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大多数肉食和乳主要是由猪、乳牛和羊等几种常见家畜提供的。但是动物学家认为某些野生动物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肉食和乳,而它们所需的食物却比猪、牛、羊要少得多。目前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正在对某些野生动物进行研究。在以色列,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的山羊。这种山羊是用西奈沙漠的山羊和一种名叫Ibex的弯角野山羊交配而得到的。西奈沙漠山羊在非常干旱的条件下都能生存,但它的肉味很差。Ibez野生山羊的肉味虽好,却又不及西奈山羊健壮。新的杂交种具有双亲的优良品质,既能在极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存,还能吃其他山羊不吃的草,肉味也很可口。另一种野生动物是中南美洲的水豚。科学家认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正>未来10~20年,人类必须面对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资源耗竭等生存风险.为了克服这些从全球到局部尺度的挑战,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2015年各国领导人已经两度聚首,就发展融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策略.12月又将在巴黎就新的全球气候协议进行磋商.短短一年中的这些重大决定,将影响深远.面对这些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挑战,受Lancet的委托多国科学家联合完成并在Lancet发表两篇特邀报告.把健康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协同效益,呼吁各国就保护人  相似文献   

3.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报告<生命的星球>,这侈报告的主题就是生态危机.报告声称,因式分解为人类过度使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世界正在迈向比目前的金融危机更糟的"生态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5.
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否则地球在2040年会面临气候大危机.因此,控制全球变暖已经迫在眉睫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生态学家、报告主要作者比尔·里普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我觉得必须就全球气候变化发表意见,因为它对人类的威胁极大."  相似文献   

6.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在和病毒的长期对抗中,对病毒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也对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机制增加了了解。我们人类依然无法摆脱病毒这个噩梦。科学家发现,不少的病毒都来源于野生动物,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应该和野生动物保持应有的距离?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下面列举近年来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灾难的几种病毒。  相似文献   

8.
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水上容器”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失、人口爆炸、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人们不禁会问:人类该如何适应未来的巨变?人类将住在哪里?纽约的艺术大师们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住在水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4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重振海洋经济》评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海洋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提出了导致资源快速衰竭的原因和一些具体的海洋保护措施。作为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迁研究所所长的奥韦·霍格-古尔德贝格(Ove Hoegh-Guldberg,上图)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认为,"如果把海洋看作一个国家,它将是全球第7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 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1983年2月,伊拉克出动飞机炸毁了伊朗数座油井.这可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人们很快就不会再去提它了.然而,被炸坏的油井每天都将大量的石油倾人海中,使沿海一带出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原油毯子”.那里的珊瑚、海蛇和一切生物都因此遭殃,其中,一种名叫儒艮的动物也成批成批地死掉了.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9,(9):5-5
美国地质调查局近日曝光了一组卫星照片,反映了过去十年里全球变暖给北极地区带来的变化。这些高纬度地区大面积的冰层加速融化已经成为铁定的事实,必将对世界气候、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英国公布了一份长达700页的全球气候升温报告,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该报告指出,全球升温带来的经济破坏规模,与重大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相比不相上下。因此,该报告预估,这种升温趋势倘若得不到逆转,全球经济将在今后10年间付出3.68万亿英磅(约合5.9万亿人民币)的沉重代价。全球气候升温以后,将对世界各地产生何种影响?这原本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的科研课题。然而这份振聋发聩的报告,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着手研究以后才作出的。这事引起了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高度关注,使他在该报告公布当天就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原来,前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13.
<正>海豚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哺乳动物,它在性成熟后还能继续生活多年,这一点和人类相似。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海豚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不只这点。研究人员检查了被冲上海岸的海豚尸体,在其脑部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缠结的神经纤维,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这是科学家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的"全面"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海豚的症状与人类患者的症状极其相似,这不由得引人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人  相似文献   

14.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人们所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都是强调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而最新一项华人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成果显示,地球从中世纪(约公元476年—1453年)就已经开始了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这一发现对现有的全球变暖理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最新推出了针对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对全球无脊椎动物面l临的灭绝风险,无脊椎动物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以及如何有效维持这种生态平衡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了无脊椎动物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保护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下摘要介绍这份调查报告,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脊椎动物对地球生态和地球人类的价值,及我们该如何帮助面临灭绝风险的无脊椎动物走出困境。——编者  相似文献   

17.
<正>数百个种类的两栖动物正在渐渐消失,蝙蝠种群正在遭劫,各种鸟类群体也面临生存危机。给野生动物带来致命威胁的罪魁祸首原来是病原体。在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和人类旅行呈现爆炸式增长。与此同时,检测和阻止病原体活动的有效措施却十分缺乏,进而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  相似文献   

19.
前沿     
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人类诞生以来最高值新研究显示,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出现了更进一步令人不安的迹象: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了人类诞生以来的最高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15ppm,即每100万单位中有415单位的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警告称,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以及各类生物的生存构成显著威胁,估计全球有超过100万种生物将由于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有的时候真是令人喜忧参半。最近,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ENCODE这一理解人类基因组的基本数据库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科学家采集并分析了超过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大大拓展了对人类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认知,其前景令人鼓舞。然而,令人沮丧的则是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发布的《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其数据称,从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种群整体下降率达到30%,而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灭绝和灭绝风险被严重低估,其种群的下降速度甚至超过了人们更为关注的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