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中美经贸摩擦、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与G20峰会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三个热点,这三个热点议题互相纠缠在一起。WTO改革是中美经贸摩擦的天然延伸中美经贸摩擦本身就与WTO息息相关。在本轮中美经贸摩擦中,导火索是美国的"301调查",而"301调查"恰恰是存在很大争议的。其实欧  相似文献   

2.
<正>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通过推动设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积极举措,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红利"。但2018年以来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更为中国进一步深入参与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照例发表了新年讲话。他一方面向俄罗斯人民送出祝福,一方面坦承俄"必须解决经济、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紧迫问题",以便"让全体公民,我们每个人在来年感觉到好转"。普京还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俄必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因为俄"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帮手"。这番话表明,俄经济在2019开年之际面临不容乐观的形势。俄经济增长的信心和目标都在降低最近几年,俄经济在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冲击下表现不佳,2015年危机之后的复苏进程缓慢,2016~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还不到1%,低于政府预期目标。尽管如此,普京在2017年宣布再次竞选总统时仍表现得信心满满,向选民承诺的改善经济目标也比较宏大。普京当时谈到2018~2024年任期的目标时宣称,要让这六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成功当选后又在2018年的"五月总统令"中再次确认了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压舱石",这句话常被人们提起。互利的经贸往来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然而,由于美国长期不愿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采取双重标准甚至歧视政策,致使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甚至形成常态化、政治化的趋势。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企业游说是维持良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0,(4):12-13
2020年1月16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两国间持续近两年的激烈经贸摩擦划上"休止符",对下一阶段中美总体关系的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但这个协议是阶段性和局部意义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国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恐怕也难扭转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态度持续演化的态势。那么,协议签署后中美经贸关系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9年,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与国际政经形势巨变的情况下,台湾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意外"受益者":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纷纷下调经济增长率之际,台湾却调升了经济增长率。尽管如此,台湾还是出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民生问题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陷入低潮,台湾对大陆出口与投资双双衰退。2020年,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变数依然颇大,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风险也在增大,预计将持续呈现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姜锋 《世界知识》2020,(2):12-15
近年中欧关系整体上可以用三个"史无前例"来形容——关系密切程度"史无前例",摩擦面之广"史无前例",彼此合作潜力之大同样"史无前例"。中欧关系密切程度史无前例。在经贸领域,2018年中欧贸易额达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欧盟已连续1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多年来也持续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模型,利用乌鲁木齐市2005—2018年数据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选取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工业"三废"等为环境污染指标,利用回归模型拟合经济增长指标与各环境污染指标的EKC曲线.结果发现,人均GDP与工业"三废"综合指标的拟合曲线呈"倒U型",人均GDP与其他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14):8
正事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8日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效益下滑。部分企业出口下降,综合成本压力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做长期准备,"他说。今年中国政府的GDP增长目标是7与%,远低于头几年。二季度GDP同比增幅连续第六个季度回落,并降至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的7.6%。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有外国媒体预测可能遭遇"硬着陆",也有媒体依然保持信心。  相似文献   

10.
<正>中美经贸谈判形势跌宕起伏,双方激烈较量。有学者指出,这场贸易战也是话语战、宣传战。5月16日,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在接受南非国家广播公司专访时说:"如果想知道贸易战何时能结束,还得每天早点儿起床看特朗普的推特。"根据python编程的采集分析,在2009年3月1日至2019年8月2日之间,特朗普的推特账号@realDonaldTrump共发出4.28万条推文,其中有关中美经贸摩擦的966条,"中国"出现的频率随经贸摩擦  相似文献   

11.
财经剪贴     
正1中国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4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白皮书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  相似文献   

12.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持续近两年的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从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此有必要做一个相对清晰的区分。首先,这是第一阶段协议,接下来还可能有第二、第三阶段,意味着离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相对漫长的过程。当下的要务在于顺利执行该协议。鉴于2020年是美国大选年,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甚多,现阶段尚难对中美关系的前景作出相对有信心的判断。其次,理解第一阶段协议,仍需就经贸谈经贸,不宜过分延伸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系统阐述,提出了促进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应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表明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从而揭示,随着两国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正确对待并合理有效地解决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有助于中美经贸关系以及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经济"已被写入《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浙江在2017年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正引领浙江产业升级,2018年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348亿元,同比增长16.4%,占GDP的9.1%。在2018年7月24日召开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强调,浙  相似文献   

15.
<正>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2年我省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在实际工作中力争达到9%。按照这一“保八争九”的预期目标,2002年经贸工作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全省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力争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的增幅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省经贸系统2002  相似文献   

16.
财经剪贴     
正2018年中国GDP总量破90万亿增速为6.6%1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1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了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宁吉喆称,2018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增速在世界居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相似文献   

17.
经贸摩擦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难以回避并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成熟的中美经贸关系必然包括正常的中美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在多轮利好的加持下,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8.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创下了一年半以来的新高,也为全年实体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其中"三驾马车"之一社会消费表现极为亮眼,民间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数据表现同样喜人。对此,有分析认为,我国短期内经济反弹的周期已经到来,实现今年6.5%以上的经济增速目标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19.
<正>6月5日,美国政府正式取消对印度的普惠制(GSP)待遇。15日,印度宣布对28种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一时间,印美经贸摩擦备受关注。美国此举令印度经济承压,使得双边关系在莫迪连任伊始即面临挑战。印美在经贸问题上多次交锋实际上,2018年以来印美经贸摩擦已呈升级态势,两国在关税及市场准入问题、产业保护政策、世贸组织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0.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2,(3):10-11
<正>1 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1月17日发布数据,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人均GDP超八万元人民币,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下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