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之时,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迂回穿越非洲原始丛林,直插英军后方。岂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蓦然降临到这支德国部队头上。这是进入原始丛林的第三天。身体匀称结实的希姆长着一副保养很好的白净面孔,举手  相似文献   

2.
常纹 《科学大观园》2012,(13):41-41
国民党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一师第一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曾经是蒋介石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胡宗南是该旅的第一任旅长。用缴获的敌军报话机来侦听1946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与太岳军区部队一部进行了闻夏战役,歼灭敌整编27师31旅。战斗中缴获了一些美制V-101型无线电报话  相似文献   

3.
1942年,一支中国部队在缅甸经过千辛万苦逃亡到印度,后来在一个叫做蓝姆迦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军事基地厉兵秣马,然后再从度东北角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边境小镇雷多出发和日军较量。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支曾经在缅甸败在日军手下的部队,却成了叫日本人胆寒的钢铁之师!后来他们成为了在广州接受日军投降的凯旋之师,  相似文献   

4.
<正>"动态防卫力"是日本防卫省近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为应对同邻国的领土争议,日本自卫队越来越强调"机动作战",对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大量投入资源。作为陆上自卫队唯一以"空中骑兵"自居的快速反应部队,第12旅团由大量军用直升机武装起来,号称能对"西南有事"等情况采取快速应对行动。最近,日本《航空世界》杂志记者小野昌男,披露了自  相似文献   

5.
<正>外国技术专家突然撤走20多年前的马岛大战中,阿军唯一能够对英军舰队构成重大威胁的是潜艇部队——只有一艘潜艇在水下作战。实际上,阿军当时还有一艘S-31号"萨尔塔"潜艇可以使用。然而,由于噪音和鱼雷故障等重大技术问题无法投入作战,成为阿根廷海军的一大遗憾。在马岛战争开始前,阿根廷海军拥有4艘常规潜艇。其中,S-31"萨尔塔"潜艇是从德国购买的209级潜艇。当时,阿根廷海军拥有两艘209潜艇,另一艘就是后来唯一能够在水下与英军舰队对抗的S-32"圣路易斯"  相似文献   

6.
150多年前,在广州城北三元里爆发了一场民众抗英事件。这一事件当时多有流传,后来被载入历史教科书。在历史上,当地有人"抗英",也有人"援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袭广州时,曾将一些广东人组织成苦力运输队,冒着弹雨为英军背送弹药。1841年5月底,广州城北的三元里爆发了民众抗英事件,后来这个事  相似文献   

7.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应当用浓重黑色加以标记的日子。隶属英国远征军第一师的第60来复枪团、第15旁遮普步兵团,连同骑兵旅在约翰·米启尔将军的指挥下,开进了两周前惨遭洗劫的圆明园。米启尔在位于正大光明殿的指挥所向部下一一制订了应予焚毁的建筑物名单,命令下达后,英军士兵成群结队,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奔向各处纵火。  相似文献   

8.
英军被围,恳求孙立人施救 1942年1月,在日军空袭珍珠港一个月后,日本陆军4个师团涌进缅甸——英国在印支半岛上最后一块殖民地。骄傲的英国人毫无情报准备和防御部署。  相似文献   

9.
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13世纪的蒙古铁骑13世纪初,在中国北部的大草原上,活跃着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这支军队的建立应归功于雄才大略的铁木真。正是他把一个许多部落的民族,建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军事组织;也正是由于他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意为非凡的领袖。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专家指出,金正恩重用对韩强硬派,旨在对韩美展示"肌肉",特别是长期指挥朝韩对峙前沿部队的李永吉升任人民军中枢主官,更令韩国情报部门感到紧张.按照韩方的说法,李永吉由此成为与人民军总参谋长玄永哲、侦察总局局长金英彻、战略火箭军司令金洛谦并列的"军机四大将",特别是朝鲜前任总参作战局长金明国也出身于第5军团,因此外界认为能成为第5军团长,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人民军中枢".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美军1994年开始实施的禁令,直接参与地面作战任务的职位不得使用女兵,女兵也不得被部署到旅以下编制、以作战为主要任务的部队单位。但不久前,美国五角大楼取消了这一禁令的部分内容,将陆军的1.3万个岗位向女兵开放,允许女兵在作战部队的辅助岗位服役,例如坦克部队机修兵和火炮部队雷达  相似文献   

