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佳琪 《科技信息》2008,(23):204-204
形、神、劲、律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具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就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从建设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 ,在浩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 ,清理出“形、象、意、神、气、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 ,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 ,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建设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 ,在浩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 ,清理出“形、象、意、气、神、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 ,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 ,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琳  黄锐 《科技资讯》2012,(1):240-240
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其所追求的风格正是正是中国传统身体语言中"合"的价值体现。本文从身韵出发,探讨身韵训练和在训练中如何体现身韵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出发,在涪繁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阐释中,清理出“形、象、意、气、神、韵”这样一个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基本序列,并在这一序列中确认了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底色,富含深厚民族文化基因,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作用。当代舞以现实生活为基调,以“非限定性”为表现形式,抒发现代情感、美感,通过舞蹈带来的艺术美来培养人、感染人。从美育视域分析当代舞与古典舞的时代特色、艺术特点,把古典舞“形、神、劲、律”神韵的四大元素融入当代舞中并使之吸收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入融合,达到实现艺术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清初王士祯标举神韵,通过细读其论诗之语,可以将其"神韵说"的要义提炼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诗之美",是"传神"与"余韵"的结合,第二个层面是"诗之境",是"禅境"与"诗境"的融通,第三个层面是"诗之作",是"兴会"与"性情"的共鸣。由此可以为"神韵说"建立一个包括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这四要素在内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徐磊 《科技信息》2012,(31):365-365
太极是中国传统的武术类别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样有着它在肢体运动上的独特的特点,在简单的接触了太极之后,发现在太极当中有着很多中国古典舞蹈的形、神、刚、柔的动作节奏,形韵身韵存在着异同点。如果能够把太极拳的动势,灌入中国古典舞蹈中去,深入分析形韵之美,有助于古典舞蹈的身韵、形韵、节奏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涛  朱振雷 《科技信息》2011,(14):I0270-I0270
古典舞是指经过历代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创造的,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艺术作品。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从中国戏曲中演变、发展过来的。在中国古典舞中,继承了中国戏曲及中华武术中的许多元素。而"刚"、"柔"这两大韵味特征是最显著的。"刚、柔"相济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二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和风采。  相似文献   

10.
曹璐 《科技信息》2012,(13):274-274
古典舞中的脚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古典舞中脚的运行取于意,以意生气,以气催力,以力生动,意与动相结合形成的动态,才是脚步的随法。唐满城教授在《中国古典舞脚学法》一书中提到:"舞蹈的步伐,即是富有节律性、流动性的下肢运动"。中国古典舞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脚出发,所谓"手舞足蹈"中的"足蹈"意味着脚下要具有丰富的表现语言。可见,古典舞中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丽华 《科技信息》2012,(11):212-212,208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本文从"三美"标准出发,对《竹枝词》的四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评析,探讨这四种译本分别在意、音、形等方面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气韵,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和韵味。"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神"有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的"六法论"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可见,一幅作品的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相似文献   

13.
诗歌作为音韵与意义浑然天成的纯文学形式,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曹明伦在所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把握住了莎诗特有的神韵、音韵以及形韵,并巧妙地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音义特征在译诗中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4.
国俗语与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域风貌相关,极富民族特色。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却难免神韵亏损。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它们时应做到“意、形、神”皆备,方为上乘。  相似文献   

15.
田甜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228-228
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创作离不开对生活"原型"的观察、感受和升华。本文结合古典舞的典型实例,对舞蹈创作中"原型"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而理性的分析,在舞蹈创作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舞追求意境美。所谓意境美,就是情景交融,讲究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的完美结合;是形神兼备,追求内在神韵,要求气韵生动传神;是虚实相生,追求意生象外,在动静结合中蕴含丰富韵味。舞蹈通过直观可感、动态的人体进行传情达意、状物抒情。在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中,创造出中国古典舞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18.
李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11):238-238
文章通过对中国舞蹈"圆"的形态",流"的过程和"韵"的内核,三个方面的概括,着重论述了中国儒家文化中和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造型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础,“形”与“神”是人物画造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形”是人物画的基础;“神”是人物画的灵魂,“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说明造型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抽象性形态是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它具体可概括为"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2个方面。笔墨情趣即借助线、墨、色等手段,表现出画面内蕴中的"气"与"韵",造成奇异的艺术效果;离形得似指画面与神似的关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并突破时空界限,巧妙利用虚实相生的关系,领略出画面之外的"神"与"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