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将生后1~57d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7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小鼠生后初期睾丸曲细精管中只有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至生后8d时出现B型精原细胞;15d时出现初级精母细胞;23d时出现次级精母细胞及少量圆形精子细胞,此后圆形精子细胞逐渐增多;30d时圆形精子细胞发生变态;36d时大量精子开始稳定出现于曲细精管管腔中,并延续至此后各期。这意味着小鼠生精细胞在出生后经过一个相对连续的发育分化过程,至生后约36d发育成熟。这为细化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提供了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2.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中生精细胞的自发性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组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材料,采用TDT原位末端标记法在其石蜡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探讨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中生精细胞的自发性凋亡规律.结果发现:小鼠生精细胞从生后开始就存在自发性凋亡现象,生后1~15 d,凋亡精原细胞数目不断增加;至生后第15天时达到峰值,且15 d起个别初级精母细胞也开始出现凋亡;至27 d时,极少数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出现凋亡;至30 d时凋亡细胞基本为精原细胞;而33 d时各类型生精细胞均存在凋亡现象;至36 d时凋亡细胞又重新集中于精原细胞,并延续于此后各期.上述结果表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凋亡细胞主要为精原细胞;自发性凋亡活跃期发生于生后1~33 d,与生精细胞的首次发育成熟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3.
胎肝Sca-1+细胞移植造血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胚胎肝Sca-1+细胞能否重建造血。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孕14 5dC57BL/6J小鼠的雄性胚胎肝的Sac-1+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细胞数为2 0×103/只)移植到致死剂量(10 0Gy)放射线照射的8~10周C57BL/6J雌性小鼠;sry基因PCR方法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中供体来源的血细胞。结果:移植胚胎肝Sca-1+细胞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各种血细胞数在5d后开始下降,在10d后开始上升,20d恢复至正常,均存活6个月以上;而未移植Sca-1+造血干细胞的对照组小鼠20d内全部死亡。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显示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细胞sry基因检测阳性,未移植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细胞sry基因检测均为阴性;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小鼠外周血细胞sry基因的PCR扩增物量增加,说明雄性胚胎供体来源的细胞在增加,反映造血重建情况。结论:胚胎肝Sca-1+细胞能重建致死剂量放射线照射的小鼠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黏附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和纯化小鼠胎肺Ⅱ型细胞,所得细胞纯度达(90±2)%,产量为每5只小鼠胎肺收获(23.6±7)×106个细胞.原代培养的小鼠胎肺Ⅱ型细胞在12~24 h 开始贴壁,在36~48 h呈指数生长,72 h后生长减缓,4~5 d左右细胞开始变形分化.免疫荧光鉴定胎肺Ⅱ型细胞表面活性蛋白C(SP-C)染色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内板层小体,细胞中proSP-C蛋白在培养48 h后表达较高.体外病毒转染成功,可见强烈荧光表达.成功建立了小鼠胎肺Ⅱ型上皮细胞的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5.
