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从上世纪 5 0年代以来 ,中央与地方有关的专著、科研报告、区划、规划、计划中 ,以及文后所列文献 (1~ 8)中 ,都广泛使用“宜农荒地”或“宜农 (耕 )荒地”这一复合词。该词在实际使用中一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该复合词中的“农”字 ,显然是指“农业” ,而人们对“农业”的理解 ,有时是单指“种植业”———常说的“小农业” ,有时是指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常说的“大农业” ;二是该复合词中的“荒地” ,无疑是指未被人们利用的荒芜之地 ,而在实际使用该复合词中的“荒地” ,往往又含有已被人们利用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3-34
该项目验证了“南芋1号”等8个菊芋品系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筛选出适于海涂、松嫩盐碱地、北方荒漠地、宁夏与四川坡荒地的菊芋新品种(品系)并完成新品种认定;集成“南芋1号”等菊芋在海涂盐渍土、干旱荒漠盐碱地、荒坡地等非耕地低成本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配套不同类型非耕地菊芋的播种方式、种植制度、收获及土壤中贮存的技术体系与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术语是文化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同语种的术语随着人类文化交流而互相沟通,乃是古今中外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现象。据史书记载,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许多实物和资料,其中就有许多术语,例如“葡萄”(大宛语budaw)、“首蓿”(大宛语buksuk)等。佛教的引进,带进许多宗教术语,例如“罗汉”、菩萨”、“涅槃”、“舍利”等。公元十七世纪以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又不断引进了大量新术语,据《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收集,共达一万余条,如“雷达”、“坦克”、“泵”、“阀”、“沙发”、“咖啡”、“爱克斯光”、“奥林匹克”、“马拉松”等,至今仍在广为使用。汉语术语传入国外也很多。例如在英语中把“瓷器”称为china,于1634年见于文字,但是把“中国”称为China,最早见于1555年,其词源来自汉字秦”,古希腊语称“中国”为Sinai,也源于“秦”字,现代英语中仍使用其词根如sinology(汉学)、sinologist(汉学家)等。又如中国的“茶”,英语中称为tea,始见于1660年,乃是厦门话“茶”字的音译,但是按当时的“官话”反音“cha”来音译为chaa,比称tea早72年,至今在俄语、日语、葡萄牙语中都用cha音,法、德、意、西班牙、瑞典、丹麦、土耳其、波斯语中都与cha音相似。还有许多如jiaotsi(饺子)、tofu(豆腐)、wontan(馄饨)、sampan(舢板)、suanpan(算盘)等都常见于英语中。这些术语都源于中国,其定义的“专利权”属于中国。但是,还有些汉语术语在国际交流中并不确切,在中外辞书中对一些术语的定义和说明存在不少差异,例如“针灸”、“太极拳”、“武术”、气功”等。关于“针灸”。在《汉英科技大词典》(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收词目30余万条)中,有术语“针术”,英译为acupuncture,needling,stylostixis;“针灸针”英译为acupuncture needle,acupuncture pin;“针刺麻醉”英译为acupuncture anesthesia;“针刺疗法”英译为acupuncture;acupuncture therapy,没有提到“灸”。《汉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收词目5万余)中把“针灸”英译为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汉英综合科学技术词汇》(Comprehensive Chinese-Englis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收词目8万余)中没有“针灸”,也没有“针刺疗法”。《英汉科技大词库》(An English-Chinese wordbank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收词目105万条,可能是国内收词目最多的辞书)中有英文词acupuncture,汉译为“针刺、针术、针刺疗法”;acupuncture anesthesia汉译为“针刺麻醉”;acupuncture therapy汉译为“针刺疗法”,moxibustion汉译为“艾灸术”。《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A Modern Comprehensiv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收词目23万条)中,acupuncture汉译为“针刺(法)”,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汉译为“针灸”。《新编英汉科技大词典》(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收词目25万余)中,acupuncture汉译为“针刺(法)、针术”,acupuncture anaesthesia汉译为“针灸”。《英汉科技词汇大全》(ENCLISH-CHINESE THESAURU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收词目20万条)中有acupuncture,汉译为“针刺疗法”,moxibustion汉译为“艾灸术”。国外出版的辞书中,《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 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中,acupuncture解释为“pricking or puncturing of the living tissues of the human body with fine needle to cure disease,to relieve pain and as a local anaesthetic),汉译为“[医]针灸;针刺法;针术(用细针在人体生机组织上穿刺,籍以治病减除疼痛,并作局部麻醉。”英语中并没有moxibustion一词,汉译中却把“灸”拉进来,并且以“the living tissues of the human body(汉译为“人体生机组织”)代替“穴位”,说明对“针灸”的定义是不确切的。《科学技术大词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Third Edition,Includes 98 500 terms with 115 500 definitions)中解释acupuncture为:“[MED]The ancient Chinese art of puncturing the body with long,fine gold or silver needles to relieve pain and cure disease”。讲得也不确切,并且没有“moxibustion”一词。解释得最详细的还是《世界书籍词典》(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 (A Thorndike-Barnhart Dictionary Published exclusively for World Book-Childcraft international.Inc.A subsidiary of the scott & Fetzer Compary),书中对acupuncture解释为“The puncture of the skin or body tissue with needles,prac ticed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and recently introdliced into modern Western medicine,especially as a method of producing local anaesthesia。”该书中又说明了acupunture词的来源〔Latin acus needle+English puncture〕,又附图二幅,一幅为some facial puncture points,一幅为some body puncture points,这里用puncture point代替“穴位”。书中还有“moxibustion”一词,解释为“use of moxi in medicine especially as cauterizing agent;next,the doctor resorted to an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treatment called moxibustion”。这也许是国外辞书中最为详细的解说了,但是仍然不够确切。有趣的是“moxibustion”一词,乃是由“moxa”和“combustion”二词合成的。前者指“艾”,后者为“燃烧”,合起来与“艾灸术”相对应。但是“艾”字为什么用“moxa”呢?原来这是“艾”字的日语发音“きぐさ”的音译。这可能是由于“艾灸术”从日本传入欧洲之故,虽然“艾灸术”源于中国,可是国外术语中没有汉语的痕迹。再看术语“太极拳”。《汉英科技大词典》中没有收进。《汉英词典》中,先有汉语拼音“taijiquan”,英译为“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打太极拳”英译为“do taijiquan”。《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中有“shadow boxing”汉译为“与假想对手做的拳击练习;想象或虚构的斗争;太极拳。”《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中有“shadow boxing”,解释为“sparring against an imaginary opponent (for practice);汉译为“与假想对手斗拳;太极拳。《世界书籍词典》有“shadow boxing”解释为“boxing with an imag inary opponent for exercise or training。figurative,fighting with imaginary opponents:……”。其他辞书中皆不见有。再看术语“武术”。《汉英词典》中有汉语拼音“wushu”,英译为martial arts such as shadowboxing,swordplay,etc.formerly cultivated for self-defence,now a form of physical culture”。《现代汉英大词典》中有“Martial arts”,汉译为“东方武术”,《世界书籍词典》中有“martial art”,解释为“any one of the Oriental arts of fighting or self-de fence,such as karate and aikido”。文中“karate”为汉字“空手”或“唐手”,日语发音为“カテテ”的音译,指日本的“空手道”;“aikido”为汉字“合気道”,日语发音为”ァィキトゥ”的音译,指日本的一种不使用武器、类似“摔跤”的一种运动。用这些来说明中国的“武术”,当然不够确切术语“气功”,《汉英科技大词典》中英译为“breathing technique”;《汉英词典》中英译为“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与“气功”的真正概念相距甚远。其余辞书中皆不见有。值得提出的是,在《汉德词典》(CHINESISCH DEUTSCHES WRTERBUCH)(AKADEMIC-VERLAG BERLIN,1985)中,收进了“针灸”、“太极拳”、“武术”、“气功”、“穴位”、“经络”等汉语术语,都有德语说明。例如:“针灸”——ZHENJIU Chin Med Akupunktur und Moxibustion。“太极拳——TAIJIQUAN Schatten——boxen(traditionelle chin.Gymnastic).“武术——WUSHU.Chinesische Kampfkunst (traditionelle gynastische Disziplin u·akrobatische Kampfsymblik auf der Buhne)、“气功”——QIGUONG(Chinesisches) autogenes Training。“穴位”——XUEWEI chin Med Akupunkturstelle。“经络”——JINGLUO chin Med regulrer kanal Akupunktur-kanal。这些说明可能是从上述的一些辞书中摘录下来的。在《苏联百科词典》(СОВЕТСКЦЙ ЭНЦИКΛОПЕДИЦЕСКИЙСΛОВАР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中,对“针刺疗法”解释为“针刺一定穴位(约600个)以治疗多种神经病、变态反应病及其他病症。“灸法”解释为“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在一定穴位的皮肤表面上用艾条(艾柱)等进行薰灼。至于“太极拳”、“武术”“气功”、“穴位”、“经络”等皆无介绍。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从我国出版的辞书如《新日汉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汉日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来看,对上述术语的介绍都太简单,难以起到应有的交流作用。从日本出版的《中日大辞典》(爱知大学中日大辞典编纂处编,1980年版)和《学研国语大辞典》(学习研究社,1975年版)来看,对上述术语的介绍也各有差异。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对一些重要术语,需要尽早实行标准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文化交流也日益扩大。1982年,ISO已颁布了“ISO 7089-82《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为汉语术语走向国际创造了好条件。我国也已颁发了国家标准GB 1.6-88《标准化工作导则·术语标准编写规定》、GB 10112-88《确定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12346-90《经穴部位》等。为了使汉语术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为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建议:一、尽快制定一些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标准,给以确切的定义和外语译文,以利国际交流。二、在GB 10112-88后面再补充一条。即:5·7·4汉语术语的音译。在国际交流的文献中,凡属中国特有的、由中国给以定义的术语,应使用汉语拼音作音译。  相似文献   

4.
