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絮凝条件下自制絮凝剂对废润滑油透光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真空度下减压蒸馏对废油出油率、油渣量、不凝性气体量、汽油和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添加体积比3%、絮凝反应温度80℃、絮凝反应时间30 min、沉降温度70℃和沉降时间12 h的絮凝条件下,油品的透光率约为60%.对该絮...  相似文献   

2.
新型絮凝剂再生废润滑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洧  熊道陵 《江西科学》2009,27(3):356-359
结合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与现状,开发一种新型絮凝剂对废润滑油的无污染、低成本的再生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在添加量5%、反应温度80℃左右、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200转/min、恒温沉降温度80℃、沉淀时间20h的条件下有最佳的再生效果。试验表明,在该复合再生条件下,经过再生处理后的废油基本上达到了该级别新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着重探讨了膜分离、真空滤油、溶剂精制、分子蒸馏、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绿色环保、低成本技术是今后废油再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废润滑油再生回收率低和废弃物多的问题,提出了应以加氢再生为主流工艺;通过对比分析国外KLEEN、KTI、HYLUBE、REVIVOIL和PROP等装置的运行经验和国内新瑞公司、科林公司以及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得结论:废润滑油加氢再生的突破点在于预处理工艺和加氢催化剂的研究,但鉴于催化剂本身结构和组成的限制,加氢再生工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在于预处理工艺;通过建立高效的检测和筛分技术,能够将废润滑油分类送往适合的加氢再生工艺装置,将会极大的促进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以加氢精制法、分子蒸馏法、膜处理法、微波热解法为代表的废润滑油无酸再生技术的原理;结合具体的应用,评述了相关的废润滑油无酸再生技术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废润滑油无酸再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植物油精制过程产生大量含油废白土,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本论文采用溶剂抽提法对植物油精炼废白土进行再生研究,选用石油醚(沸程90~120℃)为非极性抽提溶剂,95%乙醇为极性抽提溶剂,分别用非极性溶剂和两种溶剂的混合溶剂对废白土进行抽提,得到废白土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溶剂用量为100mL溶剂/100g废白土,温度50℃,抽提时间30~40min,石油醚和乙醇的体积比为4:1,抽提次数以3~4次为宜。在上述条件下,废白土中总油分得率达到28%以上,再生白土比表面积达到150m2·g-1,再生白土的脱色率、活性度、游离酸、粒度、水分等质量指标基本符合要求,吸附性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
针对废润滑油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对废润滑油进行再生,不仅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通过分析废润滑油的来源及组成,比较现有废油再生技术的优缺点,总结出只有采用高效的溶剂萃取、剧烈加氢或者全面使用发烟硫酸处理的方法才有可能彻底除去废油中的非理想组分;然而,仅仅通过提高加氢精制的苛刻度,单一催化剂难以实现目标,组合加氢再生工艺为最佳选择;首先加氢保护剂可以除去废油中的杂质以确保装置的长期运转,其次通过加氢异构催化剂提高再生油品的质量,最后加氢精制催化剂确保最终产品的稳定性;综上,将多种催化剂形成并联或串联加氢再生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废润滑油再生收率以及产品质量,并且改善废油再生工艺装置的稳定性,是未来废油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传统抽提溶剂、抽提溶剂助剂、新型抽提溶剂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基于抽提过程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抽提溶剂复配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无机膜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润滑油污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正日益显现,传统的废润滑油再生方法产生大量的酸性淤泥,造成二次污染,故提出膜分离应用于废润滑油再生的新思路,根据废油的特点来选取合适的膜来处理废润滑油,并利用降低油液黏度和压力膜过程来提高膜的渗透通量,使膜的渗透通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子蒸馏法再生废润滑油,以残炭、黏度、酸值作为表征再生油品性能的指标,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再生油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再生油品的残炭含量、黏度、酸值都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应将分子蒸馏温度控制在180℃左右;随着压力升高,再生油品的残炭含量、黏度、酸值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分子蒸馏压力应控制在50 Pa以下;当分子蒸馏温度为180℃,分子蒸馏压力为50 Pa时,得到再生油较之废润滑油原料,不仅外观上有明显变化,其残炭含量、酸值也大幅下降,再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全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在固化硫酸盐渍土中的应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全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全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固化盐渍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热重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不同矿渣占比的固化盐渍土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2.
染化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化学需氧量,ρ(CODcr)高,且大部分是生物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利用铁炭在水中发生的微电解过程可有效去除染料生产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ρ(CODcr),同时提高污水的后续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处理效果受填料组成、pH值、停留时间和混凝曝气等因素的影响;废水经过微电解处理后,ρ(CODcr)和色度分别从2 000 mg/L和2 048下降为860 mg/L和256,去除率可高达56%和75%;采用微电解-混凝法出水与采用单纯的石灰乳中和混凝沉淀法出水相比,ρ(CODcr)降低22.5%,可生化性提高18%.  相似文献   

13.
活性白土在石油炼制、医药、农业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用酸对白土活化是主要方法之一。以陕北志丹白土为原料,用无机酸对其进行活化,详细研究了活化过程中活化酸的种类、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活性白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志丹白土活化的适宜条件为:盐酸浓度8%,活化温度80℃,活化时间5~6h。  相似文献   

14.
煤矸石生产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矸石是采煤业选煤的尾矿。煤矸石的积累是煤碳工的重要负担,即不利于环保又占用大量的土地。本文利用黑龙江省七台河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新工艺制备了陶粒,制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部分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粘土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力学形成条件的关系,对某粘土进行了重塑和一维再固结。在此基础上,采用切块法获得了微结构观察样品,并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对微结构样品进行了干燥,进而采用能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土样的化学矿物成分,采用压汞实验测试了粘土的孔径分布。对不同方向上的孔径分布特征与其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径分布特征与试样的方向性具有密切关系。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土微结构与其力学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钻井废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对钻井废液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了钻井废液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可行性、处理钻井废液的最佳条件和处理钻井废液的工艺运行参数,为进一步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隧道水-土复合填塞炮孔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掘进施工中,传统的光面爆破直接用纯炮泥堵塞炮孔,这种方法往往使得炸药能量利用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方法代替传统的光面爆破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得出水-土复合堵塞炮孔爆破时产生的孔壁压力远远大于纯炮泥堵塞炮孔时的压力值。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改善了洞内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爆破方法,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采用SAGD技术进行稠油开采,地面井口采出液温度高达170-180℃,从而获得较大的剩余热能.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余热,根据动力循环原理以及氟里昂循环发电系统的特点,设计研究了小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并对系统中的主要换热元件(蒸发器、冷凝器)和汽轮机参数进行了热力计算,确定了蒸发器、冷凝器的结构参数及其电功率.研究结果对于基于朗肯循环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餐饮废水的预处理和处理两个阶段的处理技术,指出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将以处理设备的一体化、开发多功能混凝剂以及多种方法的联用为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水浸提法从鱼废料中制备牛磺酸的最适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几种影响因素(浸提pH、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液料比)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探讨并确定了牛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6∶1、提取液pH值5.2的提取条件,从鱼废料中可以制备得到提取率高达27.93mg/g的牛磺酸,该结果明显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