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祁斌林 《科技信息》2011,(18):I0291-I0291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值是反映砼结构实体强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砼试块脱模后放置在砼结构或构件一起,进行同温度、同湿度环境的相同养护,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的试件。其试验强度是作为结构验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的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少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同一个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当然,混凝土的养护是关键的不容忽视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注浆加固钙质砂地基对海洋环境中吹填岛礁的适应性,研究海水对注浆结石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注浆加固钙质砂地基的实际运用提供支撑,利用自主研制的注浆系统制作了钙质砂注浆结石体试件,采取海水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方式,开展不同龄期结石体的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两种养护状态结石体强度参数随养护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受海水影响的试件纵波波速大于自然养护的,其强度增长龄期更长,达到的最大单轴抗压强度大于自然养护的,两种养护条件的结石体泊松比随养护时长呈指数下降,后趋向基本恒定值,结石体的剪切强度随养护龄期呈上升趋势,后期随龄期增加不再有大幅度的变化。说明岛礁地基钙质砂注浆后在海水浸泡的影响下,结石体强度能够有效增长,结论为岛礁地基注浆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和龄期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技术,对RPC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RPC在不同养护制度下力学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确定最佳养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的养护是整个公路养护工程的重点,文章论述了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形式及养护工艺和主要养护机具的配置。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强度只有在连续不断地湿润养护下,强度才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依赖水泥水化的作用,水泥水化后的产物是产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预防性养护在没有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情况下,延迟路面的损坏,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的功能。本文介绍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特别是沥青路面雾封层预防性技术。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工程实用性的技术,具有指导及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王兴贵 《科技信息》2011,(22):I0081-I0081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文章通过对农村公路中大中修养护机制的研究,提出了适合新的农村公路中大中修养护机制。新机制将充分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最新养护技术,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改变现有农村公路中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使用养护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养护工程也逐渐增多.文章结合安徽省内合安、合徐、合巢芜等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中监理开展的各项工作,针对养护工程与新建工程的区别和特点,阐述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监理工作的方法与重点.对于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促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快速成型中树脂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快速成型中树脂固化线条的理论模型,对扫描动作和固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由于明确了实际扫描动作是由匀速运动和非匀速运动所组成的,因此实际扫描的固化线条是非均匀一致的.根据树脂曝光理论,建立了固化线条的横向和纵向截面形状的数学模型.揭示出整个固化线条呈哑铃形,其横截面轮廓呈抛物线形.在x轴上的位移等于光斑直径时,树脂微元的曝光时间最长,固化深度最深.采用实际的固化线条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其结果表明固化线条基本与理论模型一致,这对于改善成型质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curing sensitivity of concrete with cement Types 1, 3, and 5 as well as multiple powders consisting of cement, fly ash, and limestone powder was studied. Bottom ash was also used in the study as an internal curing agent and a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fine aggregate. The curing sensitivity index was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the performance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arbonation depth.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two curing conditions: continuously water-cured and continuously air-c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ment Type 3 has a lower curing sensitivity, while cement Type 5 increas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For the mixes without bottom ash, the use of fly ash increas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while limestone powder reduc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of concrete. The use of bottom ash in concrete reduc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especially at a lower mass ratio of water to binder. Concrete with limestone powder, together with bottom ash, is least sensitive to curing. The curing sensitivity calculated from carbonation depth also has a similar tendency as that derived by consider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From the test result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uring sensitivity, bottom ash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internal curing agent.  相似文献   

13.
疏浚土固化前后的压缩模量及微观结构变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的条件下,用WK-G1固化剂对横沙岛区疏浚土进行了固结试验,得到固化疏浚泥的压缩模量Es与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电镜扫描(SEM)对其中某一特定固化剂掺量和不同龄期下的固化疏浚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运用IPP图像处理软件和Matlab编程对固化土SEM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固结过程中不同龄期下的粒度分维D_(ps)和孔径分维D_(bs)、颗粒分布分维D_(pd)和孔隙分布分维D_(bd)、颗粒表面起伏分维D_(pr)以及颗粒和孔隙的个数、平均面积、平均直径等微观结构参数。并对微观结构参数和分维数与压缩模量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WK-G1固化剂固化疏浚土的过程中,压缩模量Es随着龄期和固化剂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微观结构方面表现出土颗粒数增多,颗粒分布集中,平均粒径和颗粒平均面积增大,颗粒表面起伏变大,颗粒逐渐均一化;孔隙数增多、平均孔径变大、孔隙平均面积减少、孔隙更加分散,均一化变差;各分维值与龄期和压缩模量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可达0.97。  相似文献   

14.
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烯丙基酚醛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用Kissinger法和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对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相比,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反应级数更接近于1,固化反应所需的平均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11.45kJ/mol;在整个固化过程中,烯丙基酚醛树脂的活化能较为恒定,随温度变化不大;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该体系固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4, 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做固化剂,采用聚酰胺酸(PAA)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研究了PAA用量、固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环氧树脂耐热性的影响,采用TG测定不同配比、预反应时间及不同固化温度下改性EP的耐热性,利用SEM对最佳配比固化后样品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树脂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120 ℃,1 h→150 ℃,1 h→170 ℃,2 h→200 ℃,2 h→250 ℃,2 h;改性树脂配比为mEP∶mPAA∶mDDS=1∶0.75∶0.08;预反应时间3 h,改性EP的热分解温度为411 ℃,比未改姓EP提高了近80 ℃以上;EP/PAA/DDS固化后样品无明显的两相结构,树脂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学、传热学及固化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含有2项内热源的电磁场 温度场 固化度场耦合模型,基于该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L环的微波固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热固化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得到结论为:微波固化方式较传统热固化方式缩短了复合材料达到既定固化温度的时间,降低了复合材料NOL环内部的固化度分布梯度,有效改善了固化均匀性。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数值模拟的实现,为微波固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养生龄期,以及不同养生温度条件组合下的抗弯拉强度,分析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随水泥剂量、养生龄期以及养生温度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试验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呈增长趋势;较高的养生温度有利于抗弯拉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拉挤复合材料基体固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不同固化剂配方体系的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反应特征,研究了固化放热量、固化程度及其浇铸体力学性能的关系,并对模压和拉挤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联用固化剂可使固化温度范围变窄,提高固化放热量.放热量能基本反映树脂的固化程度,直接影响浇铸体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等温DSC法研究了在60、65、70和75℃下,环氧树脂E-44和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符合自催化反应模型. 通过Kamal方程计算出各固化动力学参数,其中反应总级数m+n在2.13~2.21之间,反应活化能E1和E2分别为52.65 、65.47 kJ/mol. 由于固化后期受扩散控制,且温度越低扩散控制越显著,引入扩散因子f(α)对Kamal模型进行修正,所得的修正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固化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