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我国从出版工作角度,对科技书刊、文献的用词要求也有严格的规定,科技名词使用的统一、规范是衡量出版物质量的重要要素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科技文献中,名词不规范的情况很多,不仅一般书刊中存在,而且在许多工具书,如各类词典、百科全书中对科技名词的使用也比较混乱。对“碳”、“炭”的使用就是一例。本文对科技文献中“碳”与“炭”使用的混乱情况、正确使用的原则以及选用差错的分析三方面谈点粗浅意见。一、“碳”与“炭”使用混乱“炭”字是我国古代汉语中就有的,而“碳”字是近代社会西方化学传入我国后才出现,并于1932年颁布的《化学命名原则》正式确定C元素以“碳”字表示。但是人们在使用时出现了混乱。现举例如下: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一书中,含有“碳”和“炭”字的词条有200多条,其中关于元素C的条目都用带石字旁的“碳”,如碳环、碳键、一氧化碳、碳化硅等。关于“炭”的条目,如木质炭(carbolignius)、炭黑(carbon black)、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炭砖(carbon brick)、炭精棒(carbon stick)等等,其“炭”的用法是正确的;而该书碳纤维(carbon fibre)的“碳”是用错了。《英汉冶金工业词典》中,含有“碳”和“炭”的词条400余条,使用也不规范。有的如,碳钢(carbon steel)、渗碳(carbonation)、脱碳(carbon drop)、碳扩散(carbon diffusion)、炭黑(carbon black)等使用正确;而有的如,碳块(carbon block)、碳砖(carbon brick)、碳棒(carbon rod)、碳素制品(carbon product),“碳”的使用有误。《中国冶金百科全书·耐火材料》一书中,碳砖(carbon brick)、铝碳砖(alumina carbon brick)、碳管炉(carbon tube furnace)中“碳”字使用不妥。《材料大辞典》中,activated carbon fibre为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为活性炭是正确的;而carbon fibre为碳纤维、carbon brick为碳砖,是用错了。《朗文—清华英汉双解科技大辞典》中,碳黑、碳刷(carbon brush)、碳纤维的“碳”字,均用错。《现代汉英辞典》中,对“碳”与“炭”的使用比较混乱,有的地方carbon black为炭黑,有的地方又为碳黑;carbon rod一处为炭精棒,另一处又为碳精棒;把carbon brush也错为碳刷。《汉字英释大辞典》中,碳钢(carbon steel)用对了,而碳黑(carbon black)、碳砖(carbon brick)、碳纤维(carbon fibre)也是用错了“碳”字。有影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及《中国百科大词典·7》中,“碳”、“炭”的使用也出现差错,例如carbon brick为碳砖,carbon fibre为碳纤维。为什么连这些工具书都出现“碳”与“炭”用法的差错、不规范和混乱呢?我想是由于人们的习惯,以及对“碳”和“炭”的科学性的认识上有所模糊所致。二、“碳”与“炭”的选用原则1.严济慈先生60多年前说过,“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古代的孔子曾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指出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名实相符呢?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使用科技名词时,要按照科技的内涵,要符合科技规律及汉语文字结构特点,既要同国际上使用的名词衔接,又要注意惯例和约定俗成。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冶金学名词》中,对“碳”、“炭”二字采用的原则,我十分赞同。即:凡涉及化学元素或化学组成有关C(碳)的名词用“碳”;含纯C(碳)的物质也用“碳”;有不恒定量及不恒定化学组成的不纯含C(碳)物质,则按我国惯例,均用“炭”。三、“碳”、“炭”二字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差错的分析“碳”、“炭”二字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差错较多,如上面所述的9种词典工具书中竟还存在各种差错。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其科学涵义理解不深或理解有误。1.从科学涵义上看,碳是一种化学元素,碳为100%C;碳的化合物有恒定的含碳量,可以从分子式计算出来。因此,除元素C用“碳”外,含纯C的物质也用“碳”。如近代发现的碳60是纯碳,系由60~70碳原子组成的内空外呈球形的结构体,人们称其为球碳。再如,纳米碳管是以纳米小颗粒碳制成的细管,系纯C(碳)材料,所以称为纳米碳管,而不是纳米炭管。carbon electrode不是纯C(碳),应称作“炭电极”,而由光谱纯或高纯碳制得的电极——光谱纯电极则应该用“碳电极”。此外,对于其他涉及元素C的名词也均应用“碳”,如碳钢、碳键、碳环等;作为主体参与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的C应该用“碳”,而不能用“炭”,如渗碳、脱碳、碳化等。2.从科学涵义上看,炭不是纯碳,是一种含碳量、杂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上均不恒定的含碳物质。按此科学涵义我们再分析一下“炭”与“碳”的正确用法。炭黑(carbon black)的主要成分是元素碳,并含有少量氧、氢和硫。炭砖(carbon brick)是以碳为原料,加入适量结合剂制成的高温中性耐火制品,其原料包括无烟煤、焦炭和石墨,以及沥青、焦油和蒽油等结合剂;炭纤维(carbon fibre)是由许多含碳量高(为90%~99%)的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在特定条件下制成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炭块(carbon block)在冶金工业上应用的有高炉炭块、铝电解用炭块、电炉用炭块3种。它们是含碳物质,但不是纯C,也不是化合物。国家标准中规定其灰分含量不大于8%;炭电极(carbon electrode)也不是纯C,是以无烟煤和冶金焦为原料,或是以石油焦和沥青为原料制成的炭制品,如用于铝电解的炭阳极中杂质主要是铁、硅、镍和钒等金属氧化物,还有非金属的磷和硫等。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含碳物质,应该用“炭”字,而不能用“碳”。而本文第一部分中举出的错用“碳”字的例子,是没有把握住“炭”的科学涵义之故。四、结论“碳”、“炭”不仅有不同的科学内涵,而且考虑到两个字的形成过程以及人们的习惯用法,弃“碳”不用而用“炭”、或废“炭”而全部用“碳”,都有失偏颇。对“碳”、“炭”的使用,应按照其科技的概念和内涵,符合科技规律,又考虑到习惯,按文中所述原则,在文献中视具体情况准确地选用。本人作为一名科技出版工作者,十分关注科技图书的用词统一与规范,故撰写此文表示自己的粗浅见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一、在通信方面,下面一些译名值得进一步探讨1.medium2.message3.E-mail4.transfer,transmission5.channel,path,circuit,line二、medium现用媒质、媒介、媒体,可否统一“媒体”目前transmission medium译为“传输媒质”(亦有用媒体)storage medium译为“存储媒体”communication media,mass media译为“传播媒介”,“大众媒介”multimedia译为“多媒体”现似有统一媒体的趋势。三、message现用消息、电文、电函1.在信息论中、信息源的输出为载荷信息的有序的符号的序列(an ordered series of characters intended to convey information)。2.在数据通信中,定义为字符与符号的组合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A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 symbols transmited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因而译为报文、电文,如message switching译为“电文交换”、“报文交换”。3.在新业务中messaging service系指经存贮转发的电信业务,和寄信函相似,无确切译名(如电函业务)。message handling system后暂定为“消息处理系统”。四、E-mail目前有译电子信函、电子信箱、电子邮件、电子邮政查mail一词原义为“邮件”。但邮件有两类,一为“信函”、一为包裹,E-mail故以信函为宜,将来邮政方面为何电子化,恐会有新的概念,业务与产品。五、transfer与transmissiontransmission译为“传输”,propagation译为“传播”,已无异义,后出现transfer(如ATM,STM)有译“传递”、“传送”、“转移”,在电信中似以“传递”稍宜。transmission与transfer之区别似在“传输”(transmission)不计到达何处,“传递”(transfer)则明确到达目的地。transmission-The sending of data from one place for reception elsewhere.transfer-To send data from one place to receive the data at another place.data transfer-The result of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from any data source to a data sink.transfer译为“转移”,是不错的,但在通信中,似以“传递”为宜。六、channel,path,circuit,linechannel在信息论中译为“信道”、“通信”,计算机中有时为“通路”、“话路”(voice channel),“报路”(telegraph channel),数据中data channel则译为“数据信道”(当时即不统一)。path在无线中译为“路径”,有线中为“通道”。随着发展,transmission media又称为transmission path内含若干virtual path,而virtual path又含若干virtual channel,因此译名须进一步系列化。查通道与通路很难区分大小,因此须要确定。transmission path 传输路径 传输通道virtual path 虚路径 虚通道virtual channel 虚道路 虚道路另外circuit与line一般不会混用,但有时亦须加以区别。circuit电路是双向两条道路(channel)组成,line为线路。但有时把circuit switching称为线路交换——不妥。七、多媒体及B-ISDN中出现许多新译名,值得在明年集中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多媒体技术用语定名时,第一个要定名的术语就是“媒体(medium,media)”。因为一旦“媒体”这词的名字与内涵确定无误之后,“多媒体”就自然好理解了,从而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多媒体通信、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广播等术语的涵义也就迎刃而解,不必过多作解释与说明了。确实,越基本的术语越难定名,就拿medium(复数形式为media或mediums)一词来说,《英华大词典》上有如下的解释:(1)媒介物;传导体;媒质,基质,介质,介体;中间物;环境,生活情形。(2)手段,方法;媒介;(pl.)宣传工具(指报刊,广播,电视等)。至于其他的解释(如数学中的“平均,中数”等)以及medium可作形容词(中等的……)与本文无关就不列出来了。从信息技术(IT)的角度看,medium至少有四种完全不同的内涵:1.数据(如文字,代表0,1的孔洞,磁化状态……)的载体。实例有卡片、纸带、磁带、磁盘、光碟……,以及纸张,黑板……。须说明的是,“数据”是一个大概念,不只是0、1、2、3、……。ISO/IEC2382是这样定义“data”的:“A reinterpretable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in formalized manner suitable for communication,interpretation,or processing.”(一种形式化的可再解释的信息的表示(形式),以适用于通信、解释或处理)。也就是说,文字、数字、图形,图象……都是数据(中的一种),是数据之下的小概念,它们不宜并列(见“科技术语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页序号为1的术语注释)。2.信息的(承)载“体”。实例有文字(包括英文字母、数字、汉语方块字、标点符号、专用符……)、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象……,这时的“体”既抽象(如声音是看不见的)又具体(声音听得着,对20kHz以上的超声波人耳又听不见了),所以加上引号。文字是数据的一种,同样,图形、图象、声音也都是数据(中的一种)。比如,对于同样的文字(无论是小说中的描写,还是科学知识的论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不同的人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所以这儿讲的是信息的载体。3.通信中传输信息的介质(或说媒质、媒介物),亦称传输媒体。例如架空明线、(金属)电缆、光缆、同轴电缆、卫星、微波等。指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赖以传输[送]信息的物质。4.传播信息的媒体,常简称为(大众)传媒。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这时必须用medium的复数形式。这时的media主要是指宣传工具,不带任何色彩地讲就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人们皆十分熟悉,不必在这儿细述。问题就在这四个不同的概念(内涵)用同一个名词“媒体”来称呼时,对专业人员来说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可对一般大众来讲就不容易明白其所指了。人们自然希望一个名词对应一个概念。然而因历史沿革、行业惯用等原因,要统一出四个不同的术语,困难是不小的。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抛砖引玉)建议分别定名为:①媒质;②媒体;③媒介(物);④传媒。笔者以“辞典”中使用的格式(可参阅拙作《英文计算机术语译名研究》中的附录4)试定义如下几个“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术语。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和批评、指教。1.medium或media (1)媒质;(2)媒体;(3)媒介(物);(4)传媒(1)在存储技术中,指一种数据的载体,例如卡片、纸带、磁带、磁盘、光碟,……以及纸张、黑板。注:(以下的注只供本文用,与“辞典”上的“注”不完全相同,下同):a.本应将第一种情况定义为“媒体”是合适的,因为它确实是一种载体,犹如“媒人”一样可以带给你许多信息。然而第二种情况已惯用“媒体”,只好让位,否则影响太大了!b.关于“数据”,上文已有定义。实例有文字,代表0、1的孔洞,磁化状态等等。c.( )表示其中的字可有可无或是注释;[ ]表示其中的字词可以替换左边相应的字或词。(2)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信息的(承)载体,例如文字(其中包括英文字母、数字、汉语方块字、日语假名、标点符号、专用符……),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象。注:关于“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请参见本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英汉双解信息技术辞典》中的第一页第01.01.01条术语。(3)在通信技术中,一种用于传输[送]信息的介质,介于两个信息收发体之间的物质,例如架空明线、(金属)电缆、光缆、同轴电缆、卫星、微波等等。注:为区分电学中的“介质”,故定名为“媒介(物)”,通常叫传输媒体。(4)在大众生活中,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等。注:这时定名为“传媒”,已为大众所接受,也就是大众传播媒体。2.text (1)文字;(2)正文;(3)文本(1)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通过若干图示符(包括数字、字母、专用符、汉字等)来表示信息的媒体。例如一行英文,一段中文,一串数字等等。注:关于“图示符”的说明,请参阅本人主编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的第2版《英汉计算机词汇》的附录一或下文中的3.(1)。(2)……(3)……(关于“正文”、“文本”的定义,与多媒体关系不大,略)。3.graphics (1)图示符;(2)图形;(3)制图学[技术](1)在各种编码字符集(如ASCII,EBCDIC)中,一种可以书写或打印(包括显示、印刷)的、最小不可分割的符号,如大小写字母A~Z,a~z,数字0~9,专用符+-!?*$等等。注:如在GB2312-80字符集中,图示符还包括汉语方块字,日语假名,希腊字母等。(2)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由许多连续的“点”(dot)来表示信息的媒体,这些点可以形成一维的符号,其中每个点的取值只有二种:0或1,黑或白……。注:a.“图形”本身可以通过手写、机器绘制或打印而产生,在“多媒体技术”中,通常由计算机(中的程序)产生。b.“图形”、“图象”都是无法借助编码字符集来表示的符号。c.至于dot(点),实际上,是最小可印刷或显示的单位,通常是一个实心的小正方形,分辨率越高的设备,该正方形越小。(3)……(制图学、图形技术的解释与本文关系不大,略)4.image (1)图象;(2)映象(1)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由许多连续的点所形成的二维符号来表示信息的媒体,其中每个点的取值必定多于2种情况,例如,对于256种颜色的系统,每个点有256种取值。注:a.本定义关键在于“二维”这个词上,读者自然会明白的,不必在这儿赘述。b.对非彩色系统而言,也有灰度的问题。(2)……(“映象”的解释与本文关系不大,略)。5.sound 声音(1)在声学中,一种频率通常在30Hz到20kHz之间的分子结构的振动。(2)一种耳朵所能检测到的信号或感觉。(3)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通过(分子)振动、借助耳朵或类似的设备来反映或提供信息的媒体。audio (1)声音;(2)音频(1)同sound(3)。(2)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修饰或说明频率在人耳可听到的范围内的信号及其特性、检测、传输或处理过程等。6.animation 动画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通过连续多幅低分辨率的图象来表示信息的媒体。注:动画片,通常伴有声音以丰富动画的内容,使之更生动、更受欢迎。7.video (1)视象;(2)视频(1)在多媒体技术中,一种通过快速、连续、多幅高分辨率的图象(可能同时伴有声音)来表示信息的媒体。(2)在无线电技术中,用于修饰或说明频率在100kHz到几兆赫兹的信号及其特性、检测、传输或处理过程等。总之,以上第1条术语定义了“媒体”的概念,第2~7条定义了具体的6种“媒体”: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视象。因此,“多媒体”显然是一种若干种上述媒体(当然是两种以上,才叫“多”)同时来表示信息的“抽象的媒体”。实为若干种(两种以上,含两种)媒体的组合体。  相似文献   

7.
