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许多动物都会"唱歌",谁的歌喉更动听,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就要看各人的鉴赏品味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鸟类的"歌喉"极为欣赏,认为鸟鸣是自然界中最悦耳动听的声音之一,并对鸟类的鸣唱声赋予"音乐"的美称。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研究人员一直在对鸟类的声音进行研究分析。例如,17世纪中叶德国学者阿塔纳斯·珂雪将鸟类的歌声用音乐符号转录下来。但鸟类是否将自己的鸣唱视为"音乐",没人知道。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21,66(15):1835-1846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将自我与他人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的现象.本文通过总结近10年来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进行的社会比较相关研究,从空间定位和时间进程两方面探讨了社会比较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与社会比较相关的脑区可分为与上行社会比较相关的背侧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前脑岛和杏仁核,以及与下行社会比较相关的腹侧纹状体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此外,通过对各脑区功能的进一步整理认为,大脑的奖赏和疼痛回路、心智化网络以及共情网络可能参与社会比较过程,其中心智化网络参与社会比较的"选择"、"对比"、"评价"3个阶段,奖赏和疼痛回路参与"对比"和"评价"两个阶段,而共情网络则仅参与"评价"阶段.关于社会比较加工的时间进程, ERP研究表明, P2、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以及P300和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分别反映社会比较结果加工的早、中、晚期阶段.最后,对当前社会比较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有必要进一步考察更加复杂情景下社会比较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它有时像藤蔓紧紧缠住我们身体,有时又只是轻轻"到访"倏忽而过。它会固执地"绑架"住任何器官,也会任性地随时随地不期而至……疼痛是什么被咬了一口,疼;被烫了一下,疼;被打了一拳,疼;被扎了一针,疼……阑尾发炎了,肚子痛;心脏病发作了,胸口痛;得了脑瘤,脑袋痛;牙病犯了,脸颊痛……疼。疼、疼……但疼痛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疼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还有人说,疼痛是主观的感觉。1968年,疼痛学专家玛戈·麦卡弗里首次提出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定义:"一个人说感到痛,这就  相似文献   

4.
温元凯 《科学通报》1988,33(10):751-751
Bednorz和Müller发现Ba-La-Cu-O体系具有高温超导电性以后,人们在探索具有高临界转变温度氧化物超导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型超导材料的研究开拓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因为复合氧化物体系的变化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其变化可能性要远多于金属间化合物,制备方法也比较简单,找到更有效的新型超导材料就更有可能,故研究其超导机制的结构性能关系意义很大。本文用键参数的方法对已发现的四十多种二元超导氧化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魏朝行  张明  孔亚卓 《科学通报》2020,65(16):1556-1568
疼痛和痒是人体最重要的两种保护性躯体感觉,它们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保护性反射行为.疼痛和痒在感觉信息传导过程中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是否共享神经通路,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近些年神经影像和电生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为主,从躯体感觉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上行传导和下行调控的角度系统总结和比较了疼痛和痒在神经机制方面的异同.首先,本文从外周神经系统、脊髓水平以及大脑水平3个层面阐述了疼痛与痒的神经编码机制及其异同点;其次介绍了两者中枢调控系统的异同,并从感觉缓解与奖赏系统激活的角度阐述两者神经机制的关系.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疼痛和痒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独立、重叠或拮抗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并且疼痛与痒的缓解也与奖赏系统存在双向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6.
慢性疼痛不仅丧失了急性疼痛所具有的警示作用,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大幅增加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成本.慢性疼痛的有效治疗依赖于对疼痛的准确评估.然而,临床诊断中仍缺乏疼痛的客观评估方法,大大增加了疼痛管理和镇痛效果评估的难度.最近一系列电生理研究发现,疼痛诱发的γ频带高频振荡信号和疼痛有密切关联,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疼痛强度,具体表现为:(1)在短时疼痛情境下,初级躯体感觉皮层γ振荡可特异性地编码疼痛的主观强度和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并能反映心理因素对疼痛的调节作用.(2)在长时疼痛情境下,前额叶γ振荡与主观疼痛评分显著相关.(3)在慢性疼痛情境下,前额区域γ振荡能反映不同类型慢性疼痛患者的自发疼痛强度.然而,目前研究仍存在γ振荡信噪比低、与其他神经振荡关系不明、产生机制复杂以及与疼痛的因果证据不足等问题.未来研究有必要采用更加敏感和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整合跨物种研究、神经调节等技术,以系统、全面地阐明γ振荡在疼痛信息处理中的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疼痛评估标准的客观化,帮助改善疼痛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研究人员抱怨试验用大麻的效力太弱,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或将提供效力更强的研究用大麻新品种。美国23个州的居民现今可以购买医用大麻用来治疗诸如焦虑症、癌症疼痛等疾病。然而,研究人员必须历经各种繁文缛节,才能从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获得研究用大麻——NIDA与密西西比大学签订了用于研究的大麻种植合同。  相似文献   

