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重视 ,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但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剧烈 ,史料极为零散 ,而且由于政治的、认识的或资料的原因 ,还存有不少研究相当薄弱的环节 ,更有不少研究成果由于受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而出现偏颇。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与一般科学技术史研究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其独特之处。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一致的 ,这种原则的核心在于求实 ,还历史本来面目 ,其特殊性在于这一阶段社会变动复杂 ,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表现为西方科学的传播和技术的移植 ,这种传播和移植是在本国…  相似文献   

2.
本刊自创始以来即重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 ,但长期以来 ,这一领域还没有受到国内同仁足够的重视 ,有关稿件刊发得也偏少 ,这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最近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课题被中国科学院列入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并全面启动。借此机会 ,本刊特邀参与该项目的部分专家就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进行笔谈 ,希望引起国内科学技术史界对该领域的关注 ,以共同促进有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工作会议于2001年8月9—12日在北京香山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合肥、哈尔滨、西安、长沙、四川等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组发起并组织,旨在交流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了解国内有关研究新动向、倾听同行批评建议,以促进  相似文献   

4.
5.
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历经曲折,有辉煌的成就,有歧路的徘徊,甚至也有惨痛 的教训 ,无数中国人为之奉献了智慧、心血和生命。为了探讨和总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 历史经验,宣传和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敬业、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抢救 、搜集和整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关资料,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学史研究机构,自1957年成立以来 就特别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近年来我们开始实施“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 ”的研究计划。此项工作于200…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若干内容与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世纪至 2 0世纪前半叶 ,科学技术的发展被描绘成知识稳步增长的进步图景。这种科学观的历史研究注重过程和成就的考释与描述。如以往我们中国学者研究古代科技史时 ,特别重视中国人曾做出了哪些发明和发现 ,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近些年来 ,国外科学史家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人类文化的产物或者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关注人们如何利用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去创造知识。这一变化扩展了研究视野 ,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学术问题。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基本上不属于那种…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夏天 ,作为留学生 ,我有幸与日本学界同行一道 ,前往德国的比勒菲尔德大学参加欧洲与美国学界联合举办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国际研讨会。或许是由于参加会议的亚洲代表人数较少 ,我们的发言被集中安排在两个会场。我所在的会场 6个发言者当中 ,只有我一个人来自中国 ,而且谈的是关于 2 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工业技术的情况这样一个历史学的问题 ,因此当会场主持人宣布由于时间的关系 ,提问和讨论安排在所有的发言结束后一并进行时 ,我以为 ,大概不会有多少话题能转到我的题目上来了。出乎意料的是 ,提问开始后 ,绝大多数的话题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后,引起了国际科学史同行的关注。王作跃、胡大年等学者向国际科学史杂志Isis编辑部和丛书主编张柏春建议,邀请国际同行对丛书进行评介,并将书评发表在Isis上,以扩大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2008—2010年间,Isis(图1)先后刊登了17篇书评(表1),对丛书中的20部著作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评论。这一系列书评,加上2007年9月Isis组织的"科学与现代中国"专题讨论,使得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成为当时国际学界关注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验收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 2月 1 6日 ,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组织召开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担的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编号 :KJCX2 W 6,以下简称“近现代项目”)的验收会议。出席验收会议的有基础局金铎、刘佩华 ,政策局田、解源 ,综合计划局王政芳等院有关部门领导。近现代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柏春、王扬宗 ,该项目二级课题负责人和项目专家组成员 3 0余人以及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等到会接受检查和评议。以席泽宗院士为组长的 7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检查 ,一致认为该项目按期完成了预期目标 ,各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角度的研究,以西方科学哲学为参照的回顾研究,西方学者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当前在展望21世纪前景时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这些不同路径存在的共同缺陷,是不能产生出公认的分析框架和描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结构,无法完整刻划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特征,难以从历史中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今后的发展道路找出其内在根据。这些缺陷的克服要以探讨不同话语体系的共同根基为前提,以与其他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科学技术哲学的对比分析为基础并接受后现代思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10月6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哲学、史学、文博、图书、出版、新闻等一百五十余单位的二百七十多位科技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共收到古代和近现代科技史论文、报告二百四十余篇,分十一个专业组进行宣读、讨论。会上宜读的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有较高的水平。在金属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等方面讨论了一些新的较重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科技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史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少国家设有科技史的系或科技史的专业,培养科技史的硕士、博士。如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四十所大学有科技史系,日本有二十多所大学有科技史系。国际科技史学术会议从1928年开始已经召开到第十六届大会。1981年的第十六届国际科技史会议有五十多个国家1200名代表参加。1968年又成立了国际技术史合作委员会。目前出版的各种科技史学术刊物已有100种以上。在科技史出版物和专著中,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刊物和著作。美国的乔治·萨顿(George  相似文献   

16.
世界近现代生物学史研究进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发展与一般趋向生物学史研究自1875年J.sachs出版《植物学史》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才有较快发展。生物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史,既有自己发展的特点,又有与整个科学史发展的一般趋向相一致的共性。首先是生物学史的研究逐步摆脱医学史的影响,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医学史研究是一支比较强大的力量。萨顿在三十年代还感叹科学史未能象医学史那样受到重视与支持。生物学史研究长期受医学史的影响,是与生物学本身发展较晚以及现代生物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医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历史情况分不开的。例如,E.Mayr就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十九世纪,生物学的内容实际上分属于医学及自然史两大部分。这种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4月 11至 13日 ,近 2 0 0位专家学者聚会北京国宏宾馆 ,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 :一、总结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探求明清以来妨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 ;二、回顾 2 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从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视角 ,分析对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及其原因 ;三、展望 2 1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前景 ,探讨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科技事业的对策与建议。会议共收到近 140篇论文。大致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18.
陈首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4):50-56,73
分析海外现代中国研究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角色,将有助于启迪现代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思路,并检讨现代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本文通过解读这一领域中的部分非科学史文献,指出海外中国学家在"科学-现代化"、"科学-文化"、"科学-政治"三种分析视角下,分别刻画出了作为现代化元素、异质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科学角色。但是,由于这许多研究仍将科学预设为理性、进步、正义的化身,并将其视作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单质性、不变性的动力,因此他们无法为我们呈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建制与科学威权在中国遭遇的历时性建构过程,也无法讲述一个脱离了西方文化场景的科学,在中国本土化、地方化、情景化的复杂故事。  相似文献   

19.
20.
李约瑟为什么会研究中国科技史,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流行的解读为:鲁桂珍是直接的诱因。笔者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的社会研究兴起的考察,认为,李约瑟之研究中国科技史,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自1931年以后英国科学界开展的科学的社会关系的调查和研究,应该是主要动因之一,而四十年代李约瑟来到中国主持中英科学合作馆,则最终促成了他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李约瑟难题第一部分是李约瑟站在西方科学立场上提出的,它极有可能形成于1937年科学及其社会关系委员会初成期间,难题本身推动了他对中国的追踪;第二部分则是他站在中国古代科技的立场,在二战期间深入了解中国的科学与社会后提出。至迟在1945年,他已对难题的答案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