根据《物理学名词》(2019)和国际科技术语委员会(CODATA)推荐的“量表(2018)”以及量纲分析,并且通过中西语言特点对比,由“数”与“量”谈及“数词”与“量词”,论述了区别“常数”与“常量”的原则,表明将“constant”一词译为中文时,如果它所代表的物理量有量纲,则应译为“常量”,反之则译为“常数”。说明在中文科技术语中,常数与常量的区别是明确的、可规范的。  相似文献   

8.
Space是个多义词。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诸如哲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天文学、计算科学、航天和宇航等等,都有space的身影,但它们的内涵却不尽相同。与之对应的汉语词,主要是“空间”和“太空”。有时二者同义,可以混用,有的则完全有别,不容混淆。在哲学领域,对应的汉语词是“空间”、“空”、“宇”等。例如,时空(space-time)、无限空间(infinite space)、空间本原(the nature of time)。这里的space没有尺度大小的限制,对应的汉语词决不能用“太空”。在数学内,对应的汉语词也只能是“空间”、“宇”等。例如,矢量空间(vector space)、方位空间(director space)、相空间或相宇(phase space)、空间群(space group)。在物理学中,对应的汉语词有空间、宇、方等。例如,空间电荷(space charge)、空间量子化(space quantization)、空间坐标(space coordinates)、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象方(image space)、立体象(space image)。在宇宙学和天文学的术语中,最多的对应汉语词也是“空间”。诸如,时空结构(space-time structure)、空间曲率(space curvature)、空间分布(space distribution)、空间密度(space density)、空间速度(space velocity)、空间反演(space inversion)、空间红化(space reddening)、星系际空间(intergalactic space)、星际空间(interstellar space)、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 space)。在计算技术中出现的space一词,往往对应的既不是“空间”,更不是“太空”。例如,空白位(space bit)、空格键(space key)、分区(space sharing)、空行调整(space suppression)、间隔标记(space-to-mark)。在航天-宇航领域,对应的汉语词,在大多数情况下用“空间”或“太空”均可。例如,space age(空间时代/太空时代)、space observatory(空间天文台/太空天文台)、space telescope(空间望远镜/太空望远镜)、space science(空间科学/太空科学)。笔者还认为,凡指地球大气之外的,属 space exploration(探测)、space technology(科技)、space flight(飞行)、space mission(任务)、space engineering(工程)、space environment(环境)、space support(保障)等方面的space一词,用“太空”更为贴切,以有别于具有抽象内涵的“空间”。遇下列一类的词组时,用“空间”反而会词不达意,例如:space debris(太空垃圾)、space walk(太空行走)、space pollution(太空污染)、space suit(太空服)。* 李竞研究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原任第三、四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88年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其中选收了基础物理学部分的2491条基本词。1996年公布了第二批物理学名词,约一万条。这第二批公布的名词是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基础上,对物理学各个专业领域的基本词作了补充,并着重对近二三十年各科出现的基本词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慎重定名,为物理学名词的规范和统一作了认真细致的工作。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工作中,遵照科学术语的定名原则,即“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既考虑中文构词的特殊性和习惯,又要便于交流”,“对已约定俗成的名词术语,一般不再强行改动”。以上原则,在具体词的讨论中,往往会发生相互矛盾。比如“科学性”与“通俗性”,“科学性、系统性与约定俗成”。在一些有争议的词定名时,更易有强烈的碰撞。审定中对这些有争议的词作认真的研究,广泛地征求意见,最后慎重而果断地作出决择,现对已公布的中文名词中若干有较大变更的命名作简单介绍。1.动理学(kinetics)与英文“kinetic”对应的汉文词,原有“运动的”“动力的”定名。但“运动的”对应英文kinematic,“动力的”对应英文dynamic,分别有独立的含意。近年来kinetics在力学中已很少使用。kinetic theory of gases一词,原称“气体分子运动论”,其理论是从微观运动的机理来研究宏观规律,力学名词委员会在审定时建议定名为“气体动理论”。我们审定时认为这个定名很恰当,避免了与“运动的(kinematic)”“动力的(dynamic)”之混淆。从而physical kinetics应相应定名为“物理动理学”。2.位力(virial)英文virial一词,原称“维里”。这是音译词,容易造成人名译音之误。此词所表达的物理概念是质点系中各质点的位矢与所受力的标积的时间平均之和乘以-1/2,即:-(1/2)·。据此,将“维里”一词改为“均位力积”,简称“位力”,既与原名读音相近,保持音译的特点,又符合汉字表义的特点。3.常量与常数(constant)英文constant一词,原有多种称谓:常数、常量、恒数、恒量、衡量等十分混乱。我们在讨论中,首先肯定废除恒数、恒量、衡量之称谓。对于常数、常量,考虑到汉字表义上有所区分,定义常数为无量纲的常量。因此在1988年第一批公布时,曾决定constant有常数、常量两个不同概念的汉文词。对此,遵循定名“科学性”的原则,此决定是可行的。但与“约定俗成”的原则相距甚远。通常在物理上大多数的constant都是有量纲的,如阿伏伽德罗常量(数)、普朗克常量(数)、玻尔兹曼常量(数)都是有量纲的,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大多称之为“常数”。许多人给我们来信,提出此区分实在给使用中带来不便。鉴于“常数”一词已“高度”地约定俗成,故第二批审定公布时作了修定,把“常数”订名为“常量”的又称,不再作严格的区分。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新词命名时,对有量纲的constant用“常量”订名。4.晶格与点阵(crystal lattice)英文crystal lattice一词,多年来有晶格、点阵两种称谓。lattice一词有“点阵”与“格子”双重含义。在1975年出版的《英汉物理学词汇》中称为“晶体点阵”,寓意于把“晶格”统一到“点阵”上去。但20多年过去了,在晶体学中,一直沿用“晶格”,强调晶体中“格子”的结构。实质上,crystal lattice中既有由原子排列成的点阵,又有由化学键组成的格子。本次订名,考虑到各方面的意见,以及近年来学科的发展,在晶体学中,我们尊重习惯中较简短的称谓,crystal lattice命名为“晶格”,而废弃“晶体点阵”。由此产生的系列词为:晶格常量、晶格热容、晶格动力学等等。但近年来在统计物理及其他学科(如规范场论)中经常使用各种离散模型,那里的lattice与晶格无关,其内涵既包含“点阵”,又包含“格子”,故本次订名为“格点”,如格点动物(lattice animal)、格点规范(lattice gauge)等等。在复合词中一般简化作“格”,如格气模型(lattice gas model)、对偶格[点](dual lattice)、笼目格(Kgomé lattice)等。在某些场合强调“点阵”的含义时,如lattice array,作“点阵列”。5.“概率”与“几率”(probability);“离散的”与“分立的”(discrete);“期望值”与“期待值”(expectation value)probability一词物理学过去常称“几率”,在数学中则称为“概率”。对这类常用的影响较大的基础性名词,全国名词委员会更强调应该做到统一和规范化。经数学、物理委员会协调,物理委员会决定尊重数学委员会的命名,这次公布时物理名词已改称为“概率”。与此相应地“最可几的”定名为“最概然的(most probable)”。同样,“分立的”概念在数学中称为“离散的”,“期待值”在数学中称“期望值”,这次物理学名词定名时都照改。6.“绝热”及“浸渐的”(adiabatic)英文词adiabatic,在物理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表示没有热交换的,称“绝热”,此系列的词如:绝热方程、绝热过程、绝热压缩、绝热指数等等。另一个是表示极缓慢的,称“浸渐的”,系列词如:浸渐近似、浸渐条件、浸渐跟随、浸渐不变量等等。这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而且在过去已经区分过,教科书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定名应坚持。在这次公布的物理学名词中,我们重申将其分别定名。  相似文献   

10.
