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根据地质勘探坑道施工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基于范例推理思想来开发地质勘探范例库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了基于范例推理思想及其设计方法,并且结合勘探平巷掘进施工技术的特点,将前人所做的成功的勘探平巷掘进工程实例利用CBR的基本原理做成范例库,嵌入到勘探坑道掘进施工技术辅助设计软件,以进一步开发软件的智能化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下坑道掘进中布置炮眼的新型仪器——GBY—I型光学布孔仪,该仪器能够把各种坑道的爆破图案放大投影到掘进作业面上,以清晰的亮点迅速而准确地一次显示全断面的炮孔位置,现场使用证明,该仪器布孔精度高,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掘进巷道风流流场特点,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的Realizable k-ε双方程模型模拟了掘进工作面的油型气与风流质量混合过程。探讨了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和油型气的主要成分CH4浓度分布规律,对比了油型气在掘进巷道底板不同位置涌出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涌出点在涡流内部区域时,油型气与巷道风流混合得更充分;涌出点距掘进头一定距离之后,油型气涌出后随风流方向运动,且巷道顶部浓度较高;涌出源为垂直于掘进方向的裂隙时,油型气扩散后CH4浓度在高度上的浓度差较小,裂隙平行于掘进方向时,高度上的浓度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煤矿井下全岩巷道的掘进设备品种日益增多,掘进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向着更加人性化、高效率化、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目前全岩巷道掘进技术的现状及侧卸式装岩机在岩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坑道综合物探方法在生产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生产矿山资源危急问题 ,寻找危急矿山可接替资源 ,将综合物探方法技术引入到矿山的坑道勘探中 ,即充分利用矿山坑道的有利条件 ,根据具体情况 ,将自然电位法、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充电电位法以及浅层地震等物探方法技术进行组合 ,灵活运用 ,解决了生产矿山矿体的产状及延深 ,在危急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等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实践表明 :坑道物探方法对于指导生产矿山的巷道掘进、二轮找矿及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科布隧道位于省道313线宕昌(南河)至迭部二级公路东侧,根据隧址地形的限制,本隧道掘进方案采取单头掘进,并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结合二级公路隧道测量规范对布隧道贯通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巷道掘进爆破参数组合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掘进生产环境的重要因素。建立巷道爆破掘进经济数学模型,对在综合成本最少的前提下优化巷道掘进爆破参数。以钻孔、爆破、铲装、运输等工程技术环节为基础,建立巷道爆破掘进的综合成本为目的经济数学模型,形成目标函数。鲸鱼算法较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有着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利用鲸鱼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爆破参数组合,即周边孔抵抗线为0.78 m,周边孔间距为0.64 m,崩落孔抵抗线0.95 m,崩落孔孔间距为0.90 m,炸药单耗1.21 kg/m3,并得到了矿山的爆破掘进最佳综合成本在29.9元/m3左右,可以为矿山爆破掘进的爆破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盾构掘进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造成的影响,是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以深圳地铁16号线龙东村站—龙南站盾构区间粉质黏土层为背景,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盾构掘进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右线开挖完,地表最大沉降值位于右线隧道中心线处,左线开挖完,地表最大沉降值也位于右线隧道中心线处;单线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均是单峰形态,双线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往往会呈现出双峰或多峰等形态;右线盾构开挖时,建筑物监测点沉降随盾构掘进过程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左线盾构到达建筑物监测点时,建筑物监测点逐渐开始隆起,在左线盾构通过后,建筑物监测点沉降值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复杂多变地层和环境下盾构精细化掘进技术,提出以掘进单元链取代传统按区间控制的理念,定义了掘进单元的内涵、划分原则、划分步骤和应用条件,并进一步形成了一套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的掘进单元控制方法.最后将掘进单元控制法运用于杭州地铁1号线穿越钱塘江工程,针对性控制55个掘进单元,首次成功采用土压平衡盾构穿越钱塘江.  相似文献   

10.
