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快速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对此特别重视.因此,本文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编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出当前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创新的原则与途径,为新规则下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及难度动作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蔚 《科技信息》2009,(8):245-246
随着最新武术竞赛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出新颖高质量的难度动作,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进行难度动作的创新,给武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动作创新的基本原来出发,结合竞技武术裁判法,提出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新方法,并根据武术美学的特征提出创新的要求,为武术难度动作创新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6年和2002年的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分析比较,阐述了竞技武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高、难、美、新”始终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总趋势,武术竞赛规则的变革是促使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要求武术运动员、教练员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素质,使武术向更加完美,更具国际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竞技武术套路日渐成熟和发展,在现代竞技体育大背景下和现代武术套路新规则的指导下,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方向是难美类项群项目的必然。随之,武术套路中出现了大量的难度加分动作,正是这些难度加分动作的出现,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本文通过对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揭示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技术原理,提出易犯错误和纠正措施,为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预测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技术方向发展的今天,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跳跃素质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决定跳跃动作水平的弹跳力素质也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关注。本文以武术套路弹跳力素质为研究对象,以训练内容和方法及训练强度等级和负荷安排为研究目的,从多方面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竞技武术套路指定动作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指定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问卷调查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因素等,揭示出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指定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运动员临场主观心理因素是完成指定动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进入2008年奥运会项目设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应率先进人奥运会;竞技武术套路项目设置应在世界武术锦标赛规定套路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指定难度动作,并且要使其评分标准更加量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以有利于竞技武术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男子和女子项目设置分别为:长拳、太极拳、长器械以及短器械.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顾莉 《科技信息》2009,(8):212-212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在于其文化价值的凸显和追求。本文通过总结竞技武术套路的文化特质,提炼出新的竞技武术套路文化追求的核心要素,旨在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提供理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剖析竞技武术套路的本质特点和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比赛中实际应用的特点,同时把竞技武术套路的评价体系和体操的评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为完善竞技武术套路评价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难、美、新"的技术特点是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的方向。根据最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分体系分为A、B、C三部分,C组难度动作的评分已成为套路的核心部分。对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中的太极拳、长拳、南拳中男子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决赛的比赛中,三项男子拳术难度动作的失误率相差不大,动+动+静的难度动作比动+静的难度动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武术动作的难度标志着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是教练员、运动员十分注重的问题.为此,根据武术公路运动训练特点,阐述武术动作难度的发展规律,提出鉴对武术动作难度的依据,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对武级运动员自选长拳套路中难度动作的规定进行论证,并对修订武术竞赛规则,补充武术动作难度数量要求及有关难度动作的加分和扣分的条款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竞赛规则的演变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1996年和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时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内容、形式、特点以及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是求新、求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朝国际化、奥运化方向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沿着"高、难、新、美"的轨道迈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单式难度、组合难度、成段难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套路的难度价值。结果发现,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变化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适当增加难度组合和组合动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发展若干方面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南政法大学、咸宁学院360位武术爱好者和武汉体育学院、咸宁学院体育系316位学生对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散打、传统武术套路认识的问卷调查分析,阐述大学生对竞技武术套路、散打、传统武术套路的不同认识和需要,提出对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发展若干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套路是由单个动作组成组合动作,再由组合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因此对单个动作的研究,提高单个动作质量,对整个套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固定高速摄影及影片数字化的研究方法,对武术侧空翻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各分解动作的运动学数据,找到动作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的角度,对竞技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形式美、造型美、结构美、劲力美、音乐美、服装美、本色美、意境美、节奏美等要素进行分析,阐述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内涵,以求调动人们参与武术运动的热情,推动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冠楠  刘野 《科技信息》2007,(12):124-124
武术空中旋转动作是武术比赛中的难度动作,本文运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通过对优秀武术运动员“腾空摆莲360°”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腾空摆莲”360°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明确动作理论的内涵,弥补人的感知所带来的不足,达到技术诊断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的整体水平,促进武术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以及指导现代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军建 《科技信息》2010,(12):265-265,268
武术比赛是以武术套路演练为基础,武术竞赛规则是武术比赛裁判评分的依据,它遵循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武术竞赛规则即规定的动作内容、数量、规格要求,是与武术运动员的技能和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是反映武术运动在当前所能达到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引导武术运动的技术向更高层次的规范化方向发展。2003年武术竞赛新规则的推出,从竞技武术的发展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了武术运动竞赛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武术比赛的竞技性、可比性。武术竞赛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的创编以及套路的演练水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武术新规则内容和武术套路的创编质量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