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铈异常——一个寻迹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化学示踪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明清 《科学通报》1992,37(3):242-242
稀土元素是一个具有特殊地球化学性能的元素家族,它们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往往相互共生,并特征地反映了各原始来源物质的本性,为此,人们常常利用稀土元素组成模式来探寻各种不同地质体的物质来源。然而由于在这个元素族中存在着两个特殊成员:变价元素铈和铕,在沉积作用过程中,稀土组成的变化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沉积环境的烙印,因而有可能利用这两个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参数来探讨古沉积环境。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利用海相沉积地  相似文献   

2.
张朝生 《科学通报》1997,42(3):295-298
元素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是由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综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产生该结构的各种原因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提高对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同时,对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一些指标进行定量描述,也是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的一条途径.本研究以长江水系沉积物铜含量为例,探讨地统计学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红枫湖沉积物—水界面Fe、Mn的分布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陈振楼 《科学通报》1992,37(21):1974-1974
沉积物—水界面是天然水体中物质输送和交换的重要边界之一,对这一界面及其附近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已列入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在水环境中,Fe、Mn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对其它微量元素及核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一般认为,湖水中的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但是,迄今为止,对于Fe、Mn在沉积物—水界面及其附近的地球化学行为所知甚少。为此,本文根据贵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压下络合物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与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荣 《科学通报》1978,23(11):682-682
元素在地壳中怎样迁移和它迁移的形式是什么,地球化学家们很早就注意探索这个问题了,并且做过大量假设。近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将络合物的概念逐渐引入地球化学,作为元素迁移形式的最为有利的方式,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热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5.
郭承基 《科学通报》1960,5(8):234-234
一地球化学的发展目前在地球化学方面,有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流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經驗統計学派,另外一个是在苏联成长壮大起来的原子历史学派。前者以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为主要任务,而后者則主要研究在自然界各种不同的热动力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原子的活动历史和富集規律。显然,以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6.
洪继华 《科学通报》1984,29(15):940-940
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行为与环境介质、土壤和风化壳类型、pH和Eh、光照和温度、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等许多因素有关。然而,其本质上都是由元素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林文祝 《科学通报》1988,33(2):130-130
里斯(Ries)、拉普佩贾维(Lappajrvi)等地球上的冲击坑,在其周围广布着玻璃状的熔体。这些熔体有着共同特点:1.化学成份分布均匀;2.化学组成反映出靶岩性质;3.有些亲铁元素如Ir,Os和Re相对富集。核爆炸坑与冲击坑的成坑过程十分类似。因此,研究核爆炸熔体,玻璃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熔体母岩模式,对月球高地,月海熔岩进行分类来研究月壳演化过程,以及研究玻璃陨石母岩模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里亚纳海脊-西菲律宾海盆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良彪 《科学通报》1990,35(21):1656-1656
大洋铁锰结核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十分深入了,据统计,最近几年,每年发表的有关文章有百余篇。但关于马里亚纳海脊-西菲律宾海盆区的铁锰结核研究报道不多,因此本文的目的是:1.较详细地报道一下本区铁锰结核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2.研究区是太平洋中的两个重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0,(5):6-6
科学家最近发现,取自地球内部深处的氪元素和氙元素的原始样本,跟古陨石的化学构成完全一致。此前公认的观点是,地球大气是由地球火山不断喷发而逐渐累积形成的。但从最新证据来看,地球大气实际上很可能是源于一连串的彗星。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呼吸的大部分气体都起源于太阳星云——后来形成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尘埃和气体云团。  相似文献   

10.
牛耀龄 《科学通报》2022,(3):301-306
玄武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岩浆岩,人们通过对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来推演地幔的热结构和地幔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并探讨局部和整个地球的化学分异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还不清楚地幔是由橄榄岩组成的,其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我们今天对地幔及地幔熔融的认识要归功于实验岩石学研究[1~5].然而,有关地幔部分熔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气光化学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从而导致了对地球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目前这一工作已经超出了问题所研究的范围。近几年来,对大气的组成,以及在大气中所发生的化学过程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大量的收集。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已经查明有机物质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是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是不一致的。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一天体演化学的研究近年来在苏联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天体演化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科学部门的工作者也希望天体演化学的各种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为要解决地质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许多问题,如果缺乏关于地球和太阳以及它们的组成元素的起源的确切观念,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苏联科学院对于天体演化学的研究十分重视,由1951年开始,每年都举行一次天体演化学讨论会,而且在物理学数学部下面成立一个天体演化学委员  相似文献   

13.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14.
宗普和 《科学通报》1980,25(16):745-745
稀土元素,由其物理与化学性质所决定,使得它们在某些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过程中,或作为一个整体运移,或其相对丰度模式灵敏而有规律地变化.因此测定陨石、月球和地球物质中稀土元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往往可以为了解太阳系原始物质的化学组成提供宝贵资料,或为人们提供有关陨石母体、月球和地球形成和演化历史中所发生的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  相似文献   

15.
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航天航空飞行器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进行观测可以获得地球全面而系统的信息.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地观测领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分析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服务的全流程及其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数据时代"对地观测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数据密集型计算"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系统平台、处理算法和服务模式3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73,18(1):47-47
中国科学院于1973年3月20—30日在厦门召开了全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39个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21人,会议共收到有关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方面的综合性专题报告9篇,研究工作报告23篇。  相似文献   

17.
正氮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农作物生长过程最需要的元素就是氮,氮也成为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元素。在生物圈中,氮素和其他元素一样处于不断循环中。氮循环是地球上维持生命最重要的循环之一。自然界的这种循环本可永无休止地一直进行下去,但当地球上的人  相似文献   

18.
相识已久 尚存疑团 水、空气和阳光是维持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三大要素,作为空气中第二位的氧气和生命过程息息相关,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了。人们自认为对氧气已经非常熟悉了,为此在化学专门名词中有它的专有名词,即dioxygen。然而自从C_(60)发现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去对常见元素的了解实在是太不完全了。就连一氧化氮这样的普通分子竟出人意料地扮演着血管内皮细胞的信号分子。于是,许多常见元素的性质又重新列入化学家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1引言近一二十年来,国际上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从平衡态热力学转向非平衡态热力学,由热力学转向动力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理论地球化学中继地球化学热力学之后兴起了地球化学动力学的新分支学科。促...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23~27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IODP中国办公室联合举办为期5天的"地球系统史"讲习班.由美国罗格斯大学的Paul Falkowski教授主讲,涉及星球形成与元素演化、生命的化学组成和复杂性演化、地球宜居性变化、人类智力演化及其对地球改造能力等内容.来自39个单位(包括香港和海外)的地质、生物、行星等学科领域的150余位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了讲习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