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火箭,是当今最有效的航天发射工具,可以把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发射上天,送入预定轨道。火箭也被应用于军事,成为尖端的远程射杀武器;火箭同样是有效的海上救生工具,救过不少海上遇险者,在航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2.
1960年8月19日苏联成功地把第二个宇宙飞船发射到地球卫星的轨道上。除去火箭载体的最后一级外,整个卫星式飞船重4,600公斤。发射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研究保证人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的飞行安全和返回地球的系统。预先安排了在飞行期间应进行的一系列医学生物学实验,完成了宇宙空间的科学考察计划。为使带有生物的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成功  相似文献   

3.
“神舟五号”升空瞬间 在靠近中国北方戈壁沙漠的酒泉航天中心,“神舟五号”正准备发射。今年秋季,长征火箭将把“神舟五号”送入空间轨道。早先已经有4艘不载人的“神舟号”宇宙飞船作了轨道飞行,而本次“神舟五号”的飞行任务若顺利实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虚构和空谈     
几十年来,"阿波罗"登月一直被奉为传奇;但也有人声称这完全是骗局:宇航员只是被送入了地球轨道,在月球上采集岩石、打高尔夫并且驾驶月球车都在地面上的摄影棚中制作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传真     
去年12月25日,俄罗斯“质子”火箭发射“亚洲卫星-3”通信卫星时,由于火箭助推器的气体发生器被烧坏,助推器在二次点火1秒钟后即熄火,因而助推器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未能将卫星送入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 美国休斯公司认为,利用月球引力,有可能使这颗报废的卫星重新得到利用。休斯公司已与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并着手开始对卫星进行“营救”。这一“营救”计划首先将通过卫星自身的动力不断改变其运行轨道,让卫星逐渐远离地球并  相似文献   

6.
<正>100年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H·戈达德(Robert H.Goddard,1882.10.5-1945.8.10)研发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为人类登陆月球铺平了道路,从而开启了太空飞行的时代。作为现代火箭推进之父的戈达德,共获得214项专利(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其中两项专利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液体燃料火箭,第二个是多级火箭。前者可以将一定质量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后者在发射后逐级分离以实现质量降低,并抵达更高的高  相似文献   

7.
闪耀新技术光辉的巨型火箭 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这是将“长征”二号一级火箭作为芯级,并在四周捆绑4枚液体助推火箭形成“长二捆”火箭后又改进了的新型火箭。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起飞推力604.4吨。芯级火箭直径3.35米,4枚助推火箭直径都是2.25米。“长征”二号F可将约9吨有效载荷送入离地面200-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去。这种火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巍峨的巨型火箭。  相似文献   

8.
据路透社3月8日电,欧洲空间局第一枚新一代运载火箭阿里安-5将于5月15日首次发射。这项计划是9年前开始的,原定去年升空,但因主发动机试验多次失败(去年5月的一次事故造成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的两名军官死亡),直至今年1月6日才通过最后的试验。 按照设计,阿里安-5能把一颗6.8吨的卫星送入倾角5°~12°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或把总重5.9吨的两颗卫星射到同样的轨道,也可以把总重5.5吨的三颗卫星推到该轨道上。因此称得上是商业火箭家族中的“大腕”。 到2001年,这种火箭的发射能力将再增加一吨,可以同时发射两颗3.5吨重的卫星,可谓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第三次外层空间会议于1999年7月19~30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了外层空间的开发利用和外层空间污染防治问题。 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加重,地球外层空间环境也在恶化。由大量废弃的人造天体所形成的“太空垃圾”不仅直接危及宇宙航行的安全,也影响到地球环境。 外层空间污染源主要是废弃的人造天体。它包括所有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行星探查器、在轨道上运行的末级火箭以及各种飞行器的碎块碎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地球周围的太空中,源于人类航天活动的火箭和卫星的残片总效已达百万。俄罗斯空间科学家阿托纳利·库辛也预计:如果轨道碎片继续每年以2%~5%这一令人忧虑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30年,人类将不能向地球轨道发射任何东西,请出"太空清洁工"已刻不容缓。为此科学家们现已研究出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2日“罗塞塔”从法属圭亚那成功发射,火箭上级和负载被成功注入200千米×4000千米的椭圆形巡航轨道。稍后,上级火箭引擎点火,把“罗塞塔”加速至逃逸速度。“罗塞塔”离开地球,进入日心轨道。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我国或在2020年建成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20年中国将推出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这套系统被命名为"北斗"。"北斗"系统正在部署区域导航并组网测试,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在20颗左右。按照计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们一直向往一种不用火箭就能把人送入太空的技术,人们最初设想的是一座可以连接地球和太空的高塔,后来变成一根能进入轨道的缆绳,但前提是人类必须找到足够坚固的材料。那么,人类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以今天科技发展的水平看,它  相似文献   

15.
太空天梯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人类发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在太空中遨游和进行科学实验,但都是依靠火箭才能把它们送上太空轨道,这常常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而且每次运送的物资和人员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开发太空资源的需要。人类越来越感到在地球与空间站或人造卫星之间,应建立一条空中通道。于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为建立“太空天梯”,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20,(8):12-13
正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包括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灵动活泼的地球中圆轨道卫星、飘逸优雅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此次发射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北斗人亲切地称为"吉星"。因为在"吉星"家族中排行老三,大家也亲切称呼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为"嚞(音zhé)星"。这些北斗"吉星"高高地驻守在距离地球36000  相似文献   

17.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卫星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8和第19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们的火箭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该飞行器获得7.9公里/秒的速度,此即第一宇宙速度;而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它星球,则需达到11.2公里/秒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伽利略号宇宙飞船1989年从地球出发,1995年飞进木星轨道。木星虽是太阳系外行星(exoplanets)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但伽利略号太空船光是飞行就超过6年,由此可见太阳系的外行星离地球有多远。  相似文献   

20.
“阿瑞斯”宇宙飞船在高约60米的助推器所产生的1000万磅的推力推动下,在卡纳维尔角火箭发射场上,拖着长长的火焰扶摇直上天空。看起来似巨型金枪鱼的宇宙飞船被捆绑在火箭的一侧,头部是指挥舱,后部是三级推进器。3个小时后,载有6名宇航员的飞船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根据伊萨克·牛顿的天体物理学原理,他们所要作的就是将人类探索宇宙的手伸向另一个星球——火星。这是人类必定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经过180天的太空旅行,飞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