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模型从秦皇岛市在河北省种植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秦皇岛市内部各县区在全市种植业结构中的比较优势两个角度,分析了秦皇岛市农业种植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秦皇岛市农业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优势产区的合理布局,为秦皇岛市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优势职能将山西各地级市划分为典型期和变异期资源型城市,并根据各城市主要行业从业人员区位商和外向功能量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区域综合性城市、多样化制造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最终确定出山西各类型城市转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化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是我国玉米杂交种的最大生产基地,本研究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发挥区域优势、联合开发育种、完善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的质量、降低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丘、宁陵、民权三县是黄淮海平原低产区的重点综合治理区。本文基于对三县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调查,对该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及其与生产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充分发挥本区自然优势,有效地利用外资,彻底治理黄淮海低产区,提出了初步的调整意见,并预测了今后应遵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是福建省煤炭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市五县、一市、一区中,五个县(市、区)有可采煤炭资源。“六五”以来.国家放宽矿产资源开采致策,多种形式的乡镇煤矿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新罗医、永定县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区)。我市乡镇煤矿成为我省煤炭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咸宁市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特征,分析了近年来咸宁市农业内部各业生产结构及其变化态势,针对咸宁市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红壤丘陵区农业发展规律,提出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报告对景德镇市主要工业行业门类和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比例、比较优势等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基于统计数据和区位商方法),继而对景德镇市区域内主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优势、欠缺点、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报告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资源禀赋系数分析法对秦皇岛市各县(区)主要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该市应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海水养殖等产业,各县(区)应根据各自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没有基地,就谈不上产业化。促进和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切入点。 一、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迅猛,适合本地生产的农副产品基本形成一地一品的特色和较大的生产规模,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最重要的国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土地,建立农、林、牧用地的良好结构,是加速四川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四川在保持粮食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植物油料基地,柑桔基地,蚕桑、茶叶基地,优质木材基地,畜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 农、林、牧用地和其它用地的分配比例,应在不同地区建立生态平衡试验,或对合理利用土地典型区经验总结基础上分区制订。  相似文献   

11.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张掖市设施葡萄优势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条件,从特色农业视角,分析了其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成效。  相似文献   

12.
高军波  贺居涛 《河南科学》2014,(9):1849-1852
基于区位商模型,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对河南省2012年度区域产业聚集度进行了系统量化评价.实证研究表明:河南省产业发展总体状况较好,第一和第二产业具有相对发展优势和输出优势,而第三产业聚集水平不足.就产业聚集结构而言,第一产业聚集水平最高,农业聚集优势明显;第二产业整体聚集水平较高,有色金属矿选采等集群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聚集水平整体较低.最后提出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07,(1):11
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以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或食品、培育健康发展的农业企业、保持健康的生态环境为宗旨,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农业特色和优势资源,支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发应用一批健康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安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与设备,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性措施,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对于农业结构的内在影响机制,选取1990—2011年山东省各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建立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从实证上进一步研究城镇化对农业内部各部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山东省农业结构变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南通市1978—2008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南通市历年农业结构变化率、农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农业部门比较优势度.按照农业结构系数与政府调控政策、人均GDP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将南通市农业结构演变划分为自由演变、计划演变和主动演变3个发展阶段;通过对相似系数和比较优势度的分析比较,发现南通市农业结构演变呈现趋异性,各县市(区)重点发展了本地优势的农业部门.结合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市场意识的空间差异对各县市(区)农业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为南通市、苏中地区和江苏沿海地区农业未来发展及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徽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本区特色农产品的丰富多样性。银杏是当地特色农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全县特色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银杏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产业化进程加速,但龙头加工企业少、产品品牌声誉不高,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制约银杏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做大做强银杏品牌,推进银杏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西南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开发利用各种生物资源的十大经济联合体及其生产基地。论证了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柳州、南宁六大城市为依托,带动农村,首先发展农业及其对策,以及桂东南在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加快建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东生 《甘肃科技》2013,29(10):5-7
结合张掖市各县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的实际,分析了农村小康住宅原有供暖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偏远农村小康住宅供暖系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科技》2002,(6):27-27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丰与全国各地一样,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特点是过去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种植业亦以粮棉为主向粮棉油特多元结构转变。与此同时,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和专业大户大量涌现,以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给农村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5,(10):1-2
为进一步壮大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合肥市将按照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思路,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建成四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优质粮油基地。以三县圩区和岗区为重点,巩固建设180万亩优质稻、180万亩“双低”油菜、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30万亩优质花生、20万亩优质豆类、20万亩脱毒山芋、10万亩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二是菜瓜果基地。以肥西合铜路、合六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