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4年10月6~9日,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聘请19位专家学者组织了对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的部门预审工作。参加预审的专家成员有:母国光(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专家组组长)、郭桂蓉(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专家组副组长)、陈能宽(中科院院士)、李鸿志(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专家组副组长)、黄树槐(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叶培大(中科院院士)、谢光选(中科院院士)、雷天觉(中科院院士)、李衍达(中科院院士)、吴承康(中科院院士)、侯洵(中科院院士、西安光机所所长)、杨辅忠(兵总司212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10,(2):72-73
作为沈阳市科协年会“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特邀报告的主讲专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严陆光研究员为沈阳化工学院的师生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曲园学人     
解学军,男,1968年生。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中科院院士郭雷研究员;2001-2003在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导师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评为曲阜师范大学“应用数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00,(1):15-16
“信息光子学前沿”学术研讨会,是东方科技论坛第6次研讨会,光信息领域的专家教授、中科院院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心”副主任陈良尧教授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褚君浩研究员轮流主持。上海市科委徐国华同志出席研讨  相似文献   

5.
邓爱华 《科技潮》2009,(9):26-29
朱其杰 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任职期间,领导、组织过很多国家和铁道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原国家科委“八五”攻关“低速磁悬浮列车研究”项目。曾担任“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后评估”专家组组长,“沪杭磁浮支线(上海机场联络线)可研报告评审”专家组组长。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许智宏一行访问我校,与校领导何慧星、郑旭荣、王国彪座谈。兵团农业局副局长赵福义陪同访问;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龚颂福,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研究员张洪霞,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孔凡晶,新加坡晖泽集团财务总监王仁,俄勒冈苗木繁育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刘练奇等随行并参加座谈。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科技》2008,7(14):17-17
上海药物研究所5月18日上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常州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在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该所常州中心项目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09,8(6):51-51
在“973”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支持下,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李保华研究员及其研究生搭乘了“科学一号”考察船远赴西北太平洋及赤道海域进行科学考察,并于近日顺利返回。此次考察由“科学一号”考察船承担,共有包括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南京古生物所等单位的31名科考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9.
在858名中科院院士中,有一对著名的兄弟院士,那就是皖籍科学家汪德昭(兄)、汪德熙。 人生履迹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生于江苏灌云。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33年赴比利时进修,1934年转赴法国留学,1940年获巴黎大学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顾问等。1956年回国,历任中科院原子能所研究员,器材局局长,电子所研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日,2015"协同创新"科技周暨院士专家永康行活动启幕。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中国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刘兴平、省科协副主席梁细弟、金华市副市长傅利常及永康市各套班子领导参加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创新驱动、科技助力"为主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颜德岳,中科院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薛永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家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研究员潘德炉等80多位院士专家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上,永康省级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1.
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杭城,杭州市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又有新举措。为加快杭州“新药港”建设,10月6至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4名失物医药界的院士、专家来杭,通过与企业家交流洽谈、参观医药企业等活动加深对杭州生物医药企业的了解,促进双方合作,为杭州“新药港”的建设出谋划策。 10月6日下午,中科院院士、专家与杭州生物医药界企业家座谈会如期举行。由于此番来杭的院士、专家都是在国内外生物医药界享有盛名的科学家,所以在杭30多家生物医药界企业的老总也早早到会,渴盼与科学家们进行交流。座谈会上,沈坚副市长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沈文庆院士介绍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与杭州市合作情况,浙江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等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郑州主持召开了植物水分及抗旱生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五十多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王洪春研究员、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山仑付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章城付研究员分别作了《植物抗旱性试验方法的比较》、《旱地农业中若干生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迎接未来的植物生理学ToMeettheFuturePhytophysiology¥//沈允钢(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200032)21世纪即将到来,生物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曾经长期处于主要只能作外表观察描述的浅析阶...  相似文献   

14.
2月28日,李洪钟、张懿院士一行应邀访问成都分队。陪同访问的有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朱庆山研究员,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长唐历。双方围绕院地合作,特别是过程所与攀钢在川的项目合作交换了意见。成都分院科技处汇报了2011年  相似文献   

15.
石钟慈院士,是我国当代著名计算数学家,在有限元领域作出了多种原创性的重要贡献。1933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1995年至今任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8~1995年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5~1989年任中国计算数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至今任理事长。现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攀登项目“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首席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去年9月在杭州见到石钟慈院士时的访谈笔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07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的研究员李爱珍女士入选外籍院士,她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1958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前身)工  相似文献   

17.
张占仓 《河南科学》2006,24(4):504-504,581
2006年5月27日,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带队,由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院士、朱兆良院士及中科院系统资环、农业方面20多个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共42人组成的调研队伍,深入黄淮海核心地区的封丘县调研.旨在配合中科院“现代农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提供科技支撑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中科院新增选的院士中,37岁的卢柯研究员成为中科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之一.一个这么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就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在一般人看来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而在卢柯工作的金属所,很多人却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4月13~15日对“手性与手性药物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重大交叉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项目组负责人和各课题组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经认真讨论评议,认为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院士负责的该项目全面完成预定计划,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杨培志     
杨培志,男,1966年5月生,云南大理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师从于邓佩珍教授和干福熹院士;1999年8月~2001年11月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殷之文院士;2001年11月~2003年2月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做访问学者;2003年3月~2004年12月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