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藏措勤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措勤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下部川巴组和多巴组可识别沉积层序单元11个,平均延时约1.8 Ma;上部郎山组层序单元12个,平均时限2.1 Ma左右.川巴组和多巴组层序TST以陆源碎屑沉积占优,HST以生物碎屑滩相为特色,层序结构普遍为TST≥HST;郎山组沉积层序发育在碳酸盐台地背景下,TST具向上加深相序,HST为向上变浅相序,多HST≥TST结构.提出并总结了层序结构的物源供应/碳酸盐生产速率与相对海平面之间的关系、成因格架变化的构造演化意义、弧背盆地层序地层标识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下刚果盆地中的A区块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确定Albian阶主要为一套具"间断-交叉"混积机理的碳酸盐岩混杂陆源砂、泥沉积,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经历了从混积缓坡→周缘混积台地→破裂混积台地→深水混积陆棚→深海盆地(深水扇)的沉积演化全过程,对应于威尔逊构造旋回中后裂谷拗陷阶段向大陆漂移的过渡阶段,其中发育主力储、产层的SQ2-SQ3层序为Ⅱ型周缘混积-破裂台地沉积层序,可进一步划分为TST和HST两个体系域。解析了混积碳酸盐岩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响应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混积碳酸盐岩"滑脱-盐拱-转换"多因素联控的沉积演化模式,提出SQ3层序时期的盐拱构造顶部呈帚状分布和垂向偏转加积发育的破裂混积台缘浅滩为最有利的储集微相类型;以TST和HST体系域作为编图单元,编制了SQ2和SQ3层序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探讨了有利储集相带展布规律,认为A区块Albian阶SQ2-HST、SQ3-TST和SQ3-HST三个体系域中预测出的叠置台缘浅滩,应成为今后的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3.
建南及周缘地区长兴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野外剖面、岩心、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在建南地区上二叠统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界面和岩性岩相转换界面,据此将长兴组划分为2个Ⅱ型三级层序,平均每个层序延时2.9 Ma,每个三级层序内部仅发育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层序格架内岩相古地理图,详细分析了建南地区长兴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建南地区长兴组早期以碳酸盐缓坡模式为主,进一步划分为浅水缓坡和深水缓坡和盆地等沉积相带;中后期以碳酸盐台地模式为主,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前缘斜坡、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等沉积相带。物性分析表明台缘礁和台缘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经白云石化作用等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后形成的白云岩储层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因此研究区主要发育礁储集层、滩储集层和白云岩储集层。储层主要发育于高位体系域,尤以Sq1-HST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安徽铜陵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对铜陵地区的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上石炭统分为A、B、C 3个沉积层序,分别相当于黄龙组的下部、中上部和船山组.其中层序A、C属于Ⅰ类层型界面,层序B属于Ⅱ类层型界面.与Ⅱ类界面相比,Ⅰ类界面比较清晰易辨.区内缺乏低位域,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域(HST)组成,并且海侵体系域不甚发育,高位域组成了层序的主体.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层序的演变,但局部构造沉降则影响了沉积物的厚度.  相似文献   

5.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岩性、钻测井、地震及露头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大民屯凹陷沙四段存在H型、TH型、LT型及LTH型4种基本层序叠置样式,不同的层序样式沉积环境不同,成藏条件各异:烃源岩有利部位在LT型及LTH型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及低位体系域,储集条件有利的部位在TH型中的TST、LT型样式中的LST和TST、LTH型样式中的LST和TST中的深水重力流沉积.良好盖层为LT型、LTH型层序样式的TST以及LTH型层序样式的HST.古近系划分为3个3级构造层序,通过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划分了体系域.沙四段低位体系域由砂砾岩夹红色泥岩构成多套反旋回沉积,水进体系域主要为大套暗色泥岩夹粉砂岩,深湖区可见砂砾混杂的重力流沉积.高位体系域近物源区砂砾岩含量较高,向湖区泥质岩类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层序格架中的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右江盆地泥盆纪、二叠纪生物礁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研究,结合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将其划分为低位礁、陆棚边缘礁、海侵礁、高位礁.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与低水位礁相比,具有礁体大、数量多的特点.