继“黑客”“博客”“播客”之后,网络又来了一位新客人——“威客”。 威客一族现身网络的时日虽不长,但却发展迅猛,人数现已达60万之众(威客网2006年10月6日)。先说说威客与witkey的关系。与黑客、博客、播客等外来词不同,威客不是witkey的译词,而是出自witkey的谐音。witkey是因文章,特别是涉及英语的论文中表达的需要而起的英语代号(新浪博客2006年10月6日)。换句话说,威客和witkey是为了命名同一概念而同时出现的中英文单词,并且都是“中国造”。而把wit(意为智慧) 和key(意为钥匙)复合起来构词,则是为了通过表达“智慧钥匙”或“关键智慧”的意思,来表明“威客”指人时所指的是一群具有关键智慧、能够解决问题、具有威力的人。再看看威客(witkey)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威客可用作名词,也可用作动词。作为名词时,威客可以指人,也可用来指物。指人时,用来称名那些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网络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的人,如例(1)、(2)、(3):(1)在网络上,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帮助别人,获得报酬的人,就是威客。(2)现在绝大多数“威客”都是设计人员以“兼职、私活”的方式工作,做“威客”每个月的收入能拿到三千元左右,但更重要的是机会更多,而且可以从中得到乐趣。(3)并不是每个人天然就是威客。一、威客必须是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和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人,二、威客必须是那些知识、智慧、经验较高的人,他们才能在威客网站上把知识、智慧、经验转化为财富。威客(witkey)指物时,一方面可以指具体的事物——一类网站或网页,见例(4)、(5);另一方面还可指抽象的事物,表示一种网络互动回答的交流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用户通过网络互动问答平台将个人的技能、知识、智慧转变成财富,请见例(6)、(7)、(8)。(4)威客网/中国威客/威客网站/中国威客网/猪八戒威客网(5)威客设计/威客平台/威客网站。(6)威客是职业也是一种生存方式。(7)威客模式不是简单的在线工作。只有那些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可以通过威客网站获巨额收益并作为生活工具。(8)威客和博客同为被称为“第四类互联网交互模式”,分别继承了其“先祖”BBS的部分功能,即博客继承了发布信息、自我表达的功能;威客继承了资源共享,互动互助的功能。除用作名词外,威客(witkey)还可用作动词,指撰写、管理威客网站(或网页)或通过威客网站(或网页)进行网络互动问答的行为,如:(9) 陈阳:一起威客。最后,再综观一下队伍日渐壮大的 “×客”类语词借以管窥网络新词产生、流行的过程。黑客得自hacker,博客源于 blog/blogger,播客译自podcast和podcasting,它们都是来自英语的意译或音义兼译外来词。这些外来词一方面和原词发音有雷同之处;另一方面它们还符合中国人文化审美心理(我们多以 “博”、“威”为美,“黑”常让人联想到“偷偷摸摸”、“侵入”)。这些语词的字面意义和其所要表达的词汇意义之间还暗含一定的理据性,如“博客”这一“能指”合乎“博客”这一“所指”所具有的内容广博这一特征,“威客”则暗含智慧的巨大价值和力量等。这些都可归因于汉字的表意性。表意性使得外来词“本土化”之后其整体和组成语素都常含有一定的概念义和文化义。概念义是表现这些语词“所指”的核心意义,文化义则反映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换句话说,这些外来词的汉语形式的出现缘于人们指称新事物、表达新概念的需要;而其被接受的过程则反映汉民族人民文化心理上的审美选择。 ① 本文所引语料均出自笔者2006年10月8日在百度网 (www.baidu.com)上以“威客”为关键词检索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些已经相沿习用而又有争议的科学名词的审定,大抵有两种意见。极而言之,一曰正其名,一曰从其俗。去年扬州会议时,我曾粗浅地谈了对于这类名词术语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及在何种程度上使用“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在审定时要考虑名词沿用的广泛程度,是否已经在长期使用中形成或基本形成一种能够表达词义的共同认定,然后采取有所区别的办法——保留、并列、过渡、统一、改称——来逐一进行审定。科学名词的审定,从总体上说,要名符其实、词符其义,清楚地表达出科学概念,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原则。但是对于上述那些习用已久而又表达不准或欠准的名词(约占名词术语总数的百分之几吧!?),局部来说,还得适当考虑运用另一个原则,即“约定俗成”的原则。顾名思义,运用这个原则,共同“约定”的形成是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考虑运用这一原则。而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则恰恰在于使审定的名词易于推行或者避免造成新的不统一,有利于名词审定工作总体目标的完成。科学问题的争论,一类是非此即彼,不可能有什么折衷妥协。地之方圆、气之“空”否,均属此类。但另一类问题的争论,最后的解决却往往不是科学家之愿——找到一个“妥协点”。我想,科学名词的审定,特别是那些有争议而又在沿用的名词的审定,恐怕是属于这一类。举最近公布的“法定计量单位”来说,“压力”与“压强”(pressure)之争,工程界与物理学界各持己见,如果说物理学界是“正名派”,那么工程界要算是“从俗派”了。最后的结果是找到一个“妥协点”——两名并列而以前者(压力)为主。“公斤”之于“千克”、“公里”之于“千米”,并列或保留“习称”,也是一种必要的“妥协”,目的就是有利于整个体系的顺利推行。命数法中的京、兆、亿、万,兆大于亿,占已定之;稍前,一位一名,亿为十万,兆为百万(Million),“亿”未习用而“兆”借Million之西风而推广沿用;及后,大数命名不敷,万以上复定四位一程,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亿”得以广泛使用而“兆”仍从旧习,大小颠倒,莫此为甚!难怪严老(济慈)要追问何时何部定此?!现在怎样解决呢?法定单位的词头及其说明中只得迁就千百万人的习惯用法——兆为百万;亿为万万。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从已经提出问题的一些气象名词来说,解决的办法是否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趋向于保留其习称。我想,是否又可再分为两种情况:(一)保留或基本保留习称,不强求“正名”——举Green house effect一词原先含义来说,用“温室效应”(或“花房效应”)这一名词已不能基本相应,但考虑到这一习称沿用已广已久,而且国外文献中这一名实不能基本相符的词还在广泛使用,为减少另定新词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避免新的不统一现象的可能出现,可否在习称的“温室效应”之前加“大气”二字,即定为“〔大气〕温室效应”或“大气温室效应”。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长期使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认定进一步明确并区别于狭义的“温室效应”,而且和国外文献及其汉译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名词求得衔接。这里所说的“认定”,就是指应用于大气时,“温室”二字不过是借用于习称而已,实际上已赋于该词的“大气保温”的含义。还可以举一例,总辐射(global radiation)与全辐射(total radiation)在我国沿用已久而且已列入观测项目,我看实在没有必要来一个颠倒。global对应于“总”(短波辐射),total对应于“全”(长、短波辐射)不是也可以吗?况且total本来就有全体和总和二义,我们取这样的命名与国际规定并不相悖,因为赋于词的实际含义并没有变。至于“大气气溶胶”(Aerosol)一词有二含义是否要另立一词“气溶胶质(微)粒”的区别于“气溶胶”,这就涉及是否容许个别名词一词二义(在具体使用时加以区别)的问题。我看这种现象在任何一国的名词命名(更不要说一般的词了)中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是权衡另立新名的利与弊,因为一个词在使用时如果经常兼指二义时,另立一词有时也有其弊的。(二)同义异词并列,暂不强求统一——例如,不同学界习用的名词,尽管含义相同或接近相同,若统一后使用上有所不便,可以并列使用。“亚热带”与“副热带(Subtropical)即为一例。近年来,“大气科学”(atmospheric science)一词使用渐多,它与“气象学”的蕴含基本相同而又有所差异,也不妨平行使用,听其自然(长期并行使用或一词逐渐淘汰)。“人工影响天气”(Weather modification)与近来已有使用的“天气导变〔学〕”,看来也各有优劣,在使用中劣汰优存,未尝不可。再如,“大气削弱”(atmospheric extinction)与“大气衰减”以及“大气消光”或属同义,或为近义(使用波段不同),是否可以先将同义的统一起来,近义的并列使用(尽管对应的英文词相同);类此,“削弱系数”(extinction coefficient)与“消光系数”以及“光削减系数”也可作类似的处理。还有,我国有些地名(如长江、西藏、台湾等)的外译,在国家还没有对一些习惯译名有统一规定之前,是否在一定时期内不作硬性处理为好。第二类,趋向于取消习称或统一异称。这类名词,视其处理的难易也可分为:(一)用过渡的办法逐步求得统一——例如,“净辐射”(net radiation)与“辐射差额”(radiation balance)曾被误称为“辐射平衡”,(此词易与另一也译作“辐射平衡”的radiation equibirium相混淆),是否可以光取消“辐射平衡”,保留“辐射差额”,期望最后统一于“净辐射”。审定时可否这样列出:“净辐射(辐射差额,曾称辐射平衡)net radiation(radiation balance)”。“净辐射表”、“辐射差额表”及“辐射平衡表”诸词,因第二名少用,可只列“净辐射表(曾称辐射平衡表)net radiameter(radiation balance meter)”。“净总辐射”及“净全辐射”及其仪器可依此类推。(二)有些名词术语,统一起来难度估计不大的,可一次统一(或注明曾用的异称)——过去的“同温层”改称“平流层”即其一例。“绕射”改称“衍射”,求得统一应该不难。有些同义异称,看起来存异已久,难得统一,但一字之差,似不必过于纠缠字面的本来含义,采取“从众”的办法取得统一。湍流、乱流、紊流(turbulence)一词三名,即其一例。尽管用“乱流”表达,含义的广延度较大,但“湍流”一词,比其他二词已使用更频,而且其构词能力也较强(如湍能、湍涡等),因此不妨统一于这一名词的名称,而不必多去计较其原始意义是动力的而不是热力的,因为人们现在使用“湍流”的概念时,动力连同热力的含义都被包含进去了。此外,应该统一名称的专业名词以及亟需统一译法的中译英气象名词,如逐条逐义审查,恐怕还有不少。现举例简列数条如下:总之,在审定科学名词时如何具体掌握词符其义的准确性原则和一定条件下的从俗性原则,特别是出现矛盾时如何掌握和处理,是很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上述意见,很可能有考虑不周或错误之处,希行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爱斯基摩(Eskimos)”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爱斯基摩人都是矮个子、黄皮肤、黑头发,这样的容貌特征和蒙古人种相当一致。近年来的基因研究发现,他们更接近西藏人。  相似文献   

13.