8.
<正>继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之后,人类开始向自然科学的最后一块疆域——大脑——发出了挑战:在欧洲和美国先后宣布启动"人脑计划"研究之后,中国的"脑科学计划"也呼之欲出。6月28日,以"新大陆:探秘脑科学"为主题的第41期上海科普大讲坛上,来自中、美、欧等国的科学家向公众解读了各国的"脑科学计划"。自2013年1月启动的欧盟"人类大脑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投入10亿欧元,除了重点研究医学和神经科学外,还有未来概念的计算机技术。本次主讲嘉宾、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欧利弗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弄清人脑电信号的传输机制,就有望开发出模拟大脑机制的计算机。同样将历时10年、总投资约45亿美元的美国"大脑基金计划"将从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鲸类与偶蹄类源自同一祖先.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美国古生物学家范威伦.1960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范威伦,在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研究原蹄类化石期间,意外地发现几个已知鲸类化石的牙齿有三丘齿,与原蹄目的肉食动物"中爪兽"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RAPD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庄炳昌 《科学通报》1994,39(23):2178-2178
大豆起源于中国,我国的大豆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十余年来,搜集种质五千余份,约占世界总数的90%.这些资源不仅为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源,也为大豆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中国的野生大豆生态类型极为丰富,遗传差异极大,为世界大豆界所瞩目.对野生大豆,尤其是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同步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为野生大豆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可以揭示大豆的起源及演化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常用处方药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导致罕见但严重的致残副作用,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探索其中原因。2014年,米瑞安·范斯塔弗伦(Miriam van Staveren)去加那利群岛度假时不幸感染了病毒。她的耳朵和鼻窦总是跳动作痛,所以她在度假地去看了医生,医生给她开了6天疗程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三周后,在她回到阿姆斯特丹后,她的脚跟踺开始疼痛,然后延伸到膝盖和肩膀,最后她的整个腿脚都一阵阵疼痛,还伴随有疲劳和抑郁。"我病得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2.
年这个字,甲骨文的字形是上"禾"下"人",用一个背着禾谷的人象征庄稼的成熟收获。古代黄河流域庄稼一年一熟,所以后来这个代表农业收获的字引申出了现在这个作为时间单位的含义。年这个概念刚出现的时候,含义还非常粗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规定和使用了基于种种不同标准的不同的"年",以致现在我们说起"年"的时候,除非另加解释或者仔细考究上下文,不然要让人明白自己指的是哪一种"年",可还颇不容易呢。  相似文献   

13.
<正>因细胞膜囊泡精确运输机制"突破性研究"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兰迪·谢克曼不仅以此项研究而闻名,还因参与了资源的"开放获取运动"而知名。林道会议期间,在谈及知识交流话题时,谢克曼指出,科学家应以更易于大众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他建议科学界同行通过撰写一些不包括技术细节的短文来加速这种沟通:"如今人们普遍可以接触到科学文章,无论他们是专家,或某一个  相似文献   

14.
疼痛     
正疼痛虽然令人不悦,但又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疼痛发出"有危险"的信号,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伤害,同时也对伤害产生警觉。然而,很多人的疼痛反应会超出正常范围,表现为过度疼痛或持续疼痛。严重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病愈后如果疼痛继续存在,生理性的疼痛也可以转变成病理性的疼痛。"疼痛"这个词并不能完全概括经历伤痛的所有过程。不同的疼痛可能起始  相似文献   

15.
<正>在麻醉技术被使用之前,外科手术绝对称不上是什么文明的事。为了解决疼痛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尽管充满文艺色彩,但都被证明是收效甚微……1575年,法国"理发匠"巴雷总结自己40年丰富临床经验而编著成册的心血之作——《外科学》问世,这标志着用烙铁和沸油治疗枪伤野蛮手术时代的终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在地球表面见到的岩石和化石这些东西的年龄,常常是以"亿年"为单位的,那它们的"岁数"到底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其实测量方法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用一把合适的"尺子"来测量就可以了。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它们自身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新知短信     
制人于千米之外美国军方正在投资研制一种远距离非杀伤性武器,能在2千米以外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武器将用在暴乱分子和聚众闹事者身上,目的是在控制局势的同时不伤人。但此事引起了研究疼痛的科学家的愤怒,他们认为旨在控制疼痛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用在研发武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军方正在投资研制一种远距离非杀伤性武器,能在2千米以外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武器将用在暴乱分子和聚众闹事者身上,目的是在控制局势的同时不伤人。但此事引起了研究疼痛的科学家的愤怒,他们认为旨在控制疼痛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用在研发武器上。研究人员还担心,美军会用这种技术来折磨犯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医学史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妇女产后手足疼痛及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切疼痛均属疑难病症。曾几何时,多少病人为此愁眉不展,疼痛不止,遗憾终生,而今令人惊喜的是中国达摩自然功传人、山西中医学校养生康复中心副主任,风湿病治疗专家,太原市自然疗法综合门诊部主任张一经多年潜心研究,博采众长,锐意创新,灵活运用祖传秘方"张氏通经祛痛丹"再辅以自己精心研制的一系列自然疗法(即用气功、点穴、针灸、刮痧、按摩等),在治疗风湿等疼痛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20.
正客家造纸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过去造纸一般在山涧或溪边,比较远的地方造纸的纸焙用竹子当骨架,表面粉上"三合土",如果在集镇的纸槽一般选用砖焙。制作砖焙的准备过程需要半年时间,特别是制作"三合土"需要用老石灰反复沤制,还要加红糖、糯米、麻丝、沙子、茶油等。如今,在姑田会制作砖焙的只有上堡村的李元康一人,他年轻时跟随爷爷和叔叔制作砖焙,后来又做过泥水师傅,所以还能将面临失传的砖焙制作技艺掌握在手。"三合土"砖焙墙面,看似简单,做工却极为复杂。传统砖焙的墙面有成百上千个细孔,对于连史纸的保存起到呼吸的作用,手感滑中带滞。"美玉堂"连史纸作坊的砖焙恢复就是请李元康制作的,邓金坤把非常难得的制作过程拍照记录了下来。砌砖的时间为2018年7月,粉壁的时间为2019年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