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烈州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25):52-52,54
本论文是在深入探讨了扶壁式挡墙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支护机理、变形破坏模式及其计算设计方法后,结合具体项目——重庆市万州区桃子园弃碴高填方边坡工程系统地阐述了该支护方法的设计及施工应用方法。并辅以三维数值模拟FLAC3D分析系统,进一步研究了该弃碴场整治边坡填方过程中应力场及位移场的空间变化特征,为其稳定性评价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预防水土流失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护岸工程施工、清基、削坡产生的弃土、弃碴,以及施工场地平整,施工道路修建及施工临时占地等。同时,工程扰动或破坏原地貌会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是护岸工程区、施工附企业及管理区、施工道路、弃土弃碴场和占地拆迁安置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江大堤加固工程需填筑土料多,取土场、弃碴场多且分散,施工线路长的特点,着重对大堤、取土场、堆碴场等不同类型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进行预测,明确了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把施工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复改善项目区整体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降雨和上游来水是影响弃渣场水土保持及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好弃渣场排水设计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工程弃渣场的特点,对渣场上游天然冲沟来水做了底部埋设箱涵排水方案与渣场周围设明渠排水方案比较,推荐采用底部埋设箱涵排水方案;结合渣场顶部及周边截水沟排水,可较好地解决渣场的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罗坪道碴场的工程概况,根据罗坪道碴场的工程特性和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论述了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6.
输水线路工程弃渣场若选址不当,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该文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引水工程为例,根据该引水线路工程弃渣场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弃渣场的选址原则,着重介绍经环评前期介入后弃渣场选址得到优化调整的成效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对该项目弃渣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进行总体评述。  相似文献   

7.
废渣场路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废渣场的废渣材料软硬比例发生了不利于堆放边坡稳定的特殊情况,应用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及数值微分对渣场稳定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改变堆放结构,设计出了安全可行的废渣排弃方案,并通过现场实验对排弃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保证渣场运行的安全、稳定,并得出了可供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马岭镇垮山滑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该滑坡发生变形。由滑坡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推测该滑坡可能为老滑坡,为查明滑坡目前发育的多处变形破坏是否为该老滑坡局部复活形成,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详细调查,查明了滑坡变形均为浅表变形,未见深层滑动的迹象,因此判断其不是老滑坡,研究结果为类似老滑坡灾害的判定以及工程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丰兰  杨海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3037-13043
山区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建设等往往产生大量的弃渣堆积体,其稳定性对生态环境和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弃渣场的稳定性评价和失稳后的危险性预测对于弃渣场位置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某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弃渣场位于天然冲沟上游沟脑,容积约700×104 m3,最大高度240 m,冲沟中、下游右岸拟建地面开关站、地面通风洞出口、地面排风平台等设施。为了评价弃渣场失稳后对沟内建筑物的影响,首先基于弃渣场及冲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了弃渣场稳定性,然后采用三维离散元颗粒流软件(particle flow code, PFC)研究了弃渣场失稳后的动力过程及其对沟内设施的危害性。结果表明:虽然渣场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仍可能发生失稳滑动,堆渣体失稳后将向冲沟下游运动,并与岸坡发生2次强烈碰撞,最终堆积在冲沟内,通风洞出口、地面排风平台将会受到冲击并被掩埋。由此可见,上述分析将为渣场及沟内设施的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同类工程危险性预测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由于线路不可避免的穿越老滑坡体,路基及隧道挖方削弱了边坡的稳定性,造成老滑坡体复活,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建设和运营,同时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以重庆某高速公路隧道滑坡为例,分析了老滑坡变形机理及复活原因,并基于GEO-SLOPE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邹兴普  王亮 《贵州科学》2020,38(2):91-96
