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括了我们于1980—1982年,在重庆市蔡家公社进行的人为“稻、鱼、萍”生态系统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利用冬水田进行宽、窄行种植杂交中稻,其窝行距为:(15+5)×3—4寸;在水稻的宽行间开沟养鱼;并充分利用水面放养红浮萍。试验结果证明,经济效果十分显著。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水面、水中和稻田土壤等生态因素来提高稻、鱼、萍的产量,其主要优点如: 1.采用这种宽窄行种植法的水稻产量相当于常规大田栽插法的产量,并能稳产高产。 2.此法养鱼,可延长放养时间,增加其放养密度,更有利于提高鱼的产量,并协调了稻和鱼的矛盾。 3.能充分利用水面的空闲时间和稻萍共生期的宽行间进行养萍,因此是积极挖掘肥源的重要途径。 所以,这个良好的农田结构不仅能获得稻鱼萍的高产,而且还能逐年提高土壤的肥力。因此,稻田这个生态系统值得更进一步的扩大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烤地瓜闻起来很香烤地瓜闻起来很香,曝晒过的干鱼有腥味,桂花香味沁人心脾。看到烤地瓜、干鱼鱼、桂花,即使把鼻子塞住,你也能基本正确地想象它们的气味。看着食物和花预测其气味看着食物和花预测其气味,这不是什么超级功夫。看着物质的分子结构,你还能预测它的气味吗能预测它的气味吗?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钓杆     
这种钓杆的手柄上装有红、黄、绿三色显示灯,如果有鱼靠近鱼钩,红灯便会闪烁;如果鱼咬钩了,黄灯就会亮起;待绿灯亮时,你就可以起钩了。而且,当鱼被钓出水面时,手柄上的显示屏还能马上显示出鱼的重量呢!  相似文献   

4.
两栖仿生机器鱼Ⅰ的建模及推进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仿生机器鱼技术为研发高效、高机动性和低噪声的水下运载器提供了一种方法.受两栖动物启发,完成了一种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鱼I的设计,并成功试制了样机.该两栖机器鱼能巧妙地利用转体机构实现仿鱼和仿海豚游动的结合,实现了二种运动模态的自由切换,其鳍肢/轮桨机构的引入不仅能使机器鱼在地面爬行或仿轮式运动,而且提高了水中运动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5.
周世平 《科技信息》2010,(27):394-394
网箱养鱼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适应水域广,湖泊、水库、沟渠、江河以及面积大的塘、堰都可进行网箱养殖,将大水体化为小的养殖水体,生产秩序安定,能解决大水面养殖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充分利用荒芜水域。水库搞网箱养鱼还能提高库内水体的鱼产量;二是不与农业争地,不需要大量开挖鱼池占用耕地;三是生产设备投资少,劳力省,经济效益高;四是饲养管理方便;五是起捕鱼方便,机动灵活地满足市场对鲜活鱼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港台信息     
铺设人工鱼礁提高鱼产量的研究 港海的污染,大型基建的卸泥和挖沙工程,以及捕捞过度,均影响鱼产量。据国外经验,采用铺设人工鱼礁是恢复海洋生态的一项有效方法。人工鱼礁的作用与天然鱼礁作用一样,为近岸鱼类提供栖息地方,并作为产卵和繁殖之所。部分例证显示,采用人工鱼礁能使鱼产量提高5成。  相似文献   

7.
正树有年轮,这是众所周知的。鱼鳞上也有一种与年轮极为相似的轮,你们知道吗?研究人员长期观察后发现,各种鱼鳞上的轮千差万别,犹如鱼的身份证,便对它们进行分析。他们发现,通过研究鱼鳞上的轮,他们能基本正确地判断鱼的孵化地和生长地,还能推断鱼的生活区域的环境规律。这项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人们对鱼进行科学养殖和管理,而且为解决鱼类的归属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龙 《青年科学》2010,(2):26-26
人们常说“鱼儿离不开水”不错,鱼类是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它没有四肢也没有肺。离水以后时间稍长,即会窒息死亡。可是也有的鱼离开了水不但能活,而且还能爬能跳。  相似文献   

