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冶炼工艺过程复杂,危险性大,属于高风险行业,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企业安全发展意义重大.以国内某铜冶炼企业为例,系统全面的辨识生产运行阶段的风险及危险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利用危险源辨识结果,基于风险管理原理开发相应的隐患排查标准,最终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了一套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实施,实现了企业隐患排查体系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使得人员作业活动"三违"行为、工艺过程、设备设施、场所环境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为有效防范化解钢铁企业煤气环节重大安全风险,4月到11月,河北省在全省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根据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日前印发的《全省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方案》,所有涉及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的钢铁企业均纳入治理范围。专项治理的核心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深化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过排查治理煤气环节的事故隐患,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奥运年,也是“隐患治理年”。6月是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全国第七个“安全生产月”,全市上下要以此为契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消除隐患,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实现降事故、控指标、保平安的目标,使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正>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重特大事故往往是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最终发作的结果。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必须及时发现和认真治理各类安全隐患,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治小隐患、防恶性发展。在2月28日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副省长杨光荣强调,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要实行"一单四制",即建立全省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及时治理隐患。5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下  相似文献   

5.
吴国强 《科技资讯》2014,(29):124-124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不断进步,电力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加大对电力企业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的研究,针对电网薄弱环节、老旧设备隐患、人身作业风险,研究开展作业风险超前辨识、作业风险科学评估、作业风险实时预警响应、作业风险后评价的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在电力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宗旨的指导下,电力企业以风险闭环管理机制为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生产作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自提出以来在诸多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均将其作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的重要法定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任何一起事故背后都有隐藏的祸患和漏洞,这是从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中得出的结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祸患,有来自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有来自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当大大小小的隐患不断积聚,最终就会演变成事故。因此,必须重视隐患的排查治理,将隐患与事故等量齐观,也就是把隐患当事故来对待,报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深挖细  相似文献   

8.
<正>怎样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怎样进行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怎样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这些是益阳市赫山区安全生产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该区着力寻找有力途径正在解决的问题。今年,赫山区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安全隐患治理年"主题活动为抓手,健全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方式,狠抓隐患整治,夯实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相比去年同期,事故发生起数等都有了显著下  相似文献   

9.
 安全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也关系到每个组织、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近年来对安全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明确风险管控、隐患治理、事件处置之间的关系,用系统论方法将各项工作高效衔接、将相关信息充分互链,对实现事前有效准备、事发快速响应、事中科学处置、事后即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风险-隐患-事件”的概念与管理目的辨析,给出了基于风险辨识与评估结果下的日常安全任务触发、隐患发现与上报、事件监测与处置分析框架,并进一步结合信息化技术,设计了区域安全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架构、业务流程和主要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率,针对企业排查隐患分析工作量大的现状,研发了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建立一体化和标准化的统一平台系统,通过隐患排查、数据上传、查询、统计分析、危险预警等信息分析功能,从而实现对企业以及子公司生产安全的动态监管,为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产事故风险的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11.
<正>桃源县今年以来积极探索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扎实开展了专家诊断与隐患治理、危化品"打非治违"、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危化品企业风险评估等多项行动,切实加强了危化品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做好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减少并避免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本文对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分级、分类,以及确定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在统计分析32所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隐患排查治理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利用词云可视化技术,分析并找出了目前申请一级标准化达标的露天煤矿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以期能够有效地指导露天煤矿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进而保障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EHS管理体系的特点,讨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提出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模式,重点落实安全运行,加强应急管理和监督控制管理,从而在安全管理运行层面实现对实际发生和潜在风险的管理与快速响应,降低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尾矿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尾矿库事故特别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尾矿库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于4月至8月对重点地区开展尾矿库防汛安全专项检查。通知要求,要深化隐患排查登记工作,并严格督促尾矿库企业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并督促整改到位;对一时不能治理消除的重大隐患.要切实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鲍捷 《太原科技》2014,(11):16-17
对企业的安全保密工作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做了简要探讨,并通过利用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对安全保密风险、隐患进行辨识和评价,完善安全保密预防控制体系,对军工单位提高抗风险能力、保密管理能力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轨道交通运行信号系统安全风险定量化辨识问题,首先将原始的信号事故按照海因里希法则分为不同类型事故数据,再考虑事故多因素影响,在一般统计法、统计识别法基础上,提出Management?Machine?Man?Media?Mission factor,即管理?设备?人员?环境?功能5M要素模型的因子分析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双重预防机制的组成部分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研究对象,依据2017年~2018年期间内蒙古、山西、四川、山东的99处煤矿企业数据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结果,利用软件SPSS24.0对对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之间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风险分级管控水平越高,隐患排查治理结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8.
保靖县坚持以防堵事故为重点,一手抓隐患排查,一手抓隐患治理,扎实开展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常德市安委办正式发文,要求从4月起至7月30日,在全市各行业领域、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通过全面、系统、彻底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努力实现重大风险全面管控和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坚决遏制一般事故多发势头,坚决稳住安全生产稳定向好态势,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力争全市事故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托田陈煤矿"双预控"体系运行系统,以行业标准、规范及危险源辨识方法为依据,将信息化手段引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通过构建矿井编码智能四级预警系统、设备智能化点检和安全培训教育虚拟现实智能仿真系统,全面地阐述信息化支撑下的风险预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新体系。利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2016年~2019年期间田陈煤矿在"双预控"体系下出现的违章行为及违章人数,并以此为依据,对信息化支撑下的"双预控"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双预控"体系进行及时地更新和完善,以推进"双预控"体系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最终实现安全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