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论坛·2016"在广西大学举行。来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国(中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的官员、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他们分别来自缅甸驻南宁总领馆、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缅甸Tampadipa研究所、柬埔寨皇家金边大学、老挝外交  相似文献   

2.
李志斐  王婧 《世界知识》2020,(22):36-37
9月11日,首届湄公河一美国伙伴关系部长级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外长及东盟秘书长齐聚越南,与线上出席的美国副国务卿比根共同宣布启动“湄公河一美国伙伴关系”(以下简称“湄美伙伴关系”),这标志美国与湄公河国家合作进入新阶段。从湄公河下游倡议(以下简称“下湄倡议”)到“湄美伙伴关系”,美国打压中国的意图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正>由日本发起或主导的机制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发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这是20多年来本次区域最重要的合作机制。1992年,亚行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首次部长级会议,标志着GMS机制正式启动。目前,GMS合作范围包括中国(云南、广西)、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总人口约3.26亿。2002年11月,GMS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批准了《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2002~2012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指由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以下简称ADB)所界定的特定区域,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的这部分地区”,以下简称“次区域”。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拥有4061公里的边界线,是我国参与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云南省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贯彻实施党中央“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大湄公河次区域(缩写GMS)是指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GMS位处中南半岛,"肩挑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它的东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段)。笔者认为应充分重视和升级GMS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实现中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GMS在"一带一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特殊  相似文献   

6.
<正>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建立三年多来,在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等流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乃至中国周边外交的新亮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湄公河国家是东盟重要组成部分,澜湄合作不仅有效平衡了东盟内部发展水平,也有力推动了次区域的多层次、高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澜湄合作见微知著地反映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不断深入的态势,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昆明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国首脑共商区域合作、共同繁荣大计。湄公河,我国称之为澜沧江,她不仅连通云南省与中南半岛,更促进了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诸国的发展。云南省地处中国大西南边陲,所临国家,  相似文献   

8.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机制")将在中国云南省景洪市举行首次外长会。这标志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将启动次区域合作新尝试。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主轴的次区域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已形成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内的多种合作机制。那么,创建"澜湄机制"有何特殊意义?其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即将举行的外长会将会作出回答。"澜湄机制"的提出1992年成立的GMS机制,是由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在启动仪式上共同将从澜沧江—湄公河途径六国不同河段采来的水注入启动台水槽,实现了"六水合一",正式宣告澜湄合作机制诞生。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  相似文献   

11.
美军进占泰国以后,美帝国主义利用泰国作为重要军事基地来对邻近国家加紧侵略的活动显著加强。据报道,美军正在湄公河各通道进行荷枪实弹的步兵巡逻和空中侦察;由曼谷通往靠近老挝边境的廊开和乌汶战略公路,以及由曼谷通往靠近緬甸边境的清迈公路干线等,正在加紧修筑;美国军事头目柯林斯、哈金斯、法伊、舍奇等不断前往泰国积极进行军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0月9日,第十届"日本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峰会"在东京召开,这是峰会时隔三年再次在日举办。东道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湄公河五国首脑——越南总理阮春福、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西苏里及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共同出席了会议。包括湄公河五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日本在地理上远离该地区,但是却长期花钱出力,积极谋求介入该地区事务。早在1991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湄公河流域出现了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澜沧江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地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此后,湄公河跨境水资源分配、水电开发、航运安全等国际热点问题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4.
孙广勇 《世界博览》2012,(11):20-22
正坤沙之后崛起的缅甸毒枭泰国媒体透露,很少有人知道糯康其实还有一个身份——泰国军方的情报人员。5月10日上午,"金三角"地区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方,根据此前落网的糯康集团二号人物伞康和三号人物依莱供述,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的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在云南景洪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泰国外长敦·巴穆威奈、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老挝副总理兼外长通伦·西苏里、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出席会议。各方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主题,就进一步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一致同意正式启动澜湄合作进程,宣布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9月16日,"澜湄合作中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和日本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张洁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一秘周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7.
清莱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积淀,促使汉语教学成为泰国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泰国清莱府13所中小学汉语实习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从师资、教材、课时等情况调查汉语教学基本现状,分析该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0月中下旬,由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前驻柬埔寨大使张金凤率领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专家媒体交流团"分别赴泰国、缅甸和越南、老挝、柬埔寨五国进行考察交流,同五国官员、学者、媒体人士以及中资企业代表广泛接触、深入对话,宣介即将建立的"澜湄机制"基本情况,听取这些国家的关切与建议,为首次"澜湄机制"六国外长会营造了良好气氛。交流团介绍了新机制成立的背景意义、指导原则、合作重点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1月10日~11日,应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共同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金边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1月10日下午,李克强在金边和平大厦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和洪森共同主持会议。老挝总理通伦、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和缅甸副总统吴敏瑞出席。李克强表示,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  相似文献   

20.
<正>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北侧,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再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南方的胡志明市流入南中国海。这条河全长约4900公里,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三、东南亚第一长河,灌溉了总计80多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土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繁忙的国际河流之一。过去20多年来,为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共享河流文明孕育的繁荣,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多层次、机制化、实质性的次区域合作尝试,为亚太地区内部的经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