由于海平面的向陆超覆而形成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具加积-退积型堆积序列,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溶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退积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具向上变浅序列,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礁盖主要有残积相、开阔台地相、浊积相、丘滩相等,规模大、分布广,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露头、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康克林组底部为侵蚀不整合边界,对应三级层序中的Ⅰ型层序边界。康克林组可识别出3个体系域,分别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为侵蚀沟谷内的滨岸相沉积;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台地边缘浅滩相、生物礁以及局限台地相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为局限台地相和碎屑潮坪相沉积为主,但由于暴露剥蚀作用,该体系域发育不全。阿克苏地区厚层低位石英砂岩以及乌什县—巴楚县—霍什拉莆一线分布的海侵生物礁和台地边缘浅滩应是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巴布亚盆地新生界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工区钻井测井的综合分析,结合地震资料,系统研究巴布亚盆地新生界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并研究其平面展布特征,总结盆地碎屑岩-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巴布亚盆地新生界发育11个三级层序,其中古近系发育4个三级层序,新近系发育6个三级层序,第四系发育1个三级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下,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和三角洲2个大沉积体系;Mendi组礁灰岩(Esq2—Esq3层序)与上覆地层Darai组(Nsq1—Nsq3层序)形成局部储盖组合,Darai组(Nsq1—Nsq3层序)的生物礁灰岩与上覆的前三角洲的Orubadi组(Nsq4—Nsq6层序)泥岩为新生界最主要的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有关。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探资料及地震资料系统分析,其发展和消亡过程对区内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决定了生物礁和鲕粒滩的分布,从而也决定了礁、滩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分布。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至长兴期,受拉张作用进一步加剧影响,陆棚相区进一步下沉,陆棚边缘的生物礁及高能滩集中快速生长,沉积模式由碳酸盐缓坡演化为镶边台地沉积。随着台地的不断增生,鲕粒滩分布区不断向东往陆棚一侧迁移,发育层位从台地向陆棚亦逐渐抬升,开江-梁平陆棚逐渐萎缩并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0.
应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通过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和测试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有北部的乌海桌子山地区下奥陶统桌子山组珊瑚生物礁,中部的棋探1井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层孔虫-海绵生物礁和南部的石节子沟上奥陶统背锅山组珊瑚生物礁。北部生物礁发育的时代早,南部晚;北段礁体生长发育2~3期,南段发育可达4期;北段及南段生物礁生长的水体环境相对较浅,中部相对较深。生物礁与各种滩共生,发育礁滩型储层,生物格架孔和组构选择性溶蚀的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条件显示其储集性能不佳;但是,生物礁处在有利于礁滩储层发育的台地边缘相带,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层序格架及富砂沉积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和富砂沉积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Qhj1层序体系域可四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系域(FSST),SQhj2层序可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具有两期特征,可细分为LST1和LST2;SQhj1层序的FSST三角洲砂体和SQhj2层序的低位扇体是研究区重要的富砂沉积体,SQhj1层序FSST中的三角洲前缘近端坝、远端坝以及SQhj2层序LST1和LST2中的斜坡水道复合体、盆底扇以及低位楔三角洲前缘砂体等均为有利的富砂沉积体;SQhj1、SQhj2沉积层序发育演化受盆地古地貌、同沉积断裂及断裂坡折带、沉积物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辽河盆地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Ⅰ类层序。其低位域以发育厚层状紫红、灰白色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冲积扇相占优势,水进域以形成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夹砂质泥岩组成的湖相沉积为典型特征,高位域过渡为浅色砂岩、砂砾岩及暗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扇三角洲相。对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表现为低位冲积扇→水进湖泊→高位靠扇型扇三角洲,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模式。指出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体主要为低位域冲积扇相和高位域扇三角洲相,而水进湖泊相则是有利烃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3.