一、1988年工作总结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的鼓舞下,一年来召开了各学科名词审定会,协调会90余次,参加人员近1,500人次,使审定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较大成绩。1.大力推进审定工作,超额完成计划(1)委员会在1987年审定公布了《天文学名词》的基础上,按预订计划于1988年相继完成了大气科学(1150条),土壤学(1621条),地理学(1447条),物理学(2408条),地球物理学(1402条)和微生物学(1542条)等名词的审定工作,现大气科学名词已出版,土壤学名词在装订中,其它四种在排、校、印中。(2)为加强与港台科技名词术语的交流,以促进海峡两岸名词的统一,1988年我们还超额完成了《天文学名词》海外版(即繁体字本)的发稿任务。(3)此外,海洋、测绘、遗传、医学,以及林学、数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分别进入三审和二审阶段。其中数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的词条均在6000到9000条之间,工作量较大。2.加强薄弱环节,又成立了两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根据生物、医学各学科名词审定的进展情况,均提出生理和解剖这两个基础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必须开展,否则势将影响其它学科的审定工作。为此,我们于1988年筹备成立了生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抓得很紧,成立仅一年就已完成了二审,预计将以最快的速度于1989年完成审定工作。另外解剖学名词委员会也已筹备成立并开始收词工作。3.调整了交叉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根据1988年第一次正副主任会议的纪要精神,拟将交叉学科中比较成熟的,条件较好的如自然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等学科先组织审定、其它如科学学、未来学、人才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等名词先在刊物或手册上刊登征求意见,再逐步审定发表。为此,于1988年我们筹备成立了自然科学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开始工作。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筹建中。4.坚持审定原则,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处理具体问题(1)坚持一词一义,对一义多词的大部分做到统一。如:“大气科学”中nowcasting曾译为“临近预报”、“现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时预报”和“短时预报”等,现均统一定为“临近预报”。地理学中overlanb flow曾译为“坡面流”、“坡面水流”、“坡面漫流”、“地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水流”、“表面水流”和“地面经流”等8个名词,现均统一定为“坡面流”,又称“地面漫流”。(2)坚持按科学概念定名如:“物理学”中的“压力”和“压强”两词,英文皆为pressure在许多学科中使用较乱。现按概念不同,分列两条。又如物理学中的“进动”(precession)现定为“旋进”,“绕射”(diffraction)现定为“衍射”;“噪音”(noise)现定为“噪声”。(3)约定俗成与科学性矛盾时应服从科学性。如地理学中的“泻湖”是错误的,现改为“潟湖”。(4)副科应服从主科,但主科也要尊重副科,加强协调统一。如物理学中的“几率”(probability)服从主科数学,定为“概率”;“分立[的]”discree服从主科数学定为“离散[的]”。又如物理学中“倔强系数”,“刚度系数”等定为“劲度系数”(coefficient of stiffness),拟将另两名做为曾用名淘汰掉,但有关工程学科认为刚度(rigidity)一词还在广泛使用,不能取消,因此物理学科对刚度一词做为“又称”处理,同样“牛顿第一定律”的同义同“惯性定律”也做为“又称”处理。(5)对不同学科同一概念定名不同,且难于统一的词暂分别定名。如大气科学中定名为“大气层”而地理学中定名为“大气圈”;大气科学中定为“副热带”而在地理学中定名为“亚热带”;地理学中定名为“地形”而在地质学中定名为“地貌”。(6)对同一学科中,个别具有两个概念的同一名词,则分列两条。如大气科学中的“大气质量”有两个含义,一为atmospheric mass指质量大小;另一为air quality指质量好坏,又称“大气品位,”则分别两条。(7)对外国科学家译名的协调工作原则上遵照“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和尊重规范”四条基本原则进行统一。有些学科的译名按“名从主人和尊重规范”的原则大部分是不准确的,对仅属于本学科的,又有影响的科学家,则按“约定俗成”处理。如:Gram stain革兰氏染色。但对其它特别是跨学科的科学家译名,则要统一,如:地球物理学中的“奥格簇射”Auger(法)shower协调后从物理定为“俄歇簇求射”;化学中的“伯吉斯矢量”Burges(法)vector协调后从物理定为“伯格斯矢量”;物理学中的“费密能级”Fermi(意)1evel协调后从数学、化学、电子学定为“费米能级”。有的跨学科的译名如鲍林(化学)与泡令(物理学),尚待统一。5.完成了《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刊物1987年两期和1988年的两期共四期发稿出版任务,及时交流了名词术语审定动态及国内外术语工作经验。对简报工作做了调整,对一般性的审定会议报导做了精减,逐步提高简报质量,1988年仅发简报5期。6.继续开展对外交流(1)与科学出版社共同组团去加拿大考察了世界最大的加拿大政府翻译署的术语数据库Termium Ⅲ和魁北克省的法语数据库。加方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提供了详细技术资料,商谈了今后的合作,为我们今后建立术语库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另有专题考察介绍,将刊登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上)。(2)为促进与港、台科技名词的交流,一些分委员会采取各种方式多种渠道将审定的词条寄给港、台科技专家征求意见,有的分委员会(如自动化分委员会)还聘请了香港科学家担任审定委员。(3)接待了捷克术语学家霍列茨基(Jan Horeěky)教授来华讲学,与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共同组织了讲座,交流了捷克术语学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7.整顿加强了办公室工作(1)健全领导,调整人员。办公室配备了两名副主任,健全了领导班子,明确了分工,改变了领导忙乱的局面,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做了调整,调出两人,又补充了两人,现仍仅有16人。(2)建立了规章制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人人明确了岗位分工,制订了例会制,考勤制,请示汇报制,特别是生产流程的管理制度,经费管理的改革办法及其它。(3)充实了机房设备,改善了工作条件。1988年又购入一台微机,(现共有4台微机)和一台复印机,并引进了排版软件。使大部份学科审定词条录入、打印、修改、编辑、排版均可由微机实现,保证了审定任务的完成。(4)组织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定期交流审定工作或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的经验。(5)办公室条件得到了改善。8.存在的问题(1)由于经费所限,物价又不断上涨,组织审定会的食、缩、交通费也随之上涨,有些审定委员的差旅费也需要支付,我们能支付参与审定工作及有关人员的报酬也较低。因而影响一些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的开展,有的分委员会虽已成立三年,但进展缓慢,个别的一直未能开展审定活动。为节省经费开支,有的审定会要结合学会的活动召开,因此工作较被动,拖拉。(2)由于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各学科名词审定的速度不一,基础与应用,单科与综合的学科不能有机地严密地配合进行,带来了协调工作困难。而且可以预见到今后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的词难免出现不统一,只有在第二批审定时再改正。(3)由于学科体系中各学科的分类界限有的尚不够明确,有的学科受行政管理不统一的影响,如“水土保持”,“风景圆林”等均涉及几个学科,给审定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4)在审定工作中,特别是随着应用学科审定工作的开展,碰到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原国家标准局)进行术语国标工作的交叉重复,给审定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5)有的分委员会成员或正副主任工作很忙,又常出国、出差,有的年龄较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审定计划的完成。二、1989年工作要点1989年是名词委员会成立的第四年,也将是为完成80年代一整套名词(绿皮书)工作关键的一年。具体任务是:1.加速各学科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1)努力完成海洋学、遗传学、测绘学、林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医学(一)等七个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并报请批准公布。(2)在科学出版社的配合下,完成1988年公布的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天文学(海外版)等五本书的出版任务,并争取出版本年度审定的林学、医学(一)以及大气科学(海外版)、土壤学(海外版)等四本书。(3)目前委员会已有32个学科开展审定工作,除以上已完成或今年将完成的学科外,数学、力学、生物化学、细胞、农学、昆虫、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解剖、电子学、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生理、自然科学史等学科都正在开展审定工作中,1989年将分别进入各阶段审定或整理工作。2.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展新的学科审定工作。(1)根据1988年第二次正副主任会议精神,对石油、化工、机械、土建、水利、航空航天等学科情况进行调研。(2)少量先期完成的学科(天文学,大气科学等)根据需要和可能等条件开展第二批审定(或再版)。重点工作是:①补充第一批名词审定中有争议的或概念不清暂未定或遗漏的词。②补充学科发展中已成熟的(概念清楚)的新词。③除个别困难者外,一般要求写出每条名词所特指的内涵定义(包括第一批)。3.筹备第二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会议。(1)主要内容:①总结四年来的工作。②制定名词审定的长远规则。③修改通过全国委员会《组织条例》、《审定条例》,及讨论有关方针、任务、原则、方法等问题。④成立第二届全国委员会。⑤审定工作的经验交流。(3)人数暂定150人,时间约在第三季度,会期三天。4.加强对港台的科技名词交流,续继保持与国际术语组织的联系。(1)探索促进与港、台、华语地区科技名词术语交流途径,拟以遗传学名词为试点,在港召开一座谈会,听取港、台遗传学者的意见。(2)与国际术语组织保持联系,参与必要的活动。5.进行应用术语学研究。(1)续继办好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及工作《简报》。(2)筹备召开一次术语审定、术语应用研究的学术讨论会,(3)筹备术语数据库工作。6.加强办公室建设(1)加强管理:①修改健全规章制度(文件、书档、财务、会议等)②抓审定工作的薄弱环节(2)加强业务学习,交流经验,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3)根据需要补充急缺的人员。(4)补充设备,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逐步实现独立开展简、繁体字计算机排版。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几个世纪以来,化学物质逐渐被大量发现,目前已知的化合物就有几百万种,这样多的化学物质如何给予科学的定名,是摆在化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日内瓦原则,为化学系统命名奠定了基础。我国近代化学发展较迟,直到1934年当时的教育部才公布了《化学命名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化学命名文件。这个《原则》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间虽进行过多次修订,但大多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而化学术语应当如何制定?是根据汉语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汉语习惯的命名方法,还是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外来语制定化学术语,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着重研讨化学术语的制定方法。二、化学术语的造字问题化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使用的术语是对新事物概念地描述,一般不能用常见的词语所替代。而我国化学家经过了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制定了约200个左右化学新字,用来命名千百万种化学物质。这些新字包括105个元素名称和近百个词根字,解决了几百万个化合物名称的命名问题。词首字和介词,严格讲不属于化学新字,它们大都是汉语中的常见字,只是在化学命名中给这些常见字,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三、元素用字目前元素周期表中列出了109个元素的名称和符号,1至105号元素的名称都是独体汉字,从原子序数106号元素起就不再使用独体字作为名称,而称为“第×××号元素”。归纳起来元素名称用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使用固有的汉字金(Au)、银(Ag)、铜(Cu)、铁(Fe)、锡(Sn)、硫(S)等,这些元素用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如:《汉书·食货志》、《说文解字》、《神农本草经》等都有记载,它们的字形结构成为以后新元素名称的造字依据。(二)沿袭固有汉字制定的新元素名称元素固有汉字的造字方法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属于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因而给以后发现的新元素命名时,大体上按照这样的规律造新字。如: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均为金属,故形旁为金,声旁按国际通用名称谐音。砷(As)、硒(Se)、碲(Te)、碘(I),是非金属形旁为石,声旁也大多为谐音。(三)会意造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氢、氯、氮、溴、碳等都属此类。“氢”表示一种最轻的气体,“氯”表示单质状态下是绿色的气体,“氮”表示空气中的氧被冲淡了。这些字中气字头是一个形旁,另外一个形旁是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以上例子中取“轻”字中“圣”、“淡”字中“炎”、“绿”字中“录”作为形旁与气字头组成了“氢”、“氯”、“氮”。“溴”在通常状况下是棕红色液体,它的英文名(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是恶臭的意思。“溴”字汉文订名从水从臭,是比较典型会意字。“碳”字也属会意字,碳元素的拉丁名称为Carbonium,来自“carbo”一词是煤的意思,故用“石”加“炭”而会意。(四)元素名称中造字比较特殊的例子“氧”曾叫“养气”,表示滋养之意。并根据会意法造过“”字,后因笔画繁杂,“”字演化为“氧”失去了会意的意义。