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政已有一年。一年来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呈现出与前任小布什政府截然不同的特点。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请陶文钊教授从传统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的角度,对一年来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调整做一梳理与回顾。  相似文献   

2.
黄仁伟 《世界知识》2023,(19):14-15
<正>在隆重纪念“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提出该倡议的十大战略创新。它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十周年的经验总结,又是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抛砖引玉,以期正果。创新之一:以地缘经济战略化解地缘政治战略。美西方顽固坚持盟国体系、遏制战略、冷战思维等传统地缘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地缘环境解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缘环境理论,构建了地缘环境解析框架,从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地缘结构和地缘空间4个层次对美国地缘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解析。地理环境赋予美国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条件、绝对的地缘优势和拥有世界权力的可能。美国的地缘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对抗、竞争、合作、同盟等多种形式。地缘结构具有重要功能,倒三角结构、多极结构、两极结构、一超多强结构带给美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方面的地位、权力和利益,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地缘理念结构亟需更新。美国主要的地缘空间横跨北美洲、亚洲及欧洲,可划分为腹地、核心地缘空间、海洋地缘空间和外围地缘支点。进入21世纪,美国的国内、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对外关系与地缘战略也呈现出新一轮的变动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地缘环境。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潜在的印度洋通道、构建互利共赢的“朋友圈”、制定自身发展的地缘战略等手段积极塑造自身的地缘环境,破解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问题,维护中国地缘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陆海复合地缘环境的形成人手,分析了中国一直无法摆脱陆海复合国家地缘战略两难选择的制约和困扰.中国地缘战略核心在于利用一切手段阻止陆海强邻的联合夹击,避免腹背受敌.中国要最大限度地缓解陆海复合国家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尊重地缘政治规律,制定正确的地缘战略:首先,我们必须把海陆兼顾作为长期坚持的地缘战略;其次,陆海兼顾战略并不意味着平分战略资源,根据国家利益在兼顾中要有重点;最后,要实施灵活务实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18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开启为期七天的中东四国之行,相继出访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期间还出席了第11届韩国—中东论坛。作为韩国的中东政策的战略一环,此次出访表明了韩国不断提升在中东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意图。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东在世界政治变化中居于敏感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带:不仅拥有巨大的能源资源,其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美国从伊拉克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 ,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 ,特别是大国、强国在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策略的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国家的对外战略 ,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地缘政治学重新为世人所重视。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 ,其对外战略的调整、变化更是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从地缘政治在俄外交中的传统影响、俄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状况 ,可以看出在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潮日益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特朗普展开其执政后的首次亚洲之行。在此前后,美国政府正式提出"自由而开放的印太战略",将"印太"作为推进外交战略的地缘框架,宣称美国将与印太地区建立"新伙伴关系"。这一战略旨在替代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正日益成为美国对华展开地缘竞争并制衡"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依托。美国的"印太战略"并非空架子,过去一年多来不断得到充实和细  相似文献   

8.
正地缘环境特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是认知国际地缘政治态势、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科学保障。地缘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地缘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分析多维度地缘要素的演变过程,是地缘风险模拟与预警的重要依据。基于地缘环境系统理论,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地缘环境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解决特定的地缘问题。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边境地理学研究框架:边境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国土安全  相似文献   

9.
"地缘政治学"从19世纪后期的欧洲诞生后,历经波折,最终在美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解读国际关系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分析方法和视角。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观及其实践对于理解"地缘政治"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是解读地缘政治的上佳案例,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政府制定的从"遏制"战略到"超越遏制"战略期间一系列的地缘政治战略理路和时间,藉以对"地缘政治学"获得更生动全面的认识,以期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理论产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蔡美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在国际政治局势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中朝传统的"鲜血凝成的友谊"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国内民间及学界对中朝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众说纷纭,争论焦点集中在中国应如何发展未来的对朝关系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朝鲜对中国的战略缓冲意义已大为减弱,中国应调整对朝战略,使中朝关系逐步正常化。另一种声音认为,朝鲜之于中国仍具有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正以2017年8月21日特朗普政府公布阿富汗新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南亚政策调整持续深化。特朗普政府的南亚政策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印度的战略拉拢,联印制华;二是聚焦阿富汗和解,急于从阿富汗脱身;三是以"孟加拉湾倡议"为框架,加大对南亚—北印度洋地区秩序治理的参与。第一,在对印拉拢方面,美国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当前,印度在美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历  相似文献   

12.
 地缘环境特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是认知国际地缘政治态势、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科学保障。地缘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地缘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分析多维度地缘要素的演变过程,是地缘风险模拟与预警的重要依据。基于地缘环境系统理论,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地缘环境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解决特定的地缘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中国海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亚太战略与对华政策的调整以及东盟在南中国海利益诉求的现实需要,这些因素客观上恶化中国东南面的安全环境,在战略层面上加大了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22,(14):12-13
<正>“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的首要战略外延空间,也被认为是俄与美西方战略博弈的“主场”。俄乌冲突对全球地缘政治板块产生深远影响,“后苏联空间”也不例外。随着冲突影响持续外溢,“后苏联空间”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本期“封面话题”约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学者撰文发表看法。——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的中国周边外交,既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地缘经济外交的成功之年,也是中国和美国及日本的地缘战略较量之年。展望2016年,中国的周边外交要在总体外交框架下,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在经略和塑造方面实现新的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普京提出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是在外部压力增大背景下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反映出俄从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转向大欧亚一体化,积极向东亚、南亚扩展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经济衰退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启动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程。1992年元旦前夕,时任总统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动员俄罗斯国民以"和平、克制和勇敢"的精神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转轨。他向国民许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休克疗法"式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安全深受其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地缘政治历来是日本政府考虑其安全战略的重要手段。本文简略地回顾了二战前日本安全政策的地缘特征,着重分析了战后日本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战略)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2013年9月21—22日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为背景,在深入探讨反思会议上争论的主要政治地理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目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4个政治地理热点问题:(1)从"综合国家竞争力"到"国家地理竞争力";(2)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到"奥林匹克地缘政治经济运动会";(3)从中国古代"三国之争"方略到世界现代"三个大国博弈"的战略;(4)从国外的地缘战略论到重新发现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以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和具体战略,认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有新政治地理观念、思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徐晓天 《世界知识》2010,(12):16-18
<正>新疆自古以来就具有与中亚、南亚等地区通商的地缘和民族文化优势,改革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近年来,新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全面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新疆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20.
正俄朝韩天然气管线项目是在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三方合作意向。该项目最初是由俄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基于俄与朝鲜半岛能源供需关系的互补性前景提出的,但受俄国内经济困难、对外政策调整、能源战略变革及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动等因素影响,长期未得到实质性推进。2018年4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实现历史性会晤之后,该项目能否随半岛局势缓和从"纸上谈兵"变为实际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