介绍了织纳线DK19+350泥石流沟防治工程设计实例,在分析既有渣场稳定性及泥石流对既有弃渣场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了泥石流沟防护设计,确保弃渣场的安全可靠,保证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提出了采用拦砂坝设计该工程,在设计中进行了优化处理,并提出了结构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价降雨入渗条件下泥岩老滑坡的稳定性,以互助张家村滑坡为例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渗透试验利用Geostudio软件建立了老滑坡有限元渗流计算模型,采用SEEP/W和SLOPE/W模块分析了降雨条件下老滑坡的渗流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59 mm/d的降雨条件下,1~5 d后老滑坡仅在浅表层土体出现饱和,且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入渗深度逐渐加大,3 d后向坡外的渗流显现,4 d后入渗深度增加不明显,但向坡外渗流的强度明显增大;与渗流特征相对应,降雨3 d和4 d后老滑坡中后部浅表层的稳定性系数分别降至0.914和0.911。在持续的降雨作用下,老滑坡体的垂直入渗深度浅,入渗后向坡外的侧向渗流明显,对老滑坡浅表层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表现为浅表层局部次级解体,但老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为对类似泥岩老滑坡防灾减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溪水电站是贵州省芙蓉江流域梯级开发的重点工程,阐述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区地形条件,合理利用工程弃碴,变工程永久淹没占地为可恢复耕地,节约了工程占地补偿投资.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斜井所处地段地质状况,从工期分析、安全分析、成本分析3个方面对原设计斜井方案进行了优化前后比较并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通过纵向坡度调整、洞口位置、设计方案等因素分析,确定选用优化方案1组织斜井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以保证整条隧道的工期目标实现。优化方案1将Ⅳ、Ⅴ级围岩优化为Ⅲ级围岩,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取代钢架和二次衬砌结构,可节省小断面陡坡长斜井支护及开挖的施工时间,优化后斜井比原方案节省工期189 d。有效解决了出渣、材料运输问题,妥善处理了弃碴、安全、拟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材料与工程规模等多方面问题,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水泉沟西南滑坡是超深层特大型碎石土老滑坡,在前缘局部塌滑、冲沟加剧发育以及降雨等诱发作用下,其存在破坏失稳可能性,严重威胁舟曲县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该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其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表截排水+锚杆框架+谷坊坝”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重灾区武都三家地滑坡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是5·12汶川8级地震重灾区,地震引发了大量滑坡和斜坡变形破坏,其中在汉林沟三家地老滑坡前缘引发了连续分布的H1,H2,H3三处滑坡,并堵塞沟道,是汶川地震在甘肃省境内引发的规模最大的地震滑坡.老滑坡后缘出现大规模贯通裂缝,严重威胁滑坡体上三家地村1 732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后重建工作,也为汉林沟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基于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室内外试验,在综合分析滑坡特征和稳定性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了前缘回填反压、地表排水、裂缝和落水洞夯填等综合治理措施.对治理效果进行了有限元(FEM)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施加前缘反压工程前后滑坡的位移、最大剪应变和稳定系数的变化来分析治理工程效果.经过监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证明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杨景龄 《甘肃科技》2010,26(3):120-121
针对隧道弃碴填筑的路基工程,通过现场实际试验,总结出了处理特殊条件下人工填土地基的最佳方案。采用多种措施综合处理地基的方法,不仅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施工质量,还取得了一定得经济效益。通过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八庙梁滑坡的形态、结构特征,讨论了新滑坡的形成和老滑坡复活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刀盘出碴模拟研究所存在的岩碴级配和形状参数考虑不全面、刮碴铲斗结构影响规律揭示不明晰的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构建考虑了岩碴级配和形状的刀盘落碴、铲碴、溜碴过程的数值模型,并进行缩比出碴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刀盘有无滚刀、铲斗结构形式、铲斗高度、铲斗宽度等因素对以平均出碴速度和出碴率为评价指标的刀盘出碴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滚刀群对出碴过程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三角截面式是较为合理的铲斗结构形式;铲斗高度的建议取值为滚刀高度减去30~50mm;铲斗宽度的建议取值为出碴口宽度的50%。该模型为TBM刀盘出碴性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为TBM刀盘出碴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邱家大桥滑坡为一老滑坡,是澜湾子古滑坡群滑动分解后的一部分,后又发育有一次级滑坡,位于老滑坡滑体中部。邱家大桥滑坡规模较大,受连续降雨及施工扰动等外界因素的不断影响,邱家大桥施工完成后,滑坡一直处于缓慢变形中。通过现场调查、钻孔监测等途径掌握滑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稳定性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