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大宋王朝后,为了巩固统治统一天下而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是宋太祖赵匡胤管理思想的外在显现.主要表现在:军事上采取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内政上采取分割宰相的权力、改革禁军设置等措施加强皇权,巩固政权;在富国强兵方面实行归还战俘,稳定边境、严格执法,整肃吏治、赈济灾民,发展经济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殿试最早出现于武则天时代,而作为制度正式确立则是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殿试的难度不大,但却是决定名次的一次考试;殿试的形式并非单一,它有三种类型:文举的常科和制科及武举;通常人们认为伴随殿试第一名的出现有了状元的称呼,可状元的出现要早于殿试;而参加殿试的进士们自赵匡胤后才统称为天子门生,天子门生实为皇帝控制科举的产物;状元由皇帝钦点,有时与运气相关。  相似文献   

3.
宋太祖赵匡胤伐蜀,蜀主孟昶雄兵十万,主场作战,似乎可与宋主一决雌雄。四川这方水土,也许是由于太温软舒适了,往往培养不出生猛彪悍的性格。纵观历史上四川的地方性政权,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无一例外地都放弃了抵抗,  相似文献   

4.
第一回写一百零八座天罡、地煞星下凡。故事发生在宋朝。宋朝第一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宋太祖传位给宋太宗。宋太宗传位给宋真宗。宋真宗传位给宋仁宗。宋仁宗是“上界赤脚大仙”下凡,“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  相似文献   

5.
宋太祖赵匡胤在东京太庙内立有一块誓碑,告诫自己及后代皇帝要优待柴氏子孙、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对此,诸多宋人皆有记载,并且碑上的誓言亦得到北宋历代皇帝有效的落实,故誓碑无疑是存在的。随着北宋的灭亡,誓碑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应的,那些"优待"做法亦不复存在。否定誓碑存在之说,无文献依据,且推理亦不成立。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太阳黑子活动同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起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终自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九朝共历167年。一般讲,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长度平均为11年;如能正常观测的话,在北宋167年中,应可至少记录到太阳黑子活动15起。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当时天文工作者记录下来的太阳黑子活动,《宋史》中有10起,《东都事略》中另有1起,共有11起,具体日期和简要描述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闫晶晶 《科技信息》2012,(10):304-305
中央官制是秦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王朝在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后,开始采取为巩固其统一而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其中对中央官制也进行了改革,秦朝中央官制的改革在中国政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它,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官制的发展演变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义的发展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宋建国后,在大局初定危机仍旧潜伏的时刻,宋太祖就开始逐步贯彻重文抑武的政策,采取了种种抑武举措,重用文人以牵制武将。但是,宋初大局甫定,强敌环伺,宋太祖重文抑武,实则"重武抑武",重文抑武政策对宋初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宋各朝统治者对佛教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但对佛教态度的总体精神基本上一脉相承开国皇帝宋太祖。具体来说,北宋佛教政策的主旨有如下几个方面:保存佛教;允许佛教适度规模地发展;支持、参与佛教活动;不同程度的限制。北宋佛教政策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开明的,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他一继位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因为群臣都知道,自古皇帝都是父终子继,但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所以说,赵光义的继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为了向北方的辽国和部分不赞同自己登基的人,显示自己的‘憾力",他将皇宫中所有的物件都进行重新修造。其他的修造倒也一帆风顺,偏偏在最最重要的传国玉玺上出了纰漏。原来,宋太宗命人用玉中极品——羊脂玉将玉玺加高了2厘米,使玉  相似文献   

11.
归有光以卓越的成就赢得了“明文第一”的至尊地位,但其一生科举之路坎坷,归有光以自身曲折的科举考试经历和深厚的学养,指斥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有着当时人无法企及的远见卓识;然而穷其一生,却又深陷科场不能自拔,对科举取士,始终缠绵萦系,欲说还休,有着深厚的科举情结。  相似文献   

12.
卓尼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非常紧密,各代土司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中央王朝保持友好和建立臣属关系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文章试图从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建立各种关系的过程入手,研究卓尼土司制度在这一地区发展壮大、长盛不衰的历史和原因,说明卓尼历代土司的见识和胆略,能以大局为重,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3.
南通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张謇曾多次上书清廷,建议效法西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公共图书馆。张謇创办了南通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早期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和实践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样本。  相似文献   

14.
一般研究汉武帝,人们总是着眼于他对汉民族的伟大贡献、丰功伟绩与风流逸事,或是对其功过进行分析评价,却很少注意他在接班人问题上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具体做法。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逐次叙述汉武帝更换继嗣的全部过程,探讨武帝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揭示封建社会帝王更换继嗣时的一般规律和典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文化观,奠定了我军军事文化优良传统的深厚基石。其中,毛泽东建军思想奠定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军队思想道德文化基础;毛泽东军队文化建设思想融入了我军军事文化的血脉;毛泽东的典型宣传实践催生了我军军事文化符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范蠡是我国春秋时期十分重要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他多被后人称为"商圣",而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则为多数人所忽略。从客观的历史事实上来说,范蠡是先作为一位军事家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才离开越国,发展生产经营成为"商圣"的,《汉书·文艺志》也记载范蠡曾有兵书流传于世。本文总结了范蠡的军事思想:顺应天时的战争观,灵活多变的战术观和富国强民的国防建设观,并且追溯了范蠡军事思想的来源——道家思想,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运用范蠡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嘉祐制策、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三个时期表现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变化,其政治命运也随之跌荡起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家学及时代氛围的影响、被科举所累及其本人的忠君爱民思想等。但其所有的政治主张和表现都应归结为忠君爱民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在教育改革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积极主动地推广新式学堂,废除旧的科举制度,规划学堂管理,兴办留学,培养科技人才。这些举措不仅对袁世凯本人地位的巩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清末教育改革、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甚至整个清末新政的走向也影响不小。  相似文献   

19.
宰相李德裕在唐会昌年间,佐助武宗抑制宦官势力,加强皇权,平定昭义镇叛乱,提高中央权威性,毁寺灭佛,挽救危机,开创了唐“王室几中兴”的良好政局。李德裕在唐代历史上应有其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管理思想的承接阶段,管理思想没有跳出秦汉到隋唐时期的旧有框架和体系,只是对管理制度进行了部分的调整和变革,乏见新意.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有宋太祖、赵普、范仲淹、王安石、叶适、耶律楚材、张居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熙、雍正、龚自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