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战后,日本历届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2015年以后,安倍政府大幅增加"战略的对外文化宣传"经费,重点投向东南亚地区.日本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从最初作为经济外交的一种辅助手段,到与对外经济、政治政策一道成为外交三大支柱之一,直至上升到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高度,在日本的总体外交格局中,实现了从从属地位到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抢占区域合作战略先机,是"安倍经济学"在对外层面的主攻方向,也是安倍政府对外经贸战略的优先选项。最近几个月,日本在亚太、东亚和欧洲三大方面连续出击,且均有斩获。尤其是7月17日与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更标志着日本已在区域合作层面占得战略先机,其意义和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3.
<正>军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军事及相关领域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使命同战争与和平、合作与较量密切相关,既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外交战略,更着力塑造大的战略态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军事外交一直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敌我斗争形势尖锐、国家安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成为对外加  相似文献   

4.
卢昊 《世界知识》2022,(4):23-25
<正>岸田政权上台后,日本在既定对外战略路线上发起新一轮"外交攻势",重点在战略协调、防务合作层面强化"印太战略",力图使其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外交业绩"。巩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岸田就任后,将推动对美外交特别是访美会见拜登作为"当务之急"。但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直到2022年1月21日岸田才得以与拜登进行视频会谈。日本外务省官员称会谈气氛"相当积极"。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2月30日,日本致力推动的"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生效,2019年2月1日,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生效。而且日本有望近期与东盟签署新的EPA协定。日本舆论宣称,日本的"战略性贸易(通商)外交"已经进入新时代。现阶段,日本以"全球自由贸易旗手"自居,在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机制中开展"战略布局"与"规则建构"。相比短期利益,日本  相似文献   

6.
<正>王海良(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外交战略举措,而是国家大战略的突出显现和集中投射。从外交尤其是大国外交上看,它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和建设性,堪称高超的对外战略构想,以至于有人赞誉它"引发中国外交‘哥白尼式革命’",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推动中国外交实现了战略中心转换,要求中国外交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美、欧、日科技外交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开始从国家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高度着手部署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外交,加强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建设,把握战略主动权。本文研究了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全方位实施科技外交战略的动向,提出了加强科技外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三个大的发展战略。作为唯一的对外战略,"一带一路"无疑在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布局中具有顶层设计的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与落实,意味着中国的身份认同、外交方针与外交重点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身份上,"亚洲中心国家"与"亚欧大陆东段大国"取代了"东亚国家";  相似文献   

9.
吴怀中 《世界知识》2012,(16):50-51
最近几年,日本的外交官著书立说成了一种时尚和风气。退休的写,在职的也写;高级官员写,一般官员也写。这反映出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转折时期,日本外交精英对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不满和焦躁。在西方国家,一般是政治家制定大政方针,官僚(公务员)负责执行。但在日本,历来"官高政低"——往往是官僚主导政策的制定,政治家(首相、大臣或议员等)给予追认。为改变这一状况,日本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对外战略构想。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国当前外交战略的一项基本内容,它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更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的中国周边外交,既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地缘经济外交的成功之年,也是中国和美国及日本的地缘战略较量之年。展望2016年,中国的周边外交要在总体外交框架下,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在经略和塑造方面实现新的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蒙古国是继哈萨克斯坦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南北连接中俄,东西衔接东北亚与中亚,地理位置独特。在朝鲜半岛事务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增加存在感和参与度,提升自身国际地位,是当前蒙古国对外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发挥亚欧大陆桥作用,是蒙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之一。几年来蒙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开创了新的格局和路线。迈入2015年,中国外交有几个重点方向值得期待,要做好几件大事,而这需要中国外交的自我超越。第一件大事是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对外关系而言,中国从大战略的眼光、用政治艺术的手段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有两个层次上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和日本的话语权之争。现阶段的中日关系,表象上是领土争议问题,背后是国家形象、国际角色之争。因此抗战胜利70周年纪  相似文献   

14.
徐青 《世界知识》2010,(4):48-50
<正>救助海地是"活路外交"的一次具体亮相;"活路外交"奠定在大陆的善意基础之上,"玩小动作"的空间不多。马英九执政后,台湾当局提出"活路外交"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就是寄希望以非传统外交方式(不以建交为目的),为台湾对外关系和国际空间找活路。对外援助是非传统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与其内政类似,安倍在外交方面同样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自我彰显特性。他以"战略性姿态"主动出击,试图提升战略自主,拓展国际空间,引导构建有利于日本的国际战略格局。安倍外交对日本外交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提升效应,但仍未能解决其深层次或结构性问题。安倍外交的总体历程与背景2012年再度执政以来,安倍以积极姿态开展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切合实际的判断,外交目标的明确是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开展国际维和符合我国对外政策的战略宗旨,是我国大国地位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多边外交的具体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手段,提升了国际形象和国家的"软实力",对发展我国的对外关系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微  杨思思  史琳  戴磊 《创新科技》2016,(10):32-34
本文对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外交"同当前的"科技外交"进行了说明,从韩国的角度出发,研究韩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韩国科技外交战略及主要成果情况,为我国开展科技外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针对我国科技外交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我国科技外交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新桃"令和即将取代"旧符"平成。如何看待平成时期已经成为日本问题观察者的热门话题。一种观点认为,平成时期是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外交上"平成漂流"是主要特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日本在平成时期实行了"韬光养晦"战略,整个国家静悄悄地完成了产业升级,并再造了一个"海外日本"。笔者认为,这是两种极端的观点,真相可能位居两者之间。整体而言,这是平平静静的30年,日本做了一个成熟经济体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比较成功;但这也是令日本难以淡定的30年。内外冲击之下,"日本丸"在"安倍船长"的引领下,往"正常国家"迈进了一大步。但在AI时代,如何平衡对美外交与对华外交、进而确定自己在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亚太局势不断变化,特别是特朗普政权上台后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战略性外交"也在经受冲击与考验。日本相当担忧日美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对中美关系的走势则充满警惕。"四面出击"的安倍政府今年以来,安倍政府的外交较为忙碌。除继续"稳固周边"、强化与东盟、印、澳等"地区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外,另一重点是与美国、欧盟等西方"盟友"加强协调,强化日本作为"西方一员"的角色与作用。继2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5~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面对面会谈。日美首脑会聚华盛顿,对外彰显"同盟团结",推动两国新一轮战略互动趋向于"阶段性高潮"。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作为"第三方"的日本日益倾向于紧密捆绑美国而强化对华制衡,这也导致中日关系面临更复杂、微妙乃至危险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