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了其分子分母不具有零互质性的二维传递函数的BIBO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一种新的充要判据。该判据将BIBO稳定性的判别问题转化为比较两个多项式结式的公因子重数问题,从而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简化。算例分析表明:该判据在某些方面的确优于许多现有结果。  相似文献   

2.
时滞泛函微分方程的某些稳定性定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时滞泛函微分方程的零解一致稳定性的新判据,V的上界可以是某些条件下的正函数;对于解的渐近性及渐近稳定性和一致渐近稳定性给出的判据,去掉了方程右端函数f的有界性假设,使V的上界容许是在某种条件下的常负函数,推广了J。K.Hale的结果,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证明了离散非线性时变系统指数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了构造性证明.作为应用,给出了线性时变周期离散系统稳定性的某些简单实用的代数判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正定、负定二项式性质及雅可比行列式的性质,分别利用熵判据、吉布斯判据、自由能判据对热力学系统平衡稳定性条件进行了详细推导,均能得出系统处于平衡稳定性状态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正定、负定二项式性质及雅可比行列式的性质,分别利用熵判据、吉布斯判据、自由能判据对热力学系统平衡稳定性条件进行了详细推导,均能得出系统处于平衡稳定性状态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考虑高维空间连接双曲鞍点的同宿环的稳定性,在可定义回复映射的条件下给出了同宿环在其部分邻域是渐近稳定的判据,将文献[9]中关于3维系统同宿环的结果推广到(m 2)维空间.  相似文献   

7.
稳定性是实值、复值、四元数神经网络在众多领域应用中首要关心的问题,针对具有不可微时变时滞的四元数神经网络的全局μ-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在不要求网络可分解情况下的充分性判据;将四元数神经网络整体考虑,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运用自由权矩阵和矩阵不等式等技术,获得了所研究网络平衡点的全局μ-稳定性的充分性条件,给出的稳定性判据是四元数线性矩阵不等式表示的,同时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Loland损伤模型,推导了Ⅰ-Ⅱ复合型裂缝尖端区域的损伤断裂区域方程,得到各损伤区形状及范围;并提出了基于缝端损伤区域的裂缝发展的双D损伤判据和双R损伤半径判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并模拟Ⅰ-Ⅱ复合型裂缝在起裂荷载以及失稳荷载作用下损伤区域,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将损伤区理论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计算出带裂缝重力坝的起裂损伤区以及失稳损伤区,分析了坝体裂缝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定义及其判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同条件下不同阶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系统稳定的阶次范围。理论证明分析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随机非完整系统平衡状态流形在统计意义下的稳定性.首先建立非完整约束系统在随机扰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其次给出其相应的矩方程并将其线性化;最后采用Ляпунов第一近似理论的线性化方法讨论非完整约束系统平衡状态流形的矩稳定性,给出均值意义下系统平衡状态流形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并举例说明了此判据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收入不平等指数定量对比分析京津沪渝的行业收入差距状况,发现在4个直辖市中重庆市的行业收入差距是最小的;运用分解泰尔指数的方法对重庆市的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垄断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纵向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从总体上、垄断行业内部还是非垄断行业内部,这一差距已有缩小的迹象;提出了继续完善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热量传递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观测为基础,探讨林窗及其不同方位边缘气一地温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雾)、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形成不同季节、时间林窗区域气一地温差在时空分布上的明显差异——低值区的时空位移现象及空间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林窗气一地温差最低区域不是出现在林窗中央而是林窗某一侧,而且出现随季节动态位移的现象;林窗内不同介质间(空气、地面)热量传递方向随季节的不同而异.这种“峰值动态位移现象”可能会影响不同时期物种的入侵、定居、繁殖,进而影响林窗物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用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禁带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转移矩阵来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结构的新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不同介电常量、不同几何结构的晶体的禁带特征,并讨论了掺杂后的一维光子晶体光子禁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电常数沿不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woodpile结构三维光子晶体存在完全带隙,可以实现立体空间中对光的控制传输。鉴于此,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椭圆截面和长方形截面介质柱形成的光子晶体的完全带隙。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很好的完全带隙,且带隙的宽度受到介质柱不同截面形状的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不同季节热带次生林林窗光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西双版纳不同季节(1、4、7、10月)次生林林窗8方位光照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光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雾)、太阳高度和林窗边树木的共同影响,形成不同季节、时间林窗区域光照强度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即高值时空位移现象及空间不对称性。林窗光照高值区域不是出现在林窗中央而是林窗某一侧,并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照值区域会出现动态推移的现象,光强分布势使林窗区域热力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导致林窗区域热量传输和热量储存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热力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 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 m2左右,平均约为241 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 m2左右,平均约为85.1 m2。林隙一般是在50 a以内形成的,而30~40 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干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见的电磁晶体带隙分析方法存在耗时、不易理解等问题,推导了二维电磁晶体的平面波展开法(Plane Wave Expansion,PWE)模型,并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了不同形状填充单元二维方格子电磁晶体的带隙结构。将电场(或磁场)、介电常数(或其倒数)展开为双重傅里叶级数,然后将其代入所满足的标量波动方程中,经过运算整理得出二维电磁晶体的本征方程,求解该方程,就可得到电磁晶体的带隙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填充单元尺寸和相对介电常数均对带隙结构存在影响。最后,采用周期延拓,得出了两种电磁晶体的等效结构。通过结构等效,无需再推导相应电磁晶体的结构系数,利用本文的平面波展开法模型即可实现其带隙结构的求解,因而实现了简化分析。仿真数据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内啮合齿轮压缩机的齿间接触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内啮合压缩机的材料选择准确、摩擦功耗减小、运行可靠性提高等,采用线弹性理论,在分别考虑缸体与外转子无间隙和有间隙的2种情况下,建立了齿面接触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比有限元方法求解简单,并可得到接触力随转角的变化关系,特别是易于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合理设计和优化型线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间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接触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有间隙模型所得到的接触力数值比无间隙模型大10倍以上.考虑到实际转子压缩机中外转子和缸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因此有间隙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而且在设计该压缩机时宜采用有间隙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彭州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隙的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设置三条样线总长3.5km,调查到82个林隙.结果表明:75.61%的冠林隙(CG)分布在20-80m2之间,其中以40-6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23.00%;扩展林隙(EG)大小多在60-200m2之间,占87.80%,其中150-20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28.74%.林隙的线状密度为23.42个.km-1.不同调查样点林隙的分布格局不同.林隙形成最主要的方式为人为砍伐,比例高达71.46%.林隙的形成木主要是马尾松,占81.29%.林隙形成木的径级主要介于10-25 cm之间,各林隙的形成木在不同径级中株数分配比例不同.65.84%的林隙是由2-5株形成木所形成,平均每个林隙的形成木为5.09株,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CG的面积为10.02m2,EG的面积为25.53m2.  相似文献   

20.
用求斜率方法来测定高温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电流时电弧放电柱直径增大而激发温度也升高.在电极间隙增大时电弧放电柱放大而激发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