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全面分析总水力停留时间(13h 10h 8h 6h)对OGO工艺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OGO工艺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HRT大于10h时,该系统COD、TN、TP的处理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小变化不大,COD、TN、TP去除率仍分别达到95.5%﹑86.2%、93.4%以上。当HRT降为6h时,处理效果变化较大,但COD的去除率仍高于85.3%,TN、TP的去除率变为58.3%、66%,仍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这说明,OGO工艺系统可以减轻增加水力负荷对污水处理的负影响,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体积比对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进水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在污泥回流比为70%,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条件下,考察了体积比(V预缺氧∶V厌氧∶V缺氧∶V好氧)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总氮(TN)和总磷(TP)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积比对系统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分别在50 mg/L、5 mg/L以下;系统TN和TP去除受体积比影响较大,体积比为18∶18∶36∶72时,缺氧体积所占比例较大,反硝化细菌获得充足反应时间,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平均达83.24%;体积比为12∶24∶24∶84时,厌氧体积的增加,为聚磷菌厌氧释磷提供有利条件,TP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达93.63%。  相似文献   

3.
水力停留时间是厌氧-好氧处理印染废水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以活性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好氧操作单元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好氧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为6 h 时,CODcr 去除率为41%,之后趋于稳定.在单独厌氧条件下,色度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呈直线上升.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中,停留时间由6 h 增至24 h,生物池出水 CODcr 去除率增加较快,由25.08%增加到51.61%,随着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CODcr 去除率增加趋势逐渐变缓;色度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6 h 增加到36 h,去除率由16.67%提高到57.14%  相似文献   

4.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SSFW)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12 h时.组合工艺对COD,TN,NH3 -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5%,42.8%,34.67%,41.97 %6;当HRT小于12 h时,组合工艺对COD,TN,NH3-N,TP各项的去除率都有明显下降.在对COD的去除中ABR发挥的作用较大,占到了60%以上;在对NH3-N,TN,TP的去除中,SSFW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传统SBR工艺进行改进,将缺氧过程放置在好氧过程前,建立改良型SBR系统,考察其对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运行数据表明,pH、ORP和DO指标可有效反应系统各项污染物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不同的运行时序下,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较为稳定,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5%.当厌氧、缺氧、好氧和硝化工序的HRT分别为1、2、0. 5和4. 5 h时,系统对NH_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6. 1%、81. 1%和98. 2%.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解决高含盐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化工厂排出的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各处理阶段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2%、COD为300~700,mg/L时,厌氧水解池、好氧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h、16,h和15,h,工艺出水COD低于100,mg/L,COD去除率维持在72%~92%,为高含盐化工废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A/O-MB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A/O-MBBR工艺对制革废水的进一步处理,考察了废水的有机物处理效果及氨氮(NH3-N)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填料填充比例为60%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COD去除率增加,当HRT达12 h时COD去除率达到92%;在HRT为12h时,随着进水COD质量浓度增加,COD去除率增加,在400 mg.L-1时达到95%,之后随COD质量浓度的继续增大其去除率有所下降。氨氮的处理效果:随着HRT的逐渐增大,氨氮质量浓度不断降低,在HRT为12 h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5 mg.L-1;氨氮去除率随进水COD质量浓度变大呈上升趋势,COD质量浓度在400 mg.L-1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对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单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由30℃降到10℃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下降了49.11%;随着HRT的缩短,系统容积负荷逐渐提高,COD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反应器对COD的去除能力大幅度下降.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出最优参数:当温度为34.97℃,HRT为46.54h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8.57%.  相似文献   

9.
以模拟乡镇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厌氧污泥接种启动好氧小试反应器,采取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进行构建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考察驯化过程反应器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模拟生活污水进水量为4 L/d,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进水均值COD(化学需氧量)为400 mg/L,NH~+_4-N(氨氮)为20 mg/L,TN(总氮)为25 mg/L,TP(总磷)为4 mg/L,运行12 d,实验出水COD为39.80 mg/L,NH~+_4-N为0.98 mg/L,TN为8.32 mg/L,TP为0.96 mg/L;运行29 d,COD、NH~+_4-N平均去除效率均可稳定达到90.0%,活性污泥生长良好,初步构建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UASB-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对抗生素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UASB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3 h、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7.5 h时,处理效果最好,出水COD去除率达88.13%.膜对COD的去除有强化作用,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也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另外膜通量下降较严重,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可基本恢复膜的通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竹炭和砾石为组合填料,开展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47.8%和59.8%,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别为75.0%、48.1%和58.2%。两种人工湿地中COD去除率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增加而提高,而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在HRT=3.5d和HRT=2d最高。不同人工湿地中细菌数量为水平潜流湿地稍高于垂直流湿地,根区高于非根区,而真菌数量则相反,且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随着HRT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提出无污泥持留序批式反应器并建立其动力学理论模型.模型推导表明:反应器的脱氮效能是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比率、进水周期等操作因子的函数;通过调控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比率等因素,能调节反应器的好氧菌筛选因子和厌氧菌筛选因子,完成硝酸菌的洗出和反硝化菌的积累.模型极限分析表明现有Sharon反应器的实质是反应周期为零的无污泥持留序批式反应器.以荷兰Dokhaven污水处理厂的Sharon反应器为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6d、反应周期为2h、曝气比率为0.175时,厌氧菌筛选因子值为0.020,低于反硝化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0.034,好氧菌筛选因子值为0.093,介于亚硝酸菌最大比生长速率0.137与硝酸菌最大比生长速率0.082之间,此时反应器的理论氨转化率为98.9%,总氮脱除率为97.6%.  相似文献   