“汞”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澒”(读汞)的读音,曾使用过“”字,后又将金字旁去掉直接使用“汞”字,是目前唯一没有“金”偏旁的金属元素名称。“硅”的拉丁名称silicium,来自“silex”一词是石头的意思,我国曾从音译为“矽”,后因“矽”与“硒”、“锡”同音易混,故将“矽”改为“硅”,“硅”字是由日本字“珪”演化借用而来。(五)借用古字在元素名称中,有些形声字如:钉(Ru)、钫(Fr)、铋(Bi)、钯(Pd)、钐(Sm)、铂(Pt)、镝(Dy)等,这些字在汉语古字里均可以找到,但作为元素用字,它们都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赋予了新的概念和读音。作为新的化学元素名称用字出现。四、化学介词化学介词是代表化合物中基本结构组分间互相结合关系的连缀词。在使用中当名称所反映的结构关系不会混淆时,介词可以省略。化学介词最重要的有8个:(1)“化”表示简单的化合,如原子与原子化合成分子或两个基之间的化合。(2)“代”①表示取代了母体化合物中氢原子。②表示硫(或硒、蹄)取代了化合物中的氧。③表示有机化合物中母体化合物碳原子上的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硫原子置换了碳原子上的氧原子或置换了羧基碳原子上的氧原子。(3)“合”表示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离子相结合或加成产物命名时使用的介词。(4)“聚”表示相同或不相同分子聚合时使用的介词。(5)“缩”表示相同的分子之间失水、醇、氨等小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6)“并”表示两个或多个环系之间通过两位或多位相互结合而形成稠环所用的介词。(7)“联”表示相同的环系彼此间以单键或双键相联而形成的集合环所用的介词。(8)“杂”用于无特定名称的杂环、多环、螺环的杂环环系命名时所用的介词。以上8个介词用字均选自常用字而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化学名词中以往不止此8个介词,尚有“络”、“替”、“换”、“取”、抱”、“逐”、“赶”等。后经过长期使用实践,一些意义相差不多,难辨易混或可用其它介词或符号、位次标记等所代替的介词被废止。这便使化学介词得以精简,易学易记,便于使用和交流。五、化学同音字汉语普通话共有1300多个音节,汉字字数如果按1万字计算,平均每个音节要负载7.5个字,这说明汉语同音字是无法避免的。在化学新字的制定过程中,尽量回避同音字,特别是元素同音字。目前使用的105个汉字,它们的读音如果相同,就要造成混乱”如:14号元素曾定名为“矽”(读夕)是合体谐音字,但与34号元素“硒”、50号元素“锡”等读音相同易混淆,1950年化学名词小组将“矽”改为“硅”(读归),“硒”与“锡”根据新华字典仍同音,为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化学用字及读音”讨论会上,建议国家语委汉字正音委员会,将“锡”字按北京语音读席,就可以解决目前元素用字同音的矛盾。化学根词如“氨、胺与铵”,“氰与腈”,“肼与”,“胂与”,“膦与”等五组化学用字为避免同音,曾按四声加以区别,如:“氨”读安、“胺”读俺、“铵”读暗。但在长期使用中,很少有人按这个规则读音,因为在组成化合物或官能团的名称时,如氨气、氨基、苯胺、氯化胺,不会因为读音相同而产生误解。这类词与汉语中一般同音词是相同的,属同音异形词,如在一般汉语中“泛、饭、犯”和“生、升—笙”等在使用中都有严格的约定,比如说“吃饭”、“学生”不会有人使用泛或犯来代替“饭”,也不会用升和笙来代替“生”,否则就是错别字了。六、音译词和意译词(1)化学用字中,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前面已经介绍的元素新字中,左形右声的合体字都属于音译词。化学根词用字大多也是音译词,如芳香烃的特定名称中,“苯”(benzene)读本、“萘”(naphthalene)读奈、“蒽”(anthracene)读恩、“菲”(phenanthrene)读非、“茚”(indene)读印、“薁”(azulene)读奥、“苊”(acenaphthylene)读厄、“芴”(fluorene)读勿、“苉”(picene)读匹、“苝”(perylene)读北、“芘”(pyrene)读比、“”(chrysene)读屈等。这些音译词都是单音词,而且就译音而言也是取外文名中的部分音节,并非全部音节的音译,使这些单音词构成的成千上万个化合物的名称,不致过分冗长。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多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形声字的多音词,其声旁则为外文名称的音译如:“噻吩”(thiophene)、“呋喃”(furan)、“吡喃”(pyran)、“吩嗪”(phenoxathin)、“吡咯”(pyrrole)、“咪唑”(imidazole)、“吡唑”(pyrazole)、“吡啶”(pyridine)、“哒嗪”(pyridazine)、“吲嗪”(indolizine)、“吲哚”(indole)、“吲唑”(indazole)、“嘌呤”(purine)、“喹嗪”(quinolizine)、“喹啉”(quinoline)、“酞嗪”(phthalazine)、“萘啶”(naphthyridine)、“喹喔啉”(quinoxaline)、“咔唑”(carbazole)、“咔啉”(carboline)、“菲啶”(phenanthridine)、吖啶(acridine)、“菲咯啉”(phenanthroline)、“吩嗪”(phenazine)、“噻唑”(thiazole)、“吩噻嗪”(phenothiazine)、“唑”(oxazole)、“吩嗪”(phenoxazine)以上这些名称都是来自外文名的译音。在订名时考虑了这一系列名词用字的一致性。如在化学结构中含氧原子用“”、含硫原子用“噻”、含氮六元双环一般用“喹”。另外,外文词尾“-zole”用“唑”、“-zine”用“嗪”、“-line”用“啉”、“-dine”用“啶”,这样的订名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和外文产生了有机联系,便于掌握。(2)外来词中的半译音半译意的词,严格讲第(1)项列出的单音词和多音词,已含有半译音半译意的性质。在元素名称造字时就已规定,元素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气态者偏旁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化学词根用字中,如芳香族化合物一般从草字头、杂环化合物加口字旁来表示。化学用字里还有不少双音词,半译音半译意,如脂环母烃中“蒎烷”(pinane)、“烷”(thujane)、“葑烷”(fenchane)、“莰烷”(camphane)、“富司烷”(fuscane)等,这些名称中是前面为音译后面“烷”字为意译。另外,若根据物质来源命名则另有一套译意名称如:松节烷、侧柏烷、小茴香烷、樟烷……(3)在化合物名称用字中,还有一些是根据该化合物的形状译意的,如:冠醚、轮烯等。七、会意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一定的事物,叫会意字。元素用字中的会意字本文第三部分中已作了介绍,在化学根词用字中“羟”、“羰”、“羧”、“巯”也是按会意法造的新字。“羧”字是由氧和氢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氧基,“羰”字是由氧和碳的形旁在一起表示碳氧基;“羟”字是由氧和酸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含氧酸基;“巯”字是由氢和硫的形旁合在一起表示“氢硫基”,这几个字的读音一般是按组成的形旁字的切音读音,如:碳氧切音读汤,氢硫切音读球,氧酸切音读梭,其中“羟”字按氢氧切音应读抢,但习惯上读枪是个例外。有机化学中“烷”、“烯”、“炔”也属于会意字,形旁火表示烃类化台物,另一个形旁完、希、央分别表示链或环的饱和程度,“烷”指化合物中化合价全部得到满足,即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烯”表示少一个氢原子,以双键连接,“炔”表示缺少两个氢原子,以三键相连。有机化学中化学根词用字较多,大部分是以偏旁会意,含氧化合物用酉字旁会意,如:醇、醛、酮、醚、酯、酐、酚、醌等;含氮化合物用月字旁会意,如:胺、肼、脒、胍、肟、腈、胩、脲等。这两组词除偏旁会意外,或假借或谐音,严格按照会意法造的新字并不多。磷、砷、锑的烃化物:膦、胂、,非金属的四价根:铵、、锍、、、均属于用会意法造的字。八、象形字象形造字是我国古文字的造字方法之一,但作为近代科学造字方法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微观的,用象形法造字不能充分表达出所指概念,因此,在1932年我国第一部化学命名法中就规定了不重象形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50年代化学曾创用了一个“甾”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甾”字下面的田字代表四个环,上面的三个角代表环上的三个支链,可谓用心良苦。这类化合物当时生物化学已经使用“固醇”,但出于想缩短名称,造了独体字“甾”,虽在化学中得到应用,因其字形怪异,难认难读,一直未被其它学科采纳。后有根据象形法造了一个“”(读音雷)字表示由四个环组成的化合物就没有推广开来。九、词首用字化合物名称之前加某词首用字来表示其不同的化合状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正、异、亚、次、高、过、全、新、伯、仲、叔、季等。这些字虽都属于常用字,但在化学命名中赋予了新的含义,有些字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中还有不同的意义。如:“正”字在无机化学中表示在通常状态下较为常见的价态组成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表示直链烃以及官能团位于链烃末端的化合物。“亚”、“次”、“高”、“过”等,在无机化学中相对“正”字而言,比常见价态高的用“高”、“过”,比常见价态低的用“亚”、“次”。在有机化学中“亚”字表示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消除两个单价或一个双价的原子或基团,“次”字表示一个化合物,在形式上消除三个单价的原子或基团,不难看出这些词首用字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有着特定的内涵。再如:“伯”、“仲”、“叔”、“季”是汉语里序数词,而在有机化合物里用来表示链异构或碳原子不同取代程度的形容词,而“新”字又是专指具有叔丁基结构的链烃化合物。“全”字指链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另一种原子所取代而专用的词首字,如:全氟乙烯就是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词首用字在化学命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初学者往往因为对词首用字的含义了解不够,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十、系统名和俗名化学物质有两种命名方法。一种是能完全地表达出化合物分子组成结构的名称,叫系统名,如:甲酸、乙烷、丁醛、氯化钠等。另一种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名称叫做俗名,如:消石灰、石膏、芒硝、苏打、烧碱、升汞、阿托品、阿斯匹林等。上面几节介绍的都是制定系统名时所必需的条件,如把化学物质的基本构成部分各给予一个名称(包括:元素名称、根词等),然后把这些基本构成部分的名称通过相应的介词连接起来构成能反映化合物结构的系统名称。俗名的种类很多,商品名、工业名称、化学系统俗名、生化系统俗名及独立俗名都属俗名。(1)商名是商标名和商品名的总称,商标名带有注册商标性质,不属于化学命名中讨论的范畴,商品名是指具体的商品名称,有些商品名是由商标名演化而来,如我们常说的尼龙(Nylon)就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另外商店中出售的明矾、海波、胆矾等,药店出售的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利眠宁、利血平等都是。(2)工业名称是按工业使用方法或作用取的俗名以便于使用,如:染料工业名称中的硫化棕、油溶黄、酸性绿等。(3)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俗名,在本文第六部分介绍的芳香烃母核和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都属于外文俗名的音译名,但在订名时考虑了音节的音译用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并与外文读音和化学结构产生一定联系,故属于系统俗名。生物化学中也是根据其含义选择某一种或数种特性为根据而分类制定了系统俗名,这些物质有的结构并不复杂(如:氨基酸),但大数结构复杂(如:维生素、激素、核酸、糖类等)或结构不明(如:蛋白质、酶等)。(4)独立俗名这是与系统俗名相对而言,这类俗名大多在初次发现时或此后由别人另取的不成一类的名称,它们的定名往往是根据来源、产地或外文俗名的音译名称,如:单宁、蚁酸、醋酸、胆碱等。这类名称中生物碱最多。如:adhatodine取自植物Adhatoda vasica,Adhatoda是鸭嘴花属,故将adhatodine定名为“鸭嘴花碱”。除以上介绍的系统名和俗名外还有一种简名。在制定简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简名与某系统名相混淆。如“磺胺”是“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简称。它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用它可以命名为数很多的磺胺类药物,大大缩短了这类衍生物的名称。十一、拼音化和借用语汉字的拼音化对汉语化学术语的制定,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建国初期就酝酿了文字改革,提出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化,并于1958年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化学命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56年《光明日报》开辟专栏讨论化学名词如何整理和改革,当时不少化学家和语言文字专家发表了不少意见,出现了两种极不相同的认识,一种意见是忽视学科发展和文字改革有关的要求,另一种意见是无视化学命名原则是我国科学家近百年来心血的结晶,否认它的优点离开当时全国都在通用的现实,要求全盘拼音化。实践证明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样长的时间里,对化学命名原则也提出了多种拼音化的修改方案,有的进一步提出直接吸收外国语作为“借用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1)全盘拼音化即废除现有的方块汉字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字母按一定规则转写英文化学名词。(2)部分拼音化,对国内已通用的命名方法,用汉语拼音拼写,未定名者按(1)项办法转写。(3)采用“借用语”,选择一种较为通用的外文(如英文)的化学物质名称,直接使用,作为汉语中的“借用语”,并制定一些规则,按汉语拼音方案读音。综观上述方案,重要的一点是方块汉字能否为拼音文字所替代。近年来汉字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认为汉字与拼音文字各有其优缺点,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可独立使用,也便于辨别同音字,且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有利于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和使用不同方言地区人们的交流,但汉字本身也存在着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其表音系统也欠完善,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便。拼音文字字母数量有限,拼音规则简易有规律,特别是在文字检索和信息处理上比较方便。由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汉字的优点正是拼音文字的缺点而汉字的缺点正是拼音文字的优点。另一方面汉语存在着多种方言,因而推广普通话是拼音化的先决条件,但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不可能考虑改用拼音文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人们日常生活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仅化学单独将术语改用拼音文字是不利于交流和推广使用的。