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在换热器的设计及换热系统网络优化中,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已提出的近似方程代替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指出J.J.J.Chen提出的近似方程在换热系统网络设计中优于其他方程。  相似文献   

2.
在换热器的设计及换热系统网络优化中, 对数平均温度差( LMTD) 的计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已提出的近似方程代替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 指出J. J. J. Chen 提出的近似方程在换热系统网络设计中优于其他方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定态变温传热过程平均温度差的简化公式:该式可替代对数平均温度差求解传热问题,无需试差,而且计算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热力过程损失导出计算制冷循环的总损失EL的表达式;并证明EL≥0.用这种分析法计算了使用非共沸工质的劳伦兹循环的总损失ELZ,并与逆郎肯循环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制冷系数都受到工质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和放热过程平均温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根据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建立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作为驱动势的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基于验证后的模型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辐射对墙体内热湿分布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夏季和冬季墙体内热湿传递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太阳辐射时,墙体各处的平均温度均比不考虑时更高,相对湿度均比不考虑时更低。不同朝向墙体由于所受太阳辐射强度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布也有差异。在夏季,墙体各界面平均温度差和最大温度差从大到小分别为西>东>南>北,平均相对湿度差和最大相对湿度差则相反;冬季,墙体各界面平均温度差和最大温度差从大到小分别为南>东>西>北,平均相对湿度差和最大相对湿度差同样相反。  相似文献   

6.
焙烧过程中阴极类型对阴极热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160kA铝电解槽焦粒焙烧时的三维1/4整槽模型;对3种典型阴极炭块(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在给定焙烧条件下的热场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这3种炭块的电导率和导热系数依次增大,因此,在相同的焙烧条件下达到焙烧终点(阴极最高温度为1030℃)时,阴极的温度分布依次变均匀;半石墨化和石墨化阴极与半石墨质阴极相比,其最大温差分别降低了133℃和232℃;阴极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34℃和57℃;周边糊的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77℃和126℃;900℃以上温度所占面积则从52.4%分别提高到63.0%和70.5%;达到相同终点的焙烧时间从96h分别增加到132h和205h。当焦粒层厚度从20mm增加到30mm时,石墨化炭块的焙烧时间从205h缩短到90h,虽然焙烧效果有所下降,但仍然显著优于其他2种炭块在焦粒层厚度为20mm时的焙烧效果。  相似文献   

7.
火灾烟流污染巷道断面的烟流温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火源点下风侧巷道断面上的烟流温度分布,以及火灾过程中断面烟流温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下风侧巷道断面烟流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巷道顶板烟流温度较高,靠近底板和壁面较低;当断面烟流平均温度或最高温度相同,随距火源点距离的增加,断面上各测点间烟流温度之差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超临界压力下CO2在颗粒直径为0.2~0.28mm的竖直烧结多孔介质圆管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入口压力及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准临界点附近CO2强烈的物性参数变化,尤其是定压比热的变化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很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流体局部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准临界点附近达到最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质量流量越大,对流换热越强;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不大;随着压力靠近临界压力,CO2的物性参数变化越来越剧烈,对流换热系数在准临界点附近也越来越大,但随着流体温度远离准临界点,压力对对流换热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了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国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火烧过程中,土壤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变化于102℃ ̄388℃之间;在土壤表面以下,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骤下降,火烧的影响深度一般为0.64cm以上的土壤范围,在0.3 ̄0.64cm土层中,土壤温度多为66℃ ̄79℃;在土壤表面以上5 ̄15cm高度上,温度上升非常迅速,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燃烧物的数量和风速。草原植物的种子对热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不能直接分析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周期变化.[方法]根据1988-2018年河南省13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探讨了河南省31 a夏玉米全生育期(6月至9月按旬分段)的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气象单产的周期变化特征;利用相干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探讨了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 1)近31 a,河南省夏玉米气象单产占实际单产的比重逐渐降低,对于气象灾害抵御能力逐步增强.2)从周期变化来看,6月上旬的平均温度有6 a显著周期变化;8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有2~3 a显著周期变化;7月下旬的降水量有2~6 a显著周期变化;8月中旬的日照时数有2 a和3 a显著周期变化;夏玉米气象单产有2 a显著周期变化.3)从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关系来看,6月上旬种子萌发期平均温度和8月中旬灌浆期平均温度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负相关关系;7月下旬抽雄期降水量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正相关关系;8月中旬灌浆期日照时数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6月上旬种子萌发期和8月中旬灌浆期平均...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s,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the factors governing the optimal points of the design objective functions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s and uncertainties of the design objectives.The variation of fluid propertie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is type of uncertainty.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s have not completely solved these problems.In the present work,based on the logarithmic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a new heat exchanger design method(called the segmented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variation of fluid proper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temperature.In this method,the whole heat exchanger is first divided into several segments.Then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connecting conditions of the adjacent segments,th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s of each segment are determined.Finall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arithmic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ethod on each segment defines the heat transfer area.  相似文献   