13.
进水碳磷比对连续流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考察进水碳磷质量比(m(C)/m(P))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保持在250和45 mg/L左右,通过改变进水TP浓度来调整m(C)/m(P).实验结果表明:在m(C)/m(P)比分别为64.1,42.0,33.0和17.8的情况下,TP去除率分别为93.2%,92.0%,78.3%和65.8%,除磷效率明显降低.在m(C)/m(P)>42.0的情况下,出水TP低于0.5 mg/L.随着m(C)/m(P)的降低,反硝化聚磷污泥释磷量和净聚磷量增加,净聚磷量分别为3.63,5.33,6.26和10.3mg/L.m(C)/m(P)减小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性,但出水磷浓度会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延长后置曝气池停留时间来降低出水磷浓度.m(C)/m(P)对COD的去除和脱氮的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6%~93.1%,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复合生物反应器(HBR)对城市污水中臭味以及CODcr、NH3-N和TP等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3.5h,进水臭阈值平均为50.6时,臭味平均去除率为75.9%,出水臭阈值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4554—93)。HBR工艺对CODcr、NH3-N、TP等亦具有良好的去除和抗冲击负荷性能。污水臭味去除专性茵主要为好氧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5.
两级水解酸化-FC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级水解酸化-FCR系统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色度、NH3-N和苯胺等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时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HRT为30h时,系统COD、色度、TN、NH3-N和苯胺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81.9%、79.9%、98.1%和74.8%,出水满足《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去污脱色效果,脱氮效果尤其显著,可应用于中、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大清河,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 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S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0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75h。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调节分段进水比和气水比,示范工程共计运行了3 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SBCOP示范工程对COD和NH+4 - N 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7.7%和32.9%,1∶1∶1的分段进水比利于去除COD 和NH+4 - N,NH+4 - N去除率随进水NH+4 - N浓度升高而降低;受到低温、低碳源、高进水DO浓度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等因素影响,TN 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0.5%;TP的平均去除率为13.7%,由于示范工程未设排泥设施,TP的去除主要依靠底泥吸附和水绵吸收来实现,及时清除底泥和死亡的水绵利于去除TP 。进水为滇池湖水时,气水比为2∶1可以维持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复合式MBR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CMBR)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出水进行处理研究,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各运行了一段时间,以此寻求最短HRT.实验结果表明,当HRT为10 h和5 h时,进水COD质量浓度在915.9-1 937.5 mg/L之间波动,复合式MBR的出水COD分别为62.5-141.7 mg/L和76.2-149.7 mg/L,COD去除率分别为88.7%-96%和85.7%-94.3%,均可以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要求(150 mg/L).当HRT为3 h时,出水COD质量浓度为176.2-291.7 mg/L,不能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要求.复合式MBR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的最佳HRT应控制在5 h.污泥质量浓度(MLSS)与COD去除的关系表明,为了得到更好的COD去除率,复合式MBR的最佳MLSS应控制在7 00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8.
实验选址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建成的复合湿地系统包括经改良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部分,用于当地冷水鱼养殖业排放的养殖污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复合湿地系统对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57%和66%,复合湿地的整体去除率大于使用一种单独的湿地处理系统.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自然湿地系统中,TP和COD的去除率与入水浓度具有相关性;在人工湿地系统中,TN和COD的去除率与入水浓度具有相关性;在复合湿地系统中,COD的去除率和TN、TP的去除率具有相关性,而TN、TP的去除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复合湿地系统结合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特点,是对冷水鱼养殖废水净化处理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并对系统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停留时间HRT≥30 h,COD、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6%、97%和93%以上,当HRT分别为20 h和10 h时,COD、BOD5和氨氮分别为90%、94%、87%和86%、92%、83%;重点考察在HRT为20 h时,COD的浓度范围从125.3~492 mg/L,氨氮的浓度范围为20~32.91 mg/L,但是它们的去除率维持在90%以上,系统对污染物有更高更稳定的去除效果,而且系统对冲击负荷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