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是一次成功的访问,但之后不久,中美关系发生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包括12月18日特朗普公布的其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来自中国的"战略竞争"列为美国面临的"三大主要安全挑战"之一,美国国会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最终版建议五角大楼考虑允许美国海军舰艇常规性停靠台湾的港口,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围绕朝鲜核问题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发出新的抱怨和指责。那么,如何理解这些消极因素的集中冒出?是否意味着特朗普任内的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态度都较为鲜明,在涉台问题上都持较为克制谨慎的立场。但近年来,受美国整体战略调整、台湾海峡两岸力  相似文献   

3.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22,(16):6-7
<正>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7月2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率沟通和交流。习近平强调,从战略竞争的视角看待和定义中美关系,把中国视为最主要对手和最严峻的长期挑战,是对中美关系的误判和中国发展的误读,会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产生误导。双方要保持各层级沟通,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吹响了对华竞争的号角最近,中美关系迎来一轮"心理震荡"。它源自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2月18日向国会提交的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1月13日向国会所作上任以来第二个国情咨文演说。在上述报告和演说中,美国首次把中国明确定性为头号的"竞争对手"。特朗普还宣布开启"重建美国文化和经济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是美国不管喜欢与否必须投入的"新的竞争时代"。特朗普政府把美国的安全战略划分为"应对威胁"和"进行竞争"两个层面:"我们面临恐怖主义组织、跨国犯罪网络以及在世界各地传播暴力和邪恶的其他组织"——这是在"威胁"层面;"我们还面临竞争对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大国战略竞争将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安全关切,将中国、俄罗斯列为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宣告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为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战略学界及政府明确提出要仿照里根政府时期的对苏政策和策略,对中国实施竞争战略,这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在特朗普政府不断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制定和发布《印太战略报告》是落实2017年底以来陆续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等文件的具体行动,体现了美国军方在所谓"全政府"对华政策中的特殊角色,也揭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加大对华制衡的若干重要动向。在这份报告中,五角大楼对中国的定位以及对中国外交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四点重要变化樊吉社: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在如下四个方面发生了较为重要的变化:第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已经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调整期,中美关系之变是驱动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核心动力。中美未来的战略竞争可能会聚焦于亚太地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和焦点也在亚太地区,美国将增加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投入,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一直是影响我国国家传统安全的重要变量。近年来,随着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增大。未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将如何调整,其是否会抛弃现有的"再平衡"战略,我国面临的军事威胁和压力是否会有所减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分析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偏好,也需要从总体上全面审视中美关系。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2016年12月初,英国一部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晓岸 《世界知识》2014,(19):50-52
<正>中美关系已走出低谷?应杨洁篪国务委员邀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9月7日至9日访问北京。适逢中秋,令人联想到上半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北京之行,那次到访一度被乐观氛围笼罩,甚至有中国媒体发出"中美关系情人节快乐"的不得体感叹。事实上,中美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的分歧在访问中公开化,而且克里访华结束后不久,奥巴马便在白宫会见了达赖。半年过后,当美国总统最重要的外事顾问到来时,很难再会有人对中美关系作新的浪漫的联想。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2月6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继2009年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以来的第二份报告。报告把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排在第一位,把亚太地区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长期重心,并认为中美关系是对21世纪"起决定性作用"的伙伴关系之一。2月11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奥巴马总统通电话。双方都表达了在各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意愿。但相比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到过去了""美国已经把中国确定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之间的较量将长期化"等问题,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已经分歧不大。但对"中美是否正在脱钩""中美关系是否发生了质变""中美是否将陷入新冷战"等问题,则还在争论之中。这些争议很大程度上植根于对一个问题的判断:中美是对手还是敌人?笔者思考的体会是:中美是对手但不是敌人;存在双方变成敌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美中贸易战在特朗普的任性煽惑和肆无忌惮推行下越演越烈,美国副总统彭斯一场全方位攻击中国的演说,更是加剧了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特朗普政府继续和强化了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崛起的警惕、防范、制衡和打压的战略举措,针对性和力度都更为直接和强硬。特朗普抛出了"印太战略",明确指责中国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对手"。在军事上,增加了派遣军机、军舰非法闯入中国南海和军事演习的规模、频率和挑衅性,中美战略对抗态势呈上升趋势;在经贸上,美国高举保护主义旗帜,不断升级美中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区域内的四组主要大国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双边关系,而且塑造着区域、次区域的安全局势。2020年,四组大国关系表现为"两冷一热一平稳"。中美关系进入全面战略竞争2020年,美国全方位加大施压中国力度。在地区层面,美国持续推进"印太战略",试图重构地区新秩序,遏制中国,维护自身的地区主导地位。在意识形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周边区域有广义和窄义之分,亦即"大周边"与"小周边"之分。"小周边"是指直接与中国领土领海相邻,或隔海相望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诸国以及美国,计28国。"大周边"概念则超越传统的地理范围界线,涉及与中国海上、陆上有相同战略利益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西亚和南太平洋地区,计64国。笔者认为中国周边学的战略框架和政策体系构建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应为"大周边"范围。在百年未遇大变局和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创新中国周边区域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战略。1.建立从"一洋战略"到"两洋战略"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5.
王波 《世界知识》2014,(8):30-32
<正>近期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些表现让人再次提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2月21日,奥巴马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白宫地图室接见达赖,再次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但不到一个月后,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即携母亲和女儿来华访问。随后,习近平与奥巴马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再次会晤。说到底,中美关系已日趋成熟。中美关系最终要向前发展,没有人愿意两个大国的关系停滞不前。既然如此,美国为何经常喜欢做中国政府不乐意看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正特朗普执政后,将中国列为头号"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对手",在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基础上,提出了"印太战略",其基本框架是安全利益、价值秩序和经济繁荣。台湾以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被纳入"印太战略"实属必然;蔡当局的"台独"路线和执政困境也决定了其一边倒投入该战略的立场。未来,美台有将台湾打造为"印太战略"代理人和重要支点的共识,双方的战略合作或将深层次重塑美台关系,这对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将带来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投入很大。一般认为这是出于抗衡中国的需要。因而,美国支持部分地区国家搅浑南海问题,把地区安全纷争保持在合适的烈度上,既给中国添堵,又给美国"回归亚洲"开路,这样的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美国过去几年在南海的战术符合正常的逻辑。然而,最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为则超出了正常逻辑的范畴。随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积极维权,美国的反应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在美国眼中已成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拐点之上,两国如何在军事领域构建战略稳定成为更具挑战性的难题。有舆论认为,在经贸合作"压舱石"作用有所弱化的情况下,两国关系不能再因两军间的摩擦发生剧烈动荡,否则将直坠"修昔底德陷阱"。考虑到大规模冲突的后果、国家的理性选择、中美之间的历史纽带,以及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于"中美进入新冷战"的说法逐渐增多,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以及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一些对华措施,则成为一些学者"中美进入新冷战"的新证据。考虑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必要从学理上辨析、认定中美关系的性质。认为"中美关系进入新冷战"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已经把中国确定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从政治宣传、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军事合作等多方面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对抗性、限制性措施,除了自己采取行动外,美国还拉拢盟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2,(17):3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年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于8月15日~17日在长春举行。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以来40年间,美国对外战略的历次转变,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抗苏、冷战结束时的全球战略转变、9.11事件后反恐优先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战略调整,以及2011年以来的战略再平衡或称"重返亚洲"战略等,无一不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