的同时也在反思自身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9.
如今,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市民出行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地铁,而到2010年,上海的地铁通车里程将达400公里以上,是现在的3倍多。就在你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几条地铁线路正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地下默默地延伸,数十座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同时在紧张地施工中。许多人也许不会马上联想到,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7,(3):28-29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年轻教师、针织工程专业博士、2006年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主持项目为兆瓦级风机叶片开发……,以上这些似乎不太容易相交的元素集中在某个人时,很容易激起人们了解的兴趣。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笔者春节前两天在东华大学校园与我的采访对象李炜见面交谈,大致了解了她的工作情况和经历。这次访问不仅使我又结识了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而且也让我了解了一点纺织业的发展新趋势,受益很多。  相似文献   

11.
一位儿保医生与脱贫交集:"那张曲线图深深刺激了我" 世界科学:江老师好,几个月前在对您做启明星采访时听您说起您很关注脱贫攻坚战的进展,而且您带领的团队前些年就已经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外同行合作,针对中国深度贫困边远地区的儿童开展相关的队列研究,掌握这些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名儿保医生,您怎么会和...  相似文献   

12.
<正>心存采访王越一念已有两年之久。在2017年上半年的启明星颁证交流会上,王越以自己的演讲和才艺被众星友选为班委中"政委"一职,当时留下印象的是他在介绍自己时所说"有志于让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这门古老学科能搭上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的快车"这句话。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2017级与2018级部分星友的交流座谈会上又见王越,一番交谈后知道两年多来,他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耕耘,不仅在组织胚胎学和干细胞外泌体的专业领域屡有建树,也作为上海解剖学会的副理事长,策划和举办了上海市周边乃至全国范围的许多颇有特色的青年科学家活动。因此,我们通过一次采访,深入了解了这位见解不凡、能力不俗的星友的成长经历和他与科学结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八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再次邀请《文汇报》高级记者姚诗煌前往欧洲核子中心访问,并就阿尔法磁谱仪的实验意义、目前的探测情况、宇宙中究竟会不会存在反物质世界,以及对诺贝尔奖的评价和他自己的研究心路、对年轻科学家的建议等,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本刊特发表这篇访谈,以飨读者。●宇宙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的实验是一个很大的实验,目的是将整个宇宙找一遍,一直找到接近宇宙边缘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所以说,这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  相似文献   

14.
管华诗的名字很大程度上是与PSS联系在一起的。PSS是什么?PSS是一种全新的纯天然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的英文缩写,这一药物1985年研制成功,经全国不少医疗部门临床验证认可,认为PSS能有效地降压降脂,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疗效明显。1986年投入生产,至今已创造5亿元产值,上缴利税达1亿元,还先后荣获4项国家级大奖、2项国际大奖,可谓名利双至。可是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作为这一科研硕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两年社会舆论诟病学术界浮躁之风的甚多,谓由于各种诱惑多,各种会多,杂事多,能沉下心来安静做学问做研究的人在减少,所以高水平的工作产出不多。我基本上是同意这些批评的。当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处在剧烈的转型变革期,出现所谓的人心浮躁其实也是正常的、阶段性现象,但有些论者也多少夸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其实目下在中国做科研的、做学术研究的头脑清醒者,能排除干扰一门心思做研究的仍有相当一批。这是我的一  相似文献   

1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6,(12):32-33
肖建庄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通过21年刻苦攻读、努力打拼,这位农家子弟获得过世界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 dation),目前已是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  相似文献   

17.
正耳朵带给我们一个有声的世界,作为五官之一,它除了掌管听觉外,还负责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但一直以来我们对耳朵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眼睛。事实上,有听力问题的患者人数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听力障碍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听力不好的人会缺乏信心,引发心理问题,还会造成认知功能退化。无疑,保护听力极为重要。但如何科学用耳,听觉出了问题后,该如何寻求  相似文献   

18.
国庆前夕,我们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上海医科大学校长汤钊猷教授。时值下午4点30分,刚做完手术的汤校长在他那间俭朴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我们首先请汤校长介绍一下我国肝癌研究的水平、现状。这位肝癌专家一谈起自己的本行,如数家珍:“我国的肝癌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50年代为临床研究阶段;60年代基础研究起步;70年代至今为基础、临床与现场研究(field study)相结合,做出了中国自己的特色。我国的肝癌研究从总体上讲有自己的特色,不是照搬国外的一套,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一级、二级与三级预防三管齐下,尤其力争做到早期发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1月7日,上海科学会堂有一场题为"好奇心驱使的科学研究——从神奇的分形现象谈起"的报告会,报告人——麻省理工学院(MIT)张曙光教授从他所在的媒体实验室鼓励创新的文化和机制谈到他自己花了8年时间研究膜蛋白的经历,表达了他对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尊重科研规律、宽容创新失败氛围的敬意。张教授在报告里不止一次提到当年在他的团队里一起从事相关研究,现在上海交大任职的唐鸿志教授。唐鸿志是我们2013级的启明星,于是那天我们与同在会场的唐鸿志相约  相似文献   

20.
安瑞 《科学通报》2015,(7):613-615
<正>从2012年起,《科学通报》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对当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下简称"诺奖"),从专业研究和科学传播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并编辑出版了"解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系列专题,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2014年末,本刊编委、西藏大学校长助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教授,带着对我国科学家早日获奖的期盼,围绕诺奖这一话题,与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表达了他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