十二、海峡两岸化学命名的差异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统一两岸的科技名词呼声很高,笔者对两岸的现行化学命名方法,做了初步探讨。海峡两岸生活着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由同样的文化传统所造就,特别是在30年代还遵循共同的命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相互隔绝了近三十年,很少交往,随着科学的发展海峡两岸分别对化学命名原则不断地修订补充,两岸现行原则的差异亦在于此。(一)元素用字的差异:(1)1944年原则中包括92个元素,这些名称大部分是相同的,后来国际上将43、61、85、87号元素分别改订了名称,为与国际上命名相一致两岸化学家也相应进行了修订。(2)93号以后的元素名称是海峡两岸各自订名,虽有些相同,但不一致的名称较多。由以上列出的元素名称对照,可以看出锔、镄、钔、锘、铹两岸订名是一致的,其它不一致的也是同音或读音相近,但选用的声旁汉字不同,所用的造字方法均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但由于汉语的文字丰富,同音字较多,因而选字的余地也大,再加上两岸的长期隔绝,才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如:99号元素的命名大陆也曾考虑过使用“”字,字虽能表示纪念爱因斯坦的意思,但在此前物理界已把“钍-230”(Ionium)订名为“”,故选用了“锿”字也避免了与85号元素“砹”同音。(3)简化字与繁体字,从50年代开始大陆提倡简化字。1953年,当时的化学名词小组就将使用频度很高的“醯”字因笔划繁多,读音又与“烯”字相同等原因,改为“酰”(读先);另外,“醣”与“糖”可以相通,没有造字的必要;“硷”与“鹼”均简化为“碱”在使用中并未造成误解;第14号元素“矽”因与“锡”、“硒”同音,后决定改“矽”为“硅”。(4)103号以后元素的命名:104号元素和105号元素大陆分别订名为“”(Rutherfordium)和“”(Hahnium),这两个名称是为纪念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Rutherford)和德国科学家哈恩(O·Hahn),由美国科学家订的名称。前苏联科学家曾将104号元素订名为Kurchatovium(),用来纪念前苏联科学家库尔查夫(I·Vasilevich Kurchatow),将105号元素称为Niels-bohrium(铍),以纪念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Bohr)。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混乱,为解决这一争端,自1971年以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曾多次开会讨论,均未能解决。为此,该联合会无机化学组于1977年8月正式宣布以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命名100号以上元素的名称,终止用科学家的姓氏来命名新元素,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后发现的新元素的命名困难,并规定了新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以区别已往元素所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的办法。具体办法是:0=nil、1=un、2=bi、3=tri、4=quad、5=pent、6=hex、7=sept、8=oct、9=enn,并规定新元素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数字词头后均加词尾-ium,如:104号元素名称为unnilquadium。符号为Unq。故大陆106号元素以后的新元素也不再采用单音字命名,直接使用“106号元素”、“107号元素”……。(二)根词用字的差异大陆在历次修订命名原则中,考虑便于使用和学习,主张尽量少造新字。因此目前台湾命名中的“”、“”和“”“録”、“”等虽然与以前造字方法有沿续性,但考虑到可以用其它方法命名,就没有再造新字。芳烃化合物的特定名称中,“”和“芴”是1944年原则的定名,台湾化学家又分别定为“蒯”(chrysene)和“茀”(fluorene)与之并用。复杂的芳烃可视为苯环以相邻两个碳原子并合而成直长形分子,大陆用“并几苯”,台湾用“稠几苯”有着微小差异。芳烃环上的氢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俗名,大陆没有另造独体新字,直接使用系统名如:异丙苯、二甲苯、对甲异丙苯。这些名称字数不多使用方便,没有另取俗名,台湾方面根据国际俗名音译定了“芡”(cumene)、“茬”(xylene)、“”(cymene)与系统名并行使用。杂环系的命名,除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如:噻吩、吡咯、咪唑、吲哚、嘧啶、嘌呤、喹啉、咔唑、吖啶等两岸使用相同的名称,对非特定名称的杂环及其衍生物,国际上有两种命名方法。第一种是“杂”字命名法,第二种是汉栖—魏德曼(Hantasch-Widman)系统命名法,大陆采用第一种,台湾使用第二种而且制订了大量的新汉字与外文的词头和同干相对应,现列出供参考:(三)新学科术语的差异近年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如:高分子化学、立体化学等学科中的术语订名两岸不一致的较为突出,现以高分子化学为例作一简单的对照:由以上两岸订名的对照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名词在遣词用字上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能比较明确地表达所描述事物的内涵。形成了各自沿用的汉语同义词。两岸在化学名词术语中,既有同又有异,通过两岸化学家交往不断深入,相互了解,共同切磋,对某些订名有差异的名词展开讨论,逐步达到共识,共同制定出更为符合汉语规律和规范的化学术语,为繁荣中国的化学科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谈原真性(Authenti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uthenticity是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术语,它出现在众多国际文化遗产文献当中,在文化遗产价值认证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遗产界的重要文件《奈良文献》即指出:“原真性……看来是评审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对原真性的认识,在所有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在保护与修复规划中,在《世界遗产公约》和其他文化遗产目录所采用的申报程序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准确理解和翻译这个术语,对于中国遗产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对于authenticity的翻译仍然处于混乱状态,多种译法并存。在各种译法中,尤以将其译为“真实性”最为常见。该译法散见于各类学术研究中,并见诸官方文件,如2004年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中使用的就是“真实性”提法。那么将authenticity一词译为“真实性”是否合适呢?下面从该词本身的意义着手,进行细致分析。authenticity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有“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原初的”(original)含义。它并非是文化遗产领域的专用术语,早在现代文化遗产理论出现之前,就已应用于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在宗教占统治力量的中世纪,authenticity用来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1]。在英文词典Websters 9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释义中,authenticity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三层含义。英国文化遗产专家David Lowenthal认为,authenticity表示与“虚假”(false)相对应的“真正”(true),与“伪造”(fake)相对应的“真实”(real),与“复制”(copy)相对应的“原作”(original),与“欺骗”(corrupt)相对应的“诚实”(honest),与“世俗”(profane)相对应的“神圣”(sacred)。[1]当“authenticity”一词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时,是指文化遗产本身和所有相关信息的“原初”“真实”和“可信”。如果将authenticity译为“真实性”,此种翻译只表达了其中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两层含义,而original(原初的)这层含义,却没有体现出来。但这层含义对于遗产理论和实践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original(原初的),包含着时间维度上的“真”,其中original可理解为第一手的,非复制的。这层意思表明,authenticity中的“真”,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即时间起点和整个时间序列上各个点对于起始状态的“真”的反映。举个简单的例子,当面对一只在今天制造的金手镯时,人们讨论其是否是“真”,一般是指其是否用纯金制成;而面对一只古代的金手镯,当讨论其是否是“真”,不仅指其材料,更是指向时间维度,即这只金手镯是否是制造于古代而不是现代;如果这是一只古代著名人物用过的金手镯,那这个“真”还指代特定历史年代和特定历史人物,而这些信息都是不能复制的,都是“原”的。所以,“原”和“真”在指向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在文化遗产领域翻译authenticity时,“原”的含义是不可以省略的。不恰当的翻译容易导致意思的缺损,会造成对术语的片面理解,影响人们对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判断,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恰当的译法,其中“原真性”就是其中之一。张松提出:“原真性(authenticity),又译原生性、真实性、确实性、可靠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2]张成渝[3],阮仪三[4-5]等人都在文章中直接使用“原真性”作为“authenticity”一词的翻译。与其他译法相比,“原真性”一词中的“原”与“original”这层含义对应,“真”与“real”和“trustworthy”对应,完整得表达出了“authenticity”中所包含的三重含义,弥补了原译法的不足。这种译法能够与多样的文化遗产相适应,是对“authenticity”较为确切的中文翻译。  相似文献   

16.
§1.术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术语学也是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要制定术语,正确翻译术语,必须了解和掌握语言规律,否则就可能出错,甚至闹出大笑话。下面举几个例子: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形容词的级这个语法范畴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使用。汉语表达“高等教育”、“高等数学”、“高等哺乳动物”这三个概念时都是用形容词的原级修饰名词。但是英语却全用形容词的比较级修饰名词,如higher education,higher mathematics,higher mammals;俄语则全用最高级,如Высшее оьразсвание,влсщая математика,влсшие млекопитающие。德语中的这些短语有的用原级,如Hochschulbildung(高等教育),有的用比较级:hhere Mathematik(高等数学),hhere Sugetiere(高等哺乳动物)。用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L. Zadeh)首创的模糊理论的术语来说,“高”是模糊词(fuzzy words),它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都是些模糊限制词(1inguistic hedges)。从语言理论角度着眼,不论用什么级,都是正确的。但是,对每个具体语言而言,必须遵循该语言的约定。由于没有注意这几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别,《语言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9页)误将higher mammals(高等哺乳动物)译成“较高级哺乳动物”,令人忍俊不禁。汉语中用原级,英语中用比较级的例子还不限于上面这些。如计算机所用的“高级语言”,英语中叫做higher language。更多的例子有“高级党校”:higher party school;高级法院:higher court;高级小学:higher primary school;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高等学校);a higher leading body(高级领导机关)。英语表示“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必须用比较级,因为high school不是表示“高等学校”,而是表示“中学”(美国)或“大学预科”(英国)。再举一个例子:不同语言对客观中的温度这一连续统(continuum)的切分方法是不同的。不同语言所反映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温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对哲学,特别是其中的认识论,对理论物理学都有很大的意义。例如“温泉”(日语同汉语)在英语和德语中分别称作hot spring(或well),heiβe Quelle(热泉),在俄语中却叫做горяиий источник(烫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对“温泉”的解释是“温度在当地年平均气温以上的泉水”。这只是模糊地说明了温泉温度的下限,没有说明上限;因此上述几种说法各取了温泉的不同热度作为命名的根据:汉语取的温度最低,俄语取的温度最高,英、德语介乎二者之间。三种说法都是对的,这里也体现了语言的约定俗成的规律。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约定的说法,相互之间不能替换。类似的例子还有“温室”(日语同汉语),在英语中叫hot house(热室)。在法语中也叫serre chaude(热室)。但是,温室里的温度不可能烫人,所以俄语不能叫горячая комната,而是用теплый(温暖的)构成теплица(温室)。《现代汉语词典》对“热”的解释“温度高”(同冷相对)是十分模糊的。事实上“热”在下述不同情况下所指的温度是迥然不同的。例如“三伏天很热”在我国通常是指30℃左右至40℃左右,“热水”的热度却可以从摄氏一、二十度到七、八十度,直到滚烫的水以下的热度。“趁热打铁”、“热处理”中的“热”,却至少在数百度以上。因此“趁热打铁”在俄语中是куй железо,дока горячо(趁烫打铁)。我估计“趁热打铁”这个成语是从英语或法语、德语义译过来的,因为在这些语言中都说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battre le fer quand il est chaud;Das Eisen schmieden,so lange es heis ist。(意义都是“趁热打铁”)。如果我这个估计是正确的,这是语言比较可以为汉语探源提供证据的一个生动例证。同“温泉”的例子相反,汉语的“热血动物”(也可以叫“温血动物”或“恒温动物”)在英、德、俄语中都是warm-blood animal,warmblütiges Tier,Teплокровное(животное)(意义都是“温血动物”)。这时,“温(如温水的热度低于热水)——热(烫)”的对立中和了。