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 《科技信息》2012,(12):331-331
三年级学生对写作文很惧怕,开学时很多家长与我沟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家能说会道,可一动笔形成文字就无从下手,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缠着家长说一句写一句,所以害怕写作文。我觉得家长的这种感受很正常。孩子们平时说话无拘无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在家长眼中个个都是"小八哥"、"巧嘴巴",能言善辩。但一旦形成文字时,孩子们自己也能感觉到有些话写出来不合适,所以一写作文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
赵爱军 《科技信息》2012,(10):311-31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前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一岁开始,就出现了"独立"的反应,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事服从父母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与父母意愿不相一致的行为。三岁左右,则进入第二次独立反应的高峰,他们在行动上要"自己来",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分清"你"、"我",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要……"、"我自己来"。这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以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满  相似文献   

3.
沈国华 《杭州科技》2001,22(4):39-39
和孩子一起上网吧!这个“吧”不是“网吧”的“吧”,而是一个表示催促的感叹词。家长,尤其是学生家长看了,一定会很生气,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是一个老师,肯定会更生气。 那么,我就先检讨检讨自己吧!报纸上说了,现在的老师知识面没有学生广,有的老师看了非常不高兴。我看了却觉得很惭愧。调查的结果绝对是真实的,老师的知识面确实普遍没有学生广。因为我也曾经是学生,我知道我书看得最多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一有零用钱,首先就是买书。现在看看书架上的书,大多数都是学生时代买的。等做了老师了,却好像是功德圆满了…  相似文献   

4.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6.
季艳敏 《科技资讯》2013,(29):251-252
为了使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师家长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放开幼儿的手脚,不要再包办代替,将包办的"爱"变为理智的"爱",冷静的"爱",无私的"爱",真正为幼儿做一些必要的入学前的准备。孩子逐渐长大,难道孩子入学的过渡真那么难?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呢?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感到,这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有家长和我交流,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写日记。家长反映,如果完全由着孩子去写,感觉就是记录流水账,看着就生气。如果要求孩子天天写,他不感兴趣,所以只有家长代劳整理、筛选了。我想这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是神童是天才是小作家。于是我们就管得太多,拉着孩子跑,拽着孩子跑……有家长就问我,你怎么指导你的孩子写作文的?孩子写得怎么样?我说,我的方法就是——不管。声明一点,我女儿的作文不优秀,但是我喜欢欣赏她的文字。这是懒妈妈的方法。天天写吗?不管,愿意写就写,不愿意写就不写。写什么内容?不管,…  相似文献   

8.
营养显示表     
现在的孩子大多有偏食的习惯,这个不吃,那个不爱,结果导致体内营养失衡,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不过,家长不是专业的营养学家,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  相似文献   

9.
贾志勇 《科技信息》2010,(27):305-305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人格和性格有很大不一致的学生。因为学生可塑性较强,他们的表现一般具有不一致性,而不是一致性,但在不一致性方面,"问题学生"则表现的相当突出。这些学生大多都深悉社会知识,而对于学习常漠不关心,对于老师和家长有的简单粗暴,有的阳奉阴违,他们又都深知老师的心理,知道师长无论多么着急,多么严厉的批评他,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家长有时可以打骂甚至侮辱自己的孩子,而老师则绝对不能,这势必就增加了我们教育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大人有许多做法让我不理解!特别是,妈妈为什么整天让我呆在家里做家务,却让哥哥到处玩?再说,妈妈自己也是女的啊,怎么就不重视我呢?我真不理解!(林文静)▲大人应该与孩子一起承受孩子的喜悦和痛苦。平时,有些孩子也努力了却考差了,大人还是打骂,也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也不安慰和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好像孩子都是故意的一样。要知道,孩子有信心才会进步呀!(李璐璐)▲数学老师要我们把毕业总复习从第1页做到80页!这种滋味就像被“活埋”似的透不过气来。不知道老师是在惩罚我们,还是因为期中考试快到了让我们抓紧学习?我真的很想很想去…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2.
安娜 《世界博览》2012,(3):76-77
正有太多比中国更极端的家长我见过有的家长在中文课上全程陪读,也听过有的父母连孩子午饭有没有吃饱都不关心。如果你和有了孩子的人谈起他们回国或留在国外的原因,十有八九会听到诸如:"我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回国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早就回国了"……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真正掌握中文,决定在国内待到孩子小学、甚至初中毕业。因为这个年龄出国,新的语言环境既不会影响他们的中文能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的孩子眼看就要参加中考了,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只恨我当年学习不努力,文化水平有限,如今想帮孩子学习也是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没办法,只能在日常起居饮食方面多照顾孩子一些,可又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些什么好,希望你能介绍一下。——一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14.
正原来以为加拿大人都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其实加拿大的主流层面也期望培养既有学识又具优秀品质的人才,而且社会精英大多数还是当地人。在加拿大家长眼中,“乙等生”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如果自己孩子得到“A”,他们在其他家长面前可是风光十足了。很多家长知足地对我说:我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虽然有几门得了“C”。但C是“好”的意思。这话不假,在加拿大即使高中毕业成绩是C,也有机会跨进口碑不错大学的门槛。加拿大家长并不像中国家长那样在乎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说实话,即使家长想知道也难,因为老师从不排名次,甚  相似文献   

15.
“早恋”没什么不好现在好多家长都不准我们在中学阶段谈恋爱,说那是“早恋”,他们看到我和男生在一起,就知道乱吼,却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你能告诉我一些可以让我信服的理由吗?的确像你说的那样,许多家长都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却没有讲清为什么不要做。这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会认为他们干预了你的生活,限制了你得到快乐的自由。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一般说来,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性的理解和体验大致可分为无知、朦胧、爱慕、初恋、钟情五个阶段。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6.
陈仕东 《青年科学》2008,(11):23-23
一提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会说:"这个用你说吗?我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奖励他,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用各种东西奖励他。"是呀,许多家长都在用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去激励孩子,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物质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孩子的物欲不断膨胀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如何去满足他呢?所以说除了物质奖励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17.
正爸爸,您在外地工作已有好年多了,您不在家的这些年里,我和弟弟、妈妈是多么想念您哪!爸爸,您知道吗?您为了这个家,长年在外,我都快想不起您的样子了。小时候,我常常哭着要找您。妈妈没办法,只好拿着您的照片来哄我。您知道吗?现在的弟弟正在重复着我小时候的故事。有时看着弟弟冲着照片喊爸爸,我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掉下来,我们真的是太想您了。每当我听到别的爸爸都"宝贝、宝贝"地叫自己的孩子,我是多么羡慕啊!您每次打电话来,总是说给我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您知道吗?当您把这些东西寄到我面前时,我依然会失望地流下眼泪。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总结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可能出现的“七大忌讳”——居高临下——如“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冷嘲热讽——如“你以为自己  相似文献   

19.
田龙 《科技信息》2012,(26):325-326
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孩子真正的朋友与师长,那么就需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我是通过"周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坚持了一年多的周记,我发现它对我的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它不仅缩短了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且使我的班级管理更加轻松自如。下面我就谈谈我班的"周记"是如何展开工作的。一、找好"周记"话题,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我班每周的周记不是孩子随便发泄内心情感的场所,而是老师有针对性的给话题,孩子就这些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情感。我认为话题的确定是很重要的。班主任要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王松海 《少儿科技》2008,(12):12-12
小朋友们,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爸爸妈妈会给我们取好听的名字,有些甚至是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定好了的。这些名字代表着父母对我们未来美好的期望,将跟随我们一辈子。那么,你知道英美国家的家长是怎样为自己的孩子取名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