9.
水草在观赏鱼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草在观赏鱼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水草能与水族箱、鱼互相协调,达到美化环境,起着非常好的观赏效果;同时,水草还能净化水质,释放氧气,提供鱼类栖息、繁殖场所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在干什么?玩水下遥控机器鱼?被你说中了。MIT(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工男女们开发了一款全新机器鱼,它能听从遥控器的指挥,在15米深的大洋里畅游40来分钟;它还能钻入鱼群,像间谍一样窥探鱼群隐私,帮科学家了解海洋鱼类的日常生活。玩乐和科研两不误。这条鱼名叫SoFi,名字够有科技感吧?不过,制造这家伙的材料既不是闪闪  相似文献   

11.
 采用鲤鱼GtH β-亚基(cGtH β)的标准品和抗血清建立了斑鳠异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tH)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并对斑鳠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和GtH分泌的季节变化,以及埋植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 )对斑鳠GtH分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鳠雌雄鱼GSI值分别在5月份和6月份达到最高,与其他月份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雌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与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雄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4月、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血清Gt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埋植MT对斑鳠雌雄鱼血清GtH水平有一定影响,在性腺发育初期能提高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而在性腺成熟和排卵期能降低雌雄鱼血清GtH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在斑鳠的人工繁殖中可以采用埋植MT的方法对斑鳠进行催熟和催产。  相似文献   

1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道解惑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摘     
多层次利用饲料的几种模式多层次利用饲料,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多次增值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多层次利用饲料的模式于下: 1.草—肉牛—鱼利用野草和牧草饲喂肉牛,用牛粪发酵后喂鱼,年底还可清挖塘泥作农田肥料。一般二头肉牛的粪可喂一亩塘鱼,能产鲜鱼约2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不同含量的小球藻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2.15±0.12)g的健康黄颡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对照组)、0.20%、0.40%、0.60%、0.80%、1.60%、3.20%小球藻的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Diet 1~Diet 7。在试验中期和试验结束后测定黄颡鱼生长指标、肉质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球藻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肌肉保水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小球藻含量的增加,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呈增加趋势,饵料系数呈降低趋势,并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变化幅度加大,在小球藻含量3.20%时,生长最佳,饵料系数最低,且在此水平下,黄颡鱼肌肉的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最低,提示小球藻的添加可以改善黄颡鱼肌肉的系水力。在抗氧化能力方面,添加小球藻可显著提高黄颡鱼肝脏和血清中的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以添加3.20%水平的小球藻时,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黄颡鱼生长、提高黄颡鱼肌肉的系水力,还可以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最佳添加量3.20%。  相似文献   

15.
酷热的夏天,小伙伴们的冰箱里绝对少不了冰块儿的身影。可你知道吗,冰块除了能消暑降温,还能用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来玩玩用棉线钓“冰块鱼”!怎么钓?看我的!  相似文献   

16.
人眼的奥秘     
人的视觉最优秀鱼能在水底觅食,猫能在夜里捕鼠,人在水中的视力比不上鱼,在夜间的视力远逊  相似文献   

17.
土池养鳖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又叫水鱼、甲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医学上还有滋阴除热、破结软坚等功能,多吃水鱼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起到滋补健身,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近几年来,一些企业还把它加工成水鱼粉、口服液以及中华鳖精等营养保健品,供国内外市场需要,销量很大。这样使水鱼身价倍增,鱼价猛涨,发展很快,成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天下无双     
离水也能活的鱼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称,生活在美国沼泽地里的一种热带鱼在离开水的情况下,还能生活一个月。科学家发现,这种小鱼在枯水期来临时,就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被昆虫和流水腐蚀的中空的圆木中,与此同时,它们不再用鳃  相似文献   

19.
氧气发生剂是利用化学方法产生氧气的一种药剂,常用于供氧不足的应急情况。如家庭急救或在事故突发的情况下,如果能利用常备的氧气发生剂,维持正常的呼吸,再等待救援人员的到达,就有获救可能。氧气发生剂还常用于活鱼保鲜,活鱼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由于鱼箱或鱼桶中鱼的密度太大,造成缺氧,很容易死亡。如果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作物稿秆未能科学利用的实际出发,用担子菌(平菇),沼气发酵菌群等微生物;将稿秆中的纤维等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并转化为平菇、蚯蚓、鱼、沼气等物质,不仅能获得方便经济的生活能源(沼气),食品(平菇子实体,鱼)和饲料(饵料),肥料等,还加快了稿秆还田的转化速度,同时保证了农业生态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