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滚球法是直接雷防护中最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国内外现行的大部分规范标准均采用滚球法来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但在实际防雷工作中,按照规范给出的公式法和作图法确定两支不等高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辅助线CE线和HO′线移到两杆外侧的情形,造成保护范围确定过程异常.因此,以这两支不等高接闪杆为特定实例,通过对其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理论研究,剖析出要使其保护范围在确定过程中保持稳定可靠、简单方便时应具备的边界条件.通过对边界条件修正后,两支不等高接闪杆保护范围在确定过程中与规范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慧  胡晋  胡新凯 《科技资讯》2013,(26):244-244,246
目前在风向风速杆上安装独立接闪杆做为自动气象观测场直击雷防护以及自动气象观测场设防雷接地和电子设备共用一个接地系统,这种防雷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气象观测场对防雷安全的要求,通过防雷规范和物理分析,得出结论:观测场的接闪杆需独立设在观测场的外面,距离风向杆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观测场的电子设备要在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内,自动气象观测场设二个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子设备接地系统(直流接地、静电接地、交流工作接地、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防雷接闪器保护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防雷设计中接闪器保护范围的确定采用新颁的滚球法与沿用多年折线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计算,从理论根据和保护范围及保护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两种方法对新旧防雷工程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介质击穿模式和尖端电场畸变理论,在同一气象环境、模拟域的分辨率以及相同的高度条件下,模拟了不同宽度的接闪杆对闪电的接闪概率以及接闪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闪杆的宽度分别为1 m、10 m、100 m时相对应接闪的概率分别为84.7%、61.3%以及14.7%,接闪杆宽度越小,接闪次数越多,概率也越大,当接闪杆宽度达到一定宽度300 m左右时候,已无法触发上行先导;2)接闪杆宽度越小,响应时间也会越短,而且接闪杆宽度越宽,响应时间越长,长短差异会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防雷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避雷针高度,大多采用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D"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中的方法进行计算。而这种计算方法,只能算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不能直接计算出一个被保护物体需要多高的避雷针来保护,必须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避雷针的大致高度。在工作实践中,黄山天威电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结出了一种不需要计算,通过工程设计作图软件就可以迅速确定避雷针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国内小户型家具的现状与不足,考虑小户型对家具设计的特殊限制,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组合家具,该家具的设计原理基于物联网和远程控制技术,采用远程SMS操控,并结合电机传动、丝杆机构、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滚球支柱机构等实现家具的多功能变形,有效节省了空间,倡导了小户型家具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滚球法的定义,提出了双支避雷针保护范围上边线的圆心离地面高度的正确计算方法,准确设计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变电所设计中,为了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通常采用多支等高避雷针进行保护,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是折线法,参照规范为《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本文简单介绍了折线法和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折线法和滚球法保护范围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滚球法的“支撑点”和“击距”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分析,得出了结论(1)要准确理解滚球法的定义和掌握保护范围的划定方法,对“支撑点”的选择只存在“正”与“误”的“真假判断”,而不存在“巧”与“拙”的“思维方法”,否则将犯下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2)按滚球法设计直击雷防护装置,被保护物遭受任何强度的雷电绕击的现象是可能存在的,这是滚球法理论基础的先天性缺陷,因为闪电并非沿着”击距”最短处放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实现两连架杆对应角位移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是根据等视角作图法原理建立起来的又一种解析方法.该法恰当地把解析法的精确性和图解的直观性密切地结合起来.和用该法不仅获得精确的设计结果,而且计算颇为简单.对于设计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作图法进行检验.因此,为四杆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尤为方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已求得了避雷针尖端与地面电场强度对比率的基础上,提出了避雷针雷电防护中的点电荷与针地引力对比度引雷理论,由其得出的保护角和保护半径的理论值与避雷针保护角法的经验值相符;理论与实际的相符表明,理论是对避雷针雷电防护过程中本来就存有的一些本质特征的如实反映,丰富和拓展了避雷针雷电防护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直击雷保护是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变电站直击雷保护一般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避雷针 ,常规构架避雷针多安装于构架上。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阐述了 35 k V线路终端安装构架避雷针的可行性。 35 k V变电站采用线路终端塔顶安装构架避雷针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雷保护装置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考虑上行先导情况下建筑物闪击距离和吸引半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国内外的建筑物雷电防护标准广泛采用电气几何模型(EGM)来考虑防护效果,电气几何模型(EGM)主要是基于长间隙放电实验和若干半经验公式得出的,在得到等效结果的同时却未能从物理过程方面进行详尽的描述。而先导发展模型充分考虑了闪击放电过程,从微观物理机制方面描述了闪击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比电气几何模型描述更加精确的闪电物理模型。使用先导发展模型通过对多种情况的模拟,得到了不同电流强度下建筑物闪击距离和吸引半径与建筑物高度三者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后发现在充分考虑上行先导情况的先导发展模型中,当建筑物高度较低且电流强度较小时,得到的闪击距离和吸引半径小于传统电器几何模型(EGM)结果。模型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对于高大建筑物以及发生大电流闪击时,仅通过防护标准中得到的结果已不能充分满足保护需要。研究结果可为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际通用的图形化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对1 000 kV特高压系统雷击过电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分别建立了杆塔、输电线路、避雷器模型;进行了雷击杆塔及其母线、杆塔接地电阻对雷电过电压影响,以及变电站母线处安装避雷器对过电压的影响、串联电感对雷电过电压影响的仿真研究.仿真计算表明了避雷器在变电站防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给出了过电压的分布、变化规律,为高压变电站雷击保护研究及其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可行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microstructures of doped tungsten deformed by multi-pass hot continuous roll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were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FE) method. After the continuous rolling, the grains of the tungsten rod were refined, and the microhardness was improved; however, a ring region of abnormal grain growth was present at a distance of about 3/5 R(R is the radius of the rod)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ross section. FE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quivalent residual strains were minimum around the region of abnormal grain growth; this was due to the release of strain energy by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leading a situation where the migration force of grain boundaries was higher than the pinning force of potassium bubbles. By decreasing the initial rolling temperature and rolling speeds,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equivalent residual stain decreased, improving the microstructure uniformity of the doped tungsten.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智能型建筑物信息系统智能化的特点,从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两个方面对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建智能型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无线通信站点防雷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雷击的产生出发,简要介绍了基站引入雷害的主要途径,着重讨论了无线BTS防雷工程的主要措施,以及在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中雷害防护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参数,并列表说明了GSM基站防雷接地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8.
从避雷针保护范围及雷电流分析入手,研究了避雷针引下线周围,通信台站布线及接地系统构成的金属线框,若非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大小与雷电流关系,若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流以及各段电压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雷电峰值越大,波头时间越短,金属线框距雷击点越近,设备损坏可能性越大;若该金属线框作为通信台站防雷、保护及工作共用接地线,因雷电强电磁感应,使共用接地系统的地线电位无法处处相等,并有达数百至数kV变化,将使通信台站内的设备,特别是逻辑集成电路工作混乱、CPU死机或硬件损害。文中的定量分析结论,可为通信台、雷达站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防雷理论和《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对大桥防直接雷击设计措施作初步的技术分析,从大桥防雷类别的确定和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的设置等方面,得出了若干科学可靠、经济合理的大桥防直接雷击的具体设计措施。本文的分析,对于大桥的防雷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