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根据RD联盟企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特点,分别构建了联盟企业之间以及联盟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揭示了RD联盟企业在不同阶段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研究表明,联盟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呈S型曲线,并且这一阶段知识转移程度会直接影响下一阶段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的速度。而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系统最终会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联盟企业之间以及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和创新的程度均受到研发人员之间的接触率和知识吸收能力的正面影响,但是研发人员知识遗忘率对其有负面影响。此外,持续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转移的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伙伴选择是技术联盟组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联盟成败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建立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行为模型。由于选择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应用信号传递理论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针对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选择方式以及最优策略,本文通过算例进行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0  
通过分析不同两个主体之间知识的转移过程 ,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存在着语言调制及联结学习两种方式 ,同时 ,隐性知识也可分为真隐性知识与伪隐性知识 .对于真隐性知识的转移 ,联结学习方式是唯一的知识转移方式 ,对于伪隐性知识的转移 ,语言调制及联结学习发生在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 ,语言作为一种共同的知识直接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率 .在伪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 ,在初期其效率呈现稳定状态 ,而在语言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其效率呈现指数增长 .  相似文献   

4.
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卢兵  岳亮  廖貅武 《系统工程》2005,23(11):44-48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的特点,建立了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指出了一些改进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途径,并探讨了模型的管理学意义。本文所给模型不仅揭示了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而且为实践中有效地促进和控制隐性知识的转移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深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特性,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创新网络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转移主体和知识种类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大数据环境下以企业期望利润现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知识转移最优时间优化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参数设置,求解知识转移最优时间.仿真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还得出了对管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与启示,能为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确定最优知识转移时间、提升知识转移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发外包厂商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厂商将知识资产的控制权转移给研发机构能提升研发外包的创新绩效,但同时面临知识泄露风险。本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别分析在一次性合作和长期合作两种情形下,厂商面对研发机构的知识泄露决策所采取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结论表明,在一定契约机制与信誉机制的结合下,厂商防范知识泄漏的知识资产转移策略只与竞争对手和厂商的市场利润差异以及合作期数相关,而与被转移知识的价值无关,且长期转移优于短期转移。  相似文献   

7.
冯华  马士华 《系统工程》2005,23(1):79-83
以一个拟通过转移定价合作以实现全局最优的1:N简单二级供应链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价格加成(pricemarkup)方法并将进货和库存中的机会成本纳入决策,在初步探讨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订货协调问题的基础上,对该联盟体在RVOQ和IVOQ两种假设条件下的转移定价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然后通过一个算例分析对理论研究进行证实或证伪,并进一步将算例结果中的转移价格与各潜在影响因子进行回归,探讨影响转移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与网络组织的动力学行为模式( 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去的研究表明知识转移与网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模式之间存在互动作用.但是,许多研究只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网络组织中的知识转移过程,而对知识转移过程中网络组织呈现的宏观动力学行为特征以及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还缺乏相对细致的考察.利用虚拟实验,在规则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转移与网络组织的动力学行为模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用微分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组织隐性知识转移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模型揭示了组织通过外部学习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指出了组织获得外部隐性知识的条件及隐性知识在组织中传播的条件,同时也阐明了一些能改进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途径,文中最后还分析了模型对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作博弈的知识联盟成员绩效评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知识创新联盟成员的合作博弈特征,首次给出一种基于Shapley值的联盟成员绩效评估的综合评判模型及其算例,并指出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创新联盟对成员绩效的综合评判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从数量化角度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给出判别隐性知识在集团内部能否传播的阈值条件;分析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主要控制参数;指出改进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转移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助复杂网络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知识转移网络模型,研究了网络结构对组织中知识转移的作用.对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四种典型网络上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结果.通过计算三个指标来度量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增长速度v、知识水平方差系数C和Moran系数MC.经过比较研究发现,无标度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特性优势,能够提升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线知识转移网络的扩散及子结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线知识转移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的传播状态,识别在线知识转移网络传播模式。经解析发现单纯对网络结构的判断并不能实现提高在线知识在网络传输范围的目的,判断子结构传播状态,并针对不同传播状态的节点制定特定的传播策略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提高PtSi肖特基势垒红外CCD(PtSi-SBIRCCD)的量子效率和转移效率的方法。探测器采用具有抗反射层的优化薄PtSi光腔结构,提高了量子效率。为了提高转移效率,CCD移位寄存器采用埋沟CCD,并且发现,降低埋沟中的杂质浓度是提高器件在77K液氮工作温度下的转移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冯华  马士华 《系统工程》2005,23(1):79-83
以一个拟通过转移定价合作以实现全局最优的1∶N简单二级供应链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价格加成(pricemarkup)方法并将进货和库存中的机会成本纳入决策,在初步探讨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订货协调问题的基础上,对该联盟体在RVOQ和IVOQ两种假设条件下的转移定价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然后通过一个算例分析对理论研究进行证实或证伪,并进一步将算例结果中的转移价格与各潜在影响因子进行回归,探讨影响转移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技能型战略联盟合作效应与知识获取、学习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目的是探讨在技能型战略联盟中合作效应与知识获取、学习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获取是技能型战略联盟的核心任务,和增大合作效应的重要条件,而学习能力又是知识获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样本的企业联盟效率综合评价的非参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组成成员的资源共享出发, 针对传统样本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无法突破决策单元具有“可比性”的限制和无法依据任意参考面提供评价信息的弱点, 给出了带有约束锥的评价企业联盟效率的广义样本数据包络分析模型(PU-C2WH), 分析了该模型刻画的联盟有效性及弱有效性与相应的多目标规划非支配解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联盟单元在样本可能集中的投影性质和无效单元效率改进的途径和尺度, 并进一步给出了联盟单元群整体效率度量的典型方法和评价步骤, 最后, 将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