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机产率和随机需求下的再制造系统的回收定价决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产率和需求均为随机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中,采取从用户手中买回废旧产品的方式控制回收数量.在再制造随机产率实现前决策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在市场随机需求实现前决策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的效用为利润的期望与方差的加权和/差, 目标是最大化此效用.通过分析此目标函数下的优化模型,利用优化理论得到了给定再制造产品数量时最优销售价格的解析解,并证明了在考虑企业风险不同态度下最优回收价格的唯一性. 此外,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并利用仿真对各种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再制造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销售商负责废旧品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在以再制造产品优先满足市场需求条件下建立博弈模型对闭环供应链的制造品、再制造品及废弃产品回收的定价策略进行优化决策,并设计一个基于再制造优先的协调定价机制.该协调机制不仅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原则在优先考虑再制造品利润的情况下协调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利润,而且能对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总体协调. 相似文献
3.
基于回收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策略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假定在同一周期中废旧产品的回收数量小于或等于新产品销售数量,在单周期环境中研究了新产品和废旧产品存在差别定价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最优定价策略;在分散决策模型中,解释了制造商利润为什么与回收产品的转移支付b没有关系;并通过集中与分散两种模型的比较,发现分散决策使得新产品的销售量以及废旧产品回收量均损失50%,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损失的相对值为25%,然后提出一种两部收费制契约协调定价策略,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对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的回收再制造过程,假设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一定替代关系,批发和零售价格不同,而且回收价格也不同。通过构建模型给出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不同产品的差别定价策略,并进一步比较相应的利润,引入收益共享契约来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又通过具体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替代关系对利润的影响,指出如何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决策相比于集中决策会造成效率损失,导致供应链失调,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替代程度的越高,闭环供应链系统各个成员的利润和系统总利润越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异质需求构造需求函数,研究了新产品、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和再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三 者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如何根据再制造节约成本的大小确定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规模,并比较了垄断和竞争条件下制造商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新产品生产成本对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影响.结论表明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再制造成本 的大小选择12种不同的生产策略;再制造商的竞争使制造商利润降低,制造商应进入再制造领域应对再制造商的竞争:新产品生产成本很低时,制造商倾向于不生产再制造品或再制造部分回收品,再制造商倾向于再制造所有回收品. 相似文献
6.
基于竞合博弈的O2O品牌制造商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品牌制造商开发移动客户端对线上线下渠道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的影响,品牌制造商可通过移动渠道,电脑渠道与零售渠道三种渠道销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模型受价格与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共同影响,构建了非合作博弈,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的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得到均衡解.数值算例表明不同策略下,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系统总利润均先增加后减少,零售商订货量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得到了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系统总利润近似相等,并且渠道价格一致策略并不一定是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7.
8.
在考虑闭环供应链成员公平关切的情形下研究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差别定价最优决策与协调策略,通过比较公平中性与公平关切情形时的结果以分析公平关切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系统都是不利的;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不利、对零售商有利,其使得两者的利润一减一增,但整个系统利润保持不变且产品价格、销量不受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形下,当双方的公平关切程度逐渐增加时对制造商有利,当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减小、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增加时对零售商有利.本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仅制造商具公平关切和仅零售商具公平关切行为时的闭环供应链,以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在渠道成员联合促销且存在双边道德风险下,考察了制造商对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决策问题,指出双边道德风险下的最优市场价格应低于无道德风险下的对应价格。分析了市场潜在需求和价格敏感系数等外生变量对定价决策的影响,指出最优市场价格和最优批发价格随市场潜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运用数值分析对文中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随机回收和有限能力下逆向供应链定价及协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合考虑回收量为回收价格的随机线性函数及回收商或制造商的设施有容量限制,分别针对回收商或制造商租用设施的两种情况,分析了Stackelberg博弈和集中式决策下逆向供应链中回收商的最优回收价格、制造商的最优回购价格及最优设施容量.研究表明,与集中式决策相比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的系统效益非最优.然后利用收入一费用共享契约进行逆向供应链的协调.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契约的有效性,并对回收敏感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对称需求信息的供应链协调定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销售单一产品给单个销售商的制造商在不对称的需求信息情形下,如何通过量折扣手段来进行供应链协调定价的问题.根据制造商-Stackelberg对策结构(即制造商向销售商宣布量折扣计划,然后销售商确定销售价格和相应的订货量),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制造商提供了能更好地改善渠道效率的量折扣策略.数字实验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将整个渠道效率提高到接近100%;2)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的利润,而且也能提高销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现有刻画闭环供应链回收数量函数的不足,构建了与销售数量和回收价格均相关的回收数量函数.分析了三种情形下(两个零售商参与回收,一个零售商参与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表明: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越大,制造商越倾向于选择两个零售商进行回收;然而,当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较小时,选择一个零售商回收或制造商自行回收,会受到市场规模大小,吸引系数和游移系数的影响;并说明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制造商、消费者和社会环境都是有利的,为制造商选择回收渠道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的核心是协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现有应用较为广泛的协调度模型,总结了模型的本质,并由此推知: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确定,在整个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围绕其本质,引入欧式距离,构建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现有评价方法中时常被忽略的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定量分析,作为评价的前提步骤.最后,以中国的经济与科技系统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服务供应商承诺的服务质量和实际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地影响其需求. 从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维度和价格两个方面来分析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行为. 服务需求由服务质量和价格共同决定.根据服务供应商的不同竞争行为,分别建立以下三种竞争模型:1.服务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基于价格的竞争模型. 服务供应商之间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2.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基于服务质量的竞争模型. 服务供应商的最优决策不受其他任一服务供应商的影响;3. 基于服务质量和价格同时 竞争的模型.以服务供应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得到每种竞争模型下服务供应商的最优 价格、服务质量和相应的需求.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竞争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均衡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均值-方差对冲方法, 对具有一般跳过程, 存在违约风险的期权定价做了深入研究, 首先建立了基于违约过程的半鞅的鞅表示定理, 其次定义最优方差鞅测度并构建两个倒向半鞅随机微分方程, 然后找出使成本函数最小的最优投资策略, 从而给出其定价公式.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给出了可违约半鞅过程的倒向随机半鞅微分方程, 并且给出了具有一般跳过程的可违约期权的定价公式,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Most inventory researches assume that production level can fluctuate arbitrarily. However, large fluct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level in many firms may be much costly.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ordinating pricing and 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 in a bounded
production system with uncertain yield,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level is constrained between a maximum and minimum level in
each period and the price can be adjusted dynamically.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is the interval base-stock-list-price
policy. Also,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production bounds and uncertainty of the yield on the production system.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arameters on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零售商能否实现开发自有品牌的目的, 取决于如何对自有品牌产品的定价决策, 而产品实际质量和消费者感知质量是影响该问题的关键 因素, 据此从新的角度分别构建了只存在制造商品牌、制造商品牌和零售商自有品牌共存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研究表明: 当零售商采取绝对定价时, 其定价决策不受制造商品牌的影响, 只跟感知质量、产品成本以及消费者忠诚度有关; 当零售商采取跟随定价时, 定价差异取决于消费者对两类品牌感知质量差异和实际质量差异的共同作用, 且感知质量差异的影响幅度较大; 同时, 零售商可根据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消费者忠诚度及生产成本, 对制造商产品采取不同的定价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