荫风轮总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荫风轮总黄酮(CPF)对麻醉正常家兔有一过性降压作用。用CPF灌流离体蟾蜍心脏,可降低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CPF尚能阻止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心电图ST-T的变化,提高注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小鼠验证这样一个假设:外界病毒浸入诱发心肌炎时,机体的干细胞将进入心脏提高心肌的抗病毒能力。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三组:小鼠胚胎干细胞对照组(ES),心肌炎病毒组(EM CV)及EM-CV加ES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令小鼠立即感染病毒。小鼠死亡率,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等为观察指征。干细胞的游走及分化等通过免疫荧光法来验证。结果给予干细胞后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炎性细胞侵润及心肌坏死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荧光法表明,干细胞进入心肌并分化成新的心肌细胞。结论干细胞能明显提高心肌炎小鼠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组织的坏死。同时,亦证明当心脏遭受病毒的侵入后,干细胞通过某种机理修复或再生心肌细胞,从而提高组织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3):12-13
美成功实现"心脏复活"美国研究者成功地令实验室已死小鼠的心脏恢复跳动,培养出可在体外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明尼苏达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多丽丝·泰勒和同事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黑牛肝菌多糖(RPBA)对酒精性损伤小鼠心脏及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PBA中剂量组(200 mg/kg bw·d)和高剂量组(400 mg/kg bw·d),在给予各受试样品30 d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然后除空白组外其余3个组都灌以50%酒精,灌胃量12 mL/kg·bw,空白对照组灌等体积的蒸馏水.12 h后将各组动物处死,取心脏、脾脏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发现,黑牛肝菌多糖能有效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黑牛肝菌多糖对急性酒精损伤小鼠的心脏和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黑牛肝菌多糖(RPBA)对酒精性损伤小鼠心脏及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PBA中剂量组(200 mg/kg bw·d)和高剂量组(400 mg/kg bw·d),在给予各受试样品30 d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然后除空白组外其余3个组都灌以50%酒精,灌胃量12 mL/kg·bw,空白对照组灌等体积的蒸馏水.12 h后将各组动物处死,取心脏、脾脏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发现,黑牛肝菌多糖能有效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黑牛肝菌多糖对急性酒精损伤小鼠的心脏和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小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发育分化情况,选择基因型为PDGFRa-creER+/Rosa-tdTomato+小鼠为研究对象,用脊髓损伤仪损伤小鼠脊髓T8或T9段.伤后休养30d取材,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和电镜的方法分析取样材料,发现在物理损伤30d后,大部分表达tomato阳性的细胞同时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的标志蛋白CC1,一小部分细胞同时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蛋白GF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为研究移植前诱导免疫耐受或移植后输注供者细胞促进植入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移植前1 d予450 cGy全身照射(TBI)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移植0 d输注C57BL/6雄性小鼠骨髓有核细胞5×107/只,对照组不予移植。然后监测受鼠造血恢复、检测供鼠性别决定基因(SRY)判断植入情况,以及外周血供者细胞尤其CD3+细胞嵌合状态,同时观察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均存活,仅表现轻度aGVHD,血象移植后30 d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实验组小鼠SRY基因在移植后+14 d、+30 d、+60 d时检测PCR结果均阳性,供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嵌合率在移植后14 d分别为23.8%、36.9%%、19.4%;30 d分别为49.9%、53.2%、54.4%;60 d分别为67.6%、51.6%、56.9%,其中CD3+细胞嵌合率分别为4.4%、21.2%、54.4%。结论 450 cGyTBI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以诱导受鼠免疫耐受、供者骨髓细胞植入,嵌合率处于中低水平混合嵌合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单细胞核测序技术分析成年小鼠心脏构成细胞的分群,以及各群细胞所属类别、相对特异标记基因及各细胞群在心脏构成细胞的占比,旨在为阐明不同类型心脏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月龄的C57BL/6J小鼠心脏用于心脏构成细胞的细胞核制备。使用10×Genomics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经制备的心脏细胞核进行测序。使用Cellranger将测序的原始数据解析为fastq文件,生成feature-barcoded定量矩阵进行数据整合及基因表达分析等。利用Seurat对经Cellranger分析处理的数据进行质控、标准化、降维、tSNE聚类、细胞类别注释及具体细胞分群可视化处理。结果:成年小鼠心脏细胞可分为19群,共10个细胞种类,占比较大的细胞分别为内皮细胞(39.46%)、心肌细胞(26.56%)和成纤维细胞(13.46%),合计占心脏细胞总数的79.48%。标记基因鉴定发现,内皮细胞前两位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Pecam1和Cdh5基因,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Actn2和Tnnc1基因,而成纤维细胞则为Col1a2和Col3a1基因。结论:成年小鼠心脏主要由10种细胞构成,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C57BL/6(H-2b)→BALB/c(H-2d)、C57BL/6(H-2b)→CB6F1(H-2d/b)分别作为完全异基因移植和半相合基因移植的供、受者;建立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结果此GVHD模型动物于移植后1周体重进行性下降,前3天平均每天下降2g左右,此后体重下降趋势有所减缓。