汉语的“烫”在《现代汉语词典》注为“温度高的物体与皮肤接触使感觉疼痛”。其实,“烫”和“热”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立的(如“温水”、“热水”、“滚烫的水”构成三种对立的温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对立中和。例如“烫澡”,(用热水)“烫脚”中的“烫”不仅不会使皮肤感到疼痛,相反,只会使人感到舒服。因此“烫澡”在英语中是take a hot bath(洗一个热水澡)。“烫脚”在英语中是bathe one′s feet in hot water(在热水中烫脚)。(病人)“发烫的前额”也不会使触摸病人的大夫的皮肤感到疼痛,所以英语说“a hot forehead”(热的前额)。汉语的“热水瓶”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装的是滚烫的水,不等它变成热水就都用光了。汉语的“烫伤”指的已经不是皮肤一般地“感到疼痛”,而是皮肤甚至肌肉受了创伤。“烫鸡”的温度在100℃左右,比“烫澡”、“烫脚”的温度要高得多。汉语和俄语说“今天天气很热”时,只能用“热”,“жарко”(意义也是“热)而不能说“烫”,“горячо”(烫)。但是波兰语却可以说gorco(相当于俄语的горячо)(烫)。因此俄语说得不地道的波兰人往往会说出сегодня оченъ горячо(今天很烫)这种波兰式的俄语句子(我1987年访问波兰时亲耳听到不少波兰人说这种句子,令掌握俄语的人感到可笑)。总之,表示温度的词是一些模糊词,不仅不同语言之间,就是同一语言之间表示各种温度的词的界限都是模糊的,游移不定的。比较这些词不仅对发展模糊语言学有很大的意义,对制定术语、掌握和翻译术语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否则就会受外语的影响,误将“温泉”说成“热泉”(如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汉语时可能犯的错误)或“烫泉”(操俄语的人说汉语时可能犯的错误)。§2.上面说的是语言的内部规律。制定术语还必须了解语言未来的发展规律,即与未来学(futurology)有密切关系。例如,如果象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所推测的那样,未来世界的语言会先溶合为几个区域语言,然后再溶合成一个全世界共同的语言,那末,自然翻译外语术语应尽量采取音译的方法,以利于全世界语言的统一。因此,futurology就应译为“佛托罗洛基”。然而,斯大林的这种推测很可能是主观的。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看,也许未来社会的人都具有高等文化水平,人人都掌握多种语言(欧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多半会好几种外语;加拿大等国的双语制,瑞士等国的多语制也预示了这种可能性),无需统一全世界的语言。也许未来社会人人都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多语种的自动翻译电脑,也无需全世界的语言溶合为一。现在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也许它会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与各种民族语言并存,成为它们的族际语。总之,未来语言的命运问题是属于未来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斯大林的推测只能说是一种假设,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绝不可能是定论,更不可能是公式。斯大林把他的推测说成是формула,他的原义可能是“提法”,中译者译成“公式”,更增加了这种推测的武断性质。根据世界语言不会统一成一个语言的规律,术语还是应以意译为主,因此futurology还是译为“未来学”易为国人所接受。这里涉及汉语的另一个内部规律,即汉语中复合词占的比例很大,从其词素很容易推断出词的意义。例如“肝炎”在英语中叫做hepatitis。“肠炎”在英语中叫做ent-eritis,“肺炎”在英语中叫做pneumonia,“胃炎”在英语中叫做gastritis,“肾炎”在英语中叫做nephritis,“关节炎”在英语中叫做arthristis。在俄、德、法语中,其名称与英语大同小异。从这一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病名在汉语中易学易记,而在上述外语中十分难学难记。如果将英语的这些病名音译成汉语,可以想象会给国人交际造成多大的困难。当然,对学医的人来说,音译有利于他们进行国际交流。但是,这样的人究竟是少数。§3.同未来学密切相关的是科学的发展不断提出新术语的制定和规范化的问题。例如在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提出“模糊数学”的理论以前,英语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术语表示与“精确”相对立的概念,那时常用的词有vagueness(罗素和布莱克都写过以此为题的论文),ambiguity等。由于札德将其第一篇论模糊集的论文叫做Fuzzy ests(模糊集),从此fuzziness才获得固定的科学术语的意义,它与ambiguity(歧义),vagueness(含混不清)便分别表示不同的涵义了。法语中也是这样,小罗伯尔法语词典所列pricis(精确的)的反义词有十三个之多,但最后作为模糊数学、模糊理论所用的术语固定为flou.汉语中也是这样。清朝汪中写了一篇有名的论文《述学·释三、九》。他将数词的精确涵义称为实指,将其模糊涵义称为“虚指”。这种名称容易同汉语语法中的实词和虚词混淆。何况模糊涵义仍为实指,而并非虚指。《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对“模糊”的注释是:1)不分明,不清楚;如“字迹模糊”,“神志模糊”;2)混淆:“不要混淆阶级界限”。模糊理论的产生给“模糊”这个词提供了一个新的义项“不精确”。希望新版的词典会添上这一涵义。《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在“清晰”的反义词中列了“模糊”(见该书第175页),但在“精确”的反义词中只列了“错误”许多反义词语,唯独没有“模糊”(同上,第186-187页)。这反映了该词典没有考虑到随着科学的发展,“模糊”产生的新的涵义:“不精确”。模糊理论还能解释一些术语存在的合理性。例如“遥控彩电”中的遥控器其实拿到隔壁房间就不起作用,但这并不影响“遥控彩电”这一术语的存在,因为“遥”原本就是个模糊词。这正如“下半旗”时实际上只是把旗子下到旗杆的1/3左右的地方,也不影响“下半旗”这一说法的合理使用。因为“半”不象《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许多词典所注释的那样在任何地方都等于“二分之一”。相反,在许多情况下,它表示的是模糊概念。如“犹抱瑟琶半遮面”中的“半”就不可能精确到二分之一的地步。“下半旗”中还有一个“错误”:尽管从语法上分析,只能分析为“下|半  相似文献   

17.
汉字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形、音、义。汉字中的“粘”字有两个读音、四个义项[1]。读音上一作(nián),二作(zhān)。义项有四:①同黏(读nián);②姓氏(读nián);③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接(读zhān);④用黏的东西使物体连接起来(读zhān)。除义项②(姓氏)之外,“粘”字均用“黏”字注释,二者在词义上有密切的连带关系,在遇到“粘”字时,不易分辨其究竟是表达“黏”的词义,还是“粘”(zhān)的词义,以致混淆读音。如对“粘合剂”、“粘连”、“粘结”等词中的“粘”字,究竟是因其“粘”(黏)而连接在一起(因“合”、“连”、“结”字均有“连接”的词义)而应该读(nián)呢,还是把其视为一动作或结果而读(zhān),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一部分人读(nián),另一部分人又读(zhān)。本文试对此现象作一粗浅的分析。一、黏、粘二字的历史情况考证及其在近代应用中的沿革与变化上述的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1.《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9月版)中考证:黏(nián),①胶附,贴合。俗作“粘”。见汉王襄僮约:“黏雀张鸟,结网捕鱼。”②谷类含胶性者或物质凝滞如胶均称黏。③沾染。黏(nián),胶著,同黏。见晋书殷仲堪传:“仲堪食常五碗,盘无余肴,饭粘落席间,辄食以噉之。”2.《康熙字典》(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中华书局影印组1962年12月版)记载:黏,[唐韵](唐)女廉切(nian),……[说文]相著也,俗作粘。粘,[广韵](宋)女廉切(nian),[说文]相著也,同黏。3.《中华大字典》(成书于1915年,中华书局1978年10月版)记载:黏,尼欠切(nian),胶——稠也。粘,同黏,见[集韵](宋)(尼占切(nian)并音黏)。由上述资料分析,黏、粘二字自古有之。“黏”的字义,一是表述黏性性状,由于黍等谷物有黏性而取其为偏旁;二是表达因黏性而起到胶附、贴合作用,同于现代“粘”(zhān)字的字义。“粘”字虽始自晋,但一直是作为“黏”字的俗称而存在和使用的,并只有(nian)的读音。而“粘”字之读为(zhān)音,则是近代才产生出来的。“粘”字产生出(zhān)的读音后,成为一个双音字。由于其偏旁“米”在书写上较之“黍”便利,因而逐渐广为应用。1955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2]中,将“黏”视为“粘”的异体字,予以停止使用。但是,由于“粘”字有两个读音,且义项上有较密切的联系,在日常应用中经常读混,所以在一些辞典中并未将“黏”当作异体字对待。如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的《现代汉语词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的《新编汉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1月版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的《汉语大词典》等辞典中,均把“黏”作为规范字收录,并在“粘”(nián)的义项上加注“同黏”,同时收录。鉴于汉字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和变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3]中说明:“根据近年来汉字应用的实际情况,删去《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的50字,增收854字,其中包括尚需使用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中淘汰的异体字15个。”这批恢复使用的15个异体字当中即有“黏”字。二、“粘”字读音所带来的困惑目前,在报刊、文章中表述“黏”的概念时,多数人使用“粘”字,这是由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影响的结果及“粘”字书写方便。但在遇到“粘”字的读音问题时,则不太容易判断。这是因为不容易找到一个简单便捷的办法进行判别。那么,如何判断“粘”字在文章中的读音呢?有两种办法可以帮助分析:1.根据词义做判断。在其表述物质性状时读(nián),如“粘性”;在表述行为的功能时读(zhān),如“粘贴”。但是,如遇到上一节中所述“粘合”、“粘结”、“粘附”等两个字组成的词时,则一时不容易想清其词义,只得在情急之中各行其便了。另外,在遇到罕见的专业术语或是词义复杂时,便难以判断。如“粘端质粒”(遗传学)、“粘蜡”(医学)、“粘板”(林学)等,到底读(nián)还是读(zhān),则不考证不足以判别,既对文章诵读和口语交流带来困难,而且在读音上众说纷纭。2.按词性划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如,可以根据“粘”字的语法功能判断:在作形容词时读(nián),作动词时读(zhān)。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词性分析并不简单,一个词通常不只具有一种语法功能。如,“粘着性”中的粘着是形容词,但如果是表述(两物体)粘着在一起,“粘着”就是动词。另外,“粘结”等词也均可作动词使用,但这里按规范应当读为(niánjié)。虽然还可能归纳出其他一些方法,但一遇“粘”字就要求所有人在读音问题上做一番推理分析,总似有其不便之处。三、“粘”字在科技术语规范化中产生的问题黏、粘二字表达的概念在科技术语中应用是很广泛的。笔者查阅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29个学科的科技术语(总数近80000条),其中以“粘”字为词头的术语(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未收录“黏”字)共有148条,这里面还不包括不以“粘”字为词头而含有“粘”字的术语,数量可谓不少。在这些术语中,单独成词条或形成构词成分的有:~度、~附、~结、~液、~虫、~合、~糊、~盘、~板、~菌、~重土壤、~化、~磐、~细菌、~骨模、~胶、~膜、~土、~性、~着、~涎、~滞、~状、~质、~滑、~粒、~团、~孢子、~藻、~数、~连、~蜡、~固等。其中“粘连”、“粘度”、“粘结”、“粘附”依汉字读音排序时,既有收在“N”字母(读(nián)之下的,也有收在“Z”字母(读zhān)之下的。而“粘固”、“粘蜡”似应读为(nián)音,但收在了“Z”字母之下。可见“粘”在读音上容易陷于误区。另外,其中个别词的读音问题在使用上可能还会引起争议,需要名词委在公布时确认。四、结论在文章及科技术语中仅使用“粘”而不使用“黏”字,容易带来读音乃至概念的混乱。笔者以为,要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继续出现,在正式出版物表达“黏”的概念时,应恢复使用“黏”字;在表述“粘”(zhān)的概念的使用“粘”(zhān)字,以求概念精确、读音一致。这样,一是可以避免读音上的混乱,二是同语委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3月25日的“通知”精神以及目前的现代汉语类词典体例(目前此类词典多把“黏”作为规范用字推荐使用,下排“黏”字头的词例,而“粘”字仅注“同黏”或“见黏”而加以保留,不排词例)[4]相协调一致。以上分析尚有不成熟之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中的“传马”、“缯幅”、“挐脂”三个算题虽然多位研究者已各有考论,但仍然存在错误及疑问.诸专家将“传马”题中“传马日二匹”中的“二匹”校改为“三匹”是非常错误的,对“缯幅”题中“从利广”的校释也需要再作深入的讨论,而对“挐脂”题中“(眉)”、“(崖)”的考释则至今不尽如人意.文章据算题的行文逻辑、《九章算术》中相似算题,以及秦、汉法令,证明“传马”题中的“二匹”不误;据秦、汉易代的现实及文字训诂对“缯幅”题之“从利广”给出全新而可信的诠释;据甲骨文、金文及战国楚文字对“挐脂”题中的“(眉)”、“(崖)”二字做出合理的释读.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营养学家曾形象地告诫人们说:吃“四条腿”(猪、牛、羊)的,不如吃“两条腿”(鸡、鸭、鹅)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指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等)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医学术语中:“症”、“征”、“证”等词(字)的用法,从1989年《医学名词(1)》至1997年《医学名词(6)》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症”、“征”、“证”等词(字),早就有明确的界定规范。症:症状(symptom)。败血症、尿毒症、肥胖症、忧郁症、多毛症、前列腺增生症、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等。征:综合征(syndrome)。挤压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证:适应证(indication):适合用于治疗;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不适合用于治疗。全国十余家医学专业出版社和几百家医学专业杂志社早就使用“症”、“征”、“证”规范名词。在非医学报刊中,使用“症”、“征”、“证”等词(字)的用法比较混乱,须普及使用规范名词。鉴于“症”、“征”、“证”的规范用法,早就有明确的界定规范,本人认为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症”、“征”、“证”实施即可,并应加强宣传推广。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