使用Fick扩散定理来描述硫化氢在掘进工作面的运移规律,结合N-S方程构建的掘进工作面气体流动模型,建立掘进工作面硫化氢运移扩散物理模型。应用COMSOL软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结合现场数据加以验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风筒流出的风流在掘进工作面会形成一个类似"U"型的流场;从掘进机钻头处涌出的硫化氢主要聚集在掘进机前方的回风侧;在掘进机前方的垂直方向上,随距底板距离的增加,硫化氢的浓度逐渐减少;从掘进机前方的进风侧到回风侧,在水平方向上,硫化氢的浓度逐渐增加;在距离底板1.55 m的水平方向上和掘进机司机的位置处,均有扩散后的硫化氢。结果表明:当硫化氢从掘进工作面端面涌出时,治理硫化氢的重点是掘进机的前方以及回风侧,同时兼顾掘进机司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肃靖远地区是我省煤炭资源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为矿区扩大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生产,而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进行了三维煤田地震勘探。在资料解释过程中,煤矿巷道也在区内掘进,当解释DF9断层时,因对地震资料分析不够透彻,对所划DF9断层把握不准时,巷道掘进已到所划断层位置,未见断层。故将要对地震资料进行修改。时隔不久巷道又掘进几米,发现断层确实存在。地震资料是物性反映,能得到钻探、巷道等地质资料及时验证,更有利于解释地震资料,技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革 《科技资讯》2013,(11):119-120
中间梯度法(central gradient array method)指的是在供电电极AB之间1/3—1/2的范围内进行梯度测量的方法。中间梯度法不单一的使用于AB极的测线上进行相应的观测,且对于相邻的测线上也能起到一定的观测作用。中间梯度法主要适用于陡倾的高阻岩脉中,例如岩层接触界限和伟晶岩脉以及石英脉等,且中间梯度法的工作效率较高,可相应的节约工作时间,本文就中间梯度法在采空区勘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来彬 《科技资讯》2014,12(22):43-43
坑道测量主要是指坑道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人员按照设计方案的规范进行施工而进行的专门检测的工作的统称.由于勘探坑道工作对数据的要求非常精确,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许多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板有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其中,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不易察觉且存在于整个坑道施工工程,因此,对于研究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翟党帅 《科技资讯》2012,(2):167-167
在进行井下巷道的掘进作业时,顶板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问题,如果顶板冒落会导致巷道的堵塞,甚至会引起瓦斯的超限,严重影响掘进巷道的速度。所以,在井下掘进巷道时必须要加强对顶板的管理,同时,由于地质的差异,在进行顶板管理时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井下巷道掘进顶板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掘接替的关系日益紧张,并暴露出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能力的不足.因此,提高我国煤巷掘进技术水平,成为改善采掘接替关系的主要手段.该研究在分析我国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的设备选择及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的施工工艺,再阐述了实现煤巷快速掘进的关键环节,最后对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PFC-FLAC)多尺度耦合分析方法模拟盾构掘进的动态过程,根据开挖面土体颗粒进入土舱的速度状态提出了一种土压平衡(EPB)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刀盘切削和出渣过程的盾构隧道掘进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掘进模式和不同地层条件下开挖面的稳定性,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方案可以有效地模拟盾构渣土进出舱过程中的细观力学行为;地层因素对掘进模式选择影响较大,砂层或上软下硬地层中保持满舱或3/4舱模式掘进时能更好地控制开挖面稳定;在全断面粉砂地层和上部中砂下部风化岩地层中,开挖面失稳的临界支护压力比分别为0.41与0.29;在恒定排土条件下,掘进速度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不同盾构模式的适用地层往往不同,因此在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同时,研究不同盾构开挖模式在同一类地层中的掘进效率,进而选择合适的盾构掘进模式来保证隧道高效掘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深圳地铁13号线留仙洞站—中间风井区间双模盾构(TBM-EPB)工程,通过分析TBM(tunnel boring machine...  相似文献   

18.
张新江 《科技资讯》2005,(22):34-35
巷道掘进时,遇到断层常会使生产受阻,为搞清断层的延伸状况,以行为表现常用巷探的方法进行,这势必要增加巷道工程量,增加掘进成本,降低掘进效率,甚至造成采掘接替紧张,直接影响煤矿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分析.为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现联合运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模型.根据工程条件,确定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体系,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集法确定隶属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深圳地铁12号线某标段为例,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盾构掘进适应性为"适应".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归纳我国目前煤巷快速掘进作业线的研究现状和工作特点,收集了16组具有代表性的煤矿巷道掘进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制约煤巷快速掘进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临时支架的有效控顶距、新型掘进设备的研发及其智能化。最后从长距离临时支护技术、掘锚一体化技术、掘进机智能导航技术这三个方面展望了快速掘进作业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