12.
正熟悉英国诗歌的朋友或许记得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勋爵的名诗《轻骑兵冲锋》,说的就是1854年10月25日,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巴拉克拉瓦战役。在这场英法联军对抗沙皇俄国的战役中诞生了至少两个神话。一个是由于指挥链条的错误,英军轻骑兵冲向严阵以待的俄军炮兵阵地时造成惨重伤亡,另一个神话则是"细细的红线"。英军第93萨瑟兰苏格兰高  相似文献   

13.
田园 《科学大观园》2011,(10):58-5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有在白刃战前要将子弹退掉后再进行拼刺的战术规定,在当今说起这一步兵条令的规定确实令人困惑,然而,它决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卫"武士道的尊严",而是日本军队根据实战检验做出的结论。其实日军在白刃战前退出子弹,是在双方开始班以上规模近距离格斗的时候,而不是只要一准备肉搏、冲锋时就退掉子弹,那纯粹是自杀行为。当时各国军队在冲锋的时不但不能退出子弹,而且会在整个过程中要全力射击,尽量压制对方火力。日军对这一点的认  相似文献   

14.
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使用最频繁的一支部队,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种作战部队频频出动,充当了美国军事打击力量的一把尖刀。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强的军事力量,而特种部队为何能在这样的军事强国中频频使用?再加上美军又很少向外界透露有关特种部队的建设情况,所以让人们对这支“军中之军”产生了太多的神秘。美  相似文献   

15.
春树 《科学大观园》2014,(20):44-46
<正>在今日尼泊尔,加入英军外籍兵团已非年轻人出人头地的惟一捷径。话虽如此,丰厚的物质待遇和充满新奇感的异国生活,仍令这份工作保有可观的吸引力。黎明降临尼泊尔中部的博卡拉市。一条深巷中的铁门背后,300名神情紧张的年轻人一言不发地盘腿而坐。年龄介于17~21岁之间的他们从各地赶来,竞争英国陆军廓尔喀旅的126个新兵名额。其中部分应征者星夜兼  相似文献   

16.
为祖先戴孝一万年,这是何等的承诺! 在羌族聚居地川西北茂县,听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山深处羌族的一支部落,至今还为他们祖先几百年前许下的一个承诺,那里的妇女人人头上戴着"白孝",而日复一日,被称为"万年孝",历经数百年而未改,以至于这支羌人也因此被称为"白头羌".  相似文献   

17.
珍·古道尔是世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享誉世界的野生黑猩猩研究先驱,世界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珍·古道尔曾深入非洲丛林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第一次揭开了黑猩猩群落中鲜为人知的秘密,包括首次发现黑猩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改写了人类对自身的定义。在丛林研究数年后,在目睹黑猩猩不断被猎杀和贸易后,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她,又毅然走出丛林,创立"根与芽"环保组织,转入环境教育和保护事业。年过八旬的她,今天依然在四处讲学和募捐,为环境保护、为野生动物、为万物生而平等而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18.
几百年来,东南亚南部的苏门答腊一直流传着一些神秘恐怖的故事,讲的是一种毛茸茸的两足动物,名叫"苏门答腊小矮人",或"丛林小矮人".科学家发现,一种矮小的史前人类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座岛上居住,有人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霍比特人".这项发现引发了无边的猜测.有没有可能这种小矮人并未灭绝,现在还生活在丛林深处?或者,林子里会不会栖息着某种未知的类人猿?  相似文献   

19.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听到这段歌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八路军或者解放军部队的滚滚征尘。这首郑律成谱写的《八路军进行曲》后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至今是解放军的正式军歌。有趣的是,根据现在的史料来看,真有一支国民党部队唱过八路军进行曲,而且这支部队还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这就是抗战时期转战印缅的中国远征军孙立人部,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  相似文献   

20.
<正>《孙子》云:兵者,诡道也。战争这一怪物,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人类智慧角逐的天然场所,因而变得扑朔迷离。隐真示假的"炮阵地"1942年9月,硝烟弥漫的阿拉曼战场上,英德双方激战正酣。而此时英军指挥部却一片沉寂,高级指挥官们正在制定一项代号为"轻盈"的反攻计划。为了取胜,准确地说是为了更畅快的突然取胜,他们决定采取一项绝妙的欺骗行动。阿拉曼战场,地处沙漠地区,灌木稀少,一片旷野。于是,英军首先让工兵修筑起"三个半野战炮"阵地,掩体里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