第8~12d体重略有回升,第12d后体重再度开始下降。并伴有皱毛、弓背、脱毛、腹泻及肛门红肿,皮肤增厚等症象。移植后12d开始有小鼠死亡,至移植后3周小鼠全部死亡,死亡时平均体重下降10g左右。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肝脏汇管区大量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内也有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扩张瘀血。肠粘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及分叶核细胞浸润,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有淋巴细胞和分叶核细胞浸润,符合GVHD症象及病理诊断。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是可靠的,可用于GVHD防治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灵芝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B7)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每天1次,连续14d,对照组小鼠用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10、24d用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第5d进行抗体生成细胞(AFC)检测和血清抗SRBC抗体凝集效价测定。结果:灵芝多糖喂药后2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高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P<0 05);喂药后4周,高、中、低3个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灵芝多糖能提高小鼠的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人工干预怀孕母鼠体内雄激素受体,造成雄性幼鼠先天性尿道下裂模型,探索造模所需的最佳给药时间及剂量。方法昆明种小鼠,从受孕后第15d开始灌胃给予氟丁酰胺(Flutamide),连续给药5d,剂量分别为66.7mg、133.3mg、200.0mg、266.7mg及333.3mg/kg,停药后待其自然分娩,于仔鼠出生后第21d观察雄性幼鼠外生殖器突起的形态变化。结果133.3mg/kg及以下剂量组雄性幼鼠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200.0mg剂量组雄性小鼠外生殖器突起顶部发生明显裂口,畸形率达86.6%;266.7gm/kg剂量组雄性小鼠外生殖器与雌性小鼠非常相似,阴囊部生毛,睾丸不外突,呈隐睾状。畸形率达到83.3%;333.3mg/kg剂量组雄性小鼠外生殖器突起向后完全裂开,在肛门侧形成一个类似阴道的结构。结论昆明种小鼠从受孕后第15d开始灌胃给予266.7mg/kg~333.3mg/kg氟丁酰胺,连续给药5d,可造成80%以上的雄性幼鼠先天性尿道下裂模型。  相似文献   

16.
小鼠胸腺的结构、功能与日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鼠胸腺的结构、功能变化与日龄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日龄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数目变化。结果 不同日龄小鼠均可见胸腺细胞凋亡,新生小鼠、第1 4、2 8d小鼠组间无明显区别(P >0 0 5 ) ,日龄4 2、5 6d小鼠相比于幼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 <0 0 5 ;P <0 0 1 ) ,且T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 幼龄小鼠胸腺功能已成熟,并不随小鼠的发育而增强。至日龄4 2d后,胸腺细胞凋亡明显加快,胸腺萎缩,成熟T细胞减少,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氧后不同时段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对儿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为筛选MSCs的最佳移植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制作缺氧小鼠模型;并制取缺氧不同时间段脑匀浆提取液;诱导儿童MSCs;比较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阳性率.结果:缺氧后1、4,7、10、13 d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均可将MSCs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经免疫学鉴定NES染色强阳性;但各组阳性率不同,以缺氧10 d后阳性率(21.02±3.38)%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后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可诱导儿童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缺氧后10 d的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水泥浆体早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浆体早期(<7 d)收缩行为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波纹管法测量自收缩,通过测量不同水灰比净浆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来评价早期收缩.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波纹管法能直接准确地测量早期自收缩.养护1 d后测量初长为基准测量自收缩会忽略水泥浆体早期很大一部分自收缩,初凝后10 min开始测量较为合理.由于很多工程中实际养护条件不足,以养护3 d初长为基准测得的干燥收缩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早期干燥收缩.  相似文献   

19.
昆明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昆明系小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方法:收集小鼠3.5d胚龄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原位杂交、细胞核型分析等对细胞集落进行鉴定.结果:KS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结论:昆明系小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以发育成ES细胞,并能进行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鼠精原细胞的分离纯化及体外培养条件。方法采用组合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小鼠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在添加FSHC和TC的基本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过渡蛋白9(Tnp2)的表达以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5d后有分化的圆形精子细胞出现,培养7d后收集的细胞可见Tnp2基因表达。结论通过体外培养小鼠精原细胞可迅速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后的分化过程,并可获得更接近成熟阶段的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