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该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功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在师范类学校工作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标准的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应用分析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构建了科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数学模型.本文研究结果对建立海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近年来持续下滑现象,结合高校学生在校内外及社会体育活动中的投入状况,对高校大学生体育投入评价指标的构建和评价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大学生体育投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闭环评价模式,以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评价指标中各构成因素实施不同程度的有效干预,准确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素质教育和实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新“纲要”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反馈、评价空间和评价内容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健美操选项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若干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学习评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体育选项课师生对学习评价目的认知失偏;省内高校没有完整的选项课学习评价体系;各高校现行学习评价内容趋于类同但不全面,评价方法、标准、主体单一.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建议,旨在为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美燕 《科技信息》2010,(10):273-273
课程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需求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因此体育课程评价也需要不断的变革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指标的研究,希望能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学习观念,试图为普通高校今后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穆飒 《科技资讯》2007,(22):235-236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高尚、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论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广西15所普通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因素,并提出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以促使高校转变体育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赵晓超 《科技资讯》2014,(1):119-120
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深受大众喜爱.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定向运动的特点,分析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可行性,旨在为定向运动列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体育教育的目标均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缺乏体育锻炼习惯,导致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体质健康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不平衡,训练经费、场地设施、带队教师业务水平、运动员的来源等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存在很大差距.影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政策导向不明,学校投入不力,社会关注不够,师资水平不一,学生认知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论述大学生素质发展与测评的重要性,素质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和分类,大学生素质发展与素质测评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抽样调查,对龙岩师专、闽西大学两所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到当前闽西高校学生对体育功能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主观的体育效果的评价是乐观的,但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体育活动场所和其它条件是制约学生活动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型公共体育中心经常被视为一个城市的体育名片,在一定程度上,其管理与运营状态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活力。以我国大型公共体育中心(或大型场馆)运营潜力评价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大型公共体育中心运营潜力评价体系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评价维度,第一层有4个评价指标,第二层12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有46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有的文献,设计出全面反映评价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给出了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参考部分城市社区体育评估标准或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圳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和有过参评经历的一般社区进行调查走访,并结合相关领域的专家访谈,评价、筛选并最终确立了深圳城市社区体育评估指标体系,借助该体系可以对各社区的年度体育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分,为政府部门提供评价依据;社区体育相关的研究人员可对当地社区体育的评估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示范效应的评估标准,以此推动社区体育评估工作整体走向科学化;社区体育的评估标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效性,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可能需制订不同的标准,同一标准也需结合实际评估情况作定期修改。  相似文献   

16.
牛伟  陈华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2):147-150
体育保险是新兴的体育产业,在我国保险行业中,高校体育保险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体育保险制度并不完善,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概括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险的现状和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参与型体育保险制度的高校体育保险制度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优化方法。 初步确立毕业生就业质量的 14 个评价指标, 以吉林财经大学 2012 ~2015 年近 4 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为样本数据, 利用定量统计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初步确定, 并对各评价对象进行了初步评价分类。 利用粗糙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约简, 剔除不影响评价对象分类的指标, 使指标体系由原来的 14 个指标约简为 6 个指标,并重新确定各指标权重, 最终得到了优化的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优化的指标体系可减少统计与评价的工作量, 该方法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沈定珠  金新玉 《科技信息》2010,(23):I0034-I0035,I0051
针对体育弱势大学生体育能力提高问题,提出分阶段教学提高的思想。首先,把体育弱势大学生按残障、疾病、心理、胖瘦分组,再把体育能力分解为独立锻炼能力、自我保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医务监督能力和观赏体育能力5个两级指标,给出每个指标的A、B、C、D分级标准和指标权重;按期初、期中、期末3个阶段施教和评定,每个阶段中采用"强势"带"弱势","弱势"帮"弱势",教师重点帮、带、教"重点弱势"的教育方式;结果表明,参加教育实验的40名体育弱势大学生,体育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对体育弱势大学生作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教育,是提高这部份学生体育能力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大学生是参与体育旅游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具有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喜欢结伴出游,偏好休闲型体育旅游产品等特征。大力发展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应注意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应用AHP合理构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AHP法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及对其权重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为构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