哈山地区侏罗系处于盆缘斜坡带构造背景,地层超剥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及有效性落实困难,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笔者以露头、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将侏罗系划分为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开展砂体研究表明,区内发育湿地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和湖相五类沉积成因砂体,明确了低位域“叠加式”、湖侵域“孤立式”、高位域“切叠式”三类砂体叠置样式,建立了2类4种体系域控圈模式;不整合结构特征、体系域控砂模式耦合控制了不同层序内的圈闭类型及发育规律,低位域毯砂主要发育构造地层圈闭,湖侵域、高位域发育地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环境为潮控滨岸带,主要发育潮坪沉积体系,这在柯坪塔格组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低缓地形背景下发育的柯坪塔格组潮坪沉积环境可分为潮间带和潮下带,发育泥坪、混合坪、砂坪和潮道沉积相.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研究野外露头、测井、地震等资料,将塔中地区志留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两部分组成.由于潮坪沉积的特殊性,每个层序均由1个完整的旋回构成.结合试油资料对塔中11油藏的塔中11井、塔中11-1和塔中117井进行分析,发现在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富集油气,而且在SQ1中富集油,在SQ2中富集气,形成低孔低渗油气藏.形成储层的潮道和砂坪沉积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其上覆泥坪形成有效遮挡的盖层,这些是形成油气藏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高位体系域中的储层比海侵体系域中的储层更靠近盖层.  相似文献   

15.
南盘江坳陷泥盆系划分为18个三级层序,下、中、上泥盆统分别包括7、5、6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层序延续时限为2.87Ma。按界面性质可将三级层序划分为10个Ⅰ型层序,8个Ⅱ型层序。上述18个三级层序构成二个超层序(二级层序)。盆地腹部泥盆系层序发育齐全,而靠近继承性古陆边缘或沉积高地的浅水区则通常缺失下部1~4层序或顶部17~18层序,并具有自南部钦防海槽向中部右江地区和北部扬子古陆南缘,底部缺失层序增多的趋势。SS1低水位时期形成六盘水—南丹、曲靖—开远两个次级陆源碎屑浅海盆地,滇东曲靖—宜良一带为河—湖环境,而钦防海槽则为次深海海槽环境。海进时期,南盘江坳陷初步形成台—盆相间格局。高水位时期,盆地古地理环境分异较大,边缘形成三角洲环境、滨浅海环境及碳酸盐岩潮坪—泻湖环境;内部发育混积台地、盆地环境。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进一步明显。SS2沉积时期,滇东北及黔中南地区形成碳酸盐岩台地;广西地区呈现出台—盆相间格局,常见生物礁及礁前塌积;钦防海槽则演化成统一的陆内裂谷盆地。在SS2沉积未期,滇东北、黔中南地区演化为广泛分布的局限台地。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已有的钻井、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石树沟地区的中二叠统层序地层进行研究 .将中二叠统将军庙组至平地泉组划分为一个层序;又根据不同的沉积组合和几何形状,把将军庙组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LST),平地泉组三段至二段下部划分为湖侵体系域(TST ),平地泉组二段下部至一段划分为高水位体系域(HST),凝缩段难以确定.低水位体系域主要为冲积扇、滨浅湖沉积,湖侵体系域为半深湖-深湖、水下扇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扇沉积.  相似文献   

17.
张明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99-2302,2309
应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呼兰对青山地区白垩系登娄库组层序界面、层序内的最大湖泛面和首次湖泛面进行识别。建立了登娄库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为3个体系域,其识别标志为地震、露头、测井等资料上的特征。层序的体系域为LST、TST、HST。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登娄库组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隆升活动、湖平面升降和物源供应。  相似文献   

18.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层序样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扬子区层序样式基本类型和特点的研究 ,认为该区存在 T型、H型和 TH型三种基本样式 ,它们的层序特点不同 ,沉积特征有异 ,成因模式有别。从沉积学角度探讨了成藏条件 ,认为层序样式对成藏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在克拉通沉积区 ,烃源岩主要位于 H型层序样式的 TST;储集岩主要与 H型层序样式的 HST有关 ;良好盖层主要与 H型层序样式的 TS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