12.
石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0):1616-1620
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源照度和色温对人体体核温度、皮肤平均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探索光源照明对人体体温调节的作用.对8名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不同环境温度(18,30 °C)、光源照度(300,1 000 lx)和色温(3 000,6 000 K)下的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进行了60 min的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无论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当人体暴露于低色温光源下时人的体核温度较高色温光源下时高;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在冷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低色温光源下的值;在较高温度下,平均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在低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冷色温光源下的值.因此,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光源照明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环境高温下以运用高色温光源为宜,反之亦然.这提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于光源照度和色温的选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除视觉需要外,选择时还应考虑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3.
日平均气温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平均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有2种计算方法: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气温平均.为了比较2种方法计算的日平均气温是否有显著差异,说明何种方法更接近实际日平均气温,选择我国8个气象站冷年、正常年、暖年的日气温资料和北京密云1991年中28d每日整点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日均温差异显著,但极值平均温与实际日平均气温(24h整点气温的平均)、四时平均温与实际日平均气温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四时平均温接近实际日平均气温的程度略好.另外,2种方法的差异基本无年际间的差别,但在各个季节和地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消声器性能计算中的气流与温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排气噪声是汽车噪声中一个主要声源,消声器是控制排气噪声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文推导出两种消声单元的传递矩阵,在消声器性能计算过程中考虑气流和温度梯度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谱图方法研究气流对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编写了性能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与实验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集中供热系统中"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较为普遍,但这种运行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分析"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原理和具体原因,提出了解决"大流量、小温差"运行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平均最高气温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6—2005年中国逐日最高气温的气象站点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三种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结果发现:全国8大自然地理区的年和四季平均最高气温的突变基本上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区域上,表现出北早南晚的空间差异;在四季中,冬季发生突变的时间最早,秋季各地发生突变均不明显,春夏两季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发生突变较晚且时间类似.通过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比较发现,平均最高气温突变的出现时间均晚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导出积分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式,并与对数平均传热温差和算术平均传热温差进行比较,指出它们各自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大型客机座舱的舒适性研究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气流组织是座舱舒适性的重要保证。而开展针对具体机型的气流组织优化研究是我国发展大型客机的突破点之一.为此,首先用真实MD-82客机座舱的气流和温度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同时依据正交试验法安排了18个送风方案;然后用验证的CFD模型对18个送风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座舱内垂直温差及局部风速为试验指标对其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试验中的最佳送风方案;最后对得出的最佳送风方案进行了热舒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非定常RNG肛碳型能够合理地预测客机座舱内的空气流动.影响客机座舱气流组织最重要因素是行李架附近风口的送风速度,而天花板附近的侧壁风口送风角度对气流组织影响较小.优化得到的最佳送风方案能够营造热舒适性良好的座舱环境。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约为-0.2.  相似文献   

19.
根据换热器对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因子与换热器进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单壳程偶数管程换热器在可操作条件下的最大温度交叉程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换热器投资费用同壳程数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壳程数的换热网络综合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对求解实际工程换热网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