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去年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英国,被西方报刊称为“意大利式奇迹”。原因何在?本文作了具体分析。前儿年,人们一提起意大利,就会联想到它是欧洲的"穷亲戚"。但是,最近几年,这个"穷亲戚"变得富起来了。人们惊异地称此为"意大利式的奇迹,'o1986年它的国  相似文献   

2.
诗与穷、工的关系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穷”优先于诗的教条,不能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针对选种情况,提出诗先行于“穷”、“工”的观念,为这个话题提供一个新的讨论平台。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者认为家庭交际就是为了追求“权力”,“权力”与“关系”是相互排斥的,但实际上,就像黛博拉所提出的权力关系坐标中所反映的,家庭交际中,“权力”与“关系”是相互交织的,在建立关系时双方也在维护权力。通过对年轻夫妻日常对话录音的研究分析,发现受性别影响,夫妻往往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建立关系、权力,或者转移权力,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也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家庭交际中的“权力”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穷六朝法帖中,“穷”有“哀愁”、“悲痛”义。王羲之《杂帖》云:“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又云:“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穷”、“愁”互文。羲之《杂帖》:“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梁王筠《寒凝帖》云,“哀慕深至,不可任!”“穷思”与“哀慕”互文。  相似文献   

5.
权利与权力的问题是一个重要法学基本概念,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法律方面无不表现为权利(权力)问题,这也一直是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权利”与“权力”各自有着丰富内涵,只有认真梳理清楚“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才能解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等相关重大问题。在法学研究中,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搜新吧     
<正>非洲发现恐龙最古老亲戚化石不久前,一个国际小组在非洲坦桑尼亚南部找到了距今约2.45亿年的生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恐龙家族最古老的亲戚,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福柯发展的权力概念,总结了福柯提出的“权力”概念同传统的“权力”概念在权力的本质、作用以及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方面的不同,讨论了福柯论述的网络性质的、具有生产性的以及同知识密不可分的权力概念。  相似文献   

8.
福柯注意细节的、具体的权力运作,他称之为“微观物理学”。“微观权力”有如下内涵:权力是行使中的不是被占有的;权力不只压抑,而会发生权力关系的颠倒;权力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有无数的作用点。本文以福柯的“微观权力”观点解读卡夫卡的《城堡》,分析权力的无处不在、权力压抑和制造的双重性及权力双方的较量。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科学构想.邓小平批判了“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指出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富应该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进而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部分先富,从而为中国走向富强指明了方向.共同富裕及其实现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者第一手调查资料 ,紧密结合广东农村撤区设村、统一实施《村委会组织法》的改革实践 ,从农村二元权力结构的理论视野 ,着重分析了村民选举后村委会与党支部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认为 ,直接公开的村民选举导入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权力 ,促使农村权力关系从一元权力结构向二元权力结构的转型。在现行的宏观政治框架内 ,建立在权力资源配置多元化和权力来源渠道二元化基础之上的农村党政关系 ,通过“两票制”和“二选联动机制”把村民选举的制度机制同时引入村委会与党支部建设 ,有助于“完善党的领导 -发展村民自治”双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纯粹市场权力"以市场中"价值关系"为基础,表现为商品的"交换能力"、货币的"购买力"、资本"支配生产要素和劳动过程进而分割剩余价值的能力"。"现代性"在"纯粹市场权力"发育、壮大、扩张的过程中生成,其现实基础是"纯粹市场权力"的发育所塑造的、活生生的经济社会生活。由此,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如何培育、引导、规制"纯粹市场权力"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光靠法律"硬件"是不够的,还得运用道德"软件",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道德具有独特的"杀毒"功能,加强道德建设可以有效清除人们头脑中的"病毒",保障劳动关系"系统"良性运行,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公私关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孔子从个人道德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大层面倡导“公”,对“私”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个人伦理方面,孔子认为个人在面对公私关系时,应做到“先公后私”和“见利思义”。孔子非常推崇“公”和“义”,并把它们看成是人的最高修养的标准。在国家政治伦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张公室,抑私门”和礼治的思想来应对公私颠倒的局面。孔子认为以“礼”教化民众是协调公私、群己关系的有效途径。对公平、公正的追求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之一。为实现理想,孔子提出了经济上均无贫、政治上执中、教育上有教无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人民群众也应是道德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这种主体地位和主体力量可以从创建承担主体、创建评价主体和创建接受主体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肯定人民群众在创建道德文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道德文明活动中的主体力量,就需要厘清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与其代表者之间、"官风"建设与"民风"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伦理观念"和道德经验与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交互主体"视域下,师生双方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就是两者彼此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教师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主导作用",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与目标,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相互补充,共同发展。音乐教学既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交互主体"的师生关系是音乐教育实践双方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中主客分立式定势思维对教学实践与思想的束缚,对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共同探究与进步的新型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雅各传说中的情感表达遵循着两个原则:一是情感表达合乎人伦关系和人物性格;二是情感表达合乎宗教情感。《旧约》本身兼具文学性和宗教性,决定了雅各传说情感表达上的双重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汉武帝以后有两千年的灿烂辉煌时期。这两千年璀璨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文治统一政府"基础之上的。"文治统一政府"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它又被称作"贤治政府"、"仕治政府"。这样的政府首先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地方的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如此以来国家就可以凝聚全国的力量来做大事;其次政府官员大多是由平民中的贤者充任,各级官吏都在公开的标准之下统一选拔,人人不论贫贱富贵都有机会参与政权。中国在这样的政府管理之下,创造了令后人惊叹的灿烂文明。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创建这样的政府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话轮转换和交际角色转换理论分析了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人物权势角色关系及其转换,通过对小说中人物话轮转换、会话策略和副语言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鲁迅辑佚的《唐宋传奇集》“发意匡正”的目的,以时间为先后顺序的编排体制以及鲁迅求真考信的治学精神;分析了鲁迅关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文体渊源、创作动机和唐传奇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总结了鲁迅对唐传奇研究的贡献。同时,鲁迅的小说也深受唐传奇的影响,二者在意境上都追求诗意美,在语言上都力求简约传神,从中体现了鲁迅与唐传奇的诸多联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