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一个包含十四集总组分、25个反应的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以较少的集总和较高的预测精度适应实际催化重整生产的需要;根据在催化重整微型反应实验装置上获得的实验数据,得到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用该模型预测产物组成和催化重整装置的模拟。结果表明:预测的最大绝对偏差为2.30%,偏差大部分小于2.0%;模拟得到产物中各组分及温度在反应器中分布与催化重整反应机理吻合;模型集总划分适中,使用方便,能够用于催化重整装置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第三类动力学,即床层集总动力学。它将单管反应器中的全部催化剂看作一个整体,在空间尺度上大大高于反应本征动力学和颗粒表同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在催化重整16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假设同类反应的失活函数是相同的,建立了生焦动力学模型,在排除了内外扩散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确定了催速生焦失活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条件,使在实验室进行生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普遍方法与原则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石油加工过程中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集总研究的普遍方法与原则进行了讨论与阐述,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观点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在催化重整16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假设同类反应的失活函数是相同的,建立了生焦动力学模型。在排除了内外扩散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确定了催速生焦失活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条件,使在实验室进行生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Simulink的多集总热容系统非稳态导热的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imulink为平台,对简单的多集总热容系统的非稳态导热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定量分析,并得出了满意的数值结果,符合相应条件下的理论定性分析结论,由于Simulink的模型化图形输入,使得模拟过程更形象,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室建立的重油催化裂化(RFCC)12集总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设置装置因数和回炼计算,建立了重油催化裂化工业反应器模型.编制了可用于求取装置因数和预测产物分布的12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工业模拟软件.基于实验室模型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及工业装置操作数据,利用RK4(Runge-Kutta)法和拟牛顿BFGS(Broyden... 相似文献
8.
渣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集总指导原则,从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出发,建立了11集总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网络及相应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简单可行,具有对不同原料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拟合性,能适应对工业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结果的预测,以实现工业过程的优化操作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以甲醇裂解和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作为平行的独立反应,CO、CO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甲醇催化重整制氢反应器的二维数学模型,用正交配置法计算了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及床层温度随径向和轴向的分布。考察了反应管管径变化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在整个床层催化剂装填量及反应操作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管管径增加,催化床层的出口温度降低,径向温差加大,氢气的时空产率略有降低,但所需的反应管根数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0.
从灵活双效催化裂化(FDFCC)工艺特点和反应机理出发,以其工业提升管实际操作参数为基础,对该工艺的两个子反应体系——重油提升管和汽油提升管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重油12集总、汽油9集总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重油、汽油反应体系与总反应体系相应集总组分的数学关联,提出了FDFCC工艺反应动力学组合模型。最后,采用不同原料、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两组工业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能很好地吻合(总物料组成的绝对误差除个别点外均在1%以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产品分布及性质,对FDFCC工艺的工业装置操作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两个反应区特点,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以工业装置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MIP工艺10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该10个集总为:原料饱和分(SS)、芳香分(SA)、胶质及沥青质(SR)、柴油(D)、汽油中饱和烃(GS)、烯烃(GO)、芳烃(GA)、液化气(LPG)、气体(Gas)和焦炭(C)。求取了40组动力学参数,并应用工业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MIP工艺主要产品分布及汽油烃族组成,符合MIP工艺的反应规律,对MIP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流体力学和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气粒两相流的颗粒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起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气和催化剂颗粒两相流传质、传热、反应的三维模型,用于考察提升狞内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给出了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和差分方法,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模拟计算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的流动特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炼油厂实际标定的提升管出口给分浓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体力学和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 ,建立了气粒两相流的颗粒动力学模型 ,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起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气和催化剂颗粒两相流传质、传热、反应的三维模型 ,用于考察提升管内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给出了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和差分方法 ,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模拟计算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的流动特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炼油厂实际标定的提升管出口组分浓度相一致 ,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对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流动特征的考察表明 ,催化剂的速度存在极度的非均匀性分布 ,喷嘴附近催化剂颗粒严重滑落 相似文献
14.
运用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应用软件 RCCLK,对催化裂化装置掺炼焦化蜡油和焦化柴油的工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预测计算结果能较好地符合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为催化裂化掺炼焦化蜡油、柴油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油催化裂化集总模型在指导裂化催化剂选用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已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十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参数估计,分别确定了RHZ-200,ZCM-7,CRC-3三种裂化催化剂的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并运用模型的工业应用软件RCCLK,对这三种催化剂进行了工业验证计算。 相似文献
16.
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Z1)
本文研究了某脱乙烷塔的最优节能控制问题。建立了一个较实用的操作型静态仿真系统。由此对本精馏过程的静态特性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並运用一种函数逼近法得到了比较精确的静态简化模型。据此,离线求得了该精馏过程的静态最优工作点。本文还根据静态仿真计算结果,求得了对塔顶产品及进料的静态估计器,最后提出了控制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蛋白质变性的渐变模型及构象态渐变的观点出发 ,对伸展态 β -乳球蛋白的重折叠过程进行了分析 ,发现蛋白质分子从伸展态到最终折叠态历经一系列中间稳定态 .尿素浓度梯度电泳实验结果显示 ,存在两条不同的折叠途径 .在不同的尿素浓度范围内 ,蛋白质分子的折叠过程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